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1周第1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章导论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掌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定义及意义。
3、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史。
重点: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定义及意义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简要介绍中医学的现状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措施
四、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五、临床医学分科的发展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一生理上、病理上、疾病防治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
一、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黑箱理论。
二、注重整体研究:由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的考察研究方法。
三、援物比类:取象比类,形象思维法。
第四节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
一、中医学发展现状;
(■)中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中医药走向世界
二、中医学的展望。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以及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整体观念和
辨证论治。
4、作业布置(2分钟)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定义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1周第2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概念
2、掌握阴阳学说的内容
3、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重点:1、阴阳学说的内容
2、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内容
难点:阴阳学说的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中医学的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
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4、阴阳的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指阴阳作为•个统•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抑制的关系。
(-)阴阳的互根互用: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指阴阳双方始终处在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之中。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二)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五)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2、归纳药物性能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o
4、作业布置(2分钟)
1、阴阳的概念及特征。
2、阴阳学说的内容?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2周第3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节五行学说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五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重点: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难点:1、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
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的基本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稿、水曰润下、金曰从革。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归类法:取象比类、推演络绎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作用。
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即相互抑制、约束、削弱作用。
相克的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制化:五行之间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4、相乘与相侮:相乘,即相克的太过;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二)解释病理传变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四)指导临床治疗
1、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2、确定治则与治法
3、小结(3分钟)
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生克关系包括:
相生、相克、制化、相乘与相侮。
4、作业布置(2分钟)
1、五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五行的生、克、乘、侮的基本概念及规律。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2周第4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第一节脏腑一心、肺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脏腑总的生理功能及功能特点
2、掌握心、肺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3、了解脏腑、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重点: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难点:1、心的病理变化
2、肺的病理变化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第一节脏腑
概述:1.脏腑、脏象(藏象学说)的定义
2.脏腑的内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3.脏腑总的生理功能: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储藏精气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2)主神志
2系统连属:(1)在志为喜(2)在体合脉(3)在窍为舌(4)在液为汗
(二)肺
1、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肺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两方面
(2)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的生理意义有三方面:1、排除体内的浊气2、将津液散布全身,外达皮毛
3、宣发卫气,调节汗孔的开合
肺主肃降的生理意义有三方面:1、吸入自然界中的清气2、将津液向下布散
3、肃清呼吸道的废物
(3)通调水道
(4)肺朝百脉,主治节
2、系统连属:
(1)肺在志为悲忧(2)在液为涕(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4)在窍为鼻
3、小结(3分钟)
脏腑总的生理功能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储藏精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4、作业布置(2分钟)
1、如何理解心主血脉?
2、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意义。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3周第5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脾、肝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牌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2、掌握肝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3、
重点:1、牌的生理功能
2、肝的生理功能
难点:1、脾的病理变化
2、肝的病理变化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心、肺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三)脾
1、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2)脾主升清:向上布散津液:固托内脏在正常的位置而不下移。
(3)脾主统血:脾气固摄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不溢于脉外。
2、系统连属:
(1)在体合肌肉(2)在志为思
(3)在液为涎(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四)肝
1,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表现在以下四方面: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2)肝主藏血:具有储藏血液及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2、系统连属:
(1)肝在志为怒
(2)在液为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为罢极之本”
(4)开窍于目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介绍了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和主
藏血。
4、作业布置(2分钟)
1、如何理解脾主运化?
2、如何理解肝主疏泄?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3周第6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肾、六腑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2、掌握胆、胃、大肠、小肠的生理功能
3、了解胆、胃、大肠、小肠的病理变化
重点:1、肾的生理功能
2、胆、胃、大肠、小肠的生理功能
难点:1、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脾、肝的生理功能。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五)肾
1、肾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体物质代谢
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肾主水:主持和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
(3)肾主纳气:肾为气之主,肺为气之根,共同维持呼吸协调
2、系统连属:(1)肾在志为恐(2)在液为唾(3)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4)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附:命门:强调肾中阴阳之气的重要性。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概述:
1、六腑的名称: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2、六腑总的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3、六腑总的生理功能的特点:传化物而不藏
(一)胆:(1)储藏排泄胆汁(2)主决断
(-)胃:(1)主受纳、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为顺
(三)小肠:(1)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
(四)大肠:传化糟粕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介绍了肾的生理功能: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以及胆、胃、大肠、小肠的
生理功能。
4、作业布置(2分钟)
1、如何理解肾藏精?
2、六腑总的生理功能及特点是什么?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4周第7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2、掌握奇恒之腑的概念
3、了解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1、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2、奇恒之腑的概念
难点:1、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肾的生理功能。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五)膀胱:贮尿和排尿
(六)三焦:(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3)上焦如雾,中焦如汹,下焦如渎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脑
1、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动2、主感觉运动
(-)女子胞
1,主月经2、主孕育胎儿3、主生理性带下
三、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与肺:生理联系:主要反应在气血运行方面;
病理联系:心肺气虚
(-)心与脾:生理联系: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方面;
病理联系:心脾两虚
(三)心与肝:生理联系:血液的运行储藏与精神、情致方面;
病理联系:心肝阴虚
(四)心与肾:生理联系:水火相济,精血神方面;
病理联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五)脾与肺:生理联系:气的生成与津液代谢;
病理联系:脾肺两虚
(六)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介绍了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奇恒之腑的概念,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4、作业布置(2分钟)
1、如何理解心肾不交?
2、如何理解脾与胃的关系?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4周第8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节精、气、血、津液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精、气、血L、津液的定义、功能
2、掌握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3、了解元、宗、营、卫气的生成及功能
重点:1、精、气、血、津液的定义、功能
2、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难点:1、气的功能
2、气与血的相互关系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六腑的生理功能。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精(一)、精的概念:广义和狭义之精
(二)、精的功能: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激发和推动力。
二、气(一)、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水谷精气、自然界的清气。
(三)气的功能:五个方面: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1、气机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五)气的分类:中医学中气的内容丰富,分成四类:
1、元气:(1)、生成: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2)、分布:散布全身。
(3)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推动激发脏腑的生理功能。
2、宗气:(1)、生成: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化生而成。
(2)、分布:聚于胸中(3)、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1)、生成:来源于水谷精气,由脾胃化生。(2)、分布:行于血脉中
(3)、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4、卫气:(1)、生成:来源于水谷精气,由脾胃化生。(2)、分布:行于脉外
(3)、功能:护卫肌表,抗击外邪、温煦作用、调节肌嗪开合,汗液排泄。
三、血(一)、血的基本概念(二)、血的生成(三)、血的功能(四)、血的运行
四、津液(-)、津液的概念(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三)、津液的功能。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精与血:精血同源;2、气与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3、血与津:津血同源。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精、气、血、浮液的生理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4、作业布置(2分钟)
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2、气与血的关系如何?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5周第9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三节经络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的名称、经络的走向及交接、分布规律
2、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3、了解经络在中医学的应用
重点:1、经络的概念、经络的名称、经络的走向及交接、分布规律
2、经络的生理功能
难点:1、经络的走向及交接、分布规律
2、经络在中医学的应用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三节经络
•、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2、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机能平衡4、感应传导作用
(二)阐释病理变化
(三)指导疾病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三、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命名
(-)体表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1、体表分布规律2、走向和交接规律3、分布与表里关系4、流注次序
四、奇经八脉
(-)定义(二)生理意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
(三)主要四条经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五、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四节体质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强调“形神合一”。
二、体质的分类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经络的概念、经络的名称、经络的走向及交接、分布规律,经络的
生理功能,经络在中医学的应用,以及体质学说的有关内容。
4、作业布置(2分钟)
1、经络的走向及交接规律。
2、经络的生理功能。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5周第10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四章病因病机第•节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病因、六淫的概念
2、掌握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
3、了解防气的致病特点
重点:1、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
2、
难点:1、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
2、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经络的有关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一节病因
概述1、发病: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动态平衡被破坏就发病(阴阳失衡)
2、正气、邪气的概念及与发病的关系
3,病因的基本概念
•、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概述:1、六淫、六气的概念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性: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1、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
2、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
3、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
4、湿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6、火(热)邪: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耗气伤津;
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
(-)疫历
1、疫历的定义疾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2、疫病的致病特性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
3、疫为发生与流行的因素:彷气的发生与流行,除与人群正气强弱有关之外,也与气候
反常,环境污染,饮食不洁,预防无力和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病因、六淫的概念,六淫邪气和疫疣的致病特点。
4、作业布置(2分钟)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6周第11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二、内伤致病因素三、其他致病因素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内伤致病因素的范围
2、掌握七情、饮食、劳逸因素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3、了解其他致病因素
重点:1、七情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2、饮食、劳逸因素的致病特征
难点:1、七情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2、饮食、劳逸因素的致病特征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七情
1,七情的定义
2、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
(二)饮食:饮食所伤的致病特征(受病脏腑以脾胃为主)
1、饮食不节: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饮食不干净
3、饮食偏嗜:偏嗜生冷寒热
(三)劳逸
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逸
三、其他致病因素:
1、外伤
2、烧烫伤
3、冻伤
4、虫兽伤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内伤致病因素中七情、饮食、劳逸因素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4、作业布置(2分钟)
1、七情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6周第12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第二节病机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痰饮、瘀血致病的共同特征
2、掌握常见的病机
3、了解结石致病的共同特征
重点:1、痰饮、瘀血致病的共同特征
2、气机失常的病机
难点:1、瘀血致病的共同特征
2、阴阳失调的病机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七情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1、痰饮的形成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而成。
2、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气血、致病广泛多端、重浊粘滞缠绵。
(二)瘀血指经脉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留于体内未能消散的“离经之血”。
1>瘀血的形成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因外伤使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
2、瘀血的致病特点
(1)病位不一,病证各异
(2)病证虽多,特点共同:疼痛、肿块、出血、紫绢、舌质紫喑、脉涩或结代。
(三)结石为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
1、结石的形成由脏腑本虚,湿热浊邪乘虚而入,蕴郁积聚不散,或湿热煎熬H久而成。
2、结石的致病特点:病位不同,病证不一;易阻气机,易致疼痛;病程较长,时起时伏。
第二节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包括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等。
-正邪相争1、与发病2、与病邪出入3、与虚实变化4、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1、与发病2、与寒热变化3、与疾病转归
三气机失常
(-)气滞指气阻滞,或气郁而不散,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二)气逆指气机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太过,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三)气陷(四)气闭(五)气脱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痰饮、瘀血致病的共同特征,以及常见病机。
4、作业布置(2分钟)
1、瘀血致病的共同特征。
2、气机失常的表现有哪些?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7周第13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五章四诊第一节望诊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主要表现及意义
2、掌握五色主病的内容
3、掌握正常舌象及异常舌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重点:1、五色主病
2、正常舌象及异常舌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难点: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主要表现及意义
2、异常舌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五章四诊
概述:四诊一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
原理一有诸内者形诸外;方法一四诊合参。
第一节望诊
一、全身望诊:主要是望病人的精神、面色、形体、姿态等整体表现。
(一)望神:一般分为“有神”、“少神”、“失神”、“假神”与神志异常等。
(二)望色:主要是指通过观察面部的颜色与光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1、常色:正常人面色——红黄隐隐(有胃),明润含蓄(有神)。
2、病色---五色主病
青色一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赤色一主热证;黄色一主虚证、湿证、黄疸;
白色一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一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
(三)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四)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肢体的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二、局部望诊:望头面、望五官、望颈项躯体、望皮肤、望毛发
三、望排出物:望排出物和分泌物。
四、望小儿指纹:望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的形色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风、气、命。
五、望舌
(-)望舌质: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
(二)望舌苔: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三)望舌的临床意义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望诊的主要内容:包括望神、望舌、望色。重点是五色主病,以及
望舌质、望舌苔的临床意义。
4、作业布置(2分钟)
1、五色主病。
2、望舌色、望苔色的临床意义。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7周第14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节闻诊第三节问诊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熟悉闻诊、问诊的内容。
2、熟悉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口味的意义。
3、了解问诊其他内容的意义。
重点:1、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口味的意义。
2、
难点:1、问寒热、、问饮食口味的意义。
2、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五色主病及望舌色、望苔色的主要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二节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听声音
听声音,是指听辨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咳嗽、
呃逆等病理变化所发出的异常声响,来判断疾病寒热虚实性质的诊病方法。
包括: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
二、嗅气味
嗅气味,主要是嗅辨病人的口气、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气味。
第三节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
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问寒热: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二、问汗: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出汗部位。
三、问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特点、疼痛的部位一头痛、胸痛、胁痛、脱痛、腹痛、腰痛等。
四、问饮食口味:食欲与食量、口渴与饮水、口味。
五、问睡眠:失眠叮嗜睡
六、问二便:大便、小便。
七、问经带:月经--应问周期、经量、经色、经质、行经有无疼痛等情况;带下。
八、问小儿:注意询问其出生前后(包括孕育和产育期),预防接种,有否传染病接触史及
是否患过麻疹,水痘以及喂养、发育、兄妹父母健康状况,有无遗传疾病等情况。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闻诊、问诊的主要内容:重点是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口味的意义。
4、作业布置(2分钟)
1、问寒热的意义。
2、间饮食口味的意义。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8周第15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四节切诊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脉诊的原理、意义
2、掌握正常脉象、常见病脉及其主病
3、了解按诊的内容
重点:1、正常脉象
2、常见病脉及其主病
难点:1、常见病脉及其主病
2、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问诊的内容,重点是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口味的意义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四节切诊
切诊,就是医生运用手指或手掌的触觉,对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
以了解病情的•种方法,它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
一、脉诊
()脉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
(-)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诊脉部位:普遍运用“寸口诊法”,分寸部、关部、尺部三部。
诊脉的方法:先中指按在掌后高骨(槎骨茎突)内侧动脉处,称中指定关,再用食指
按在关部前定寸部,无名指按在关部后定尺部,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目触按脉体。
用举、寻、按反复触按体察脉象。
(三)正常脉象:称“平脉”、“常脉”。基本形象为:三部有脉,沉取不绝,一息四〜五
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节律均匀。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16脉)
提纲脉:1、浮脉,主表证。亦可见于虚阳外越证。2、沉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证,
无力为里虚证。3、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实寒证,无力为虚寒证。4、数脉,主热证。
有力为实热证,无力为虚热证。5.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俱虚。6.实脉,主实证。
其他脉象:弦脉、滑脉、洪脉、紧脉、濡脉、细脉、涩脉、结脉、代脉、促脉。
(五)相兼脉与主病
二、按诊:医生用手触摸、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及内脏病变的情况。
分为:按胸胁、按脱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腌穴。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切诊的主要内容:重点是正常脉象及常见病脉及其主病。
4、作业布置(2分钟)
1、脉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
2、六个提纲脉脉象及其主病。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8周第16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六章辨证第一节八纲辨证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辨证及八纲辨证的概念。
2、掌握症、证、病的含义、联系与区别。
3、了解八纲辨证的要领。
重点:1、辨证及八纲辨证的概念。
2、症、证、病的含义、联系与区别。
难点:1、症、证、病的含义、联系与区别。
2、八纲辨证的要领。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16个常见病脉的表现及意义。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六章辨证
概述:1、辨证的含义: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中
医基础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
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病情的发展趋势等,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2、症、证、病的含义、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是医生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r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八个纲领,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和病证类别的•种辨证方法。
・、表里: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对纲领。
(一)表证(二)里证(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表里同病与半表半里
二、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寒证和热证是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寒证(二)热证(三)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
三、虚实: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虚证,是指正气虚;实证,是指邪气盛。
(-)虚证(二)实证(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虚实夹杂、虚实转化
四、阴阳: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
所以,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证指体内寒邪凝滞,或阳气虚衰所致。机体反应呈衰退的表现。
(-)阳证阳证是指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所致。机体反应呈亢盛表现。
(三)亡阴与亡阳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辨证及八纲辨证的概念、症、证、病的含
义、联系与区别,以及八纲辨证的要领。
4、作业布置(2分钟)
1、辨证及八纲辨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如何鉴别。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9周第17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节脏腑辨证(一)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心气虚、心阴虚、心火炽盛、心血瘀阻的辨证。
2、掌握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大肠湿热的辨证。
3、掌握脾气虚、脾不统血、脾气下陷、食滞胃脱证辨证。
重点:1、上述心、肺、脾病证的证候。
2、
难点:1、上述心、肺、脾病证的证候分析。
2、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八纲辨证的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二节脏腑辨证
概述:脏腑辨证的概念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气虚、心阳虚一一指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二)心血虚、心阴虚-一指心血不足,心失濡养,以及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三)心火炽盛-一是心火内炽所表现的证候
(四)心血瘀阻一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表现的证候。
(七)小肠实热一指小肠热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心火内炽,下移小肠所致。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气虚一指肺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肺阴虚-一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三)风寒束肺--由感受风寒,肺卫失于宣发所表现的证候。
(四)风热犯肺--由外感风热侵袭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六)大肠湿热--指湿热蕴结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洁所致。
(七)大肠液亏--是阴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年高或产后等所致。
四脾与胃病辨证
(-)脾气虚一-是脾气虚弱,健运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
(三)脾气下陷-一指脾气不足,升清无能所表现的证候。多继发于气虚之后等原因所致。
(四)脾不统血一一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
(六)食滞胃院--是食物停滞胃院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心与小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的主要内容:重
点是心、肺、脾等脏病证的辨证。
4、作业布置(2分钟)
1、风寒束肺证的证候及分析。
2、脾气下陷的证候及分析。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9周第18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节脏腑辨证(二)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肾阴虚、肾阳虚、膀胱湿热证的辨证
2、掌握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的辨证
3、了解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胆郁痰扰、肾精不足证的辨证
重点:1、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肾阴虚、肾阳虚、膀胱湿热证的辨证
2、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的辨证
难点:1、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肾阴虚、肾阳虚、膀胱湿热证的辨证
2、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的辨证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心与小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的主要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四、肝与胆病辨证
()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抑郁所致。
(-)肝火上炎--是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所致。
(三)肝阳上亢一一指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的证候。
(四)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和血虚生风所表现的证候。
(五)肝胆湿热--是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感受湿热外邪等因素所致。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阳虚--是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二)肾阴虚--是肾脏阴精不足,虚热内扰所出现的证候。
(三)肾不纳气一一是肾气亏虚,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
(四)肾精不足--是肾中精气亏损所表现的证候。
(五)膀胱湿热--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
六、脏腑兼病辨证
(-)心脾两虚一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
(-)心肾不交--是心肾阴虚,心火独亢所表现的证候。
(三)肝脾不调--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四)肝胃不和--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五)肝肾阴虚一-是肝肾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肺脾气虚一一脾肺气虚所表现的证候。
(七)脾肾阳虚--是脾肾两脏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肝与胆病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以及脏腑兼病辨证的相关内容。重
点是肝、肾二脏病证的辨证和常见的脏腑兼病的辨证。
4、作业布置(2分钟)
1、肝胆湿热的证候及分析。
2、心肾不交的证候及分析。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10周第19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第一节防治原则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总的防治原则
2、掌握中医学的预防思想
3、了解正治与反治
重点:1、中医学总的防治原则
2、正治与反治及其具体运用
难点:1、正治与反治及其具体运用
2、中医学的预防思想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肝与胆病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以及脏腑兼病辨证的相关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概述:治则与治法的概念。治则一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第一节防治原则
一、预防为主
()未病先防:指机体在未病之前,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2.养生保健;3.药物预防与人工免疫
(-)既病防变:防病于未然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病求本
(-)正治与反治1、正治2、反治
(二)标本缓急1、急则治标2、缓则治本3、标本兼治
(-)损其偏盛:指对于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治之。
(-)补其偏衰:指对于阴或阳的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可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
四、扶正祛邪: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扶正。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三)因人制宜:根据年龄、性别、体质及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3、小结(3分钟)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中医学总的防治原则的相关内容。重点了解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和
常用的中医治则。
4、作业布置(2分钟)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预防思想。
2、正治与反治及其具体运用。
5、课后思教
装注之考雇考洸课时教案
授课专业:护理班级:护理2043教师:张德新职称:副主任医师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第10周第20次课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A教具:教材
课题:第二节治法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治法及八法的概念。
2、了解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了解八法的临床应用。
重点:1、八法的概念
2、八法的适应症
难点:1、八法的临床应用
2、
教学进程
1、知识点复习与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中医治则的有关内容。
2、讲授内容及方法(80分钟)
第二节治法
概述:1、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
2、八法,即汗、吐、下、和、湿、清、补、消。
一、汗法:乂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媵理,调和营卫,以祛邪外出解除表证
的治疗大法。主要适用于•切外感表证,某些水肿和疮疡病初起,以及麻诊透发不畅等兼
表证者。具体又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治法。
二、吐法:乂称催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以引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治疗大法。主要适用于
痰积、宿食停留胸膈胃脱者,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者。分为寒吐、缓吐、热吐等具体治法。
三、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食、痰、
血、湿、水等结聚目的治疗大法。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宿食、瘀血、痰
浊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下法又分为寒下、湿下、润下、逐水、攻瘀等具体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识人民币小学数学教案
-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案6篇
- 幼师职业生涯规划书
- 食堂年终工作总结(19篇)
- 英文在职证明模版
- DB12-T 1061-2021 律师民事诉讼文书格式
- 2024-2025学年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二调生物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荆楚理工学院《软件测试》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恒牙临床解剖-上颌中切牙(牙体解剖学课件)
- GB/T 44592-2024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
-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16套-直接打印版
- 新教科版(2017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 新高考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六条建议
- 红豆朱家明版本吉他谱
- 静压力管桩施工方案(完整版)
- 常用各种阀门报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