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规划方案_第1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规划方案_第2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规划方案_第3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规划方案_第4页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规划方案TOC\o"1-2"\h\u23195第一章:绿色出行概述 2213731.1绿色出行定义与意义 241811.1.1绿色出行的定义 2140201.1.2绿色出行的意义 3292541.1.3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387711.1.4非机动车出行现状 3240491.1.5步行出行现状 3118751.1.6绿色出行推广措施 416204第二章:公共交通优化 481361.1.7公共交通发展概述 4140471.1.8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4126461.1.9公共交通系统现状分析 415611.1.10优化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5286951.1.11提升公共交通设施质量 569231.1.12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5153201.1.13加强公共交通节能减排 57969第三章:慢行交通规划 6256411.1.14设计原则 6185871.1.15设计内容 6164091.1.16基础设施建设 6278551.1.17交通组织与管理 7266321.1.18政策支持与保障 7382第四章:新能源汽车推广 797671.1.19政策背景 7280941.1.20市场规模 772211.1.21政策与市场互动 7202961.1.22充电设施布局 8205071.1.23换电站布局 8161721.1.24氢能基础设施布局 877511.1.25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814653第五章:智能交通系统 8184231.1.26技术背景 891321.1.27技术组成 9176221.1.28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983631.1.29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9313901.1.30智能停车系统 10251141.1.31智能出行服务系统 1021143第六章:绿色出行宣传与教育 10142061.1.32宣传目标 1092521.1.33宣传内容 1043081.1.34宣传渠道 10258001.1.35宣传策略 11176781.1.36教育培训目标 11208081.1.37教育培训内容 1184871.1.38教育培训方式 1183991.1.39教育培训保障 1211579第七章:绿色出行政策法规 1267191.1.40国家层面 12161361.1.41地方层面 12258861.1.4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2280921.1.43优化政策规划体系 13314121.1.44加强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 13227891.1.45推动政策法规创新 13345第八章:绿色出行激励机制 1314601.1.46设计原则 13274041.1.47激励机制设计内容 13257231.1.48明确责任主体 14147791.1.49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14316221.1.50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1479181.1.51持续推进绿色出行项目 1412808第九章:绿色出行效果评估 1565821.1.52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指标 15299311.1.53绿色出行服务水平指标 1533311.1.54绿色出行环境效益指标 15261791.1.55绿色出行社会效益指标 15230011.1.56评估方法 1554421.1.57评估流程 169210第十章绿色出行规划实施与展望 16273071.1.58完善政策法规 16237991.1.59优化交通基础设施 1656711.1.60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16206881.1.61加强监管与评估 17273581.1.62绿色出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1721821.1.63新能源交通工具普及率提高 17200381.1.64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7149261.1.65绿色出行成为生活方式 17128121.1.66智能交通系统助力绿色出行 17第一章:绿色出行概述1.1绿色出行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出行的定义绿色出行是指在出行过程中,采用低碳、环保、节能的出行方式,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出行理念。绿色出行涵盖了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出行、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旨在构建和谐、绿色、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1.1.2绿色出行的意义(1)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出行有助于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减缓能源枯竭的速度。(2)降低污染物排放:绿色出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有助于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3)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出行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出行有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增强市民环保意识:绿色出行有助于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第二节绿色出行现状分析1.1.3公共交通发展现状我国公共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公交、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方式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1.1.4非机动车出行现状非机动车出行主要包括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两种方式。我国非机动车出行比例逐年上升,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等新型出行方式逐渐兴起,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绿色出行选择。但是非机动车出行仍面临道路设施不完善、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1.1.5步行出行现状步行出行是一种最简单的绿色出行方式。在我国,步行出行仍占据一定比例,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但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步行出行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市民步行出行的意愿和安全受到影响。1.1.6绿色出行推广措施(1)政策引导:出台一系列绿色出行政策措施,如限行、限号、公共交通补贴等,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2)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绿色出行知识,提高市民绿色出行意识。(3)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交通、自行车道、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条件。(4)科技创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交通出行服务,提高绿色出行体验。(5)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绿色出行推广活动,共同营造绿色出行氛围。第二章:公共交通优化第一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1.1.7公共交通发展概述我国公共交通系统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并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交通系统也面临一系列挑战。1.1.8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1)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市民出行不便。(2)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城市、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运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3)公共交通运营效率低下:高峰期拥堵、线路重复、车辆运行间隔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4)公共交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公共交通能耗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1.9公共交通系统现状分析(1)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分析现有公共交通网络布局,评估线网密度、线网覆盖率等指标。(2)公共交通方式构成:分析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占比,如公交、地铁、出租车等。(3)公共交通运营效率:评估公共交通运营速度、准点率、服务水平等。(4)公共交通节能减排:分析公共交通能耗和污染排放情况,评估节能减排效果。第二节公共交通设施改进1.1.10优化公共交通设施布局(1)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公共交通设施布局。(2)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3)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优化公共交通站点设置,提高站点覆盖率和便捷性。1.1.11提升公共交通设施质量(1)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保证设施质量。(2)公共交通车辆更新:加快公共交通车辆更新换代,提高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3)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提升公共交通信息化水平。1.1.12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1)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加强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2)创新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摸索多元化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市民出行需求。(3)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强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监管,提高市民满意度。1.1.13加强公共交通节能减排(1)优化公共交通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降低能耗。(2)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合理调整线路、车辆运行间隔,减少能耗。(3)完善公共交通政策体系:制定有利于公共交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第三章:慢行交通规划第一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1.1.14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慢行交通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性,保证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有效隔离。(2)连通性原则:慢行交通系统应与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居住区、公园等空间实现无缝衔接,提高慢行交通的便捷性。(3)舒适性原则:慢行交通系统设计应注重景观、绿化、照明等元素的融入,提高慢行空间的舒适度。(4)环保性原则:慢行交通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实现绿色出行。1.1.15设计内容(1)慢行交通网络布局:结合城市地形、道路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慢行交通网络,形成覆盖城市各个区域的慢行系统。(2)慢行交通设施设计: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人行横道等设施的设计,保证慢行交通的顺畅和安全。(3)慢行交通景观设计:结合城市特色,融入绿化、景观元素,提高慢行交通空间的审美价值。(4)慢行交通服务设施设计:包括公共交通站点、自行车租赁点、休息驿站等设施的设计,为慢行交通参与者提供便利。第二节慢行交通设施建设1.1.16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慢行交通网络:按照规划布局,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保证慢行交通网络的完整性。(2)提高慢行交通设施质量:选用环保、耐用的材料,提高慢行交通设施的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3)加强慢行交通设施维护:建立健全慢行交通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保证设施正常运行。1.1.17交通组织与管理(1)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引导慢行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规则,保证交通秩序。(2)加强慢行交通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慢行交通宣传,提高公众对慢行交通的认识和参与度。(3)实施智能交通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慢行交通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1.18政策支持与保障(1)制定慢行交通政策:将慢行交通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慢行交通的发展。(2)加大资金投入:应加大对慢行交通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社会力量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第四章:新能源汽车推广第一节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1.1.19政策背景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从“十五”时期开始,我国就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此后,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1.20市场规模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0.6万辆和122.9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1%和3.9%。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汽车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逐年提高。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1.21政策与市场互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实施,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另,政策引导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需求,扩大了市场规模。政策还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节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布局1.1.22充电设施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布局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环节。我国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充电桩、充电站等设施的建设目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将达到500万个。当前,我国充电设施布局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1.23换电站布局换电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充电方式,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在我国,换电站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快换电站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换电站。未来,我国将加大换电站布局力度,提高换电设施的覆盖范围。1.1.24氢能基础设施布局氢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能源,其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将氢能列为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氢能加氢站,但整体规模较小,分布不均。未来,我国将加大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氢能产业发展。1.1.25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新能源汽车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是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将新能源汽车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推动交通枢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未来,我国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提高交通枢纽的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五章:智能交通系统第一节智能交通技术概述1.1.26技术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传统的交通模式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简称ITS)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对交通运输领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系统。1.1.27技术组成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通信技术:构建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实现交通信息的高速传输和共享。(3)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交通规划、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4)控制与优化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和模型,对交通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5)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交通系统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第二节智能交通应用案例1.1.28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配时,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案例:某城市在主要交叉口安装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配时。实施后,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了20%,交通拥堵得到了有效缓解。1.1.29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状态,为乘客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案例:某城市公交公司引入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了车辆运行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车辆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提高了出行体验。1.1.30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停车位使用情况,为驾驶员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缓解城市停车难题。案例:某城市大型购物中心采用了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停车位使用情况,为驾驶员提供空闲车位信息。驾驶员可以提前了解停车位情况,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1.1.31智能出行服务系统智能出行服务系统通过整合各类交通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方案,提高出行效率。案例:某城市推出了智能出行服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实时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信息,并获取最佳出行方案。该系统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第六章:绿色出行宣传与教育第一节宣传策略制定1.1.32宣传目标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宣传策略旨在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1.1.33宣传内容(1)绿色出行理念:普及绿色出行的定义、意义和优势,使公众认识到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绿色出行方式:宣传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3)政策法规:解读国家和地方关于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的政策意识和遵守程度。1.1.34宣传渠道(1)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2)社交媒体: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式宣传。(3)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册、海报、宣传栏等,放置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4)线下活动:举办绿色出行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公众参与。1.1.35宣传策略(1)联合宣传:与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宣传合力。(2)定期宣传:制定宣传计划,定期发布宣传内容,保持宣传的连贯性。(3)个性化宣传:针对不同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提高宣传效果。第二节教育培训实施1.1.36教育培训目标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和公众的绿色出行意识,培养绿色出行习惯。1.1.37教育培训内容(1)绿色出行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和公众掌握绿色出行的基本知识,了解绿色出行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绿色出行技能:培训从业人员和公众掌握绿色出行方式的使用技巧,提高绿色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3)绿色出行文化:传播绿色出行文化,引导从业人员和公众树立绿色出行的价值观。1.1.38教育培训方式(1)课堂教学: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绿色出行知识培训课程,提高其业务素质。(2)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绿色出行教育培训,方便从业人员和公众随时学习。(3)实地考察:组织从业人员和公众参观绿色出行项目,了解绿色出行的实际效果。(4)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从业人员和公众参与绿色出行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绿色出行实践能力。1.1.39教育培训保障(1)政策支持:将绿色出行教育培训纳入行业发展规划,为教育培训提供政策保障。(2)资源整合:整合各方资源,建立绿色出行教育培训资源库,提高教育培训质量。(3)师资力量:聘请有经验的绿色出行专家和从业人员担任讲师,保证教育培训的权威性和实用性。第七章:绿色出行政策法规第一节政策法规现状1.1.40国家层面(1)法律法规我国在绿色出行领域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法律依据。(2)政策规划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划,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0年)》、《绿色出行行动计划》等,明确了绿色出行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1.1.41地方层面(1)法律法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绿色出行条例》、《上海市绿色出行行动计划》等,对绿色出行进行了具体规定。(2)政策规划地方层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规划,如《广州市绿色出行三年行动计划》、《成都市绿色出行实施方案》等,明确了绿色出行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步骤。第二节政策法规完善1.1.4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绿色出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加强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绿色出行的法治保障水平。1.1.43优化政策规划体系(1)制定绿色出行长远规划,明确绿色出行的发展目标、路径和政策措施。(2)加强政策规划的衔接,保证各级政策规划的一致性和协同性。1.1.44加强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1)落实政策法规责任主体,明确各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2)建立健全绿色出行政策法规实施监测和评估制度,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3)加强对政策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1.1.45推动政策法规创新(1)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绿色出行政策法规,摸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出行模式。(2)加强绿色出行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绿色出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通过以上措施,有望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出行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绿色出行事业健康发展。第八章:绿色出行激励机制第一节激励机制设计1.1.46设计原则(1)公平性原则:保证激励机制覆盖各类出行主体,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实现公平对待。(2)可行性原则:保证激励机制在现有政策、法规和技术条件下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和推广。(3)创新性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激励机制设计,提高绿色出行吸引力。(4)持续性原则:激励机制应具有长期效应,持续推动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和发展。1.1.47激励机制设计内容(1)财政补贴:对于使用绿色出行方式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降低其出行成本。(2)税收优惠:对于购买绿色出行工具的企业和个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其税收负担。(3)价格优惠:对绿色出行方式实行价格优惠政策,如降低公共交通票价、实施高峰期免费乘坐等措施。(4)奖励政策:设立绿色出行奖励基金,对在绿色出行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5)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绿色出行信用体系,对绿色出行行为给予信用加分,对不文明出行行为给予信用减分。(6)绿色出行宣传:加大绿色出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节激励机制实施1.1.48明确责任主体(1)部门:负责制定绿色出行激励政策,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绿色出行工作。(2)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出行项目,落实绿色出行激励措施。(3)社会组织:协助部门开展绿色出行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绿色出行。1.1.49建立健全监管机制(1)设立绿色出行监管机构,对绿色出行激励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2)完善绿色出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监管效率。(3)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绿色出行激励政策的公平性和严肃性。1.1.50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1)开展绿色出行政策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激励政策的知晓率。(2)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绿色出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1.1.51持续推进绿色出行项目(1)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提高绿色出行比例。(2)优化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效率。(3)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改善步行和骑行环境。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构建完善的绿色出行激励机制,推动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第九章:绿色出行效果评估第一节评估指标体系绿色出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绿色出行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工具,其建立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1.1.52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指标(1)公共交通设施覆盖率:反映公共交通设施的普及程度,包括公共交通站点、线路、车辆等。(2)非机动车设施完善度: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3)充电桩建设密度:反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分布情况。1.1.53绿色出行服务水平指标(1)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包括公共交通车辆运行频率、准点率、舒适度等。(2)非机动车服务水平:包括非机动车出行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等。(3)电动汽车服务水平:包括充电桩数量、充电速度、充电费用等。1.1.54绿色出行环境效益指标(1)碳排放减少量:反映绿色出行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2)能源消耗降低率:反映绿色出行对降低能源消耗的效果。(3)噪音污染降低程度:反映绿色出行对降低噪音污染的贡献。1.1.55绿色出行社会效益指标(1)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反映绿色出行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程度。(2)非机动车出行比例:反映绿色出行在非机动车出行领域的推广程度。(3)居民绿色出行满意度:反映居民对绿色出行的认可程度。第二节评估方法与流程1.1.56评估方法绿色出行效果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1)定量评估: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对绿色出行效果进行量化分析。(2)定性评估: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