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调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调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调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调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火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规范调火工岗位的日常操作、设备维护,确保安全生产。

1.2本规程适用于xx煤焦化炼焦车间调火工岗位。

2.岗位职责

2.1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执行班长布置的工作任务。

2.2制定切实可行的加热制度,做好炉温调节工作,做好焦饼上下机

焦侧各点均匀成熟,保证焦炭质量,维护好炉体,提高热工效率。

2.3按规定测量和调节各项温度、压力,保证测量与记录准确、齐全。

2.4维护好所属设备,保持设备正常运行。

2.5定期检查炉体及其密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配合热修工处理。

2.6维护保管好各种仪表和工具。

2.7负责本岗位的特殊操作及故障处理。

2.8保持所属区域卫生干净整洁。

3.作业程序及要求

3.1工艺流程

3.1.1煤气流程:回炉煤气一自动调节蝶阀一煤气预热器一地下室煤

气主管一加减旋塞一孔板盒(流量孔板)一交换旋塞一横管一小孔板

一下喷管一砖煤气道一上升气流立火道与空气混合燃烧

3.1.2空气流程:上升气流交换开闭器空气口一小烟道一算子砖一蓄

热室(格子砖)一斜道一上升气流立火道与煤气混合燃烧

3.1.3废气流程:上升火道燃烧产生的废气一跨越孔一下降气流立火

道一斜道一蓄热室(格子砖)一篦子砖一小烟道一下降气流交换开闭

器一分烟道一总烟道一烟囱一排入大气

3.2温度测量作业

3.2.1横排温度的测量

3.2.1.1在交换后五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火道,测量部位为灯头砖

与斜道口之间。

3.2.1.2为了便于统一和绘制横排曲线,规定从机侧下降火道开始测

量,每分钟内应测数量相同的火道。

3.2.1.3测量时打开看火孔盖一次不得超过5个,测完后应立即盖上。

将温度输入计算机,保存并打印温度报表和曲线。

3.2.1.4计算横排系数:K横=(M-N)/M,式中M一考核火道数,指机

侧第3火道至焦车第3火道的火道个数;N-不合格火道数,以机焦侧

标准温度差为斜率引直线,该直线作为标准线,在标准线上下做两条

偏差±20(的平行线,并上下移动,查出其范围内火道最多的数量,

即为不合格火道数,计算出单排横排系数。

3.2.1.5若计算机有故障,则用人工在测完后上帐和绘制曲线。绘制

横排曲线:以机焦侧标准温度差为斜率引直线,该直线作为标准线,

在标准线上下做两条偏差±20(的平行线,并上下移动,查出其范围

内火道最多的数量,以此平行线作为考核线,绘制单排横排曲线;将

10排燃烧室的相同火道的温度平均,按偏离标准线±10(进行考核,

绘制10排横排曲线;和绘制10排横排曲线类似,按偏离标准线±7(

进行考核,绘制全炉横排曲线。横排曲线绘制完成后,标出系数、测

量人员、加热制度等。

3.2.2直行温度的测量

3.2.2.1标准火道:机侧8眼,焦侧26眼。

3.2.2.2在交换后五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标准火道,测量部位为

灯头砖与斜道口之间,由交换机端焦侧开始,从另一端机侧返回。

3.2.2.3测温时看火孔盖一次不准打开超过5个,测完后立即盖上。

3.2.2.4如果两次测温个别号相差±30(以上,平均值相差±7(以

上应查明原因并立即调节处理,原因不明应抽测或重测。

3.2.2.5立火道冒烟或装煤妨碍测温时,可错开一眼测量,但应注明。

3.2.2.6直行温度应换算为交换后20秒的温度,并将平均温度加上

测温仪的校正数。

3.2.2.7将所测温度输入计算机,保存并打印出温度报表。

3.2.2.8直行个别火道温度与同侧平均温度相差超过±20(、边炉相

差超过±3(rc以上为不合格,并计算出直行温度均匀系数和安定系数。

3.2.2.9直行温度的均匀性以均匀系数K均表示:K均=(2M-X)/2M,

M代表燃烧室数,X代表直行个别火道温度与同侧平均温度相差超过

+20℃(边燃烧室相差超过+3(TC)以上的不合格火道数。

3.2.2.10直行平均温度的稳定性以安定系数K安表示:K安=(2N-X)

/2N,N代表每昼夜测温次数,X代表机焦侧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超

过+7(以上的不合格数。

3.2.3炉头温度的测量

3.2.3.1测量时从交换机端开始,测量部位为灯头砖与斜道口之间,

在换向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炉头火道,每次测量的时间不超

过10分钟,应在两个交换测完。

3.2.3.2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温度报表。炉头个别火道温度与该侧平

均温度相差超过±4(rc为不合格,炉头温度的均匀性以炉头系数表示。

3.2.3.3炉头温度均匀性以K炉头表示:K炉头=(2M-X)/2M,M表

示燃烧室数,x表示炉头个别火道与同侧平均温度相差超过+4(rc以

上的火道数。

3.2.3.4炉头温度不换算为20秒的温度,但应注明加热制度及结焦

时间、日期等。

3.2.4冷却温度的测量

3.2.4.1采用5-2推焦串序选择6个相邻加热正常的燃烧室,用红

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测量部位为灯头砖与斜道口之间。

3.2.4.2测标准火道,在交换后20秒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再隔40秒

后测第二次温度,以后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直到下一次换向为止。

3.2.4.3看火孔盖必须随时盖严,只准测量时打开。

3.2.4.4测量记录应记明测量的时间、测温仪号。

3.2.4.5算出6个燃烧室每分钟平均温度,再算出与20秒相差值,

绘出冷却曲线。

3.2.4.6根据冷却曲线,制订直行温度换算为交换20秒温度的校正

数。

3.2.4.7通知交换机工在测量期间要严格保持加热制度不变。全部测

完不应超过4小时。

3.2.4.8当配煤比改变较大、结焦时间改变较大时,应重测或使用规

定制度下的冷却温度值。

3.2.5小烟道温度的测量

3.2.5.1首先应检查好500匕水银温度计,温度计应稳固地插在木塞

(或胶塞)中,或用石棉绳缠紧,以免掉入废气盘内。

3.2.5.2小烟道温度不得高于450℃,不得低于200℃。

3.2.5.3交换后立即将500(温度计从交换机端开始,按顺序垂直插

入下降气流小烟道测温孔内、深度250〜300mm,如小烟道下火不应

插入。

3.2.5.4交换前10分钟按顺序读出温度并做好记录。

3.2.5.5温度计取出后必须把测温孔堵严。

3.2.6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

3.2.6.1选择结焦时间和炉温正常的炉号,在达到结焦时间的2/3时

用热电偶直插入机焦侧的除尘孔中(用毫伏计测量)。孔中心要正对

炭化室中心线,除尘孔盖插入孔周围应封严密。

3.2.6.2插入后半小时测一次,共测三次,(如需要考察整个结焦时

间的空间温度变化,可在装煤后立即插入热电偶每隔半小时测一次,

直测到出焦前半小时为止)。

3.2.7焦饼中心温度的测量

3.2.7.1选择炉温和结焦时间正常的炉室。

3.2.7.2与生产班长联系好推焦时间,打开拦焦车集尘罩观察孔盖。

3.2.7.3在推焦过程中,推焦车司机在推出焦饼约四分之一、二分之

一、四分之三时各停顿30秒。

3.2.7.4调火工在每次停顿时迅速测量焦饼的中部上、中、下各点(距

炭化到底600mm、2600mm、4700mm)温度,所测各点温度平均即为焦

饼中心平均温度。

3.2.8炭化室墙面温度的测量

3.2.8.1同生产班长联系好,推焦结束后暂停装煤作业,对好机焦侧

炉门。

3.2.8.2当机焦侧炉门对好后将除尘孔盖盖上,从焦侧除尘孔开始用

高温计测量,测完一孔立即盖上除尘孔盖,再顺序测量其它孔。

3.2.8.3测量部位:底部距炭化室底600mm,中部距炭化室底2600mm,

上部距炭化室底4700mm。

3.2.8.4测量顺序由上至下,两面都测,上中下三点垂直,不应测石

空里O

3.3压力测量作业

3.3.1看火孔压力的测量

3.3.1.1应在检修时间测量,并有专人拿胶皮管以防烧坏。

3.3.1.2将微压计的正端(标准管)插入炉组中心燃烧室下降气流标

准火道内,测标准火道内看火孔压力时,交换后5分钟从交换机端焦

侧开始,将相对管依次插入同气流的各标准火道内(测至中间看绝对

值),两个交换测完全炉。

3.3.1.3看火孔压力应保持在0〜5Pa。

3.3.2横管压力的测量

3.3.2.1准备好U型表一台,100米长胶管一根。将胶管一端连在表

上,另一端距端头20mm处用石棉绳缠好后插入位于中间部分的横管

测压孔中,并使其固定严密。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

3.3.2.2将管插好后再打开小旋塞,读数后关闭旋塞再将管取下,以

此办法依次测量。对个别过小的燃烧室号应重测。

3.3.3炭化室底部压力的测量

3.3.3.1被测炭化室应在吸气管下方。

3.3.3.2在装完煤后,将长为1200mm的铁管末端用石棉绳堵住,平

行地沿炉门下端测压孔(距炭化室底300mm)插入焦饼中心。

3.3.3.3出焦前一小时进行测量,测前与上升管工联系好,不准打开

上升管盖。测量时将铁管透通(见黄烟),用胶皮管将斜型表的负端

与铁管连通,记录微压计水位的波动范围,至少记录三次,集气管压

力与炭化室底部压力同时测量和记录。

3.3.3.4根据测量结果适当调节集气管压力保证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

焦末期为5〜lOPa,集气管压力确定后,由焦炉中控工保持与调节。

3.3.3.5根据上述的测量调节情况,在测压管与炉室切断前做一次最

后的校对。

3.3.3.6记录最后一次集气管压力与炭化室底部压力后将铁管拔出。

3.4更换孔板作业

3.4.1在下降气流时进行,先将加减旋塞关严再进行操作。

3.4.2卸下法兰螺丝,打开孔板盒取出孔板,将法兰盘清理干净,再

装新孔板。

3.4.3新孔板抹油要抹均匀,不要抹得过厚,靠孔边缘附近10mm内

不抹。

3.4.4孔板换好后,如用焦炉煤气加热要及时将加减旋塞打开;换完

孔板后必须再次确认检查,保证孔板位置正确、孔板盒不漏气。

3.4.5换好新孔板后拧紧螺丝,打开加减旋塞待下降气流时用C0报

警仪试漏。

3.4.6做好孔板更换记录。

3.5吹扫蓄热室作业

3.5.1打开小烟道上清扫孔,在下降气流时将风管插入清扫孔内,风

眼向上然后通入压缩空气。将风管前后移动,进行清扫,至交换前关

风抽出风管、堵上清扫孔,抹泥封严。

3.5,2大车道上进行操作要注意车的行驶。

3.5.3操作时,风压保持0.35MPa以上

3.5.4打开地下室清扫孔清扫小烟道时,每个交换打开孔数只可打开

一个,清扫完后将丝堵堵严。

3.6清洗交换旋塞

3.6.1关闭下降气流的加减旋塞,卸下搬杆及旋塞压盖,取下弓子,

卸掉搬杆螺丝拿出旋塞芯子,用油洗净,旋塞芯子涂抹二硫化钳

3.6.2按照卸下时相反顺序,将旋塞芯子、亏子、垫圈、压盖上好、

螺丝拧紧、按原来的角度将搬杆上好,打开加减旋塞。

3.6.3禁止灰尘及棉纱掉入支管,油质要干净,旋塞芯子不准错号和

弄错方向。

3.6.4在所有煤气设备上(如管道、旋塞、法兰、水封、孔板盒、除

炭孔等)使用CO报警仪试漏。

3.6.5发现漏点及时堵漏。

4.操作参数指标

4.1推焦系数

4.1.1推焦计划系数冗:标志着推焦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

焦时间相吻合的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K,=(M-A,)/M

式中M一班计划推焦炉数;

Ai—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数。

4.1.2推焦执行系数L:用以评定班按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的情况,计

算公式如下:

K2=(N-A2)/M

式中N一班实际推焦炉数;

A2一超过计划推焦时间±5分钟的炉数。

4.1.3推焦系数电:用以评价炼焦车间在遵守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

管理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K3=K|XK2

4.2直行温度系数

4.2.1直行温度的均匀性以均匀系数K均表示:

KBJ=(2M-X)/2M

式中M一代表燃烧室数,

X一代表直行个别火道温度与同侧平均温度相差超过+20C(边燃烧室

相差超过+3CTC)以上的不合格火道数。

4.2.2直行温度的稳定性以安定系数K安表示:

K«=(2N-X)/2N

式中N一代表每昼夜测温次数,

X一代表机焦侧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超过+7t以上的不合格数。

4.3温度参数

4.3.1焦炉任何立火道测温点的温度在交换后20秒,最高不得超过

1450℃o

4.3.2当推焦炉数减少,降低燃烧室温度时,应保持边火道温度不低

于1100℃o

4.3.3当大幅度延长结焦时间时,边火道温度应保持950(以上。

4.3.3焦饼中心温度控制在1000±50(范围,焦饼上下温差控制在

60℃内o

4.3.4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1320℃o

4.3.5横排相邻火道温度差不大于20℃o

4.3.6炉顶空间温度控制在800±30℃,不得超过850℃。

4.3.7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350℃,

4.3.8当加快炼焦速度时,允许昼夜提高火道温度不得超过6(TC,接

近极限操作温度时,不得超过20七。

4.3.9集气管温度保持在80〜100℃。

4.3.10预热器后回炉煤气温度保持在50±2℃o

4.4压力参数

4.4.1在任何操作条件下(正常操作、改变结焦时间、停止加热、停

止推焦等)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的压力应大于空气蓄热室顶部的压力

和大气压力。

4.4.2加热系统的压力主要根据空气系数和炉顶看火孔压力保持。〜

5Pa来确定。

无论结焦时间长短,空气蓄热室顶部上升气流的负压应保持不变,其

吸力不得低于30Pa。

4.4.3每个蓄热室顶部的吸力与标准蓄热室比较,上升气流时不超过

±2Pa,下降气流时不超过±3Pa,在边部蓄热室上升气流时允许相

差±4Pa,下降气流时允许相差±5Pa。

4.4.4集气管压力保持在120±20Pa。

5.岗位记录

5.1测量调节记录及保存

记录填记录审保存时

记录名称保存地点

写核间

调火组

调火工作日记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就杆高度测量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煤气孔板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废气分析报告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横排温度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直行温度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炉头温度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炭化室墙面温度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冷却温度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小烟道温度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炉顶空间温度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焦饼中心温度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蓄热室顶部吸力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蓄热室阻力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作业人

看火孔压力测量记录班组长调火工室

炭化室底部压力测量记作业人

班组长调火工室

录员

作业人

煤气水封定期检查记录安全员调火工室

废气盘进风门开度记录

5.2点检维护项目及检查频次

号项目周期备注

1煤气、废气交换行程检查每月一次

3交换旋塞交换情况检查每周一次

4拐角轮固定架牢固性检查每周一次

5交换拉条运行状态检查每周一次

6加减旋塞开度检查每周一次

7交换旋塞油杯注油每周一次

8加减旋塞油杯注油每月两次

9废气交换系统润滑油杯注油每周一次

11废气盘小翻板状态检查每班一次

12孔板清洁度检查(抽查)每月一次

煤气、废气搬把与拉条连接牢每月一次

13

固性检查

17煤气、废气指示钢绳检查每周一次

18烟道翻板轴每周一次

21打磨托杆每周一次

22清扫除炭孔每月一次

25风门加工面清扫每月一次

6.应急及临时操作

6.1焦炉必须停止加热的情况

6.1.1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o

6.1.2交换设备损坏,不能在2个交换内修复而影响正常加热时。

6.1.3烟道闸板折断后,吸力不够时。

6.1.4煤气管道损坏影响安全操作时。

6.1.5鼓风机停止运转,回炉煤气不能保证加热时。

6.2焦炉停止加热操作

6.2.1交换机工把交换机交换到使交换旋塞完全关闭,

6.2.2关闭所有加减旋塞,关闭地下室煤气主管或总管阀门。

6.2.3切断煤气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将煤气调节翻板固定在大于正常

开度位置。

6.2.4检查放散管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关闭通往水封的进水阀、

放水阀。

6.2.5减小机焦侧分烟道吸力,必要时调节总烟道闸板,用小铁板减

少废气盘空气口开度,只留10〜15mm的缝隙。

6.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