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探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7900字(论文)】_第1页
【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探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7900字(论文)】_第2页
【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探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7900字(论文)】_第3页
【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探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7900字(论文)】_第4页
【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探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7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分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目录TOC\o"1-2"\h\u9053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分析—以S师范学院为例 1181471引言 11797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47971.2研究方法 2155682基础理论 3171532.1城市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3186122.2城市管理的意义 3238012.3城市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395983.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困难 470743.1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4274033.2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就业概况 4175383.3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困境 524304.国内开设城市管理院校的经验借鉴 533474.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概况 5303724.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概况 6228294.3前沿院校和S师范学院进行对比 780144.4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展望 8249375.结论 81169参考文献 8摘要:城市的发展方兴未艾,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高校开始出现了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如何能够更好的培养出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立国之本,培养出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可以更好的为国家所用,促进国家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固步自封,着眼自己,还应该放眼外界,吸收外部的优秀经验,内化为己所用,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以S师范学院为例,介绍了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概况,指出院校城市管理专业的困境,并且将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与其他前沿的优秀院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做出对比,并对城市管理专未来人才培养提供展望。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培养现状;人才培养;1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都市为核心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弊病与城市的发展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例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城市管理专业的本科高材生[1]。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53所高校具有城市管理专业,为我国提供一代又一代的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城市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广泛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公共领域、规划、政治、经济、计算机技术、法学等众多学科[2]。于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已然构建了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模式雏形,学校内外与国内外联合、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相互合作的大口径、强基础、既具备特色又有理论与实践配合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多样化的联动培养形式特色并取得了良好成效[3]。城市问题的复杂多样,与综合性较为明显,这要求城市管理人才必须既要懂如何管理得当又要擅于各项技术手段,不仅要具备社会学科的文科知识,还要具备自然科学的理科知识,掌握关于城市发展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与技术能力。所以,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各高校所应该追求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4]。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中观层级的城市管理和微观企业管理人才和宏观国家管理人才较为匮乏,亟需一批在知识体系上文科、理科、工科、经济、管理、法学相互融合管理人员。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城市管理发展尚在浅滩,设置本科专业院校较少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综合和专业素质要求较高[5]。1.1.2研究意义着重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最优解,不光可以为构建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方法,同样为城市管理专业的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根据的预测描绘,而且有利于推进城市管理专业继续垂直深耕[6]。并且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利于人才培养更符合中国城市管理实践发展。更好促进了城市管理专业的全面发展。而且培养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也能够更好的为本国的城市化发展而服务,使得城市管理中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管理各部门,领域等等更好的为大局服务。1.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共有三种,首先是文献归纳法,通过知网等论文网站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著作,整理学者们对于城市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本文的探讨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起到了借鉴作用。对比分析法,与其他发展程度较高的高等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做横向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适合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经验加以利用。定性分析法,向城市管理社会科学优秀前沿专家,学者进行咨询,采访,获得人才培养的前沿的经验与知识,将其用于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2基础理论2.1城市管理的含义与特征在我国,所谓的城市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以城市为目标、为达到特定的意图对城市日常运行所进行的操控活动和行为的总和,若在计划经济体制当中,则是对城市中所有单位、主体、企业、部门的综合公共管理,它贯穿了整个城市计划、操作、监察和配合的全过程之中[7]。通常所说的城市管理是狭义的城市管理,市政管理和狭义的城市管理可以基本等同,主要是指政府各单位主体对城市中的公共领域和基础设施做出安排,还有建设的掌控和指引。社会与城市近年来正快马加鞭的发展,制度体系的改变会影响城市管理的主体、形式发生改变。所以,现代城市管理的含义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城市管理含义为各式各样的城市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到管理城市地区公共领域当中的高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而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城市管理又发生了变化,既包括了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或者通过国家制定的规划对城市日常运行所进行的控制活动,也包含了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法规,来对城市中的各种企业、市民、机构团体的生产生活所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行为和活动。城市管理的特征是综合性,开放性与动态性。2.2城市管理的意义城市作为人类的重要生活环境,必须妥善管理,才能使人民过着健康稳定的生活。应以便民利民为主,改变传统的思维,与国家现代化转型相适应。如果没有良好的城市管理,那么城市自然则会混乱不堪,城市分工职能不明确,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运转。而都市还是文明摇篮与价值观的传播中心,必须管理妥当,人类文化才能一脉相承,代代相传[8]。好的城市管理可以更好的传播我国文化,是国家对外形象的象征。在加强我国软实力,提高凝聚力的同时,可以更好让国外感受到国内的文化氛围,影响他人于潜移默化之中。都市还是制度不断优化的伊始,必须管理适宜,才能使都市中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制度更加完善,为民服务。良好的城市必然有着优越的各式各样的管理制度,良好的城市管理不仅是对本城市的管理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全国的城市改革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市在国家繁荣昌盛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管理如果发生偏移,那么势必会造成国家的功能的紊乱。这说明城市管理是把协调、强化城市的各项功能为主要目的。2.3城市管理专业的必要性随着大步流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日臻提高,城市的职能也变得愈发广泛,结构日益深化,体系庞大,这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的人材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11]。但是,就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来讲,尤其是和西方城市化管理进行对比,我国的城市化管理水平仍然望尘莫及,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这让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质量难以保证。正因如此,为了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城市管理专业的教育水平与高等教育体系休戚相关,教育体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教育水平的改变,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城市管理专业成为目录内专业。自从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先后设置了城市管理专业,并在实际探索中不断前进,完善教育水平,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形式[12]。所以,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绝不能是空谈,而是必须的,城市管理专业会是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更快更高的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3.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困难3.1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S师范学院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于2016年管理系开设第一批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直到2020年取消城市管理专业,截止到2021年1月1日,目前共在校三届本科生。学校共培养四届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共计312人,平均每届的规模为78人。授课教师以教授,主任,各科讲师为主,毕业于优秀院校,有着不俗的教学能力。学生的主修科目有:管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管理学,居住区规划,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CAD和PS计算机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还进行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等公共课的教育并进行考试,每学年的学生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课上施行严格的点名制度,学生的到课率基本为100%。从管理系的宗旨:有技能,知人文,会服务出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上的知识,更是走出课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组织各届学生对青岛市的城市规划原理进行实地探究实习,还有对山西省内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实习,并且学习最新城市管理的计算机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深入了解知识的能力。此外,每学期诚挚邀请国内前沿专家对学生进行2-4次学术讲座,紧跟学界前沿,让学生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上有着更深的认识。为山西省,为全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城市管理专业的本科生。3.2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就业概况从已经毕业的一届城管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即将就业情况来看,16级的城市管理学生就业人数为66人,就业率为85%,剩余15%的学生,即12人选择出国留学或者是继续考研。从学生的毕业去向来看,25%的学生,即20人在各地方城市的公共单位例如水利局,城建局等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单位就业,而另外60%左右的学生,46人则只能选择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企业或部门当推销员,接待,大学生西部计划,助理等等,甚至有人长期找不到工作,居家待业。2021年17级城市管理考研升学率为11%,共计九人,有明确就业方向的为15%,共计11人。其余学生则是就业前景模糊,对于是否就业,就业方向等仍是不明确。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城市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总的来说,毕业就业去向的模糊仍令学生不知所措,不得不跨专业考研究生或者是工作。3.3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困境3.3.1专业方面城市管理作为一个新世纪新兴专业,不仅在山西省,在全国的大学出现频度都不高。对城市管理认识不够完善,教育水平自然也仅仅滞留在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尚未有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安排难以把握重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就业角度来讲,最适合城市管理专业的工作是国家公务员和进入相关行政的事业单位,但是国家行政单位进入门槛高,而学生报考公务员的考试难度又太大。不仅如此,由于专业和人员限制,在报考过程中招收城市管理专业的单位屈指可数,学生能报的岗位寥寥无几。综上所述,能留到国家事业单位的学生在整个毕业生规模中比例并不高[13]。因此,城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在相对尴尬的境地。3.3.2学院方面本身可开采的数据和经验缺乏,致使前景尚处模糊。从2016年开始招收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到今天,仅仅有一届的毕业生数据可以参考或使用,这就使数据难以保证科学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对教学安排和就业方面的数据统计参考性很局限,专业未来规划陈陈相因,尚处浅滩。从院系角度来说,S师范学院是一所以\t"/item/%E5%A4%AA%E5%8E%9F%E5%B8%88%E8%8C%83%E5%AD%A6%E9%99%A2/_blank"师范教育为主的学院,管理系作为一个非师范院系,相对其余师范类院系来说,关注扶持的重点在此处于缺乏状态,这就使城市管理专业处于尴尬状态。作为一个新开专业,生存空间较为狭小,亟需大力扶持和帮助。未来模糊致使本专业学生对专业信心不足,转专业和考研的学生占有大部分比例,这就使毕业统计时数据缺失或科学性不足,形成恶性循环,难以留住人才。国内开设城市管理院校的经验借鉴本文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来和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进行横向对比,这两所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课程安排与S师范学院的相似度的较高,70%以上的课程是类似的。其次,城市管理专业的发展水平和S师范学院相差并不悬殊,更具有实际性参考意义,并非空中楼阁,纸上谈兵。4.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概况4.1.1专业特色与优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发展体现“一体两翼”的特色,即“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主体,以先进的城市信息处理与决策技术和大数据定量分析技术为两翼”。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规范化、实证化和国际化”的特点。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的问题,细心管理,以实现管理里的规范化。重视先进管理方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科学化城市管理”的素养;鼓励放眼全球,学习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与经验,以实现学生“发展的理念”和更开阔的视野。为了适应我国城市管理的现代化需要而尽心竭力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4.1.2人才培养质量截止到2021年1月1日,在校城市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为468人,平均每届人数117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挂科率始终保持保持在5%以内,成绩优秀率始终稳定在70%左右。不仅如此,学生在各级科研活动、学科竞赛与文体竞赛中获得多项奖项,包括国家励志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奖、全国高校模拟联合国大赛奖等。学生考研或保送名校。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均有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其中读研,或是出国留学,继续精进专业知识。其中出国深造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4.2.3毕业生就业状况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为广泛的就业前景:能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机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城市发展规划管理、信息化城市管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与咨询决策、管理综合评价及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几年的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前列。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能稳定达到85%以上,其中工作专业对口就业率达60%以上,毕业生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赞扬和一致认可。4.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管理专业概况4.2.1培养目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城市越来越精细与现代管理需要,具有城市管理智能型、城市建设的各类项目可行度分析、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能够胜任城市市政设施经营及管理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行政部门相关管理工作的技能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4.2.2专业特色适应北京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实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充分利用我校“数字城市”实验室、经济管理学科及专业的优势,突出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投融资方案设计,重视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以及综合管理。4.2.3实践教学以学校功能齐全的“数字城市”实验室为基础,以社会上的需求和就业为方向,针对学生所需知识及技能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及实践,实现“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实习基地实践”的三位一体,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及进入工作角色的能力。4.2.4就业去向毕业后可去政府各级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经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包括自来水、电力公司、煤气及天然气公司、热力公司、地铁或交运公司等),或者与市政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营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任职,承担专业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的高层次管理工作。4.3前沿院校和S师范学院进行对比4.3.1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优势S师范城市管理专业学习的科目更加广泛,灵活。除了专业课之外,还有着法学,政治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等其余领域的学科,可以培养出更加综合性,多元化的人才,符合城市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除此之外,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所教学的内容偏于基础,更加贴近实际,易于学生理解。如若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把握,则更有利于知识的精进,更好的为城市管理而服务。4.3.2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劣势做出对比,明了差距,才能更好的知道自己的弊端和短板,进而更好的来改正,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朝着一流前进。不难看出,以上二者的城市管理专业独特优势更为显著,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国际化,先进化。不得不承认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相比之下还是处于落后的阶段,学习的知识缺乏前沿热点,知识体系也更为模糊,学生难以深入挖掘。其次,以上二者有关城市管理专业科研活动,学科竞赛以及文体竞赛丰富,这不仅能更好的培养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走出课本,提升其实践和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对城市管理专业有更全面的把握。相比之下,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相应的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较为匮乏,学生一知半解,缺乏实践,对专业的认识也显得不够全面。最后,从就业的角度上看,以上二者城市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加的全面广泛,对口就业程度高,就业更加的有保障。相对之下,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加的局限,就业前景不明朗,工作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较多,导致学生对本专业信心不足。总得来说,S师范学院应该重点从教学知识先进化和保障就业两个方面入手,来全面促进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发展。4.4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展望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更加智能化,多元化,精细化,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够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城市管理人才培养在现代更应该着眼于技术的新颖性,知识的先进性,以及理论和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注重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摒弃陈旧的老腔老调。除此之外,多元复合型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的综合复杂性要求城市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必须宽泛。这就要求在培养过程中老师能积极调起学生热情与活跃性,在到达一定基础上脱离课本,讲解较前沿的新兴知识,使学生紧跟学界热点。此举可加强学生对城市管理专业的把握,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专业的发展信心,从中观方面促进专业发展。并且专业老师从实践方面入手,组织或增加城市管理专业课余活动来加强教学效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校级,或者是省市级城市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此举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充实自己,从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机会,科研活动是在实践中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升华[15]。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辅导老师要积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充分发挥两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合力攻破难关。在就业之时,希望系里积极安排企业或者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体,城市建设和管理机构等地进行沟通商榷,并且使其通过线下招聘会或者线上互联网等形式积极联系毕业生就业,以此来缓解城市管理就业模糊和就业难的尴尬困境[16]。5.结论本文以S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分析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的概况和困境,并且通过横向比较其他前沿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的优势,提出S师范学院城市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的建议。本文认为,人才培养的发展应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在学校,院系,学生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更好的欣欣向荣,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要以加强知识教育的先进化和着重保证就业为根本,双管齐下,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加规范化,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我国所用,同时也希望本文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谦.城市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规划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