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工作主要规章制度目录
1、查房制度
2、医嘱制度
3、转院制度
4、定向转诊管理制度
5、处方制度
6、查对制度
7、重危病人抢救制度
8、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9、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0、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1>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12、会诊制度
13、病例讨论制度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5、住院病历管理制度
16、疾病证明书制度
17、门诊工作制度
18、二、三级医院支援社区定期工作制度
19、医务人员外出管理制度
20、病情告知、手术和创伤性检查签字制度
21、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制度
22、首诊负责制
23、受聘外院医学技术顾问管理制度
24、贵重药品和麻醉药、精神药使用管理制度
25、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6、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27、医疗意外和突发性事件报告制度
28、传染病、性病报告制度
29、消毒隔离制度
30、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
29、保护性医疗制度和保护病人隐私制度
30、住院医师培养、管理制度
31、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32、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
33、医技科室管理制度
查房制度
1.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重点解决疑难病例;
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
院外会诊;抽查病历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
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
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2.责任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危
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听取指导住院医师
及其他主治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决定必
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院内会诊;有计划的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
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记录;决定病人出院和转科。
3.非责任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每日查房至少2次。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
新入院病人;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检查
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
嘱执行情况;开写次晨特别检查医嘱和给予的临时医嘱;随时观察病情变
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饮食情
况,征求病人对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4.科主任(主任医师)、责任主治医师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科主任(主任医
师)查房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护士长参加;
责任主治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参加。
5.对于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
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
6.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作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检查片,各
项检查报告及所需的检查器材。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情
况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
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上级医师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应及时记录在
病程记录中,并请上级医师签名。
医嘱制度
一、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两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
整理必须准确,如需要更改撤销时一,要用红笔填“取消”,并签名。临时医嘱
必须及时向护理人员交待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
二、开写、执行医嘱必须有医、护人员用楷书签全名,要注明时间。
三、医师开出医嘱后要仔细复查,无误后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人员对可
疑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四、在抢救和手术中,不得不下达口头医嘱时.由经治医师下达口头医嘱,
护士复诵一遍,经医生核实无误方可执行,事后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
五、医师下达医嘱要认真负责。不允许不见患者就下医嘱。
六、护士要每班查对医嘱.夜班查对白班医嘱,每周由护士长总查对一次,
护理部对医嘱要随时抽查。转抄医嘱必须由另一名护理人员查对方可执行。查
对人员要签字。
七、手术后要停止术前医嘱,重开医嘱,并且分别转抄于医嘱本和各项执
行单上。
八、需要下一班护士执行的临时医嘱交接班时,要说明并在护士值班记录
上标明。
九、一般情况下,无医嘱,护士不得对患者做对症处理。如在抢救危重患
者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场,护士可针对病情给予临时的必要处理,但处理
后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转院制度
一、限于本中心技术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由科内讨论或科主任
提出,经医务科报请中心主任或分管副主任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
同意后方可转院。
二、急性传染病、精神病不得转外省治疗。应按本市有关传染病规定转至
定点传染病医院。
三、病员转院、转科,无论什么病例,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
应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较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护人
员护送。病员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出院时,按卫生部规定应由
接诊医院写治疗小结,退回我院交病案室存档。转入疗养院的病员只要病历简
要。
四、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同意,转科前需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
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登记,按联系时间转科。转出科应派人陪送到转入科,
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及时进行检查治疗。
五、签字:须有患者本人或家属或委托人签字、同意转院。
定向转诊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06)34号)、《关于
印发〈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的
通知》(沪卫基层(2006)8号)等文件精神,规范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
能定位,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质量,建立和完善合理诊治、逐级转诊的医疗
秩序,推动构建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制定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向转诊管理制度如下:
一、定向转诊原则:
1、坚持临床诊治需要的原则。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合理诊治,
根据病情需要实施定向转诊,确保医疗安全。
2、由具有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审核把关,根据病情需要及时
进行转诊。
3、坚持规范转诊原则,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转
诊。
二、定向转诊的条件
患者病情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及时予以转诊:
1、符合急诊和危重指征。
2、连续三次门诊不能明确诊断,或有难以解释的症状;经规范治疗、完
整疗程,但疗效不清,或体征继续加重。
3、超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范围,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和诊疗手
段无法支持的。
4、因病情较重、复杂(合并多种较为严重的夹杂症等)或自身体质等原
因,可能发生病情突变的。
5、存在其它较为复杂的诊疗等问题。
三、定向转诊医疗机构的选择
定向转诊医疗机构的选择应当遵循就近、及时、便捷的原则。
1、定向转诊医疗机构的首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区(县)范围内的
二级医疗机构;
2、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或为诊断明确的疑难、专科病例,且区域内的二
级医疗机构不具备诊疗条件或能力的,可直接转诊至相应的三级专科医疗机
构,也可直接转诊至设有相应市临床医学中心或重点学科的三级综合性医疗机
构。
四、制定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向转诊程序
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治医师诊查,符合上述定向转诊条件的,经治医师
应当提出转诊的建议,按照《关于下发“上海市医疗机构定向转诊单”样张和使
用说明的通知》要求,开具“上海市医疗机构定向转诊单"(以下简称“定向转
诊单”),填写转诊患者基本信息、疾病和转诊意见等内容并签名(章),经具
有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名(章)后,加盖“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转诊专用章”(样章见附件)。如转诊患者为《本市市民社区就诊和定向
转诊普通门(急)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规定的约定对象,可凭已办理约定
服务的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或合作医疗卡,加盖“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约定服务转诊专用章
五、定向转诊管理
1、对于患者因同一病情、同一目的提出转诊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只负责开具一次定向转诊单。
2、对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及时予以转诊,并进行
登记;对不符合转诊指征的,应当做好解释和诊疗工作。
3、如符合定向转诊条件,但经解释,患者仍坚持要继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就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在该患者病历上注明,并经患者签字认可。
4、加强对定向转诊的管理,落实审核把关、转诊协调、信息管理等相关环
节,为患者提供规范、及时、便捷的转诊医疗服务。
5、成立以中心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专项工作小组,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各
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人。
处方制度
一、医师(士)处方权,由科主任提出意见,经医务科审查,报分管主任批准,
办理手续,并将字样留于药剂科及医务科。新毕业及助理医师(士)处方应在执业
医师签字后生效。
二、药剂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凡不
合规定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及发药。
三、有关毒、麻、限剧药品处方,遵照毒、麻、限剧药品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
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执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或从事临床工作5~7年以上的
执业医师,经中心主任批准,可授予麻醉药处方权。
四、处方项目必须填写齐全,用药正确,医师签全名配方,发药划价都要签名
或盖章,对项目不全,字迹潦草,签名不清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发药。
五、一般处方药品以三日用量为限。对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增加。处
方当日有效,过期须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调配。
六、医师(士)不得为自己及直系亲属开处方。
七、处方由药房严格把关,药剂人员按处方分类、分级权限对照签字留样卡片
严格执行,不准超越权限范围使用,对无处方权的处方或不合格的处方应拒发药并
予登记。
八、药房每月对全中心处方进行抽查并做出分析,对重大错方和大方及伪
方应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九、处方一般用钢笔、毛笔书写,使用蓝黑墨水,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如
涂改须医师在涂改处签字,一般用中文或拉丁文书写。急诊处方须在左上角盖“急”
字图章。
十、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省厅颁发的药品标
准为准。如因医疗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一,医师必须在剂量旁重加签字方可调配,对
于国家未规定的药品名称,可用通用名。
十一、处方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用量以克(g)、毫克(mg)、毫升
(ml)、国际单位(lu)计算;片、丸、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
瓶为单位。并注明容量和(或)剂量,合剂要标明数量和单位;溶液必须注明含量浓
度,以瓶为单位,标明数量。
十二、一般处方保存一年,毒、麻药品处方保存三年,麻醉处方保存五年,到
期请示院长批准销毁。
十三、医师处方要自己签名。不准代签,更不准在空白处方上预先签名交给无
处方权者使用。一经发现即于严肃处理。
十四、药剂师(士)有权监督医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对于违反规定,乱开处
方、滥用药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发药。情节严重者,应报告医务科检查处理。
十五、药剂人员及医技科室人员不得开专业用药之外的处方,特殊情况报请中心分
管主任批准后,方有处方权。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心工作人员在
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熟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
论直接或间接用于病人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及其生活用品,(如药物、敷料、器
械、压缩气体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具备品名正规,标记清楚,有国
家正式批准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期限,物品外观表现符合安全要求。凡字
迹不清楚、不全面、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应禁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如
有不适等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再次进行查对工作,包括应用的一切物品,直至找
出原因。所用物品不得丢弃,应按要求妥善保管备查。
有关科室查对制度
(-)、检查科室查对制度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目的。
2、收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
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检验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复核结果。
5、发报告,查对科别、病房。
(二)、放射线科查对制度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及目的。
2、发报告时,查对检查项目诊断、患者姓名、科室。
(三)、理疗科及针灸室查对制度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部位、种
类、计量、时间。
2、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数和质量,取针时查对针数和有无断针。
(四人药房查对制度
1.配方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
2.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含量、配伍禁忌。
3.发药时,实行“四查、一交代”:
(1)查对药名、规格、剂量、含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
(2)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
(3)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变质。安甑针剂有无裂痕、各种标志是否清楚、
是否超过有效期;
(4)查对姓名、年龄;
(5)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
(五)、护理部查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查医嘱、治疗单、药物有否变质、沉淀、混浊、失效期、瓶口裂痕等现
家。
七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用药后的反应。如果同时混合使用数种药物,
应注意配伍禁忌。
重危病人抢救制度
一、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主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枪救工作。
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
任或主治医师或中心应急抢救小组成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
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中心分管主任,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
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
门。
三、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
四、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
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
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五、及时向病员家属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的配合。
六、做好转院工作,及时与120、家属联系。
七、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辅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
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
八、抢救室处于备用状态,以备急、重症病人抢救时使用。
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医师值班,原则上应由住院医师任一
线值班,主治医师任二线,值班医生条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方可参加临床第一
线单独值班(医技科室根据本科情况,可酌情放宽条件限制)。
(二)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交班时.,应
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
(三)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
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值班、
交接班医师必须执行双签名。
(四)值班期间急诊入院病人,原则上要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如需急救处理来不
及书写病历时,应记首次病程记录,然后根据时间情况补写病历。
(五)值班医师在班期间,必须尽职尽责,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的临
时处理,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
(六)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随便找人顶替,确有特殊情
况时经科主任批准并交待工作后方可调换。
(七)值班医师若有事需暂时离开,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当护理人员请叫时
立即前往诊视。
(八)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如因抢救病员或其他特殊原因未得到休息
时,过后酌情予以适当补休。
(九)每日晨,值班医师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主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
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十)值班医师每晚9:30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
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
(十一)值班医师负责值班室的清扫。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
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
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
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
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
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
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
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
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
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
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
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
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
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一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
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
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
敏史等项目。
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
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
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十四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十五条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
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危重患者时,
应当书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
内容及要求执行。
第三章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六条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
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
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第十七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
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
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
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
亡后24小时内完成。
第十八条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
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
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
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
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
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
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
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
示区别。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
体重等情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
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
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
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
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
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
倾向的疾病。
(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
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
统等。
(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
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
及检查号。
(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
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第十九条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
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
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
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第二十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内容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
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一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况、
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二条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
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
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
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
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
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
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
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
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
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
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
程记录。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
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
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
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
意见等。
(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
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
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
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
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
(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
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
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
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
日期,转出、转入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
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总
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
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八)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
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
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
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九)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
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
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
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十)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
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应另页书写。内
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
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
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
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内容包括会诊意
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申请会
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十一)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内容
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
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
(十二)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
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讨论内
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
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记录者
的签名等。
(十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是指在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拟施麻醉进行
风险评估的记录。麻醉术前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
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
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证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
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十四)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
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用药、
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始及结
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发情况及处理、手术
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
(十五)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
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
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
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
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等。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
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
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
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
(十七)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
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
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
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十八)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
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
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十九)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是指麻醉实施后,由麻醉医师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
况进行访视的记录。麻醉术后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
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术后医嘱、
是否拔除气管插管等,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二十)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
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
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二十一)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
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
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
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二十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
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内
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
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
(二十三)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病危)患者
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
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
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二十三条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
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
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和术者签名等。
第二十四条麻醉同意书是指麻醉前,麻醉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麻醉的相关情
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麻醉意见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科别、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患者基础疾病及可能对
麻醉产生影响的特殊情况,麻醉中拟行的有创操作和监测,麻醉风险、可能发生的
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麻醉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第二十五条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
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指征、拟输血成份、输血前有关检
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
日期。
第二十六条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是指在实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经
治医师向患者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检查、
治疗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七条病危(重)通知书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
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科别,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况,患方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一式两份,
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第二十八条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
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
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
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
名等。
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
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医嘱不得涂改。需
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
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第二十九条辅助检查报告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所做各项检验、检查结果的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报告日期、报告人员签名或者印章等。
第三十条体温单为表格式,以护士填写为主。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
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
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
第四章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
第三十一条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
档、WPS文档等)。打印病历应当按照本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
员手写签名。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打印字
迹应清楚易认,符合病历保存期限和复印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
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
第五章其他
第三十四条住院病案首页按照《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
医发〔2001)286号)的规定书写。
第三十五条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
卫生部令第35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本规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
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
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
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
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
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
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
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
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
录。
第十条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
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
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
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
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
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
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
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
物过敏史等项目。
第十四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中医四诊情况,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
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中医四诊情况,必要的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十五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十六条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
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实施中医治
疗的,应记录中医四诊、辨证施治情况等。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
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第三章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七条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
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
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第十八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及查
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
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
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
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第十九条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
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发病节气、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并结合中医问诊,记录目前情况。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
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
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
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
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
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
(“”)以示区别。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结合十问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寒热、饮食、睡眠、
情志、二便、体重等情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
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
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
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
女性患者记录经带胎产史,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
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
遗传倾向的疾病。
(六)中医望、闻、切诊应当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
等。
(七)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
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
神经系统等。
(A)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九)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
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
构名称及检查号。
(十)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
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十一)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第二十条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
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
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
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第二十一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
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二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
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
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三条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
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
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
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参照中药饮片处方相关规定执行。
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
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
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
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
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
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
医鉴别诊断。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
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
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
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
一次病程记录。
日常病程记录应反映四诊情况及治法、方药变化及其变化依据等。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
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
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理法方药分析、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
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
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和理法方药的分析及诊疗意见等。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
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
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
人小结意见等。
(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
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
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
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
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戈I、
医师签名等。
(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
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
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
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
或转入日期,转出、转入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
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
签名等。
(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
情况总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
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
等。
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A)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
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
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九)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
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
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
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十)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
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应另页
书写。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
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常规会诊意见记录
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
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内容包
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十一)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
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
注意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
(十二)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
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
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
记录者的签名等。
(十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是指在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拟施麻醉进
行风险评估的记录。麻醉术前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
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
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证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
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十四)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
的记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
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
始及结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发情况及处理、
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
(十五)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
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
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
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
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
及处理等。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
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
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
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
(十七)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
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
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
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十八)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
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
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十九)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是指麻醉实施后,由麻醉医师对术后患者麻醉
恢复情况进行访视的记录。麻醉术后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
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
术后医嘱、是否拔除气管插管等,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
日期。
(二十)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
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
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中医调护、医师签名等。
(二十一)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
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
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
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二十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
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
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会计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合集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人事管理篇
- 电子行业年度策略报告:科技自立AI具能
- 单位管理制度品读选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2024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辽阳检验检测仪器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外来员工劳动合同「版」
- Unit 2 单元课后培优练(原卷版)
- 山东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爱上国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华理工大学
- 项目经理部考核评分表
- 贴面 贴面修复
- 高中新教材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 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 力士乐-mtx micro简明安装调试手册v4updated
- GB/T 19326-2022锻制支管座
- GB/T 9740-2008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 GB/T 7424.1-1998光缆第1部分:总规范
- GB/T 6807-2001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 GB/T 15109-1994白酒工业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