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

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

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

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

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

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挂”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挂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

致吗?

2.教师示范1挂(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挂”),学生亲自动手体会

“1挂”。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挂?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

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

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

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

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

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

聪明才智。】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

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

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

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

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

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1厘米的

长度作为标准,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厘米的长度作

标准。】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

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

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问:小刀的长度有儿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问:小棒的长度有儿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设计意图: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

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

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

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

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米尺、学生尺、长绳、1米长的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

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

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

方便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

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

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

书:认识米)

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

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挂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

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划、测量、估计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米的

实际表象。】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L1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

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

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对1米等于多少厘米的猜想,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让他

们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深

化1米的实际表象。】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

只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

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

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i.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

整厘米的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

程。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量一

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作好

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地结

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

教学重、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把尺子(厘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

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二)板书:直的

(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

(五)板书:••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慢。设置课前的摆绳子游戏,

难度不大,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摆、

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曲与直的不同,形象、直观地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强调“看成、

作为”,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

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

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

帮助学生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

知世界。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3.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4.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5.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

7.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

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形象、直观的线段内化成抽象的概念。而学生刚刚学习

物体的测量,运用测量线段为后面的画线段做好铺垫。】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

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

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

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

4.教师小结:画线段时,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不论横着、

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

5.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

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

7.(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画法的错误。)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

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别线段。

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判断的原因。

(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

1.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做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回答: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

3.可以适当地说说这道题渗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一条线段的知识。

(三)教材第6页的“做-•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汇报。(先测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出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3.动手画一画,说说画时要注意什么?

(四)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2题。

1.学生认真审题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2.画花在距离旗子3厘米的地方。

3.画树在距离旗子5厘米的地方。

4.画气球在距离旗子10厘米的地方。

5.展示学生的作业。

6.结合图形做一些练习:

(1)花在距离气球()厘米的地方。

(2)气球在距离树()厘米的地方。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课本,从曲、直来区分线段,从过两点画一条线段等知

识设计练习,不同的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趣的情境

中巩固了新知,检测了教学效果。展示学生的作品,适当的赞许,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让他们用各种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线段设计更复杂的图案。】

四、总结评价,完善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线段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五、课外延伸

你知道吗?(介绍各种尺子的不同用途,丰富课外知识。)

卷又软尺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4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i.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

比划出长度)

(二)比一比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探究新课

(-)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挂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

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儿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

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

要多思考多比较。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

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

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

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单位时,不仅要注

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

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本课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

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

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长度单位复习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猜题导入

今天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

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65()。(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

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二、复习基础

今天我们就要来复习长度单位。除了厘米还有别的长度单位吗?你可以从大到小的

排起来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这些长度单位还有一个英语名字你知道吗?谁能来说说?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

率吗?

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在这些进率里哪些进率是最特别?除了千米和厘米之间是1000进制,其它相邻单位

的都是10进制。那如果隔一个单位呢?除了米和厘米,还有哪些?

三、温故知新

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优秀,相信这些题目一定也难不倒你们。(课件出示)

10厘米=()分米4米=()厘米

请你来说说第一小题你是怎么做的?

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第二小题呢?

高级单位X进率♦低级单位

我们一起来口答下列题目:

80dm=()m1分米=()毫米

3500米=()千米()米妹m80m=()m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五指表示法。

我们不仅用手可以知道表示长度单位的进率,而且还可以用手势来判断题目。请看

下列各题(用手势来表示““X”)。

1.1枝铅笔长15千米。()

2.80km<8000mo()

3.一本书长15米。()

4.操场的旗杆高10米。()

5.5千米30米=5030米。()

6.1根粉笔长约1cm。()

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早晨,我从2千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

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千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

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cm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改变后为:

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厘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

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离家500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

碰到了身高165厘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mm的练习本看起来。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家的地图。

想一想:

1.李红到学校有几千米?你是怎么算的?

2.朱明到学校要用10分钟,李红到学校大约要用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不理

解没有关系,下一学期我们也将学到。)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叫“火眼金晴”的游戏。根据老师手中的物品请你估计一下它的

长度。

这是第一样商品:粉笔。

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

是怎样量的吗?(从0刻度开始)请同学上来演示。

这是第二样商品:数学课本。

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数学课本有多长?

课后可以同桌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四、深化小结

经过今天的复习,我们知道量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直尺,量长一点的物体我们用米

尺,如果我要量腰围可以用米尺吗?我们要用卷尺。如果量走廊呢?所以我们不同的物

体要用不同的尺去度量。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I.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

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

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

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

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

的数学问题。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

(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

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

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小棒图自然过渡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

的数学方法,学生在积极地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

理,又清楚地掌握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

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例1的基础,本环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真正实现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

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

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两个问题时,均设计了即时练习,使

新知落实到每一层次中。而课尾的总结再一次呈现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

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

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

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复习口算

5+34=63+7=9+84=38+5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二)复习笔算

32+6=5+43=24+61=43+37=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

齐?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加法和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为本堂课学习“进位加”做好铺

垫。笔算的最后一道题设计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计算的方法,体现方法多

样化,发散学生思维。】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

来的6捆相加。

【设计意图:借助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详细讲解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中“1”的写法。一方面结合摆

小棒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另一方面又突出了竖式中进“1”的写法,如果有的学生

从十位加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整合。】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给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算法,进一

步理解算理,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会

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

主义教育。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之上的。通过在学生熟

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减法的算法。让

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

(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

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

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图中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减法问题,

教师有意识地将其中三个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梳理出来,作为学生探究的基点。同时在信

息的对比中,发现中国金牌数第一,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36—23=36—16=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

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儿?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

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

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了之前学习列竖式计算加法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大胆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好充分引导。尤其对圆片在数位上的含义做出指点,以帮

助学生突破理解笔算减法算理这一难点。在分组合作的同时,设计分组比赛的环节,活

跃课堂,让计算不再枯燥。】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步巩固新知。

(三)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I”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

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目标解析: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I”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

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

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当“10”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㈠口算。

15-7=20-8=17-9=13-7=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代表团金牌数

中国51

美国36

俄罗斯23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

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设计意图: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

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是帮助学生理解10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做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o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

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儿个

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

差表什么意思?(提示:儿个儿)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51

-36

15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

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

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

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

向主体地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二)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三)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着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积

极思考,主动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能轻轻松松做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0页第4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5课时)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教学目标:

i.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儿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

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

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O,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