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模拟题2_第1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模拟题2_第2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模拟题2_第3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模拟题2_第4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模拟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模拟题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昌某为某国有企业驻上海销售办事处副主任,该企(江南博哥)业根据出台的奖励政策,对销售达到要求的员工给予年终一次性奖励。昌某伪造虚假的销售合同,借以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一次骗取企业年终奖励3.5万元。关于昌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诈骗罪B.合同诈骗罪C.贪污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考点]贪污罪(运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贪污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382条的规定,昌某的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是以诈骗的方式侵占公共财产。

2.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为杀人而盗窃枪支,实施完杀人行为后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与盗窃枪支罪,属于牵连犯B.甲将盗窃的仿真品(价值数额较大)冒充文物出卖给他人,骗取财物的,成立盗窃罪与诈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C.甲教唆乙盗窃,随后甲又与乙共同实施盗窃行为,甲成立盗窃罪与盗窃罪的教唆犯,应当并罚D.甲窃取属于国家秘密的国有档案,成立窃取国有档案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正确答案:D[考点]想象竞合犯(运用)

[解析]A选项错误,甲先实施盗窃枪支的行为,后实施杀人行为,是两个犯罪行为,且两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极高的并发性,不属于牵连犯,应当数罪并罚。B选项错误,甲先实施了盗窃的行为,后又实施诈骗行为,属于两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应当数罪并罚。C选项错误,在案件中有一个盗窃的违法事实,甲既有教唆行为,又有正犯行为,应当按主行为认定犯罪,甲成立盗窃罪的正犯。D选项正确,甲只有一个窃取行为,但既窃取了国有档案又非法获取国家秘密,一行为触犯两罪,任何一个罪名不足以全面评价案件事实,应认定为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3.

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B.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还包括所有的普通参加者C.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只包括首要分子D.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和所有的普通参加者正确答案:A[考点]聚众斗殴罪(运用)

[解析]本题考查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范围。参见《刑法》第292条聚众斗殴罪的规定。

4.

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15周岁时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7周岁时抢劫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正确答案:A[考点]受贿罪(运用)

[解析]①15周岁的甲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成立抢劫罪,数额为3万;17周岁抢劫他人财物2万。甲对两个抢劫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犯罪数额为5万元。A选项说法正确。

②乙收受贿赂15万元,其犯罪数额为15万元。之后乙如何使用受贿的财物,都不影响犯罪数额的认定。B选项说法错误。

③尽管丙最终只获得了6万元,但丙两次诈骗共侵犯了被害人18万元,所以犯罪数额应为18万元。对这种连环诈骗的情形,判断犯罪数额的时候,不以犯罪人最终获利多少作为数额判断的标准。实际上,犯罪分子在每次诈骗得手的时候,诈骗罪已经既遂,即使返还了先前诈骗的数额,这只属于犯罪既遂之后返还财产的表现,不影响已经对被害人财产法益侵犯的判断。C选项说法错误。

④尽管丁最终获利1万元,但丁只成立盗窃罪一罪,计算犯罪数额的时候,只能计算盗窃的犯罪数额,即6000元。其后销售赃物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不成立犯罪,其中出售赃物所得的1万元属于违法所得,应当予以没收。D选项说法错误。须注意: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本犯单纯出售赃物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关于犯罪未遂,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甲夜晚入室盗窃,听到门外脚步声以为是主人回来,遂跳窗逃走。甲成立盗窃未遂B.乙以出卖为目的将妇女绑架后外出寻找买家。由于尚未卖出,乙成立拐卖妇女罪未遂C.丙携带枪支欲抢劫出租车司机,准备到郊外再动手,未料上车不久便遇到警方查酒驾,丙由此被抓。丙成立抢劫罪未遂D.丁找到“赵半仙”并给其5000元,希望其用巫术整死村支书。“赵半仙”让丁制作村支书的面人像并告诉丁咒语,丁照做,1个月后村支书卒。丁成立犯罪既遂正确答案:A[考点]犯罪未遂

[解析]成立犯罪未遂的条件之一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行为人误以为主人回来,客观上使得犯罪人认为自己已经不可能继续实行犯罪,属于被迫停止犯罪,因而成立犯罪未遂。A选项说法正确。当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而开始实施拐骗、绑架妇女时,就对妇女的人身自由与安全形成了现实紧迫的危险,成立未遂,如果以实力控制了被害人,便已经成立既遂。也就是说,拐卖妇女罪的着手时点,不应当以贩卖行为为认定标准。B选项说法错误。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当行为人开始实施暴力或者胁迫行为时,抢劫罪便已着手。丙尚未实施暴力胁迫行为,因而只能成立抢劫罪预备。C选项说法错误。迷信犯,是指以超自然的迷信方法意图制造法益侵害。显然,迷信犯对于法益不可能造成任何的侵害或威胁,不成立犯罪。村支书基于偶然的原因死亡,不能算在丁实施迷信行为的头上,丁不成立犯罪。D选项说法错误。

6.

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D[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运用)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乙的死亡是由自己的自杀行为导致的,而人因为感觉到难受就自杀是很异常的事情,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甲不必为乙的自杀负责。

7.

某国间谍戴某,结识了我某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戴某谎称来华投资建厂需了解政策动向,让黄某借工作之便为其搞到密级为“机密”的《内参报告》四份。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给黄某一部手机,并为其子前往某国留学提供了六万元资金。对黄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______A.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受贿罪,数罪并罚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受贿罪,从一重罪处断正确答案:B[考点]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理解)

[解析]①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故意为某国间谍戴某(其谎称来华投资)提供四份“机密”《内参报告》,其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其行为同样符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构成要件,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普通法条与特殊法条之间的法条竞合关系,应当适用特殊法条,即以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定罪处罚,不再认定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②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行为人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犯罪的人提供经费、场所和物资的行为。如果参加具体犯罪的,以共犯论处。本案中难以认定上述行为,故黄某的行为不成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③此外,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又成立其他犯罪的,除了刑法第399条第4款规定以外,都应当以受贿罪与其他犯罪数罪并罚。

综上,本题B选项说法正确,ACD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8.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正确答案:C[考点]贪污罪(运用)

[解析]①甲的行为成立贪污罪。甲是国有公司出纳,其职务内容就是管理公司的公共财物,属于“职务之便”的内容;甲将自己管理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属于“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所以成立贪污罪。

②理论上有种观点认为,“利用职务之便”就是指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并认为本案中甲如果利用自己掌握的密码或者钥匙将保险柜的财物拿走的,就成立贪污罪,而利用铁棍、大铁锤甚至电焊切割机打开保险柜的行为不属于利用职务之便,只能成立盗窃罪。这种观点错误理解了“利用职务之便”的含义。

③实际上,利用职务之便不是指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而是指利用职务权力与地位所形成的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所谓主管,主要是指负责调拨、处置及其他支配公共财物的职务活动;所谓管理,是指负责保管、处理及其他使公共财物不被流失的职务活动;所谓经营,是指将公共财物作为生产、流通手段等使公共财物增值的职务活动;所谓经手,是指领取、支出等经办公共财物的职务活动。

④因此,只要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权力内容是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公共财物,无论以什么方式(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方式)将公共财物不法所有的,都成立贪污罪。成立贪污罪之后,该行为不成立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或者职务侵占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C。

9.

柳如是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前一日,几个朋友邀请柳如是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即将获得新生,柳如是喝酒较多。饭后,柳如是驾车回家,途中撞倒一人,柳如是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柳如是应如何处理?______A.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B.按照累犯定罪处罚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定罪处罚D.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此题涉及假释后又犯新罪的情形。所以不能单以交通肇事罪论。B选项错误。假释考验期满前一日也算假释考验期内,累犯适用于刑罚执行完毕或被赦免后,所以柳如是不涉及累犯的问题。C选项正确。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先减后并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D选项错误。《刑法》第233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柳如是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不再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10.

下列选项中,关于盗窃罪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某深夜准备潜入金店,准备大捞一笔,谁知道刚进门就被值班的保安逮个正着,甲某没有偷到任何东西,所以甲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B.乙某2年以内连续盗窃2次,但都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一次是入户盗窃,一次是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乙某构成多次盗窃,所以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C.丙某盗窃了残疾人丁某的钱包,盗窃数额差100元才达到当地“数额较大”的标准,所以丙某不可以成立盗窃罪D.戊某盗窃其母的首饰,首饰价值3000元,戊某盗窃的是其家里的财物,其行为可以不按盗窃罪处理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12条的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照犯罪处理,所以选项A是不正确的,D项是正确的。根据该解释第3条的规定,2年内盗窃3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选项B中,乙某只有两次盗窃行为,所以说“乙某构成多次盗窃”是错误的。但乙某入户盗窃和扒窃的行为都可以构成盗窃罪。根据该解释第2条的规定,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规定标准的50%确定,所以选项C是不正确的。

11.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将何某强奸,何某觉得自己没脸活下去自杀身亡。甲成立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B.乙在绑架蔡某过程中,因捆绑过紧导致蔡某窒息死亡。乙成立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C.丙为某县公安局刑警,在对涉嫌强奸的聂某进行讯问时,使用警棍殴打,过失导致聂某伤重不治身亡。丙成立刑讯逼供罪的结果加重犯D.丁在抢劫时为了压制被害人方某的反抗开枪将其击毙。丁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正确答案:D[考点]结果加重犯

[解析]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直接关联性,所谓的“直接关联性”,是指基本行为本身具有导致加重结果发生的高度风险,加重结果的发生是基本行为危险的现实化。就此而言,被害人自杀与被强奸尽管具有条件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是,强奸行为本身并没有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高度危险。此外,由于被害人自杀,死亡结果也不能算在行为人的头上,即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当因果关系。因此,甲不成立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A选项说法错误。结果加重犯的另一个条件为刑法就加重结果明确规定的加重的法定刑。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删除了原绑架罪中“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规定,因此,绑架行为本身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成立绑架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而非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B选项说法错误。刑讯逼供过失致人死亡,理论上确实成立结果加重犯,但是,《刑法》第247条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这是特别的法律拟制规定。因此,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不再成立结果加重犯。C选项说法错误。抢劫罪中暴力手段最严重的形式即是故意杀人,因此,为了压制反抗而杀死被害人以劫取财物的,当然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D选项说法正确。

12.

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才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对甲应:______A.以故意伤害罪处罚,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罚不再执行B.构成累犯,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C.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并罚D.先对后罪作出判决,再将所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正确答案:D[解析]只要犯罪分子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了缓刑条件,又犯新罪。不论所犯新罪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只要没有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都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合并处罚。

13.

假如下列选项均符合“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的假释条件,下列关于假释的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孔某因盗窃罪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2008年刑满释放后,2012年又犯诈骗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实际执行3年后可适用假释B.曹某因使用暴力手段强奸妇女被判12年有期徒刑,实际执行7年后可适用假释C.方某16岁时因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2013年刑满释放,2017年又因强奸罪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实际执行3年后可适用假释D.华某因放火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因敲诈勒索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合并执行11年有期徒刑,实际执行6年后也不得假释正确答案:C[考点]假释;累犯

[解析]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而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情形。据此,孔某是累犯,不可以假释。A选项错误。孔某因为使用暴力手段强奸妇女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得适用假释。B选项错误。我国《刑法》第65条对排除累犯适用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即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即便前后罪的判处刑罚条件达到了累犯的要求,也不成立累犯。由于方某犯前罪时未满18周岁,因而其不成立累犯。而方某的后罪尽管是强奸罪,但被判处的刑罚未达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在执行一半刑期后,便可以适用假释。C选项正确。在数罪并罚的场合,如果数罪中只有一罪是暴力性犯罪且该罪刑罚低于10年有期徒刑的,即使总刑期在10年以上。也可以对其假释。所以对华某可以假释。D选项错误。

14.

关于刑法的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林某为某部委工作人员,在澳洲旅行期间因非法开拆他人信件被判刑6个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林某回国后可以不予追究B.朝鲜人金某从我国丹东地区将一份内有剧毒粉末的信件寄往韩国,收信人朴某被毒死由于行为人与被害人均非我国公民,我国刑法对金某没有管辖权C.从我国某边境城市开出的、所有权属于中国旅行社的旅游车在进入缅甸境内后,随车游的泰国公民甲和越南公民乙因争抢座位发生厮打,甲使用暴力导致乙死亡。我国刑法对甲没有管辖权D.日本公民丙在日本通过电子邮件形式与我国公民韩某联络,丙以高薪利诱韩某搜集相军事情报,韩某后被国家安全机关抓获。我国刑法对丙没有管辖权正确答案:C[考点]刑法的空间效力

[解析]我国《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法》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题干明确说林某为部委公务员,因此,即便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年有期徒刑,也应当适用我国刑法。另外,需要注意,即使其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只是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而已,而非可以不予追究。A选项错误。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金某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根据属地管辖的原理,当然应当适用我国刑法。B选项错误。甲的行为看似与我国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以及普遍管辖原则都无法适用,因此,甲的行为与我国刑法不存在联系点,我国刑法对其行为没有管辖权。C选项正确。尽管丙是教唆犯,其教唆行为也发生在我国领域外,但是,正犯韩某在我国境内实施间谍行为,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教唆犯也应当适用我国刑法。并且,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与结果也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因此,对丙应当适用我国刑法。D选项错误。

15.

甲某在乘坐乙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将公文包遗忘在车内,包内有1万元现金以及护照、公章、机密合同等诸多重要物品。为找回丢失的物品,甲某于当天在媒体上发布公告,表示拾到者只要返还公章、护照、合同即可,1万元现金作为报酬。次日,乙某见到公告后,打电话给甲某,要求其除1万元外,还要在3天内再支付1万元才能返还,否则就将合同撕毁。因担心合同被撕毁无法正常履行,甲某向公安机关报了案。5月19日当公安机关找到乙某时,乙否认拾到公文包。后公安人员在其出租车行李箱内发现了公文包,乙某这才将合同、公章等交出。下列关于乙某行为的定性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不构成犯罪B.侵占罪C.敲诈勒索罪D.寻衅滋事罪正确答案:C[解析]乙某在拾得合同等物后,以将合同撕毁相要挟,对甲某进行精神上的强制,造成了其心理上的恐惧。乙某实施这些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要迫使甲某在3天内支付2万元,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又实施了威胁甲某强行索要钱财的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16.

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下列哪一论述是正确的?______A.甲将购买的大量穿心莲片放人三金片的包装瓶予以销售。甲的行为不成立生产、销售假药罪B.乙明知家里的狗系误食鼠药而死,仍将狗肉拿到市场销售,后购买者因食用狗肉死亡。乙的行为成立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丙收购地沟油后加工成劣质油,明知向其购买的厂商是将劣质油冒充合格豆油销售给企业,仍然予以销售。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丁在自己销售的保健食品中私自添加伟哥成分。丁的行为不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正确答案:B[考点]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解析]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与药品本性不相符合的产品的行为。《药品管理法》(2019修正)第98第2款明确规定,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此种药品冒充彼种药品,都属于假药。因此,甲将穿心莲冒充三金片,成立生产、销售假药罪。A选项论述错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的行为。乙明知狗是中毒而死,不能再销售给他人食用,却仍然销售,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B选项论述正确。C选项是重点干扰项。如果明知地沟油流向的是直接供人食用的商店企业,则应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但是,如果明知自己销售的地沟油流向的是非食用的企业和市场,应当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而非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定要清楚的是,并非一律生产、销售地沟油的都成立成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司法解释也规定,只有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而销售的,才成立本罪。C选项论述错误。伟哥具有一定的药用成分,食品毕竟不同于药品,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需要问医生,不需要遵医嘱,但药品不同,不正确的服用药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食品中添加了药物成分,便会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选项论述错误。

17.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只能是故意B.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C.只能是间接故意D.只能是过失正确答案:B[考点]危害行为(运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解。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18.

丁某、白某等人为一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一日,丁某等人购买了一个5个月大的男婴。丁某等人将婴儿带至广西等地欲行贩卖。当晚,男婴生病,丁某等人将其带至县医院治疗,经诊治,该婴儿患有新生儿破伤风。几日后,该男婴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丁某等人要求县医院放弃治疗,并在男婴死亡后将尸体丢弃。对丁某等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丁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B.对丁某等人应当适用拐卖儿童罪的加重情节C.丁某等人造成了被拐卖的儿童死亡,应当对其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D.丁某等人的行为没有直接造成男婴的死亡,不适用加重情节正确答案:D[考点]拐卖妇女、儿童罪(运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拐卖儿童罪的加重情节。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导致儿童死亡结果的,当然适用加重刑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是构成儿童死亡的条件之一,即便不具备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应认定为造成儿童死亡,仍然应当适用加重刑罚。

19.

关于贩卖毒品罪,不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甲将供自己吸食的海洛因无偿转让给乙10克,甲虽未牟利,也构成贩卖毒品罪

②甲将供自己吸食的海洛因以低于购买价转让给乙10克,因甲未牟利,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③甲受乙的委托,为乙代购海洛因10克供乙吸食,甲虽未牟利,也构成贩卖毒品罪

④甲向13周岁的乙贩卖海洛因10克,因为乙尚未达到法定年龄,故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______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D[解析](1)贩卖毒品不要求营利,但要求有偿转让。所以,无偿转让的,如赠与,不构成贩卖毒品,第一句错误。(2)只要是有偿转让,无论是否营利,均属于贩卖毒品,所以,第二句错误。(3)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的毒品的,毒品数量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的(海洛因、冰毒10克,鸦片200克),对托购者、代购者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而不是贩卖毒品罪。第三句错误。(4)贩卖毒品罪,贩卖的对方没有限制,即不问对方是否达到法定年龄,是否具有辨认控制能力,是否与贩卖人具有某种关系。第四句错。所以,以上四句全错。

20.

下列情形中哪一项成立犯罪中止?______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1000元钱,并劝其以后勿要行骗,甲非常惭愧,于是没有接受钱款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10枪,但刘某仍没有死亡;乙心想,刘某如此命大,莫非是神灵庇护,于是非常害怕,遂停止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5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对赵某产生怜悯之情,于是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强奸李某。李某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艾滋病。”丁信以为真,于是放走李某正确答案:B[解析]甲的欺骗行为没有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胡某出于怜悯交付财物。欺骗行为和财物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欠缺,构成诈骗罪未遂。犯罪行为一经达到未遂便不能再转变为其他形态。即使后来甲自己未接受钱,也不能构成中止,因此,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A项错误。是否为犯罪中止,一看主观上是否主动放弃犯罪的故意,二看客观上是否阻止犯罪结果的出现。乙的行为属于放弃可重复侵害行为,虽然乙认为刘某命大有神灵庇佑。但甲并不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迫使放弃杀人的故意,是在自身臆想的情况下主动作出放弃继续杀人的决定,乙的行为属于“能而不欲”,故成立犯罪中止。一旦以实力控制被害人,绑架罪就已经既遂。故丙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艾滋病属于一般人均会排斥的疾病,李某谎称患有艾滋病,丁信以为真就足以迫使丁放弃强奸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继续实施强奸行为,属于“欲而不能”,成立犯罪未遂。A、C、D项错误,B项当选。

21.

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哪一项?______A.甲在与胡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胡某胸部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当场死亡B.乙在非法拘禁陈某过程中。致陈某死亡,但没有证据表明乙存在致陈某死亡的故意C.丙绑架了李某,在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将李某杀害D.丁在电影院附近放火。大火烧毁该电影院,并且烧死2人,烧伤5人正确答案:A[解析]依据《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B项中没有证据证明乙存在致陈某死亡的故意,只能属于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C项丙杀害李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加重情节,仍以绑架罪论处;D项中丁的行为危及公共安全,与烧死2人、烧伤5人的结果形成想象竞合,只定放火罪。因此,BCD项不选。

22.

外国人甲在首都国际机场准备乘国际航班回国前,在航站楼的ATM机上取款时银行卡被吞,甲随手拿起ATM机旁边的干粉灭火器使劲砸ATM机,想取出被吞的银行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盗窃罪B.抢劫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寻衅滋事罪正确答案:C[考点]盗窃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寻衅滋事罪

[解析]成立盗窃罪,要求行为人对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而甲主观上对于ATM机中的银行存款显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其只是想取回自己被吞的银行卡,因此不成立盗窃罪。考生千万不要误以为砸ATM机的行为都成立盗窃罪。A选项说法错误。抢劫罪同样要求行为人对于他人财物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甲并没有通过暴力手段压制他人反抗后劫取银行财物的故意,因此不成立抢劫罪。B选项说法错误。甲的主观意图尽管是想取回自己的银行卡,但是其对于毁坏ATM机是有认识的,并且持的是希望或至少是放任的心态,因此,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C选项说法正确。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行为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甲出于取回自己被吞的银行卡而砸毁ATM机,很难说是“任意毁损财物”,如果将针对毁坏特定少数财物的行为也认定为“任意毁损财物”,则寻衅滋事罪将会架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适用。因此,认为甲成立寻衅滋事罪是不正确的。D选项说法错误。

23.

甲某遇一小男孩乙某(6岁)在公路上行走,即产生将其拐走换钱的想法,将小孩带到其山东的亲戚丙某家。谎称是自己的儿子,想送人收养,并要求丙某帮助联系收养人,以借机获得财物。过了1个月,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某只好将乙某从山东接回,放到拐走乙某的公路旁。乙某很快被家人找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B.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C.丙某的行为构成甲某的共犯D.丙某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正确答案:B[解析]拐卖儿童罪属于行为犯,所以一旦控制被拐儿童,即构成犯罪既遂,从时间上讲已经没有中止的余地。从原因上讲,甲某因为找不到买主才将被拐儿童放回,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也不能成立中止。丙某不知情,所以不构成犯罪。

24.

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罪,下列哪一论述是正确的?______A.甲为“精日分子”,深夜在家高声演唱自己私自篡改并加入贬损性质歌词的国歌。甲成立侮辱国歌罪B.乙驾驶严重超载的货车行经某收费站,交警张某将其拦下后示意乙出示驾驶证,乙拒绝,张某遂抓住车门把手欲开门,乙为逃避检查加速逃跑,张某受轻伤。乙成立妨害公务罪C.丙打电话给某百货公司,谎称其在商场内安放了炸弹,要求百货公司往指定账户打入5万元。丙仅成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D.丁为诈骗而以虚构的“教育扶贫协会”名义伪造《全国党政机关干部献爱心救助失学儿童》的文件寄往各地。由于是虚构的国家机关,丁不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正确答案:B[考点]侮辱国歌罪;妨害公务罪;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解析]侮辱国歌罪是指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情节严重的行为。甲只是深夜在家演唱自己篡改歌词的国歌,并非是在公共场合,因而不成立本罪。A选项论述错误。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对于暴力与威胁的方法并没有限制,因此,明知可能导致公务人员受伤的驾车逃离行为当然可以成立妨害公务罪中的暴力方式,据此,乙成立妨害公务罪。B选项论述正确。丙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目的在于骗取财物,其称有“炸弹”显然会想让被害人基于意志胁迫而交付财产,因而,丙又成立敲诈勒索罪。由于只有一行为,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保护法益不具同一性,因而两罪成立想象竞合关系。所以认为丙仅成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错误的表述。C选项论述错误。伪造虚构的国家机关文件,仍然侵犯了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公共信用,因此,应当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D选项论述错误。

25.

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正确答案:B[考点]罪刑法定原则(运用)

[解析]①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和解释法律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其权限不同。制定法律的时候可以作出法律拟制的规定,但解释法律的时候必须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去理解,不能随意创设新的刑罚法则。所以第①句错误。

②立法解释和其他主体的解释一样,都得遵循解释法律的规则。刑法不允许类推解释,那么无论是学理解释,还是司法解释、立法解释都不得违背这一法则。所以第②句正确。

③从立法解释在实践产生的背景(主要为了解决司法解释的冲突问题)可以看出,立法解释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释,而非与司法解释处于同等效力水平。所以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存在冲突时,直接适用立法解释,而不能适用司法解释。所以第③句错误。

④扩大解释方法(解释结论大于法条用语通常的含义,但仍然在用语可能的含义范围之内)是刑法允许的解释方法,所以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或者学理解释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所以第④句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

张某犯三个罪,第一个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附加罚金6万元;第二个罪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第三个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关于本案的执行刑,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执行有期徒刑B.执行附加罚金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2年C.在14年以上25年以下执行有期徒刑D.执行附加罚金6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正确答案:CD[考点]数罪并罚制度(运用)

[解析]本题考查数罪并罚时刑罚的执行问题。这一案例适用了并罚原则中的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根据《刑法》第69条第1款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有期徒刑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本罪的总和刑期正好35年,所以,应该在最高刑以上25年以下确定刑期。另外,再确定张某的附加刑罚金和剥夺政治权利刑应采取相加的规则,即附加罚金6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

2.

关于财产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和情节)?______A.单位司机甲在运输过程中,将车内封缄的单位财物据为己有的,成立侵占罪B.建筑工人乙将工地上的单位财物据为己有的,成立职务侵占罪C.受彩票发行机构委托,在彩票投注站代为销售福利彩票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丙,以不交纳彩票投注金的方式擅自打印并获得彩票的,成立职务侵占罪D.公司保安丁晚上在巡查办公室时,将办公室内员工使用的电脑据为己有的,成立盗窃罪正确答案:CD[考点]职务侵占罪(运用)

[解析]①单位委托司机占有、管理这批财物的,司机利用职务便利把财物据为己有的,认定为属于职务侵占罪。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

②建筑工地上并非所有的工人对建筑工地上所有的财物都是占有的,将财物据为己有的,认定为属于盗窃罪。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③利用职务之便,将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人构成职务侵占罪。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D。

3.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作为与不作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B.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但是犯罪集团的主犯不一定都是首要分子C.所有的聚众犯罪都是共同犯罪D.对向犯的参与双方构成共同犯罪,都要予以处罚正确答案:AB[考点]共同犯罪

[解析]成立共同犯罪,对于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并没有要求。因此,作为与不作为当然可以成立共同犯罪。例如,父亲在杀害小孩时,一旁的母亲看见后并没有及时制止的,二人便成立作为与不作为结合的共同犯罪。A选项正确。《刑法》第26条明确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但是,犯罪集团中的主犯,可能并非犯罪集团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可能仅仅是在犯罪集团中实施的一些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因此,这些人属于主犯,但并非首要分子。B选项正确。并非所有的聚众犯罪都是共同犯罪。有些聚众实施的犯罪,是否成立共同犯罪,需要依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刑法》第291条规定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只处罚首要分子,如果此时首要分子只有一人,便不属于共同犯罪。C选项错误。对向犯的其中一种情形为只处罚一方,另一方不予处罚,即所谓的“片面的对向犯”。如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刑法只处罚贩卖者,而对于购买者则不予处罚。D选项错误。

4.

以下关于抢劫罪的各种形态认定不正确的有:______A.甲意图抢劫,在某小区跟踪一妇女,在此妇女开锁进入家门后要关门之际进入其家中,并随手把门的暗锁锁上,没想到她的丈夫在家,出来把他打了一顿并扭送到派出所。甲的行为属于抢劫未遂B.乙与其两个同伙在某银行看到某一单位两人提取了4万元,在二人离开银行后。便进行抢劫,把其中一人打成重伤,但另一人带着4万元找机会逃跑了。乙与其两个同伙的行为属于抢劫既遂C.丙某晚上在某小区意图抢劫,看到下夜班归来的某女,便持刀上前要求其给点钱花花,但此女说没钱,丙搜了搜,见她真没钱,就把她放走了。丙的行为属于抢劫预备D.丁与其同伙意图抢劫,故意搭乘一摩的去某偏僻地再抢劫此摩的,由于摩的司机发现情况不太对,便下车拒载,三人由此发生冲突,被附近群众发现后,丁与其同伙便不得不离开。丁的行为属于抢劫未遂正确答案:ACD[解析]A项中,甲仅仅有入户行为,并未开始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因而,抢劫行为未着手,甲的行为属于抢劫预备行为,不属于抢劫未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B选项中乙的行为属于前种情况,属既遂。因而,B项的认定是正确的。

C项中,丙已经着手实施抢劫犯罪行为,但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不属于抢劫预备。因而,C项的认定是错误的。

D项中,丁与其同伙搭车去作案地点,是为实施抢劫行为创造条件,应认定为抢劫预备行为,不属于抢劫未遂。

5.

甲意图杀死超市店员乙以劫取财物,遂使用暴力将乙打倒后拿走店内财物。临走前为了破坏现场,放火焚毁超市,事后证明乙死于火灾。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正确?______A.甲的暴力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甲引起乙死亡的因果进程与甲预想的不一致,属于事前故意C.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与抢劫(致人死亡)罪,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D.甲放火焚烧超市的行为成立放火罪,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正确答案:ABC[考点]放火罪(理解)

[解析]①甲暴力杀人后,放火毁尸灭迹的行为具有通常性,不中断因果进程。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

②甲主观上以为乙被殴打身亡,客观上实际是死于殴打后的毁尸灭迹行为,属于事前故意的情况。因此B选项说法正确。

③行为人为抢劫而杀死被害人,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抢劫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

④甲的放火行为侵犯新的法益,危及公共安全,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6.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______A.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如其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B.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如符合缓刑条件。可以宣告缓刑C.法院在宣告缓刑同时,可以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正确答案:ACD[解析]根据《刑法》第72条的相关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故A、C项说法正确。根据《刑法》第74条的相关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故B项说法错误。根据《刑法》第76条的相关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7.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非法拘禁罪的有:______A.田某在某宾馆住宿后,不付钱就想走人,宾馆经理甲设法将其锁在客房里后迅速报警B.人贩子王某家是其贩卖妇女的中转关押地,王经常把同伙拐骗到手等待出售的妇女关押在自己家里的地下室,最长的达20天C.刘某是私营纺织厂的老板,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就从外地拐骗了大量的儿童到该厂工作,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为了防止童工逃跑,刘在自己的厂子周围拉设了高压电网D.民警小李为了惩治辖区的“老油条”张某,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将张某关在本所临时关押犯人的地方,长达8天正确答案:ABC[解析]本题A项中,甲的行为是紧急情况下的自力救济,是合法行为,不构成犯罪:B项中人贩子王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拘禁是贩卖的手段之一,不另外定罪;C项中刘某构成了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其拘禁童工的行为是雇用的手段,不另外定罪;只有D项属于非法拘禁罪。

8.

关于侵犯财产罪,下列哪些论述是错误的?______A.王某是某工厂的铲车司机,多次深夜翻墙人厂,打开存放铲车用油的小屋。窃取柴油后变卖,合计近5万元。王某成立职务侵占罪B.水某与郭某设谋,由郭某将前男友冯某约至酒吧,之后水某给冯某打电话称找郭某,郭某则以说话听不清为由,将冯某手机拿到酒吧外交给水某,后对冯某谎称手机被抢。郭某成立诈骗罪C.辅警梁某在协助民警郭某前往现场执行公务时,发现郭某的手机掉地,便用脚踩住。郭某发现手机掉在现场,便问梁某等人有没有看到,无人应声。后梁某将手机捡起据为己有。梁某成立侵占罪D.黄某毒瘾严重,但经常没钱买毒品,某日深夜进入一起吸毒的朋友何某家偷了近20克毒品。黄某成立盗窃罪正确答案:ABC[考点]职务侵占罪;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

[解析]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窃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营单位财物的便利。显然,下班以后工厂的铲车与燃油并非由王某主管与管理,王某在下班时间进入工厂只是利用对环境熟悉的便利条件窃取燃油,因而不成立职务侵占罪,而是盗窃罪。A选项论述错误。成立诈骗罪,必须是受骗者基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产生认识错误后处分了财产,因而,是否有处分财产的意识便成为诈骗与盗窃的关键区别。尽管郭某有欺骗的成分,但是,冯某并没有将手机处分给郭某的意思,因而,郭某的行为实质上是属于违背他人意志的窃取行为,成立盗窃罪,而非诈骗罪。B选项论述错误。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财物据为已有,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成立侵占罪还是盗窃罪,关键看财物究竟由谁占有,由于郭某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手机丢在现场,不能认为此时郭某已经丧失对手机的占有。换句话说,手机并非遗忘物或遗失物。梁某属于违反他人意志,采用平和的手段改变他人对财物的占有进而建立自己的占有,成立盗窃罪。C选项论述错误。财物的价值有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之分。国家禁止流通的毒品也有(消极的)价值,因此,窃取毒品的行为也成立盗窃罪。《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也明确指出,“盗窃、抢劫毒品的,应当分别以盗窃罪或者抢劫罪定罪。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认定抢劫罪的数额,即是抢劫毒品的实际数量。盗窃、抢劫毒品后又实施其他毒品犯罪的,则以盗窃罪、抢劫罪与实施的具体毒品犯罪,依法实行数罪并罚”。D选项论述正确。

9.

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______A.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正确答案:ACD[解析]根据《刑法》第81条以及《刑法修正案(八)》第16条的相关规定,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的,也不得假释。因此,A项的说法错误。《刑法修正案(八)》第17条规定,将《刑法》第85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B项的说法正确。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而非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因此,C项的说法错误。《刑法修正案(八)》第16条规定,将《刑法》第81条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因此,D项中“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说法错误,应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10.

关于刑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因故意伤害后妨害公务被行政拘留10天,并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管制1年,对甲应折抵管制刑期20天B.甲因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逮捕2月的时间不能折抵,但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则逮捕期间应当折抵C.甲的同一犯罪行为不可能被判处两种主刑,但数罪并罚时可以判处两种主刑,但仅执行一种主刑D.如果法条规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意味着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但不能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法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则不可能判处管制正确答案:ABCD[考点]管制(运用)

[解析]①行为人被羁押的原因在于妨害公务,被判处管制的原因在于故意伤害,非因一事,不得折抵。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

②无期减为有期,不折抵刑期。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③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两种主刑都要执行。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④加重刑罚刑种,是国家刑罚权扩张的表现,不被容许;降低刑罚刑种是有利于行为人的表现,可以容许。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11.

1980年初,张某强奸某妇女并将其杀害。1996年末,张某因酒后驾车致人重伤。两案在2007年初被发现。关于张某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应当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B.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C.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D.不应当追究任何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BD[考点]追诉时效的期限(了解)

[解析]张某1980年犯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的追诉时效分别为15年(普通强奸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和20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1996年末张某又犯交通肇事罪,此时强奸罪已过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故意杀人罪还没过追诉时效,在追诉时效期间内再犯新罪,前罪从犯新罪之日起重新起算追诉时效,即从犯交通肇事罪之日起重新计算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20年。2007年案发时,交通肇事罪已过追诉时效10年(一般情形的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交通肇事逃逸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法定最高刑为7年),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张某最终只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C选项说法正确,ABD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12.

关于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犯罪,下列哪些选项错误?______A.销售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成立销售假药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成立生产、销售假药罪C.将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销售”解释为包括“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属于扩大解释D.以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为目的,印制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的,成立非法经营罪正确答案:ABD[考点]生产、销售假药罪(理解)

[解析]A选项,根据《两高药品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销售少量根据民间传统配方私自加工的药品,或者销售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B选项,非药品原料、辅料只能评价为非法经营罪。C选项,司法解释规定,属于扩大解释。D选项,印制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的行为拟制为生产假药、劣药的行为。

13.

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从100余位车主手中购买了他们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照片等信息,并用于注册某地交警部门的App程序账号,用于帮他人处理违章及扣分,并从中牟利。甲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B.乙在任职某小额贷款公司期间,利用公司交给的公民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权限,私自查询并保存不动产登记信息数千条,后以每条6元的价格出售牟利。乙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C.丙通过侵入银行网络的方式窃取了500余条公民个人征信信息后,先后向3家不同的房产交易公司出售牟利。丙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的条数为500条D.某金融贷款公司负责人丁开发了一款手机App,在用户注册使用过程中,强制用户许可该软件获取用户的手机号及通信录,并未说明通信录中的第三人会被公司用于逾期催债。事实上该公司正是向用户通信录中的亲朋好友以大量拨打电话及发信息等方式催收用户的逾期欠款。丁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正确答案:BD[考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解析]应当认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在于个人的隐私权,也即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基础在于个体的隐私权利,既然是个体的隐私权利,意味着个人有权予以处分或承诺,因此,基于“被害人同意”获得的个人信息用于牟利的,即便信息被用于转售甚至非法的用途,也不应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选项说法错误。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明确规定: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尽管乙取得个人信息是合法的,但是他未经被收集者的同意将合法收集的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B选项说法正确。丙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没有疑问,有问题的是个人信息的计算方法。上述司法解释第11条明确规定:向不同单位或者个人分别出售、提供同一公民个人信息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累计计算。因此,丙向3家不同的单位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应当累计计算。C选项说法错误。App读取用户手机的通信录似乎经过了用户同意,但是用户手机通信录中的第三人并未允许App收集其个人信息。更为关键的是,依据我国的《网络安全法》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题干明示,App在获取用户手机通信录时并未说明是要向第三人拨打电话来讨要用户欠款,因而,丁属于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D选项说法正确。

14.

关于盗窃、侮辱、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杀死乙之后,为泄愤又故意毁坏、侮辱尸体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故意毁坏、侮辱尸体罪,应当并罚B.甲窃取殡仪馆中寄存的骨灰盒,将骨灰抛洒在大街上的,成立盗窃骨灰罪与故意毁坏骨灰罪,属于吸收犯C.甲误将尸骨当作尸体盗窃的,无论按照法定符合说还是具体符合说,甲都成立盗窃尸骨罪D.将抢劫尸体解释为符合盗窃尸体的构成要件,进而认定该行为成立盗窃尸体罪,属于当然解释正确答案:ACD[考点]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运用)

[解析]①A选项正确,先行为故意杀人,后行为故意毁坏、侮辱尸体,两罪数罪并罚;毁灭证据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②B选项错误,本案是选择性罪名,只构成一罪,成立盗窃毁坏骨灰罪;

③C选项正确,客观上是尸骨,主观上以为是尸体,但是不管尸骨还是尸体,都是本罪的对象,属于对象错误,在选择性罪名中不影响故意的判断;

④D选项正确,抢劫是更为严重的盗窃,属于当然解释。

15.

依据《刑法》规定,以下行为哪些不成立犯罪既遂?______A.张某想强奸自己的邻居潘某,就趁夜晚悄悄摸到潘某床上,而潘某一直对张某有意思,所以没有任何反抗,而张某并不知道,只以为潘某睡熟了B.杨某对富翁康某实施了诈骗行为,但康某觉得杨某的骗局太幼稚了,懒得与他纠缠,就给了他5000元,然后杨某离开现场C.高某15周岁,看完警匪片后要试自己的胆量,就拿着木棍在小道上拦路抢劫路过的谢某,结果被谢某夺过棍子一顿乱打,后谢某觉得他可怜就扔给他100元钱D.罪犯郭某趁外出劳动时,摆脱监管人员的控制,逃回家中,但第二天被村委会抓起来送回监狱正确答案:ABC[解析]A项中虽然张某出于强奸故意但实际上并没有违背妇女意志,主客观不一致,张某不构成强奸罪,所以不构成犯罪既遂。B项中康某给杨某钱财的原因并非陷入认识错误,也即杨某的行骗行为和康某交付财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项高某得到的100元是谢某可怜他才给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抢劫行为使谢某恐惧屈服才给的,所以谢某给高某钱财与高某的抢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高某抢劫未遂。而D项由于郭某已经摆脱监管人员控制,所以成立犯罪既遂,事后被扭送回监狱的事实不影响已经达到既遂的状态。

16.

下列哪些选项成立贪污罪?______A.国有公司的出纳甲,没有使用自己所保管的保险柜钥匙与密码,而是在半夜利用扳手等作案工具打开保险柜后取走现金5万元的B.受乡政府委托管理、发放救灾款的村长甲,通过自己代替村民签字的方式将救灾款领取后归自己所有的C.国家工作人员甲挪用救灾款50万元归个人使用,后因上级调查而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D.国家工作人员甲挪用数额巨大的公款,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能力归还,但在一审宣判前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的公款去向的正确答案:ABCD[考点]贪污罪(运用)

[解析]①A选项,利用自己管理经营经手的职务之便,以窃取方式将公司财物据为己有的,成立贪污罪;

②B选项,受委托的人(在贪污罪中)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成立贪污罪;

③C选项,携款潜逃,直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成立贪污罪;

④D选项,有能力还不还的,直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成立贪污罪。

17.

甲某日晚到洗浴中心洗浴。甲进入该中心后,根据服务员乙的指引,将衣服、手机、手提包等财物锁入8号柜中,然后进入沐浴区。半小时后,乙为交班而准备打开自己一直存放衣物的7号柜,忙乱中将钥匙插入8号柜的锁孔,但居然能将8号柜打开。乙发现柜中有手提包,便将其中的3万元拿走。为迅速逃离现场,乙没有来得及将8号柜门锁上。稍后另一客人丙见8号柜半开半掩,就将柜中的手机(价值3000元)以及信用卡拿走。由于信用卡的背后写有密码,第二天,丙持该信用卡到商场购买价值2万元的手表。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C.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D.乙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与信用卡诈骗罪正确答案:ABCD[解析]甲的财物虽然在洗浴中心,但钥匙归甲保管。故仍然认为是甲占有的物。乙的工作就是给客人指定柜子、交付钥匙,并不是受托付保管客人财物,因此,乙并不具有对客人财物合法占有和管理的职责和权利,客人按照规定将财物锁在柜子中之后,乙对该财物并不具有合法的占有,其取走财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是盗窃罪。对于乙盗窃后8号柜开着,但并不是无人占有的财物,应当认为还是由甲占有。因为根据社会一般观念,放在洗浴中心的特定柜子的财物,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不容许他人侵犯。丙取走财物的行为是盗窃罪。事后使用信用卡是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定盗窃罪一罪。故ABCD四项均错误。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

关于绑架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见邻居宋某的小孩晕倒在地,便让陈某给宋某打电话称小孩已被绑,让宋某速汇10万元到指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