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石爱国王广清黄震蒋燕审题人:周仕龙蔡桂忠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重建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领军人物,费孝通清楚地认识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的关键和根本目标,摆脱西方学术理论及学术话语的影响,改变我国社会学学科长期以来依赖西方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被动局面。只有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真正具备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学以致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摘编自杨文笔《社会学建设的中国经验》)材料二: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建构起来,突出表现为我们在研究中所运用的理论框架、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大都来自西方,与中国自身实践存在隔膜。这导致中国社会学面临双重“失语”危机:一方面是在世界社会学领域中“失语”,即在国际学术界缺乏话语权和平等对话能力。另一方面是面对中国现实时“失语”,即缺乏对巨大时代变革和伟大创新实践的理论概括能力和前瞻引领能力。中国社会学的诞生主要来源于对西方社会学的知识移植。费孝通晚年曾回忆,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学课堂上,不仅所有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都来自西方,就连“有人用中国语言讲西方社会思想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事”,因为“要用中国语言来表达西方的概念,比起用中国衣料制造西式服装还要困难百倍”。……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社会学又开启了对西方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社会学更大规模的移植。通过这种密集的“知识引进运动”,中国社会学快速完成了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构,但也不可避免地建立起对西方社会学的依附关系。中国社会学对于西方社会学的依附,表面上体现为理论、概念、话语等方面,但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方法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不少研究停留于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技术的机械套用,热衷于“技术至上”而罔顾技术背后的“人心”与“社会”,陷于渠敬东所说的“方法主义”泥潭,研究成果从形式上看很规范甚至很前沿,但无法触及真实的中国社会,甚至对现实产生误导。二是在方法论层面,不少研究简单套用西方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沉溺于运用西方的理论视角来解读中国实践,或者从西方社会学的理论脉络中寻找问题,而缺乏自身的主体性,号称中国研究而“中国”缺位,无法形成基于中国特色制度与实践、文化与民情的理论概括。要改变中国社会学的弱势地位,使其获得与国际社会学界平等对话和回应时代巨变的能力,迫切需要提升方法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提升社会学的方法自觉,首先要对社会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反思。中国社会学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主要引进的是以定量分析和微观研究见长的美国传统和风格的社会学,尤为强调科学性。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学不应忽视价值性。从根本上看,科学性和价值性是社会学的一体两面,两者统一的基础就在于社会学的另外一重属性,即实践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实践性是其根本属性。这要求研究者必须扩展视野,立足中国实际,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西方社会学理论出发。此外,强调社会学的实践属性,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学应该是“迈向人民的社会学”,致力于提升人民福祉,而不能远离社会、脱离百姓,沦为少数精英孤芳自赏、炫耀技巧或卖弄学识的智力游戏。强调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是要割裂与西方社会学的联系,而是要跳出西方中心主义,以我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国理论,建设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社会学。虽然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的社会学来自西方,但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有大量关于社会理想、人伦关系、道义秩序等方面的论述,以至于最初康有为、严复等人不约而同地把社会学翻译为“群学”。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理论资源,但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摘编自黄家亮《中国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视其为构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根本目标,最终摆脱了西方社会学的影响。B.中国社会学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通过密集的“知识引进运动”,快速建构了知识体系、学科体系,但未能免于对西方社会学的依附。C.黄家亮认为中国社会学提升方法自觉,首先要反思社会学的学科属性,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应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根本属性为实践性。D.社会学不是少数精英脱离社会实际、孤芳自赏、卖弄学识的智力游戏,而是迈向人民、关心民众、致力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实践研究。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引述费孝通的观点和方法,以此证明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学,必须在真正意味上具备自己的知识体系。B.材料一中中国社会学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和材料二中中国社会学的“弱势地位”,表述不同,但内涵相近。C.材料二第一段中的“失语”处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与第三段中的“人心”“社会”处的用法明显不同。D.材料二提到立足中国实际,从实践出发,意在启示我们必须跳出西方社会学理论,来总结和提炼中国理论。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二所述“方法自觉”的一项是()A.葛学溥亲往“凤凰村”调查研究,基于田野资料写成的专著《华南农村生活》一书,使得凤凰村成为中国农村社区研究史上的典范。B.施坚雅在四川等地调研,建立起分析中国社会的市场理论,他认为农民生活的社会区域的边界由他所属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C.梁思成用语言学的概念类比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文法”和“词汇”阐说建筑上的惯例、法式等,构建了中国建筑学话语体系。D.屠呦呦认真比对文献记载与实验操作之间的差异,发现现代实验提取方式与古代不同,使研究迎来转机,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4.材料二的论述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5.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材料一、二,说说《乡土中国》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提供哪些经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基于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而撰写的一部著作。费孝通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乡土社会核心特征的概念、话语,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男女有别、礼治秩序等。《乡土中国》不仅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也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答案】1.A2.D3.D4.①针对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建构起来的现状;②针对中国社会学面临的双重“失语”危机;③针对中国社会学对于西方社会学的依附;④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方法危机。⑤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强调要提升方法自觉,从实践出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避免简单套用西方社会学的范式。5.①《乡土中国》基于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而撰写,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提供立足中国实际,从实践出发的研究路径。②《乡土中国》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乡土社会核心特征的概念、话语,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提供总结中国经验、构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经验;③《乡土中国》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致力于提升人民福祉提供经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最终摆脱了西方社会学的影响”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并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改变我国社会学学科长期以来依赖西方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被动局面”,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我们必须跳出西方社会学理论”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六段“不是要割裂与西方社会学的联系,而是要跳出西方中心主义,以我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可知,不是跳出西方社会学理论,而是“跳出西方中心主义”。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五段中可知,这里的“方法自觉”,是针对社会学学科属性进行反思,要注重实践性,立足中国实际的实践出发,致力于提升人民福祉。A.葛学溥亲往“凤凰村”调查研究,注重实践,符合社会学学科属性的“方法自觉”。B.施坚雅在四川等地调研,建立起分析中国社会的市场理论,注重实践,符合社会学学科属性的“方法自觉”。C.梁思成用“文法”和“词汇”阐说建筑,构建了中国建筑学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际的实践出发,符合社会学学科属性的“方法自觉”。D.屠呦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不符合。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建构起来,突出表现为我们在研究中所运用的理论框架、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大都来自西方,与中国自身实践存在隔膜。这导致中国社会学面临双重‘失语’危机”,可以概括出针对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建构起来的现状,针对中国社会学面临的双重“失语”危机。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国社会学的诞生主要来源于对西方社会学的知识移植““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社会学又开启了对西方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社会学更大规模的移植”“不可避免地建立起对西方社会学的依附关系”,可以概括出针对中国社会学来源于对西方社会学的知识移植、对西方社会学的依附的现状。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但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方法危机……一是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不少研究停留于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技术的机械套用……二是在方法论层面……沉溺于运用西方的理论视角来解读中国实践”,可以概括出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方法危机。根据材料二第四、五、六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如第四段的“迫切需要提升方法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构自王知识体系”,第五段的“研究者必须扩展视野,立足中国实际,从实践出发”,第六段的“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国理论,建设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社会学”,可以概括出要提升方法自觉,从实践出发,总结中国经验,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社会学。【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结合材料一、二”“《乡土中国》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提供哪些经验”的提示,一是要读懂有关《乡土中国》的概述内容,二是要结合材料一、二中出现的问题或提出的要求做法。有关《乡土中国》的概述内容共三句话,一是《乡土中国》强调“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与材料二第五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求研究者必须扩展视野,立足中国实际,从实践出发”相一致,故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提供立足中国实际,从实践出发的研究路径。二是《乡土中国》“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乡土社会核心特征的概念、话语”,与材料一“只有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真正具备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材料二第四段“加快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相一致,故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提供总结中国经验、构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经验。三是《乡土中国》“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与材料二第五段“我们的社会学应该是‘迈向人民的社会学’,致力于提升人民福祉”相一致,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科的构建致力于提升人民福祉提供经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个无聊人萧红一个大胖胖,戴着圆眼镜。另一个很高,肩头很狭。第三个弹着小四弦琴,同时读着李后主的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读到一句的末尾,琴弦没有节调的,重复地响了一下,这样就算他把词句配上了音乐。“嘘!”胖子把被角揿了一下,接着唱道:“杨延辉,坐宫院……”他的嗓子像破了似的。第三个也在作声:“小品文和漫画哪里去了?”总是这人比其他两个好,他愿意读杂志和其他刊物。“唉!无聊!”每次当他读完一本的时候,他就用力向桌面摔去。晚间,狭肩头的人去读“世界语”了。临出门时,他的眼光很足,向着他的两个同伴说:“你们这是干什么!没有纪律,一天哭哭叫叫的。”“唉!无聊!”当他回来的时候,眼睛也无光了。照例是这样,临出门时是兴奋的,回来时他就无聊了,和他的两个同伴同样没有纪律。从学“世界语”起,这狭肩头的差不多每天念起“爱丝迫乱多”,后来他渐渐骂起“爱丝迫乱多”来,这可不知因为什么。他们住得很好,铁丝颤条床,淡蓝色的墙壁涂着金花,两只四十烛光灯泡,窗外有法国梧桐,楼下是外国菜馆,并且铁盒子里不断地放着饼干,还有罐头鱼。“唉!真无聊!”高个狭肩头的说。于是胖同伴提议去到法国公园,园中有流汗的园丁;园门口有流汗的洋车夫;巧得很,一个没有手脚的乞丐,滚叫在公园的道旁被他们遇见。“老黑,你还没有起来吗?真够享福了。”狭着肩头的人从公园回来,要把他的第三个同伴拖下来:“真够受的,你还在梦中?”“不要闹,不要闹,我还困呢!”“起来吧!去看看那滚号在公园门前的人,你就不困啦!”那睡在床上的,没有相信他的话,并没起来。狭肩头的人,愤愤懑懑地,整整一个早晨,他没说无聊,这是他看了一个无手无足的乞丐的结果。也许他看到这无手无足的东西就有聊了!十二点钟要去午餐,这愤懑的人没有去。“太浪费了,吃些面包不能过吗?”他去买面包,自己坐在房中吃。“买一盒沙丁鱼来拌着吃吧!”他又出去买沙丁鱼。等晚上有朋友来,他就告诉他无钱的朋友:“你们真是不会俭省,买面包吃多么好!”他的朋友吃了两天面包,把胃口吃得很酸。狭肩头人又无聊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有看到无手无足的人,或是什么特别惨状的人。他常常到街上去走,只要看到卖桃的小孩在街上被巡捕打翻了筐子,他也够有聊几个钟头。慢慢他这个无聊的病非到街头去治不可,后来这卖桃的小孩一类的事竟治不了他。那么就必须看报了,报纸上说:烟台煤矿又烧死多少人,或是压死多少人。“啊呀!真不得了,这真是惨目。”这样大事能使他三两天反复着说,他的无聊像一种病症似的,又被这大事治住个三两天。他不无聊,很有聊的样子读小说,读杂志。“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老黑无聊的时候就唱这调子,他不愿意看什么惨事,他也不愿意听什么伟大的话,他每天不用理智,就用感情来生活着,好像个真诗人似的。四弦琴在他的手下,不成调的嗒啦啦嗒啦啦……“嗒啦,嗒啦,啦嗒嗒……”胖同伴的木鞋在地板上打拍,手臂在飞着……“你们这是干什么?”读杂志的人说。“我们这是在无聊!”三个无聊人听到这话都笑了。胖同伴,有书也读书,有理论也读理论,有琴也弹琴,有人弹琴他就唱。但这在他都是无聊的事情,对于他实实在在有趣的,是“先施公司”:“那些人真可怜,有的连血色都没有了……”“最非人生活的就是这些人,可是没有人知道更详细些。”他这态度是个学者的态度。说着他就搭电车,热诚地去研究“社会科学”去了。剩下两个无聊,一个在看报,一个去到公园,拿着琴。去到公园的不知怎样,最大限度也不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但是在看报的却发足火来,无论怎样看,报上也不过载着煤矿啦,或者是什么大河大川暴涨淹死多少人,电车轧死小孩,受经济压迫投黄浦自杀一类的。无聊!无聊!人间慢慢治不了他这个病了。可惜没有比煤矿更惨的事。1935年6月12日(有删改)【注】“先施公司”:旧上海的一家百货公司。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胖同伴表面上是一个乐天派,有理论书也读,有琴也弹,有人弹琴他就唱,其实他的内心是空虚迷茫的。B.狭肩头的人对“世界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认为其他两人没有纪律,可见他热衷于学习,自律性强。C.第三个人不仅喜欢弹琴唱戏,难能可贵的是愿意阅读杂志和其他刊物,足见其关心时事,有责任担当。D.他们三人都过着优裕的生活,不仅住得高雅,吃得高档,还常逛法国公园,表现出他们积极的人生追求。7.文中多处写到李后主的词,对此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千里山河破碎,四十年来家国沦丧,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现状相契合。B.词中抒写了沉重的亡国之痛,李后主内心的无限辛酸与三人的无聊形成鲜明对比。C.老黑像诗人似的唱着不成调的曲子,以此来对抗无聊,有效缓解了他内心的空虚。D.运用反复的手法,将相同的唱词多次呈现,反映出三个年轻人内心的彷徨和无措。8.小说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9.有评论说这篇小说与鲁迅的《阿Q正传》创作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A7.C8.①社会环境沉重、压抑和不安,甚至败坏、腐朽。②个人无奈与挣扎,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个体,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9.①通过三个无聊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普通人在动荡社会中的迷茫和挣扎。②通过描绘三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底层民众的苦难和心灵的麻木。③希望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唤醒民众的意识、引起社会的关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可见他热衷于学习,自律性强”错,对“世界语”的热情并不一定代表他热衷于学习和自律性强,而且他可能只是表面上对“世界语”感兴趣,实际上并不一定是出于真正的学习和自律。C.“足见其关心时事,有责任担当”错,喜欢弹琴唱戏和阅读杂志可能只是表现出了他个人的兴趣,并不能直接说明他有责任担当或关心时事。D.“他们三人都过着优裕的生活”错,他们三人虽然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高雅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就是优裕的;“表现出他们积极的人生追求”错,他们的行为更多地反映了他们在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有效缓解了他内心的空虚”错,老黑唱着不成调的曲子并不能有效缓解他内心的空虚,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和无助。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社会风气的败坏:作品中的社会环境充满了消极和腐朽的风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阴暗面,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沦丧。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挣扎:以“三个无聊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挣扎和困顿,反映了在社会的重压下,个人显得无助和无奈。【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反映民众生活:都试图通过具体的个案来反映当时民众的生活状态,鲁迅通过阿Q的遭遇揭示了民众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本文通过三个无聊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普通人在动荡社会中的迷茫和挣扎。揭示社会现实:都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残余和人性的弱点;本文通过描绘三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底层民众的苦难和心灵的麻木。创作动机和目的:都旨在通过文学作品来揭示和反思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以及民众的精神状态,以期达到批判社会、启迪人心的目的。鲁迅希望通过作品激发国民的觉醒,本文希望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材料二: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乃作《离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原谏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吊屈原》者,汉长沙王太傅贾谊之所作也。谊以适去,意不自得,及过湘水,时屈原沉汨罗已百余年矣。谊追伤之,投书以吊,而因以自喻。后之君子,盖亦高其志,惜其才,而狭其量云。谊在长沙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不祥鸟也。谊以长沙卑湿,自恐寿不得长,故为赋以自广。太史公读之,叹其同死生,轻去就,至为爽然自失。以今观之,凡谊所称,皆列御寇、庄周之常言,又为伤悼无聊之故,而藉之以自诳者,夫岂真能原始反终,而得夫朝闻夕死之实哉!谊有经世之才,文章盖其余事,其奇伟卓绝,亦非司马相如辈所能仿佛。而扬雄之论,常高彼而下此,韩愈亦以马、扬厕于孟子、屈原之列,而无一言以及谊,余皆不能识其何说也。是以因序其赋,而并论之,以俟后之君子云。(节选自朱熹《楚辞集注》)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有鵩飞A入谊B舍C止D于坐E隅F鵩似G鸮H不祥鸟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史公曰,“曰”后面是作者的评论,《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作用与此相同。B.见,此处表示被动,与《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的“见”含义不同。C.适,是“刚刚”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中的“适”含义相同。D.狭,“以……为狭”,与《过秦论》中“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死后,缺乏像屈原这样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来匡正时弊的楚国,最终为秦所灭。B.屈原因遭受谗言,内心苦闷,又无处倾诉,于是作《离骚》,希望楚怀王能迷途知返。C.贾谊赴长沙途经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此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及忧愤不平之情。D.韩愈认为司马相如和杨雄难以和孟子、屈原并驾齐驱,他们的言论远远比不上贾谊。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2)是以因序其赋,而并论之,以俟后之君子云。14.材料中司马迁、杨雄、朱熹对贾谊的评价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CFH11.C12.D13.(1)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2)因此决定重新排序贾谊的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来等待后来的君子能够公正地评价贾谊。14.司马迁读了《鵩鸟赋》,认为他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使自己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扬雄常常是抬高这个贬低那个,没有一句话涉及到贾谊。朱熹决定重新排序贾谊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来等待后来的君子能够公正地评价贾谊。【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只鵩鸟飞进他的住所。鵩鸟长得很像猫头鹰,落在他的座位上,是不祥的鸟。“飞入”的宾语为“谊舍”,中间不应断开,应在“舍”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于”的宾语为“坐隅”,作“止”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隅”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鵩”的谓语为“似”,宾语为“鸮”,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鸮”后面断开,即在H处断开。所以,应在CFH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的能力。A.正确。B.正确。“表示被动;/用在动词前面,可译为‘我’”;句意:却最终不能被明察。/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C.“是‘刚刚’的意思”“含义相同”错误。“贬谪;/刚刚”;句意:贾谊因为被贬谪离开京城。/刚刚得到府君的信。D.正确。“以……为狭,意动用法;/使……退却,使动用法”;句意:但认为他的气量狭窄。/击退匈奴七百多里。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D.“难以和孟子、屈原并驾齐驱”错误。由原文“韩愈亦以马、扬厕于孟子、屈原之列”可知,韩愈认为司马相如和杨雄是可以和孟子、屈原并驾齐驱。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祖”,效法;“从容”,委婉文辞;“莫”,没有人。(2)“是以”,因此;“序”,排序;“俟”,等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可知,司马迁读了《鵩鸟赋》,认为他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使自己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由原文“而扬雄之论,常高彼而下此,韩愈亦以马、扬厕于孟子、屈原之列,而无一言以及谊”可知,扬雄常常是抬高这个贬低那个,没有一句话涉及到贾谊。由原文“余皆不能识其何说也。是以因序其赋,而并论之,以俟后之君子云”可知,朱熹决定重新排序贾谊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来等待后来的君子能够公正地评价贾谊。参考译文:材料一: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鵩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材料二:屈原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屈原劝谏楚怀王不要前去。楚怀王不听,于是被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被扣留,不让回去,最终客死在秦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即位,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又作了《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希望证明自己的冤屈,来使君主醒悟,却最终不能被明察。他又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吊屈原》是汉长沙王太傅贾谊所写的。贾谊因为被贬谪离开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过湘水的时候,当时屈原自沉汨罗江已经一百多年了。贾谊追念感伤这件事情,写了一篇文章来凭吊,借此来比喻自己。后代的读书人,大概也是认为他的志向崇高,爱惜他的才能,但认为他的气量狭窄。贾谊在长沙做了三年太傅,有只鵩鸟飞进他的住所。鵩鸟长得很像猫头鹰,落在他的座位上,是不祥的鸟。贾谊因为长沙气候很潮湿,认为自己寿命已不长了,于是写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太史公读了,感叹他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自己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贾谊所论述的内容,都是列御寇、庄周的常见论点,又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伤感和无奈,有时甚至会借助这些情感来自我安慰,他怎么能真正深入事物的本质达到那种朝闻夕死的境界。贾谊拥有经世致用的才能,他的文章只是他才华的余波,他的才华和独特性并不是司马相如所能比拟的。而扬雄的评论,常常是抬高这个贬低那个,韩愈也将司马相如、杨雄与孟子、屈原并列,而没有一句话涉及到贾谊,我都不能理解这些不公正的评价。因此决定重新排序贾谊的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来等待后来的君子能够公正地评价贾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正仲别后见寄韵舒岳祥同听精舍对床雨,忆著西湖一舸天。何必钱神能使鬼,只须酒圣与逃禅。作文自昔少称意,种学何时大有年。冻饿一生只百岁,声名须在后来传。【注】种(zhòng)学:培养学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次韵是和诗的一种方式。正仲曾作诗赠与诗人,此为诗人依照正仲原诗之韵及用韵次序而作的酬和之作。B.首联介绍了与友人在精舍共度的美好时光,对床同听窗外雨,共忆当年西湖舟,表达对友人的深深眷恋。C.颔联对仗工整,将“钱神”与“酒圣”对举,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的追求。D.颈联反思自己此前就很少有作品令人满意,感觉培养自身的学识更是遥遥无期,诗人对此已心灰意冷。16.有人评论此诗“尾联寓哲理,人生感悟长”,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答案】15.D16.①乐观接受现实境遇;②真正的价值在于声名能够流传后世;③珍惜有限的时光;④对未来充满期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感觉培养自身的学识更是遥遥无期,诗人对此已心灰意冷”错,颈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现实境遇的接受:“冻饿”,是对生活中遭遇困苦的写实。诗人接受这种现实,而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抱怨或不满。对名声的认识:诗人认为,尽管生活中可能遭受贫穷和饥饿,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声名能够流传后世,这种声名是超越了物质生活的精神追求。对时间的感悟:“只百岁”,强调了人生的短暂,这种对时间的感悟使诗人更加珍惜有限的时光,并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存在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透露出对未来评价的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声名能够在“后来”得到认可,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价值有着坚定的信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微子》中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语,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化用此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暑假游历西湖,面对荷花胜境,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人吟咏荷花的经典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悟已往之不谏②.知来者之可追③.乳二世④.先妣抚之甚厚⑤.接天莲叶无穷碧⑥.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需要注意的字有:已、谏、妣、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里旧手机“堆成山”,不知道怎么“断舍离”,让不少人犯了难。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A?回收再利用,无疑是最理想的办法。废旧手机被称为隐形“城市矿产”,它内含有铂、黄金、钯、银、铜、锡等许多价值高的有色金属。据估算,一吨废旧手机经过回收处理后,可提炼约200克黄金。手机芯片上的元素硅通过提纯加工后,也可用于制作半导体元件的单晶硅。近年来,我国废旧智能手机回收利用,已经自发形成翻新、拆解、元器件再使用、提炼贵金属这一产业链。然而,事实却是,大部分废旧手机尚未进入“绿色循环”。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只有约5%的废旧手机能够进入专业回收平台、“以旧换新”活动等回收渠道。究其原因,存在四个堵点。一是二手手机卖不上价,二是企业处理的成本过高,三是回收市场套路太多,四是消费者对于手机个人信息的后顾之忧。消费者“出手”意愿低,企业“回收”积极性不高,废旧手机很难循环起来。打通废旧手机回收堵点的关键,B,提升企业“入场”信心。①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日前对外发布,②《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四大行动方案。③这既是指南也是契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应形成合力,④尽快出台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以旧换新等方面的鼓励办法,⑤促进相关深加工处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健全行业标准体系,⑥推动海量废旧手机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回收。18.下列各项中的“绿”与文中加点处的“绿”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绿水青山 B.绿色出行 C.大开绿灯 D.眼冒绿光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B20.文中第五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B19.A大量“退役”(废旧)手机如何处置B在于打消消费者顾虑20.①“国务院印发”后加“的”;⑥“循环利用”和“高效回收”互换位置。【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处的“绿”的含义指无公害,无污染;A.指一种颜色;B.指无公害,无污染;C.本意是一种颜色,比喻不设关卡,给予方便;D.一种颜色。故答案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的句子应是承上启下的,且是以“如何”“怎么”等疑问词开头的问句,结合语境,第一段中心话题是“旧手机”,第二段开头写的是怎么再利用旧手机,可填“大量“退役”(废旧)手机如何处置?”B处段落的大意是在谈对上一段四个堵点的解决办法,重点在谈消费者的积极性不高,也就是堵点四,所以此处应填“在于打消消费者顾虑”。【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处结构混乱,在“国务院印发”后加“的”,把“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变成主语;⑥处语序不当,“循环利用和高效回收”语序不当,应是先“高效回收”,再“循环利用”。(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恶……”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到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害水肿,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21.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红外套”使用的修辞相同的一项是()A.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B.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C.巴山蜀水育英贤,戎马终生踏百川。(朱德)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陈毅)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中,如果换成“这真是奇怪呀,他知道,栗子倒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21.C22.原句开头用双重否定,凸显“奇怪”之处;“跌”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腊八粥以灵性,符合儿童的观察心理,后接“不久”就粉碎,看来跌得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把“他知道”后置为“那是他知道的”,有总结前文、引出后文的作用,使前后内容连贯融洽。而改句显得呆板,没有以上效果。【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红外套”是人的衣着,此处用来写花生,用了拟人修辞。A.借代,“桑梓地”代指故乡;“青山”代指埋骨之地。B.用典,“面壁十年”用达摩祖师面壁修禅的典故表达诗人的执着和追求。C.拟人,“育”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特点。D.借代,“烽烟”代指战争。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这不能不说是奇怪”为双重否定句,凸显“奇怪”之处,引人注意;“跌”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栗子仿佛是自己不小心摔进锅中的,赋予了腊八粥以灵性,符合儿童的观察心理;正因为是“跌”进来的,所以“不久”就粉碎了,看来跌得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而改句“倒”则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渔船租赁与渔业政策研究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租赁房屋租赁合同税费缴纳指南4篇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合伙人合作协议书模板3篇
- 2025年度专业赛车场车手雇佣合同3篇
- 2025年物产中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廉政风险防控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遵义金控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米面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合同4篇
- 2025年消防给排水系统管网优化设计施工合同2篇
- 2025年度重型工业门采购安装合同范本4篇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马晋辉20231.1.13)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2022-2023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每日一练】
- 法人不承担责任协议书(3篇)
- 电工工具报价单
- 反歧视程序文件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 流体静力学课件
- 顾客忠诚度论文
- 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表
- 证券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