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全卷共8页,共23道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一分钟知晓剧情,两分钟情节跌宕,三分钟上演重生复仇……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在各大社交平台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有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②顾名思义,“微短剧”具有时长短、节奏快、成本低等特征。与传统影视剧相比,微短剧节奏快、戏剧冲突集中,一集一集的剧情推进使观众直呼“很上头”。有机构预测,2027年网络微短剧的国内市场,预期有望接近1006.8亿元。在影视行业整体发展面对冲击的背景下,网络微短剧何以成为新风口?③网络微短剧魅力何在?网络微短剧之所以火爆,重要的原因在于“短”。国家广电总局曾这样定义网络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的网络剧。从市场上看,网络微短剧主要有两类:其一,爱奇艺、优酷、腾讯等长视频平台上播放的横屏短剧,每集时长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与传统主流电视台播出的45分钟左右的长视频相比,这类横屏短剧除了在时长上少了一半以上,其制作流程与观看方式,相差不大;其二,则是在抖音、B站、腾讯、快手、小红书、好看视频等社交平台或小程序上播放的竖屏短剧,有人因此简称为“小程序短剧”。④如果说爱优腾的横屏短剧,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长视频的制作和传播范式;那么,小程序短剧的最大特点,则是将微短剧的“短”做到了极致。每部剧集几十集乃至上百集,但每集的时长为1分钟左右,有些甚至只有几十秒。由于时长极度压缩,这类微短剧从前期的内容策划到拍摄制作,直至最终的宣发播放,耗时往往只需一个月。⑤小程序微短剧的另外一个特点,则是彻底改变了传统长视频追求横屏观看的审美习惯,转而采用竖屏的制作方式,即从原来横屏的4:3或16:9,置换为竖屏的3:4或9:16。众所周知,从视知觉的角度看,横屏的宽高比,不仅契合人眼的认知视野,而且还可以通过特写、近景、中景和全景等镜头语言的组合,更好地呈现出世界景观的丰富性。不过,一项关于MOVR移动设备研究报告指出,“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的手机用户当中有94%的人是使用竖式的方式来观看视频的。”在这个意义上,观看长视频时,观众尚有可能接受耗费一定的时间,从日常使用的竖屏模式,切换到横屏模式,以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但是,在观看微短剧时,尤其是只有几十秒时长的微短剧时,观众显然难以接受还要耗费数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切换模式。因此,竖屏固然不如横屏那样具有丰富的视觉元素,但却能够无缝衔接观众手机的日常使用模式,方便观众在观看短剧的同时,在手机上处理日常事务。于是,在网络微短剧领域,竖屏短剧的声势和影响力日益压倒横屏短剧。拍摄制作微短剧的横店影视城,甚至因此被人戏称为“竖店”。⑥网络微短剧以“短”取胜,其时长的限制,意味着微短剧的叙事,必须删繁就简。在网络微短剧中,传统的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的写作手法被摒弃,经典叙事中的破题、纠葛和结局等情节,全部被压缩到高潮这一场戏中;经典镜头语言中的全景、中景等渲染环境和人物关系的相关画面,基本都被删减,突出的是近景和特写镜头。于是,网络微短剧,开篇就以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高潮,以具有压迫感的人物表演的近景和特写镜头,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一下子就为镜头语言的冲击力所淹没与裹挟,体验着故事的戏剧张力所带来的独特的审美魅力。⑦如果说长视频、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季播剧或系列电影,给予观众的是漫长的伴随感的审美体验。如电影《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共八集,上映时间从2001年横跨到2011年,10年时间主人公与观众相伴并一起成长,给观众带来稳定且持久的审美体验;那么,网络微短剧几分钟1集,每集剧情要有一到两个反转,几集就要有若干重大事件,力争在前三秒就要抓住观众眼球,以满足观众碎片化的消费时间。我们认为,这种碎片化的审美体验之所以被人们所渴望,有其深刻的原因。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耕文明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牧歌般的宁静的岁月被解构,工业化那种快节奏、精细化的工作流程,日益把人们的生活节奏碎片化。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诸多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众声喧哗,进一步加剧了媒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以及日常生活体验的碎片化。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微短剧可谓应运而生,它契合了当前受众碎片化的审美需求。观众在等公交地铁、工作间歇、午休小憩之余,忙里偷闲,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观看微短剧而获取碎片化的审美体验。选自人民论坛《网络微短剧何以成为风口》材料二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络微短剧的发展与平台发展无关。 B.网络微短剧的时长都在1分钟左右。C.网络微短剧的节奏比传统影视剧快。 D.网络微短剧的观众基本都是年轻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网络微短剧”的一项是()A.每集时长为45分钟左右的电视剧。 B.解说影视剧情的6分钟左右的视频。C.专业影视制作团队制作的横屏短剧。 D.展示影视剧拍摄过程有笑点的片花。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网络微短剧火爆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微短剧节奏快,戏剧冲突集中,剧情推进让人“上头”。B.竖屏观看方便观众在观看短剧的同时在手机上处理事务。C.传统经典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外的写作手法被摒弃。D.观众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而获取碎片化的审美体验。4.根据材料中的统计图,关于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1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至2027年还将持续增长。B.2021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至2027年先增长后下降。C.2021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小;2024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快。D.2021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小;2024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5.材料一选自《网络微短剧何以成为风口》。风口论又称飞猪理论,源于小米创始人雷军“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一语。有人认为,判断是不是“风口”,先做好风险评估、外部环境评估和趋势评估。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试做以上三项评估。【答案】1.C2.C3.C4.A5.①风险评估:网络微短剧虽然发展迅猛,但市场上同质化竞争严重,可能导致质量低下、观众审美疲劳等问题。②外部环境评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网络微短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大平台的支持和观众的碎片化时间需求也为网络微短剧的火爆提供了外部条件。③趋势评估:网络微短剧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网络微短剧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影视行业的新风口。【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与平台发展无关”错,根据材料一第①段“网络微短剧在各大社交平台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可知网络微短剧的发展与平台发展有关。B.“时长都在1分钟左右”错,根据材料一第③段“每部剧集几十集乃至上百集,但每集的时长为1分钟左右,有些甚至只有几十秒”,可知网络微短剧的时长并不都在1分钟左右。D.“观众基本都是年轻人”错,根据材料一“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的手机用户当中有94%的人是使用竖式的方式来观看视频的”“观众尚有可能接受耗费一定的时间”“观众显然难以接受还要耗费数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切换模式”“能够无缝衔接观众手机的日常使用模式”等内容,虽然多次提及“观众”,但是没有体现“观众基本都是年轻人”。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A.不属于,不符合网络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的定义。B.不属于,“解说影视剧情的视频”是对影视剧情进行解释说明,不是“网络剧”。C.属于,符合网络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定义。D.不属于,“展示片花”不是“网络剧”。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传统经典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外的写作手法被摒弃”错,根据材料一第⑥段“网络微短剧以‘短’取胜,其时长的限制,意味着微短剧的叙事,必须删繁就简。在网络微短剧中,传统的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的写作手法被摒弃”,可知“传统经典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外的写作手法被摒弃”属于制作方式,而不是“火爆的原因”。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B.“先增长后下降”错,根据图表信息,2024年至2027年的市场规模504.4亿元、677.9亿元、793.3亿元、1006.8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而不是“先增长后下降”。C.“增长速度逐年加快”错,根据图表信息,2024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分别为35%、34%、17%、27%,先放缓后加快,而不是“逐年加快”。D.“增长速度逐年放缓”错,根据图表信息,2024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分别为35%、34%、17%、27%,先放缓后加快,而不是“逐年放缓”。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在各大社交平台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爱奇艺、优酷、腾讯等长视频平台上播放的横屏短剧”“在抖音、B站、腾讯、快手、小红书、好看视频等社交平台或小程序上播放的竖屏短剧”等内容,可得出风险评估:网络微短剧虽然发展迅猛,但市场上竞争严重,可能导致质量低下、观众审美疲劳等问题。②根据材料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诸多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众声喧哗”“网络微短剧可谓应运而生,它契合了当前受众碎片化的审美需求”“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观看微短剧而获取碎片化的审美体验”等内容,可得出外部环境评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网络微短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大平台的支持和观众的碎片化时间需求也为网络微短剧的火爆提供了外部条件。③根据材料一“网络微短剧在各大社交平台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有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材料二图表所呈现的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可得出趋势评估:网络微短剧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网络微短剧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影视行业的新风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话颠倒的小孩孙君飞①楚儿长得很可爱,小脑袋也很机灵,跟其他孩子没有多大差别,如果有,就只有一个:他爱说颠倒话。②看到有人在河边钓鱼,他会说“鱼在钓人”。爷爷拉着他的手在走路,他会说“路在走我们”。一阵风刮过来,吹起他的衣角,他会说“我把风给刮走了”。③全家人并没有觉得楚儿有多奇怪,他爱说颠倒话,就让他说好了,听的人再颠倒过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村子里那个爱写诗怪脾气的退休老教师也非常喜欢楚儿,说楚儿是天才小诗人,能够给他灵感。“你们听听,楚儿说‘看啊,书在读我’,这是多么难得的句子,你随便在后面续上几句,就是一首完整的好诗啦!”老诗人说。④时间一长,楚儿觉得既然他总是说颠倒话,为什么不能来次真的,譬如真的让鱼钓一次人,又会怎样?⑤他想:假如让一个人穿着潜水服到水里当鱼,让鱼游出水面当人,都是很麻烦的事,不如让鱼直接在水里钓岸上的人,但钓钩上的诱饵,人会喜欢吗?⑥楚儿来到河边,遇见一条鳊鱼,他蹲下来问:“鳊鱼鳊鱼,我想让你们在水下钓一下钓鱼的人怎么样?”⑦鳊鱼认出了楚儿,笑着说:“爱说颠倒话的小孩,你又在说笑吗?在这个世界上,真会发生鱼钓人这种事吗?那么,鱼群就会在树上筑巢,小鸟就会在地洞里采矿,星星也会从豆荚里炸裂到天上,你们人的头发也会在海水里变成海藻!”⑧楚儿大声地笑起来,说:“鳊鱼鳊鱼,你不也是一条会说颠倒话的鱼吗?有时候,我们把世界颠倒一下,不是很有意思吗?我的话,请好好考虑一下……”⑨过了两天,楚儿又过来问鳊鱼,鳊鱼兴致勃勃地跟他讲:“我接受了你的话,谁说鳊鱼不能颠倒、出格一回呢?可是我又想,人们钓鱼都有用处,或者卖或者吃,我们钓人却没有用,不如高高兴兴地钓一次快乐吧。我同伙伴们商量以后,随便用芦苇做了钓竿,接着马马虎虎用水草做了钓线,钓钩还是捡你们扔的呢。我们不用蚯蚓做诱饵,而是换成贝壳、带孔的石头和鱼刺工艺品,没想到有几个人走过来看了之后,说一点儿没趣,以为是哪个小鬼在搞恶作剧呢。我想到一个办法,在钓钩挂上只有鳊鱼才有的谜语、诗歌和故事,再一起用力推到岸上,看哪个路过的人愿意上钩。你知道吗?我们真的钓到了一个老诗人,他还说要把这些鳊鱼谜语、诗歌和故事读给爱说颠倒话的小孩听呢,他说的一定是你啦……”⑩楚儿很感动,称赞鳊鱼做得太好了,想不到的好,他和老诗人除了说说颠倒话,还真的实现不了几件颠倒事——哪个人真的能够躺下来,让辛苦的道路走一走呢?谁又能真的刮出一阵轻快凉爽的风,送清风回到它最初的家?心里没有谜语、诗歌和故事,连最渊博的书也不愿意读你吧?⑪鳊鱼读懂了楚儿的心思,想了想,又跟他说:“那个老诗人真的太好玩啦!他拾起我们的谜语、诗歌和故事,大声地读了又读,背了又背,在折叠后,小心地插到口袋底,说要带回去让你看一看——这还不够,他拿起钓钩,轻轻地咬到牙齿中间,含糊不清地又说了一句话,但我们听懂了,他在说——我真的被你们钓住了,我心甘情愿被你们钓住。我很快乐,很激动,也很幸福!”⑫“你们在写诗,诗也在写你们呀。”楚儿禁不住又说了一句颠倒话。鳊鱼在送别楚儿时说:“你一回去,就能见到老诗人。他说,他的兔唇是小时候自己拿鱼钩钓自己弄的,这是真的吗?”《小说月刊:上半月》2015年第11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楚儿可爱、机灵,但不会说正常语序的话,总说颠倒话。B.大人们总是试图纠正楚儿说话颠倒的问题,但效果不佳。C.楚儿颠倒说话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如诗的效果。D.小说通过楚儿的独特表现,反映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批判。7.下列对文本中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儿跟其他孩子作对比,突出了楚儿爱说颠倒话的特点。B.人钓鱼和鱼钓人的目的作对比,讽刺了人们贪婪的特性。C.老诗人与其他人作对比,说明只有他能理解、喜欢楚儿。D.说颠倒话易与做颠倒事难对比,暗示诗歌无法改变现实。8.楚儿让鱼钓人的想法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9.本文是童话体小说,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说说童话体小说的主要特点。【答案】6.C7.D8.①楚儿首先有了让鱼钓人的想法,他想要尝试真实地颠倒一下人和鱼的角色。②他找到河边的鳊鱼提出这个想法,坚持并鼓励鳊鱼尝试,提议用鱼的方式钓一次快乐,而不是为了实用目的。③鳊鱼采纳了楚儿的建议,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了钓具,并用贝壳、石头和鱼刺等作为诱饵,尝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④当发现人们对此不感兴趣时,鳊鱼改用谜语、诗歌和故事作为诱饵,成功吸引了老诗人的注意。⑤老诗人被这些创作所吸引,不仅读了它们,还表示心甘情愿被“钓住”,并带回了楚儿身边。9.①想象丰富:童话体小说通常包含丰富的想象,创造出超越现实世界的情节和人物。②浅显易懂的语言:故事的语言适合儿童理解,简单而富有诗意。③寓意深刻: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角色传达道德教育或生活哲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A.“但不会说正常语序的话”错误,原文只说“他爱说颠倒话”,没有提及楚儿不会说正常语序的话。B.“大人们总是试图纠正楚儿说话颠倒的问题,但效果不佳”错误,由原文“他爱说颠倒话,就让他说好了,听的人再颠倒过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可知,大人们并没有“试图纠正楚儿说话颠倒的问题”。D.“反映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批判”错误,由“村子里那个爱写诗怪脾气的退休老教师也非常喜欢楚儿,说楚儿是天才小诗人,能够给他灵感”可知,小说没有批判“传统教育观念”,只是体现了创新和非传统的思维方式。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学生艺术手法及其作用能力。D.“暗示诗歌无法改变现实”错误,文中并没有暗示诗歌无法改变现实,相反,通过楚儿的想法和鱼钓人的故事,传达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改变和丰富生活的观点。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情节的能力。首先,小说第⑤段,楚儿有了让鱼钓人的想法,这个想法来源于他对颠倒话的兴趣。然后,小说第⑥—⑧段,他在河边与鳊鱼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说第⑨段前半部分,鳊鱼最初觉得这是一个玩笑,但后来决定尝试一下,并与其他鱼商量。鳊鱼和伙伴们准备了钓竿、钓线,并使用了特殊的诱饵——贝壳、带孔的石头和鱼刺工艺品。小说第⑨段后半部分,鳊鱼在钓钩挂上只有鳊鱼才有的谜语、诗歌和故事,再一起用力推到岸上,看哪个路过的人愿意上钩,结果钓到了一个老诗人。最后,小说第⑩—⑪段,交代他们成功钓到了一个老诗人的原因“我心甘情愿被你们钓住”,老诗人对此感到非常高兴。【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想象丰富体现在:①幻想元素:故事中包含了楚儿和鱼之间的对话,以及鱼钓人的奇幻情境,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②拟人化:鳊鱼被赋予了思考、说话和创造的能力,与人类进行交流。③夸张和象征:楚儿的颠倒话是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象征着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语言方面:小说中的楚儿具有独特的说话方式,喜欢说颠倒话,这种语言特色充满童真和趣味性,体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例如,“鱼在钓人”、“路在走我们”等句子,既符合儿童思维的直觉性,也带给读者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小说中的语言富有诗意,尤其是楚儿和老诗人的对话,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如老诗人所说“你们听听,楚儿说‘看啊,书在读我’,这是多么难得的句子”,这种语言风格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寓意深刻体现在:善良和积极的主题:故事中的角色尽管有奇特的行为,但都是积极和友好的,展现了善良和相互理解的价值观。教育意义:故事虽然富有想象力,但也传达了关于理解和欣赏不同思维方式的观念。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做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贞观政要·求谏(节选)唐·吴兢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微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朕今开A怀抱B纳谏诤C卿等D无劳E怖惧F遂不极言11.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思国之安者”中的“安”指安定,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的“安”意思相同。B.“则思江海下百川”中的“下”指处于……之下,与“下视其辙”中的“下”意思相同。C.“虽董之以严刑”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与“杳不知其所之也”中的“之”用法不同。D.“奔车朽索”中的“索”指绳索,与成语“按图索骥”“离群索居”的“索”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提出了十个治国需警醒的要点。B.《贞观政要·求谏》中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进谏,认为人君想要身安国宁,必须得有忠良辅弼。C.《谏太宗十思疏》具体谈治国策略,标题虽有“谏”字,却只字未提及进谏或纳谏的重要性。D.《贞观政要·求谏》中魏征认为,懦弱或疏远的人往往相与缄默,怀禄的人则容易躺平度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2)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14.在《贞观政要·求谏》中划双横线的词语“刍荛”“狂瞽”,其含义分别为“草野之人的浅陋见解,多用作自谦之辞”和“愚妄无知(的建议),多用作自谦之辞”。有人认为,王珪用“刍荛”“狂瞽”二词,并不纯粹是自谦,也为谏臣们预铺了一条活路。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答案】10.BCF11.C12.D13.(1)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2)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刚直的议论,以实现天下太平。14.赞同。理由:“纳刍荛”表明君主能够采纳鄙陋之人的意见,“愿罄其狂瞽”表明臣子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这样增强君臣之间的信任,有利于广开言路,所以为谏臣们预铺了一条活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就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开怀抱”“纳谏诤”结构相似,都是动宾结构,所以B处断开;“纳谏诤”的主语是“朕”,“卿等”是“无劳怖惧”的主语,所以中间C处断开;“遂”是“于是、就”的意思,作连词,一般放在句首,所以F处断开。故选BC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安”,安定。/安逸。句意:想要国家安定。/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中生存,在享受安逸中灭亡。B.错误。“下”,名词作动词,处于……之下。/名词做状语,向下。句意:就要想到那些百川之下的江海。/向下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C.正确。“之”,人称代词,他们。/动词,到。句意: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无影无踪,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D.错误。“索”,绳索。/寻找。/孤单。句意:用朽烂的绳索去套奔驰的马车。/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懦弱或疏远的人往往相与缄默,怀禄的人则容易躺平度日”错误。原文“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可知,“懦弱”“疏远”以及“怀禄”这三种人相与缄默,躺平度日。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善始”,开头做的好;“繁”,多;“克”,能;“终”,坚持到底。(2)“幸”,幸亏;“匡救”,匡正补救;“冀”,希望;“鲠议”,刚直的议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纳刍荛”是说陛下开拓思路,采纳鄙陋之人的意见,君主这样做有利于消除谏臣们的畏惧心理;“实愿罄其狂瞽”是指在君主愿意采纳意见的前提之下,臣子们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这样就拉进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君主与谏臣们之间的信任,就如同“鱼水”一样,正君正臣,所以可以说不纯粹是自谦,也为谏臣们预铺了一条活路。参考译文: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力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是可以忽视的吗?做国君的人,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适合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贞观政要·求谏(节选)唐·吴兢贞观元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就像鱼得到了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刚直的议论,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主。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鄙陋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他说得好。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壬戌正月十四日宋·陆游老子居然健,上元如许晴。湖平波不起,天阔月徐行。散发渔舟稳,临风野笛清。安能拥笳鼓,万里将幽并。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诗首联表面看写出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B.《壬》诗首联写“三喜”——健康、上元节和晴夜,意在为尾联抒发壮心未酬之情张本。C.《登》诗通篇不局限于写“岳阳楼”,而是从大处着笔,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感人。D.两首诗前面两联都是写喜景、喜事、喜情,三、四联则由喜转悲,心系国家却壮志难酬。16.“阔狭顿异”指诗歌中在短时间内或在相邻的描写中,意境从广阔宏大急剧转变为狭小,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体现“阔狭顿异”这一共同特点的,并结合诗句具体阐述。【答案】15.D16.《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一幅洞庭湖广阔宏大的景象,这是“阔”。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将画面迅速缩小到诗人个人的孤寂和病弱,这是“狭”。这种从广阔到狭小的转变,体现了“阔狭顿异”的特点。《壬戌正月十四日》颔联“湖平波不起,天阔月徐行”描绘了一幅宁静、广阔的夜景,这是“阔”。颈联“散发渔舟稳,临风野笛清”聚焦到诗人个人的悠闲生活上,这是“狭”,一阔一狭,个人于广阔天地间,体现了“阔狭顿异”的特点。【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两首诗前面两联都是写喜景、喜事、喜情”错误。《登岳阳楼》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看似有登楼得偿夙愿之喜,实则暗含世事沧桑巨变的感慨;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景是阔大之景,但在这阔大的自然面前,诗人则是”亲朋无……老病……孤舟“,相形之下,更显得孤独落寞。所以并非都是喜景、喜事、喜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阔狭顿异”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登岳阳楼》:前两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浩浩荡荡的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开,成为吴楚两地的疆界。湖面无边无际,整个天空宛如全都倒映湖中,日月星辰就在湖面上漂浮。境界阔大宏伟,大有涵天容地之气魄。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将视点一下子聚焦到自己身上,写诗人亲朋音信全无,自己年老多病,孤舟漂泊,这两句写自己的遭遇,写得极为落寞凄清。两个画面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宇宙广阔无垠而人生有限的悲哀,以及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的慨叹,思想容量极大,体现了“阔狭顿异”的特点。《壬戌正月十四日》:前两联“老子居然健,上元如许晴。湖平波不起,天阔月徐行”,写出诗人身体康健,上元节天气晴朗,湖面平静一望无垠,天空浩渺无穷,月亮缓行,这四句视野开阔,境界阔大。颈联“散发渔舟稳,临风野笛清”,却将画面聚焦到“渔舟”“野笛”意象上,集中刻画自己独坐一叶孤舟,散发野笛的闲散风貌,虽未直接表现出狭小的空间感,但聚焦诗人个人的悠闲生活上,显得亲切具体。既有广大的自然景象,又有欲回归自然的心态;既有宇宙之无穷,又有人生短暂的喟叹,创造出“阔狭顿异”之境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师长自居,而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打消弟子们的顾虑,让他们能够畅快地各言己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看春晚时,一曲《上春山》引发了小刚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就像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晚秋时节江流及峰峦壮美之景的喜爱之情。【答案】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悠然心会④.妙处难与君说⑤.千里澄江似练⑥.翠峰如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尔”“毋”“悠”“练”“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遭遇了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①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同时袭来,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②那么,究竟什么是强对流天气?③强对流天气是指大气中冷暖气流强烈交汇所产生的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过程。④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在大气层形成上层冷、下层暖的一个不稳定层结的缘故。⑤在南昌市此次强对流天气中,低层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向北输送的暖湿空气带来大量的水汽和热量,同时,正值春季,太阳辐射能量不断增强,对地面升温,进而导致低空大气升温。⑥甲,使低层很容易形成一个高温、高湿的下暖湿结构。⑦而高空的冷空气也具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西边高空槽带来的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乙。⑧这种不稳定层结一旦交汇触发,就会引发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强对流天气。18.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字。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上面文段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第___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①.两者共同作用②.形成上冷下暖不稳定层结19.①.①②.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同时袭来,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③.④④.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大气层形成上层冷、下层暖的一个不稳定层结。【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前文提到了低层暖湿气流和太阳辐射导致低空大气升温等因素,这里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应填“两者共同作用”。乙处:前文说高空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这里应该是所产生的结果,联系下文“这种不稳定层结”,可以得知,此处应填“形成上冷下暖不稳定层结”。【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①句“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成分残缺,“破坏”是前一句中“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同时袭来”的天气现象带来的结果,在“这座城市”前添加“给”。④句“成因主要是……的缘故”句式杂糅,“成因主要是……”和“是……缘故”杂糅,删去“的缘故”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①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②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③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20.下列各句中引号作用与材料中“木叶”引号作用一致的一项是()A.“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拿的呢?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C.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里把它称为“题眼”。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21.请在文中三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二字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科学准确。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2.文章中“岂不更为明白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20C21.①.不仅②.无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