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_第1页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_第2页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_第3页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_第4页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PAGE1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3Keywords 3一、引言 4二、文献综述 4三、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5四、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分析 6(一)分析说明 6(二)相关图表分析 7五、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9(一)女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态度的影响 9(二)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 11(三)性别生理状况的影响 12(四)社会关系户太多的影响 12(五)社会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12(六)高校扩招以及教育效率的严重滞后 13六、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探索 13(一)转变社会传统性别偏见,塑造现代性别意识 14(二)建立完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公平就业的环境 14(三)女大学生保持心理的健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8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女大学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导致就业比男大学生难。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数量增加,女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萧条,许多企业减少招工人数来维持正常运行,女大学生的份额也相应减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的供应大于需求,则必然导致就业困难。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找到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缓解其就业压力。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问卷调查,统计分析SurveyandanalysisontheemploymentoffemaleundergraduatesinChinaAbstract:Withthegrowthofeconomicsandpopulation,theemploymentofgraduatehasbecomemoreandmoredifficult.Asthevulnerablegroupsofthem,femalecollegestudentsoftenreceivegenderdiscriminationfromemployers,resultinginharderemployment.Ontheonehand,becauseoftheexpansionofhighereducation,competitionoffemalegraduateisbecomingmorefierce.Ontheotherhand,duetofinancialcrisisandeconomicdepression,manyenterprisesreduceemployeestomaintainnormaloperation.Theproportionoffemalegraduateisdecreasing.Intermsofeconomics,femalegraduates’supplyisbeyondrequirement,resultinginhardemployment.Thearticlewishthatbystatisticalanalysiswecouldfindprincipalinfluencefactorsofdifficultemployment,andproposesomepracticalmeasurestorelieveemploymentpressure.Keywords:femalegraduate,employment,gender,questionnairesurvey,statisticalanalysis一、引言大学生活即将接近尾声,随之而来的是找工作热潮,而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大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其突出,由于女大学生心理、生理上与男性的差距,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使得她们在就业上与男性比较而言,更加困难。女大学生是我国受到良好教育、活力与智慧兼具的一个群体,是中国社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这一部分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社会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笔者相信本研究对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正、帮助相关部门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女大学生的供求状况,进而制定出相关政策促进人才的平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建设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二、文献综述关于女性就业难的现象,在国内外都严重存在着,因此,国内外的学者们也都对人才市场劳动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社会性别歧视的问题以及造成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国内学术界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各种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比如胡艳芳(2006)的相关研究表明,性别歧视确实会减少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王树岩(2009)对高校大学毕业生求职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求职方面性别导致的就业差异非常显著,女生相比较男生而言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小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2005)利用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数据对影响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搜寻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性别对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时间有着显著影响,男生的就业搜寻弹性要比女生大,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生初次就业时间要比女生快一个月,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去诠释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卞素芹,刘丽梅(2010)对导致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还有对于女性就业的法律保障也非常不完善,女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的性别歧视,以及受她们就业心理和择业观点的影响。叶文振(2006)则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认为女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是性别差异造成女性生理劣势、女性就业的传统思维方式、女性能力指标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不良个性心理影响就业动机,而认为女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是传统性别差异思想、人才劳动市场岗位需求供需矛盾、专业选择过于集中、狭隘的用工成本核算等。王蕾蕾(2010)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的性别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联系进行探究,从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为社会性别教育教学提供经验。西方学术界的大多数研究学者发现女性群体在求职时,往往受到以下的歧视:用人单位支付女性求职者较低的薪水;用人单位拒绝接受符合应聘要求的女性工作申请;给女性求职者不太有吸引力的职位,也就是所谓的岗位歧视和工资歧视,而当女性求职者被雇佣后,她们在工作中又往往面临着待遇方面的歧视。从一些资料中笔者了解到国外学术界关于“女性就业难”的问题研究,主要是对社会性别歧视原因的理论、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及性别歧视的计量进行研究分析。三、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而又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家企业纷纷进行裁员,许多用人单位的需求明显减少,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的女生群体更是由于各种原因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今年二月份伊始,笔者也加入到找工作的热潮中,在此过程中深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之大,女大学生不仅受自己的心态和就业观念影响,还受人才市场以及用人单位性别歧视的制约:有的用人单位会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指出只招聘男性;有的对女性提出各种极为苛刻的要求;更有甚者,表面上接受简历并安排其进入面试,但在之后的环节中又再由公司人事部设置各种关卡淘汰女性……这让我感叹社会不公的同时,也希望可以尽快找出相应应对措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前人已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笔者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对这类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包含着两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她们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其次是在获得就业机会时,她们是否得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工资报酬。通过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遇着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从日常中观察就不难发现,社会为男大学生提供的岗位要比女大学生多出许多,呈现出就业机会的不均等现象。由于用人单位招聘时公开的性别歧视将受到政府部门的查处,很多用人单位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隐藏歧视行为,例如提高门槛就是隐藏就业歧视的一个新手段:一些用人单位针对女性设置额外的附加条件,如身高,年龄,相貌等,恶意地将录用女大学生的标准提高,导致很多女大学生因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被排除在外。同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没有向女大学生提供与男生同等数量的就业岗位,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当然,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的进步发展,女大学生们的观念和心态也影响着她们的就业。当今社会很大一部分的女大学生都抱着"我是天子骄子“的心态去找工作,在应聘时对工作左挑右捡,并且提出一些用人单位不太能接受的条件,这些也往往是用人单位反感的。在大学生数量连年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女大学生们的就业心态必须要摆正,必要时在应聘时可以迎合用人单位的“口味”,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就会提高应聘的成功率。正是由于女大学生有其代表的特殊性,既代表着女性群体,又代表着受过高度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所以有着其就业难的特殊性,从而也使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不加以重视并且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会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以致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分析(一)分析说明为了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笔者特别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调查对象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一些院校的部分女大学生,本次调查结合了亲自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得来的第二手资料,利用了Office、SPSS、Minitab等软件综合分析,力求从多方面剖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建议。(二)相关图表分析1.女大学生大学所学专业统计从图一可以看出,学经济学类的女大学生占了23%左右,这也和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有关。而理工类的和新闻传播类的大概均占到17%左右,医学类和法学类的大概均占到13%左右,管理学类和其他类的大概均占到9%左右。而专业的差别对于女大学生的影响在下文中也有详细分析。图一女大学生所学专业图一女大学生所学专业2.女大学生的就业状态统计分析图二女大学生目前的求职状态如图二所示,目前绝大部分女大学生还处在一种积极找工作但是还没有找到的迷茫图二女大学生目前的求职状态状态,这就需要女大学生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好自己的就业观念,戒骄戒躁,不能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还有部分女大学生经找到工作但不是很满意或者已经找到合适的工作了,这算是比较合理的状态。剩余的部分女生则是不打算找工作等待家里父母安排,如此的就业状态比较消极,减弱了自己的自主性。3.关于女大学生的期望薪资统计从图三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女同学们都比较倾向于高薪资的要求,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正因为很多用人单位开出的薪资达不到一些女大学生的期望要求,很多同学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正面积极的去看待薪资的问题。图三、女大学生期望薪资图三、女大学生期望薪资4.关于女大学生择业观的统计如图四所示,大多数女大学生倾向于的择业观是要求专业要对口、符合兴趣发挥特图四女大学生所持择业观图四女大学生所持择业观长、高薪酬,符合这些要求的工作却又是比较稀有的。因此,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择业观,把握机会,突破重围。5.关于女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统计女性不同于男性,家庭、父母、自身生理状况等因素皆是择业时不可回避的问题,考虑的因素越多,就业选择就越少,就业范围也就越局限,从而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图五中看到,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考虑的比较多的是专业、薪酬和个人兴趣这三点。图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图五女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图五女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 图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图五女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图五女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6.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统计从图六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女大学生们认为女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歧视、外貌形象和生理状况上,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社会太现实,关系户太多导致就业难。这些原因在下文中也会详细讲到,笔者也将会根据调查分析和统计得出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五、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一)女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态度的影响现在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陈旧的就业观念,首先是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应聘时常常将目标锁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等岗位,很难做到高瞻远瞩,还有很多女生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其次有不少女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一方面抱怨工作难找,就业困难,但是另一方面又从内心排斥低岗位就业,导致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除了女大学生择业观点的影响外,一般女性在找工作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会发生冲突,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会相冲突,对竞争既赞同又害怕,对女性传统角色的挑战与妥协并存。一些女生把求职的首要条件定为为自己找一个稳定的着落并错误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使女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难以抉择,然后就在这种举棋不定、左右摇摆中错失了各种就业良机,最后陷入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当今社会大学生们的择业观一般有如下几种。1.最好专业对口说到专业,就要考虑到文科和理工科的区别,这种区别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不是很大,用人单位对男生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男生在就业市场的各个专业领域相对于女生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没有科学有效的引导。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大多数女生比较偏文科,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女生多会选择金融管理类的专业或者是听从父母意见报考社会热门专业,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学习文科类的情况可能比较好一点,而学习理工科类的女生就业情况可能就比较容易受到性别的影响。在择业时,一般学生们都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毕竟大学学的专业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这样也不辜负大学几年的光阴。然而人才市场对某些专业的需求量很大,还有一些专业市场的需求量不大或者已经达到市场饱和的状态,这就代表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将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就必须得另寻出路。2.听从家长学校安排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女生独立性不强,被家长保护的太好,依赖心理较强,过分依赖学校,一味地期待家长、老师或学校为其安排工作,而不愿自己去主动找工作,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及其普遍,这种等待和依靠的心理,往往延误了她们对未来就业的充分准备,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还有,在很多女大学生中会存在一些心理缺陷,例如自卑、攀比、怯场等,这也会严重妨碍着她们的正常求职,很多女大学生常常背着某些思想包袱去应聘,有压力固然可以转化为动力,但是包袱太大,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往往使她们表现被动,难以正常展现自己的优势。还有一些女生由于缺乏经验、心理不成熟,稍遇到些许挫折就会造成心态失衡。所以很多女大学生就等待家长学校安排工作,自己不想或者不敢去进行应聘,或者说没有拿出自己最积极的状态去应聘。3.高薪酬很多大学的女生们,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学历高,素质高,有文化,比别人高一等,因此也希望自己的薪水能够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导致她们对一些薪水相对较低的企业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照样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仗。而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通常只是通过理论来看问题,很少付诸实践,仅仅是纸上谈兵。所以,即使比别人学历高,也不能自以为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很多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薪资薪酬,往往就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影响了自身就业。以上几个择业观是我通过调查选择出的三个比较显著的现在女大学生们的择业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择业观,例如希望符合本人兴趣,发挥自我特长;先就业再择业或者先择业再就业;自主创业等也是当今大学生们的择业观。(二)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由于社会高速发展,教育制度也得以改善,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与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产生了剪刀差,因此造成了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从供给方来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高等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而从需求方来看,由于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虽然我国面对金融危机已经采取了很多经济措施,以求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但是面对我国13亿人口的劳动大军和增势迅猛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能完全缓解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下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尤其女大学生的形势更为严峻。(三)性别生理状况的影响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大学生,同时,一些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还有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还有很大一部分女生特别看重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因而在一些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上,女生明显处于劣势,而现劳动市场较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女大学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就业岗位。女大学生还有一个及其显著的问题,就是休产假问题。例如在一些三资企业,许多女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5年内不得生育的苛刻条件。一般女性到了用人单位,不仅在生育和哺乳期间会影响工作,而且生育保险费用和劳动保护费用等均由用人单位承担,因此对于那些追逐经济利益的企业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男性而不愿认可女性的多重社会角色。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性智力和才能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也仍旧不完善,这就使得较多用人单位不得不考虑本单位的经济利益而影响到对女性的招聘。(四)社会关系户太多的影响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存在“父亲就业时代”这个普遍现象,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为子女就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就越强。以前有句口头禅,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已经变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可见如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找工作要靠关系,依赖父母家人,这在大学毕业生的意识里,已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实,有人甚至直言大学生就业就是比爹,而社会现实也确实如此。这样的不公平现象也让很多女大学生失去就业的信心,失去了本该是自己能力可以得到的就业机会。(五)社会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没有对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权利义务作出全面的规范,进行有效的监督。尽管国家已先后出台了《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但是执法与监督的力度还不够,可操作性不强,有很多具体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到位的落实。再有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我国还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哺乳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不太公平、不合理的,因此用人单位就会减少对女性的应聘。(六)高校扩招以及教育效率的严重滞后我国高校自从1999年开始扩招,平均每年以11.63%的速度递增,高等教育从此进入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阶段,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从近年也从研究型转向了应用型,这就意味着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高校甚至不顾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只是盲目地扩招,如此就进一步加大了女生就业的困难。当今,我国高校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是很合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不太重视动手操作和实践,相反更重理论和书本,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这也成为用人单位拒纳女大学生的又一重要因素。当然,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不仅只有以上六点,还有其他很多的因素影响,比如地域的干预,很多女大学生不是想在比较好的竞争压力却比较大的城市就业,就是想在自己的家乡就业,这点也就限制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选择范围。还有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和监管不利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说,社会的发展程度影响着女性的就业,只有生产力的水平提高了,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为女性的就业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六、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探索女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或者是就低上岗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它会产生消极的社会示范效应,从而影响父母对女生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其次,会造成社会专业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再次,这种就业的障碍会促使一部分的女大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从而走上缺乏自爱又危及社会的生存之路。因此,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要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充分关注并认识到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把政府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建立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改善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让女大学生们能够充分就业,不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一)转变社会传统性别偏见,塑造现代性别意识首先,要努力消除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角色定位的刻板印象,更新眼界,倡导先进的现代性别文化,促进社会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风气。这其中尤其在高校的教育中要着重关注,教导学生必须抛弃男性至上的性别观念,在观念形态中,树立具有平等地位的理想性别观念。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传媒方面的宣传,要努力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改变人们传统的社会性别偏见,建立以人为中心,以两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性别文化。(二)建立完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公平就业的环境虽然我国现在有很多法律都明确指出女性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要享受平等的选择职业的权利和就业机会,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操作性。要逐步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就必须对一些就业性别现象具体化,对一些法律法规概念要明确化、具体化,这样才能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努力建立社会监督机构和政府监督机构,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力量,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保障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同时,要不断健全女性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配套的制度建设。社会和政府部门应当要积极承担起补偿女性生育成本的责任,减低用人单位聘用女性的成本负担,提高用人单位招收女性员工的积极性。政府还要积极培植大学生就业市场,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扫除大学生就业壁垒,应当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社会各种中介组织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扩大人才市场的容量。同时,政府也要加强人才就业市场的监督管制,维护好市场秩序,规范行为,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给女大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健康、宽松的就业环境。还有,政府也要积极去拓宽女性就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女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三)女大学生保持心理的健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近几年已经在中国渐渐普及,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正确的认识它,认为这是心理问题,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另外,在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少有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内容,而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往往她们就存在很多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各个高校可以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帮助女大学生重新对自己有个认识,找到自己的优缺点,针对自己的特点来规划就业方向。其次,要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纠正错误的就业心理,正确认识到社会现状和自己的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参考文献[1]王树岩.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观念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09,(3):109-112.[2]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胡艳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4]王蕾蕾.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1):71-76.[5]卞素芹,刘丽梅.女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原因及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6):110-113.[6]胡怀敏,朱雪忠.创业动机社会资本与女性创业[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7]CarriePaechter.EducatingtheOther:Gender,PowerandSchooling[M].London:FalmerPress.1998.89.[8]宴月平.当代中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3.[9][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0]曾平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6).[11]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2).[12]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13]叶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商业时代.2006:17.[14]张军民.略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08).[15]戴明清,王克黎.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06).[16]朱安平.女大学生就业仍有一定难度[N].中国妇女报.2007.[17]廖和平,王克喜,章婷.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审视与改善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2(03).[18]ElisabethAufhauserandSabineHafner.Feminismandthenewmulti-scalinginemploymentpolicy[J].GeoJournal.2002.附录一、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一)调查目的:女大学生是我国受到良好教育、活力与智慧兼具的一个群体,是中国社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这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