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标题PAGEI淮阳太昊陵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摘要伏羲是中华民族所共同崇拜的人文始祖和创世英雄,伏羲文化被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人民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文化的标志和民族情感的纽带,淮阳太昊陵作为伏羲文化中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文化旅游被认为是一种旅游活动,它是以文化现象作为旅游的对象,是二十一世纪对游客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之一。淮阳太昊陵作为伏羲文化传播的代表性旅游景点,对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淮阳太昊陵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分析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更好地促进伏羲文化的广泛传播,带动淮阳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淮阳太昊陵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伏羲文化;淮阳太昊陵;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录2759前言 119405一、伏羲文化的历史背景 222415(一)伏羲文化的历史渊源 228856(二)伏羲文化的基本内涵 313600二、伏羲文化特征及旅游开发的意义 410420(一)伏羲文化的特征 431300(二)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429853三、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67329(一)淮阳太昊陵景区概述 629404(二)伏羲文化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62826(三)伏羲文化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8402四、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930642(一)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920701(二)加强对旅游景区内古迹的保护 930890(三)科学管理规划并完善基础设施 1016712(四)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1022924(五)加大对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 1125565结论 138955参考文献 15前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人们看做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代表性符号,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根。在当今社会,文化被人们看做是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则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淮阳太昊陵作为伏羲文化中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坐落于河南省淮阳县具有“羲皇故都”之称的名胜景区之内,毗邻风景秀美的万亩龙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十八大明陵中排在第一位,故有“天下第一陵”之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十分显著的民族历史承继性。就旅游这一角度而言,伏羲文化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如果把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划分,则可以分为历史遗迹、民情风俗、文学艺术、建筑园林、娱乐购物等几大类别,伏羲文化资源则兼跨这几大旅游资源类别,它既有历史文物古迹,又有一些关于节庆的祭祀习俗,还有很多民间口头文学,更有古朴典雅的祠庙建筑,属于集历史古迹、民情风俗、文学艺术、建筑园林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能够满足游客们的各类旅游需求。从古至今,关于伏羲文化的研究有很多,但关于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主要以淮阳太昊陵为例,对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实地调研法,对近几年来有关于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明确已有研究的发展、主要成果、不足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通过到现场实地调研,了解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概况与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扩大自己的感性认识、启发自身思维,得出新的见解来提出观点。一、伏羲文化的历史背景(一)伏羲文化的历史渊源伏羲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鼻祖,位列三皇之首,自古以来,有关伏羲的传说长期流传于全国各地。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关于宇宙间一切物类的变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造书契、正婚姻、教人们捕鱼打猎,结束了人们结绳记事、饮血茹毛的愚昧历史,创建了中华文明。伏羲文化是指在伏羲时代所产生的龙文化、观天文化、玉文化、姓氏文化、太极八卦文化、渔猎文化、原始数字与文字文化的总称,从古至今,伏羲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秦汉时期,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被确立,其主要事迹与相应的文化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进行传播。第一,在对典籍的传承层面上,各种类型的典籍如经、史、子、集等世代相传、史不绝书。在先秦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有关伏羲的传说,在我国早期的典籍如《管子》、《左传》、《周易》、《楚辞》等史书中,就已经直接或间接的出现了关于对伏羲的记载;到了秦汉魏晋时期,关于对圣君先王的描述变得日渐丰富起来,并且对伏羲的文化内涵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大充实,有关伏羲的生平、伏羲的形象以及伏羲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所做的贡献等方面的一些文献逐步趋于系统化,其内容主要见于《淮南子》、《风俗通义》、《史记》等一些文献中;而到了唐宋时期,关于伏羲的传说基本上已经定型,比如在著作《录异记》、《独异记》中,对伏羲的记述就已经相当完备了。第二,在对图像的传承层面上,伏羲和女娲相互交尾的图像被民间广泛应用。从时间上来看,早在东汉时期的时候,就出现了伏羲女娲交尾像的石刻;到了北魏时期,则出现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互纠缠在一起的画像,此后,在唐、宋以后各个朝代的画像作品中都有出现;伏羲女娲交尾像还不断地出现在对墓室的雕刻、对建筑物进行彩绘、对一些工艺品进行精细加工等各种艺术领域中。第三,在对祭祀传承的层面上,从官方到民间人们对伏羲的祭祀形式大多是设祠祭祀,连绵不绝。根据据史书的记载,人们对伏羲的祭祀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秦汉到明清,对伏羲的祭祀从未断绝,相沿成俗,形成了一种内涵既丰富而又独特的民间祭祀文化。后人为了纪念和颂扬伏羲所立下的功绩,便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活动,对于太昊伏羲的祭奠主要包括甘肃省天水市的公祭伏羲大典、河南淮阳地区的太昊伏羲陵祭祀等。自古以来,人们对伏羲的敬仰与崇拜便成了信仰民俗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二)伏羲文化的基本内涵伏羲和伏羲时代虽然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伏羲所留下的宝贵精神现今仍涌动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文化,伏羲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既是人类用来探索历史真相的参照和线索,其本身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伏羲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寻根的归宿和母体,创立龙图腾是伏羲在思想精神方面一个伟大的创举,从古至今,“龙的传人”这一称号为中华民族所共享,“龙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称,“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族徽和标志。伏羲突出的文化贡献主要有画八卦和造书契,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它是中华先民理性思维的结晶以及高度智慧的标志。远古时期,人们依靠结绳记事,久而久之,人们根本记不住所记何事,伏羲画了八卦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但远不能解决问题,便又根据事物的形状如日、月、山、水等画出了类似的符号,于是便出现了最早的象形文字。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神话的广泛性,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伏羲、女娲事迹在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中的持久性影响。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对伏羲的高度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赞美、对劳动创造者的肯定以及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保持一致的。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F_Ref168484390\r\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F_Ref168484424\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AGE6PAGE5二、伏羲文化特征及旅游开发的意义(一)伏羲文化的特征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稳定性、象征性和民族性。第一,稳定性。有关伏羲的传说对中华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方面和功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龙图腾、八卦符号、伏羲的各种发明创造等。以八卦符号为例,伏羲氏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自然现象创造了八卦,揭示了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这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至今仍被广泛沿用。这种稳定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壮大,对国民心理的影响、启迪,对民族智慧的淬炼、提升,乃至对国家的统一与强盛,都具有维护、促进、拓展和巩固的重要功能。第二,象征性。伏羲传说中的龙图腾与八卦符号都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几千年来,人们把龙视为权势与威严的象征,雕于梁柱,塑于墙壁,绣成龙袍,成了真善美的统一体,因此有“真龙天子”、“乘龙快婿”、“望子成龙”等诸多说法,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龙成了中华人民认同、回归、凝聚的心理支柱,同时,龙也升华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族徽和共同象征。八卦与《周易》是我国古代象征文化兴盛的表现,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第三,民族性。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是中国古史系统的人类始祖。在古史记载中,伏羲成为不少民族及上古英雄人物的始祖。上古不同部族间兼并与民族融合又使伏羲的后裔不断壮大,汇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因此,伏羲传说及其事迹就不单是哪一个民族独有的历史与财富,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源泉,伏羲也就成为各民族崇拜的对象,成为各民族团结的桥梁与纽带。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具有龙图腾的民族性与八卦符号独特哲学思辨的象征性,体现了伏羲传说的文化价值和魅力所在。(二)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旅游作为当今人们娱乐放松的一种休闲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广大游客开始倾向于到具有独特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景区去旅游,由此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时代。随着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要求旅游产品不仅要新颖有趣,而且更要有高度的文化内涵。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淮阳太昊陵作为伏羲文化中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及显著的民族历史继承性。开发伏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新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的质量,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还能以旅游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淮阳太昊陵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因此,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经济方面,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构成。而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带来外来经济收入,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其次,在社会文化方面,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相互接触的活动,旅游资源开发乃至旅游活动的开展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已逐渐成为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如通过商务旅游活动,可以使科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再次,在环境影响方面,随着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环境必将产生明显的变化。具体来说,一是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将得到修缮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而获得新生。二是城市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得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为方便旅游活动的开展,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环境也将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3章标题PAGE8PAGE13三、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一)淮阳太昊陵景区概述淮阳,古称宛丘,数千年前,伏羲带领着族人,从甘肃天水一路东迁,统一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宛丘,后来炎帝神农氏又在这里定都,易名为“陈”,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成为陈国的国都,为扩大城市的规模,人们利用龙湖中隆起的方形地带,建起一座新城,城池设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通过吊桥与外界连通,这就是后来淮阳城的雏形。在中国历史上,伏羲是文献记载里最早的帝王,被视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伏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成为当今时代伏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淮阳太昊陵,位列我国十八大明陵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陵是依照伏羲先天八卦而建造的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多次前往御祭,备受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和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去太昊陵考察并亲笔题词。太昊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太昊陵景区的旅游资源分为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两种,其中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太昊陵内的建筑、太昊陵里的古树名木、祭碑、名人题字和画卦台,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太昊陵庙会、姓氏文化、诗歌与传说、泥泥狗和担经挑。(二)伏羲文化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近年来,淮阳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不断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淮阳县政府根据“旅游带动、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明确“文化旅游城和生态宜居城”的城市定位,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羲皇圣地、北方水都、华夏万源、万姓之根、陈氏祖庭”的城市名片,在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历史上太昊陵受到历任统治者的重视,多次拨银进行营建与扩修,但也多次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明清时期,随着帝王对人祖伏羲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太昊陵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形成了今天的大体格局,进入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后,淮阳县政府对太昊陵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对太昊陵的经营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加大对太昊陵旅游品牌的打造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太昊陵的旅游资源开发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淮阳县举办了两届姓氏文化节,主会场在太昊陵庙,并在统天殿前举行“全球华人公祭中华始祖伏羲大典”,使太昊伏羲陵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同时也给太昊陵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针对泥泥狗、布老虎、担经挑等太昊陵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关部门也做出积极的努力来保护、传承与开发,根据太昊陵的千年历史与文化,积极开发了“淮阳历史文化图书”、“姓氏文化产品”等十余种新产品,在保留担经挑、旱船、木马、高跷等传统旅游活动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潜在的项目,如开发了“明帝拜祖”、“大型公祭”、“陈氏祭祖”等多种旅游活动项目。(三)伏羲文化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在政府的支持下,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太昊陵虽然拥有独树一帜的文化内涵,但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却没得到科学的深度开发,目前太昊陵的旅游就是简单的陵庙参观,停留在“符号旅游”阶段,还没有达到“文化旅游”层面,游客只能从表层很浅显的了解伏羲文化。其次,客源市场开拓不足。从游客来源上看,淮阳县本地或周边相近地区的游客占绝大多数,除了历届“姓氏文化节”举办期间会吸引海内外寻根问祖的游客,其余时间大多数都是本地游客;从旅游时间段上看,大部分游客选择到太昊陵旅游的时间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之间,即太昊陵一年一度的庙会期间,在农历二月十五这天游客人数会达到最高峰,其余时间游客量较少;从环境问题上看,太昊陵每年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前来祭祀的当地人及外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造成的大量垃圾,影响景区的美观,寺庙中超大规模的参拜烧香活动,产生了大量的香灰,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最后,对景区内文物遗存的保护力度不够。对于所有历史文物古迹景区来说,文物遗存是核心所在,承载着整个风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在对太昊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相关管理部门对景区内古迹遗存的保护力度有待加强。除此之外,还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以上问题都是需要及时进行解决的。四、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一)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是旅游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旅游产业若是缺少了文化这一重要的元素,就会使人觉得平淡无味,淮阳太昊陵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成为淮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后盾。在对太昊陵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太昊陵自身“闭门造车”,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加强合作,大力发展区域文化旅游,要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将资源整合后,突破限制,利用区域资源的互补、交通等便利条件,实现区域旅游联合、资源共享、利益双赢,同时注重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首先,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打造“道文化”文化旅游品牌。“道文化”是豫东平原历史文化的传统理念,因此,结合本地特有的“道文化”特色以及深厚的道教氛围,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系统开发利用一定范围内的主体历史文化,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更多的远方游客。其次,可以将“活化石”泥泥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一年一度的太昊陵朝祖庙会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淮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发展工艺美术、图书出版、文博会展、文艺演出等多种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延伸庙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庙会游客的人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二)加强对旅游景区内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太昊陵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能被眼前一时的利益所诱惑,使历史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失去延续性,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增强对古迹的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对太昊陵的保护力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减少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对其造成的损坏,减轻或延缓自然力量对它的侵蚀和破坏,注重保护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建立整体性的保护观,使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够真实长久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当地政府要把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作为一种常态来抓,文物保护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扎扎实实开展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知识大赛及有奖征文等活动进学校的形式,从小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资源保护意识,唤起群众关注与参与的热情,同时也可以通过排练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关文艺节目,举办一些相关图片、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加大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营造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好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以及对陵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考虑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在太昊陵庙会期间游客过多的时候,可采取一些措施限制游客的进入数量。(三)科学管理规划并完善基础设施在淮阳太昊陵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要对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并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首先,规划明确分区,完善导视系统。根据景区内的景观分布,科学规划分区,在规划保护或增修项目时,根据不同分区的性质,确定不同的修缮或建设原则。景区内广泛布置平面导游线路图来畅通各个景点,以方便游客参观。其次,科学计算游客承载量,控制游客数量。控制游客进入陵区数量,避免太昊陵超负荷接待游客,防止陵区内的文物古迹受到利用性的破坏。再次,增加服务人员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景区内的讲解员及义务讲解员数量,可与当地的高校合作,选拔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期间进行义务讲解服务。最后,增加公厕数量,完善消防系统。规划消防通道,在主要古建筑附近和消防车不易接近的地方,配置消防系统,在游客参观驻足较多的区域规划公共厕所。通过对太昊陵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可以更好的带动淮阳太昊陵伏羲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四)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文物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就是说,文物不仅是各个国家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为的和自然的破坏和损坏文物的因素显著增长,文物保护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对于太昊陵景区遗存的保护,需要加强游客的文物遗存保护意识,向游客普及关于伏羲文化的知识,构建完善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体系。首先,要在各级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主导下,建立健全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的职能要明确,根据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文物保护工作,在工作中要避免出现社会矛盾。同时,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鼓励先进、带动落后,促进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要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水平突出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队伍。其主要成员要经过专业的文物保护技能培训,熟知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能够处理一般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物保护宣传教育队伍应该开展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合实际地进行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再次,要完善文物保护工作体系。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内容复杂、琐碎,想要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少量的、专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领导、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要激发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在宣传教育中有效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最后,要通过对游客进行全面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在旅游宣传过程中,制作一些以伏羲文化故事为题材的旅游宣传片或者旅游杂志专栏,使游客深入了解伏羲文化的深厚内涵,认识到历史文物古迹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在景区游览参观过程中,景区讲解员不仅要介绍有关景点的知识,还要向游客普及一些文物保护知识和一些景区保护的注意事项,提高游客文明旅游的意识,在景区入口以及醒目的地方设置宣传标语,引起游客对文物古迹保护的重视。(五)加大对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等着游客自己找上门来,即使伏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也要主动出击,积极地推销和宜传自己。想要弘扬庙会文化,打造太昊陵的旅游文化品牌,提高太昊陵的知名度,应加大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要想长远持久的发展太昊陵的旅游业,必须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除了在公路沿线设置大型广告,宣传太昊陵的旅游文化,邀请省、市电台、电视台制作系列专题宣传片,滚动播放以外,应加大网络的宣传力度、可以组织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人员编辑有关景区的系列书刊,广泛发送,扩大影响,把太昊陵的旅游景点宣传出去,通过宣传太昊陵的历史文化,打造太昊陵的旅游文化品牌,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旅游,以促进淮阳经济的发展。在宣传策略上,伏羲文化旅游的营销与宣传应立足省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旅游宣传方式也应多样化,如通过旅游宣传片、旅游信息宣传栏、广告牌、互联网信息、报纸、旅游杂志、文化研讨会、节庆活动等方式,塑造淮阳伏羲文化良好的旅游形象,开拓淮阳伏羲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附录PAGE16PAGE14结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太昊陵作为伏羲文化传播的代表性旅游景点,对伏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伏羲文化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文化战略工程,伏羲文化产业的支撑点就是中国伏羲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羲皇故里”这一先天优势,做足宣传,深入挖掘伏羲文化蕴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