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A941 2018 中文版的标准_第1页
ASTM A941 2018 中文版的标准_第2页
ASTM A941 2018 中文版的标准_第3页
ASTM A941 2018 中文版的标准_第4页
ASTM A941 2018 中文版的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TMA941-2018与钢、不锈钢、相关合金和铁合金有关的术语PAGEPAGE12ASTMA941-2018与钢、不锈钢、相关合金和铁合金有关的术语ASTMA941-2018与钢、不锈钢、相关合金和铁合金有关的术语(中文版)StandardTerminologyRelatingtoSteel,StainlessSteel,RelatedAlloys,andFerroalloys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2018目 录1.范围 12.引用文件 13.术语 1变更一览表 14与钢、不锈钢、相关合金和铁合金有关的术语①①本标准术语由ASTM关于钢、不锈钢和有关合金A01委员会所管辖并由术语A01.22分委员会直接负责。现版本2018年6月1日批准,2018年7月出版。最早出版的为1995年批准。现版本的前一版本为2017年批准为A941-1本标准以固定的标准号A941发布,紧跟着标准号的数字表示原先采用版本的年号,或者是当有修订时的最新修订版的年号。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再次批准的年号。上标符号(ε)表示自上次修订或再次批准以来的编辑变更。1.范围1.1本标准是与钢、不锈钢、相关合金和铁合金有关术语定义的汇编。1.2当一个术语被用于由A-01委员会所负责编制的ASTM标准文件中时,只有在经A01.92分委员会审查之后被认定是通用术语时,才纳入本标准。1.3一些被包括在讨论段范中的定义是定义的一部分,它是强制性的,并包含了与定义项意义有关的附加资料。1.4专用于特定标准中术语的定义将在该标准中示出,并将取代本标准中相同术语的任一定义。1.5本国际标准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TBT)委员会发布的“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发展原则决定”中确立的国际公认的标准化原则制定的。2.引用文件2.1ASTM标准②②相关ASTM标准,可浏览ASTM网站,或与ASTM客服service@联系。ASTM标准手册卷次信息,可参见ASTM网站标准文件汇总。E112测定平均晶粒度的试验方法3.术语3.1本标准特定术语的定义:Accm,Ac1,Ac3,Ac4——见转变温度。Aecm,Ae1,Ae3,Ae4——见转变温度。时效硬化(名词)——由时效造成的硬化,通常是在快速冷却或冷加工之后发生。时效硬化(名词)——见沉淀硬化。时效(名词)——某些钢的性能变化,在大气温度或中温下在热加工或热处理之后(淬火时效,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发生,或者是在冷加工操作之后(形变时效)发生。讨论:由于沉淀硬化,虽然不总发生,但常常造成性能改变,并不涉及到钢的化学成分的改变。合金钢(名词)——除不锈钢外的钢,要求一个或多个下列元素符合标准,其最小含量的质量百分数等于或大于下列值:铝,0.30;硼,0.0008;铬,0.30;钴,0.30;铌:0.06;铜,0.40;铅,0.40;锰,1.65;钼,0.08;镍,0.30;硅,0.60;钛,0.05;钨,0.30;钒,0.10;锆,0.05;或者除了硫、磷,碳和氮以外,任何其他合金元素,0.10。退火(名词)——包括多次热处理的任何一次在内的通用术语。讨论:这一热处理意在例如降低硬度,改善机加工性,便于冷加工,产生所希望的显微组织,或获得所希望的力学的、物理的或者其他性能。当适用时,推荐使用以下更专门的术语:—黑退火,装箱退火,光亮退火,火焰退火,完全退火,石墨化退火,中间退火,等温退火,工序间退火,淬火退火,再结晶退火,球化处理退火和亚临界退火。当无限制条件时、术语“退火”强调完全退火。任何退火过程总能降低应力,然而如果该热处理用于单纯降低应力的目的时,应称为去应力处理。Arcm,Ar1,Ar3,Ar4——见转变温度。人工时效(名词)——在室温以上温度的时效。耐大气腐蚀(名词)——材料抵抗因其与周围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发生降解或改变的能力。讨论:该术语通常涉及碳钢,低合金钢或微合金钢。奥氏体回火,等温淬火(名词)——包括对钢工件进行淬火在内的热处理,从高于转变范围以上的温度足够快地放入保持在高于马氏体范围温度的介质内,以避免形成高温转变产物,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直到完成转变。奥氏体化(名词)——将钢工件加热到转变温度范围以上的温度形成奥氏体组织。烘焙(名词)——加热到一低的温度以除去气体。间歇式炉(名词)——在热处理循环的过程中,钢制件保持固定或震荡状态的一种加热炉装置。坯料渗碳(名词)——和渗碳作业类似,但是不加碳。讨论:这通常是利用惰性材料替代渗碳剂来完成,或在做热处理的工件上涂适当的保护涂料。坯料氮化(名词)——和氮化作业类似,但是不加氮。讨论:这通常是利用惰性材料替代氮化剂来完成,或在做热处理的工件上涂适当的保护涂料。发蓝处理(名词)——在适当的温度下,使钢的工件的无氧化皮的表面受空气、蒸汽或其他试剂的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薄的氧化蓝膜,以改善外观及抗腐蚀能力。讨论:这一术语通常适用于薄板、钢带、或精整零件。它也被用来表示为了改善弹簧性能,对制造后弹簧进行加热。装箱退火(名词)——使氧化最小的条件下,放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退火。讨论:装料通常是缓慢地加热到转变范围以下的温度,但是有时也在高于或处在该温度内,然后缓慢冷却。光亮退火(名词)——在保护性介质中退火,以防止光亮表面变色。压盖钢(名词)——沸腾钢,在钢锭凝固过程中,依靠机械或化学手段限制沸腾反应。碳势(单位)(名词)——在规定条件下,与所考虑的渗碳介质相平衡的纯铁试样表面的含碳量。复碳(名词)——补充在先前表面层渗碳工艺中表面层的碳损失,使这一层相当大程度地恢复到原先的碳水平。碳素钢(名词)——符合标准规定的最大限值的钢,其熔炼分析的质量百分数不大于:碳,2.00;锰,1.65;但是对铬,钴,铌,钼,镍,钨,钒或锆不限定最小值。讨论:除了上述要求外,对碳素钢标准、对于每一规定的合金元素规定最小和最大限值或两者都是允许的,但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熔炼分析限值,受下列限制(a)对锻轧碳素钢制品,规定最大限值不超过:铝,0.10;硅,0.60;钛,0.050。(b)对碳素钢铸件,规定最大限值不超过:铝,0.10;硅,1.00;钛,0.050。(c)对于要求再磷化处理的碳素钢,其磷的规定最小限值不小于0.040。(d)对于要求再硫化处理的碳素钢,其硫的规定最小限值不小于0.060。(e)对于要求再磷化处理或再硫化处理的碳素钢,其规定最小限值不超过:铜,0.050;磷,0.050;硫,0.060。(f)对于要求含硼,铜或铅的碳素钢,其规定最小限值不超过:硼,0.0005;铜,0.35;铅,0.25。碳氮共渗(名词)——在充气气氛下将适合的钢工件加热到Ac1温度以上进行表面硬化,所充气体的组成要使表面同时吸收碳和氮,并扩散以造成浓度梯度。渗碳(名词)——将奥氏体钢工件放到与具有足够高碳势的含碳环境接触,使表面吸收碳,并扩散以造成浓度梯度这样一种工艺过程。表层(名词)——在表面硬化中,通过像渗碳、渗氮和感应淬火热处理,由于改变成分和微观组织或者两者的作用,结果做成外层部分硬度比心部要硬。表面硬化(名词)——包括适用于改变钢的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或者两者的几种工艺的任何一种的通用术语。讨论:通常使用的工艺是:渗碳并淬火硬化;氰化;渗氮和碳氮共渗。推荐使用适用的专门工艺名称。炉前浇注分析(名词)——不赞成使用的术语。优先使用术语‘熔炼分析’。渗入处理(名词)——通过高温扩散作用使得一种或几种元素加入钢工件外层部分。合格证(名词)——对于制造产品,说明产品已按标准(包括发布年号)及采购订单或合同规定的任何其他要求制造,取样,试验和检验,并符合这些要求的文件。讨论:可以使用含有试验报告资料和合格证资料的合格证的单独文件。认证机构(名词)——在产品标准中,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和出具合格证全权负责的机构。校核分析——已被轻视的术语。优先选用术语成品分析。粗晶粒炼钢工艺(名词)——用于不锈钢以外的、意在生产镇静钢的一种炼钢工艺,在其中铝、铌、钛、和钒元素为剩余元素。冷加工(名词)——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温度的机械变形。冷处理(名词)——为了获得希望的状态或性能,例如尺寸或组织稳定性,将钢工件暴露于低于室温的温度。预先热处理(名词)——一种为了使随后的热处理产生所希望的反应,用于钢工件做好准备的初步热处理。连续带式炉(名词)——在热处理循环过程中,有意使得钢制件恒速通过的一种加热炉装置。控制冷却(名词)——为了避免硬化、开裂或内部损伤,或为了产生所希望的显微组织或力学性能,以预定方式使钢工件从高温下冷却。心部(名词)——在表面硬化过程中,表面硬化钢工件的成分或显微组织或两者都没有变化的内部部分。心部(名词)——在复层产品中,多层复合金属材料的中心部分。临界冷却速度(名词)——使奥氏体从转变范围以上温度冷却以防止其在Ms以上发生转变的连续冷却的最低速率。周期退火(名词)——采用一预定的并严格控制的时间-温度周期,用于产生特定的性能或特定的显微组织的退火。脱碳(名词)——在与碳发生反应的介质中加热,结果使得钢工件的表面碳损失。有害缺陷(名词)——根据规定的要求,有理由拒收的足够重大的缺陷。温差加热(名词)——有意地使钢工件内部产生温度梯度的加热,从而在冷却后使得存在于工件内的应力分布为所希望的或使性能改变。扩散涂覆(名词)——基体金属涂上另一种金属并在适合的环境中加热到足够高温度,或者暴露于含有其他金属的气体或液体介质中,因此造成涂料或其他金属向基体金属的扩散,使得它的表面的成分和性能最终改变的任何一种工艺方法。直接淬火(名词)——在热化学工艺过程中,在热化学处理后立即淬火。直接淬火(名词)——在最终热变形之后、立即进行淬火的热机械加工过程。文体(名词)——提供资料、证据或正式声明的书写、打印或电子记录。两段时效(名词)——依次采用两种不同的时效处理,控制由过饱和合金基体形成的沉淀类型,以获得希望的性能。讨论:第一次时效处理有时称作中间处理或稳定化处理,通常在比第二次时效更高的温度下进行。两重回火(名词)——是一种热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淬硬了的钢工件在基本上相同的温度下接受两次完整的回火循环,以保证回火反应的完成和促使最终显微组织的稳定。电子数据交换(名词)——以标准化的格式在计算机间交换的商务信息。省略号(名词)——在表格中的三个断点(…),用于表示无要求。铁素体回火(名词)——一种使钢工件中产生主要是铁素体基体的热处理。铁合金(名词)——铁和一种或多种在炼钢、制造镍合金和钴合金过程中添加到熔炼金属中的其他金属的一起生产出的合金。细晶粒炼钢工艺(名词)——用于不锈钢以外的、意在生产镇静钢的一种炼钢工艺,它能符合对奥氏体晶粒度规定的要求。讨论:这种工艺通常包括添加一或多种奥氏体晶粒细化元素,用量达到钢厂已确定的足够数量。奥氏体晶粒细化元素包括铝、铌、钛和钒元素等。火焰退火(名词)——一种直接由火焰加热的退火。火焰硬化(名词)——只是用火焰将适合的钢工件的表面层加热到Ac3或Accrn,并使得工件得到淬火的一种工艺过程。喷雾淬火(名词)——在雾中进行淬火。完全退火(名词)——使钢工件奥氏体化,然后使它缓慢地冷却通过转变范围的一种退火。讨论:对于亚共析钢奥氏体化温度通常是在Ac3以上,对于过共析钢通常是在Ac1和Accm之间。晶粒长大(名词)——钢工件晶粒度的增加,通常是暴露在高温下造成的。晶粒度(名词)——除存在双晶区和亚晶外,在多晶体金属中晶粒或晶体的尺寸。讨论:晶粒度通常是在晶粒的集合体的横截面上估算或测定的,并以ASTM晶粒度级别(见试验方法E112)标称。石墨化退火(名词)——使钢工件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退火,即碳的一部分或全部沉淀成为石墨。淬透性(名词)——决定由钢工件进行淬火产生的淬火硬度的深度及其分布的特性。淬火硬化(名词)——由适合的热处理提高硬度,通常含加热和冷却。讨论:当适用时,推荐使用以下更专门的术语:时效硬化,表面硬化,火焰硬化,感应硬化,沉淀硬化和淬火硬化。炉,炉次(名词)——根据炼钢及浇注的考虑,代表一个特定批钢的一般术语。讨论:当需要更明确的定义时,使用下列更专门的术语:原始炉次,多个炉次和重熔炉次。在产品标准中,当无限制条件时、一般性使用炉次这一术语时,则意味原始炉次,多个炉次或重熔炉次,按其适用。熔炼分析(名词)——由钢的生产厂确定的化学分析,来代表一特定炉次的钢。讨论:当钢厂报告的分析结果,对完整评估是否完全符合适用产品标准的熔炼分析要求不足时,如若成品分析偏差不适用、且熔炼分析未变化的话,制造厂可用成品对钢材生产厂未报告的规定元素做分析,来评估此种熔炼分析要求的符合性。炉号(名词)——用字母、数字或包括文字和数字的标号识别特定的一炉钢。热处理(名词)——以能获得所希望的状态或性能的方式加热或冷却钢工件。讨论:这一定义的含义中不包括单纯为了热加工目的的加热。高强度低合金钢(名词)——碳素钢或无晶隙钢以外的钢,符合标准,要求每一规定的合金元素的最小含量低于合金钢定义中的适用限值,并且产品的屈服点或屈服强度至少为36ksi或250MPa。均匀渗碳(名词)——将低碳钢转化成为一个整个截面基本上均匀和有较高碳含量的钢,从而可获得特定的硬化效应的一种工艺过程。均匀退火(名词)——将钢工件在高温下保温以消除或减少由于扩散所引起的化学偏析。热冷加工(名词)——在略低于再结晶温度的温度下奥氏体钢和沉淀硬化钢的机械变形,通过塑性变形提高屈服强度和硬度,或者由塑性变形引发沉淀硬化效应,或者两者。热精整,名词——产品在最后热加工作业之后,没有进行冷加工(除了矫直或压扁),就已经直接冷却所得到的产品状态,该状态与热加工所用温度无关。讨论:热精整产品的公差和表面光洁度可能不同于冷精整,冷拉拔或冷轧产品的公差和表面光洁度。热粹火(名词)——一种用于涵盖各种各样淬火工艺的不明确的术语,该工艺中淬火介质保持在所规定温度以上160℉或70℃。热加工(名词)——金属在高于再结晶温度的温度下的机械变形。缺陷(名词)——通过检验探测出的材料的不连续性或不规则性。夹杂物形状控制(名词)——在炼钢过程中,通过添加元素而影响夹杂物的形态。感应淬硬(名词)——在表面硬化中,只有适合的钢工件的表面层由电感应加热到高于Ac3或Accm,然后将工件淬火的一种工艺过程。感应淬火(名词)——在完全淬火中,只有适合的钢工件的整个截面由电感应加热到高于Ac3或Accm,然后将工件淬火的一种工艺过程。感应加热(名词)——由电感应进行加热。检查(名词)——测量,检验,试验,计量,或者产品单元与适用要求进行其他比较的过程。中间退火(名词)——在最终热处理之前,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工序对锻轧钢工件进行退火。分级时效处理(名词)——在两种或多种温度下依次进行时效处理,并在每个阶段冷却到室温。断续淬火(名词)——当工件的温度显著地高于淬火介质的温度时,将正在淬火的工件从淬火介质中取出的一种淬火。无晶隙钢(名词)——碳素钢,用稳定化元素将其几乎全部的碳和氮化学结合在一起,从而不存在组织间隙。讨论:除了0.050%的最大限值对钛含量不适用外,如在碳素钢的定义中给出的那样,在无间歇钢中所要规定的是许用的熔炼分析限值(最小或最大值,或两者)。等温退火(名词)——使钢工件奥氏体化,随后进行冷却;并保持在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碳化物集合体的温度。等温转变(名词)——在任何恒定温度下的相变。镇静钢(名词)——脱氧钢,脱氧到使碳和氧之间在凝固过程中基本上不发生反应的程度。激光(束)焊接(名词)——使用激光光束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批(名词)——在被认为相同的状态下制造的一定数量的产品。低合金钢(名词)——碳素钢或无晶隙钢以外的钢,符合标准要求每一规定的合金元素的最小含量、低于合金钢定义中的适用限值。Mf,Ms——见转变温度。制造厂(名词)——负责将材料转换成符合产品标准要求产品的机构。马氏体时效处理(名词)——适用于特定的合金钢类别的沉淀硬化热处理,将一种或多种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到基本上无碳的马氏体基体中。马氏体分级淬火(名词)——将奥氏体钢工件放在马氏体转变区的上段温度内或稍高于它的温度下的介质内淬火,并保持在该介质内直到工件温度基本上彻底均匀,然后放在空气中冷却通过马氏体转变区。马氏体转变区(名词)——在Mf和Ms之间的温度段。微合金钢(名词)——符合要求存在可形成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的形成元素的材料标准的一种低合金钢。一般,这些形成元素的单一质量百分比浓度小于0.15%,可提高强度。讨论:最为通常用的微合金化元素是铌、钛和钒。多个炉次(名词)——在一个通常的钢水包或一个普通的非振荡的铸模中,整个或部分地结合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熔化的原始炉次。讨论:多个炉次用代表该多个炉次的单一炉号识别,或者用该多个炉次中所包含的原始炉次的单独炉号识别。由单一炉号识别的多个炉次的熔炼分析是在该多个炉次中所包含的各个原始炉次的重量平均分析。两个及两个以上依次连铸(在振荡模中浇注)的原始炉次由一系列的单独炉号组成,而不是多个炉次。自然时效(名词)——在室温下过饱和固溶体的自然发生的时效。镍合金(名词)——符合要求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比任一其他元素要多的材料标准的一种材料。讨论:在铸件中,镍合量要求通常在材料标准中无描述,且通常不做化学分析测定;但是,需要从100%中减去标准中对所有有规定规范值或规定最大值的其他元素的许用平均值来取值。氮化(名词)——将固态的钢工件置于适当的温度下与含氮气的环境接触使氮进入工件。非铁类材料(名词)——主要成分不含有铁的金属和合金。正火(动词)——将某一钢材重新加热到转变温度范围之上的某一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钢材直到其温度远低于转变温度范围,以达到晶粒细化和改善均匀化的效果。过时效处理(名词)——在高于为获得某一性能的最大改变所要求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因此使该性能变得远离最大值。过热(名词)——将钢工件加热到会出现晶粒过度长大的高温。讨论:与过烧不同,通过进一步的热处理或机械加工,或者两者的组合,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性能及显微组织。拉线后的退火(派登脱)处理(名词)——在线材的制造中,在拉拔之前或拉拔之间将中碳钢或高碳钢加热到转变区以上的温度,并随后在空气中冷却,或浸没在铅溶液或盐溶液中冷却到低于Ael温度。轧制板材(名词)——从单个板坯、或者直接从铸锭在同一时间内轧制的板材产品的数量。讨论:这一术语并不是指材料的表面状态或者热处理状态:轧制板材可以是轧制状态的,也可以经过一次或多次表面处理,或者一次或多次热处理,或者两者。焊后热处理(名词)——在焊接之后,立即加热焊件,使它回火,消除应力或控制冷却速度,以防止形成硬的或脆性的显微组织。沉淀硬化(名词)——由过饱和固溶体中组元的沉淀引起的硬化。沉淀热处理(名词)——由过饱和固溶体中组元沉淀造成的一种人工时效。预热(名词)——在焊接前,机械处理或某些进一步热处理之前的加热。预热(名词)——对工具钢,在最终的奥氏体化之前立即加热到中间温度。原始炉次(名词)——分批熔炼操作法的一个周期的产品。讨论:在熔模铸造工业中,该术语使用“主炉次(masterheat)”。工序间退火(名词)——在薄板或线材工业中,将钢工件加热到接近但是低于Ac1的温度,并随后冷却使之软化,以便进一步的冷加工。成品分析(名词)——从半成品或从成品取试样的一种化学分析。分级时效(名词)——在时效周期中,通过逐步或连续地提高温度进行时效。淬火时效(名词)——在固溶热处理之后,与淬火一起进行时效。淬火硬化(名词)——钢工件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随后足够快地冷却,将一些或所有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讨论:对于亚共析钢奥氏体化温度通常是在Ac3以上,对于过共析钢通常是在Ac3或Accm之间。淬火(名词)——在某一液体中以一个足够快的速率进行快速的冷却,以保持或形成要求的材料特征。讨论:当适用时,推荐使用以下更专门的术语:喷雾淬火,热淬火,间歇淬火,局部淬火,喷液淬火和定时淬火。淬火通常用于作为奥氏体钢的固溶热处理,以保持流体中的某些成分。淬火也可以用于铁素体钢,以在较厚截面形成要求的特征(例如显微结构或韧度),另外,也可以只在较薄截面形成要求的特征。液体和空气都是流体。重结晶(名词)——通过形成晶核并长大过程形成新的晶粒组织。讨论:通常是在当钢工件受到适合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产生,但是也许是被迫的。再结晶退火(名词)——对冷加工钢工件进行退火,产生无相变的新的晶粒组织。再结晶温度(名词)——使冷加工钢工件在规定时间内发生再结晶化的大体上最低的温度。重熔炉次,名词——一个原始炉次全部或部分地重熔的产品。讨论:在熔模铸造工业中,该术语使用“次炉次(sub-heat)”。残余元素(名词)——在钢中并非有意加入的、规定或未规定元素,它源自于在炼钢中使用的原材料、耐火材料或周边的大气。沸腾钢(名词)——在凝固过程中,含有足够的氧在凝固金属和仍熔化的金属之间的边界生成一氧化碳的钢,结果外层中的碳量低。二次硬化(名词)——某些含有一或多种碳化物生成合金元素的钢在高温回火过程中发生的硬化现象。局部加热(名词)——只对钢工件的一定部分的有意加热。局部淬火(名词)——只对钢工件的一定部分进行淬火。半连续传送的加热炉(名词)——一种加热装置,在其中钢的工件在热处理的循环过程中有意按预设的‘起-停-起’的模式移动通过。半镇静钢(名词)——不完全脱氧钢,含有足够的氧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充足的滞留一氧化碳来补偿凝固收缩量。壳体硬化(名词)——当整体加热或淬火硬化适合的钢工件时,在表面硬化过程中,在紧靠工件外表及基本上是珠光体转变产物的核心四周,生成马氏体层或表壳。讨论:这种结果靠在截面尺寸,淬透性和淬火的严酷程度之间合理平衡来实现。欠速淬火(名词)——对特殊的钢成分、由于从奥氏体温度以低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率冷却,从而形成除了马氏体外一种或多种转变产物的钢工件的不完全淬火。快速回火(名词)——为了防止在前述的高温下由于回火延迟而产生裂纹,对高淬透钢在淬火后、立即进行预防性中间去应力处理。保温(名词)——在选定的温度下长时间地保温。固溶热处理(名词)——将钢工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以使一种或多种组元溶入固溶体内,并随后足够快地冷却使这些组元保持在固溶体中。规定元素(名词)——在钢中、按适用的产品标准的要求控制在规定的最小、最大值或范围值的一种元素。球化退火(名词)——对钢工件进行加热及冷却,使碳化物在其显微组织中成球形或球状。讨论:通常使用的球化方法有:(1)在刚好低于Ae1的温度下长期保温;(2)在刚好高于和低于Ae1的温度下交替加热和冷却;(3)加热到高于Ae1或Ae3的温度、然后在炉内缓慢冷却,在刚好低于Ae1的温度下保温;(4)从所有碳化物溶解的最低温度、以适合于防止碳化物网格重新组成的速度冷却,然后按上述方法(1)或(2)再次加热。(用于含碳化物网格的过共析钢)喷液淬火(名词)——在液体的喷雾中淬火。稳定化不锈钢(名词)——符合于对铌、钽、钛或其组合给出了限值(最小值或范围值)材料标准的一种不锈钢。讨论:这些限值有时表示为碳含量或氮含量的乘数。在适当的退火状态下,作为诸如退火、消除应力、焊接或高温应用一类的热暴露的结果,稳定化不锈钢保持对晶间腐蚀、连同在晶界上碳化铬沉淀析出的敏感性。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取决于环境的腐蚀性。这样的与晶间腐蚀敏感性有关的稳定化状态,常常是通过一或多次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标准腐蚀试验来演示。稳定化处理(名词)——用于稳定钢工件的显微组织或尺寸的任何热处理。不锈钢(名词)——符合标准要求,按质量百分数,最小铬含量大于等于10.5,最大碳含量小于1.20的钢。钢(名词)——符合标准要求,按重量百分数,铁含量大于任何其他元素的,最大碳含量通常小于2.0的钢。讨论:铁含量的要求通常不在标准中表述,并且通常不需由化学分析确定,而是取100%减去由标准允许的所有其他元素的平均值之和,这些其他元素有规定的范围或有规定的最大值。为了检查是否符合标准,铁元素的这个计算值是在单一的基础上、与具有规定的范围或有规定最大值的每个其他元素的标准允许的平均值比较。某些含铬钢可含2%以上的碳,然而2%的碳通常被认为是钢和铸铁之间的分界。形变时效(名词)——由冷加工引起的时效。形变硬化(名词)——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温度由于塑性变形造成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的提高(与加工硬化相同)。去应力退火(名词)——将钢工件加热到适合的温度,保持足够长时间以减小残余应力,并随后足够缓慢地冷却使新产生的剩余应力最小。亚临界退火(名词)——在稍低于Ae1的温度下退火。表面淬火(名词)——包括仅仅由淬火硬化的几种工艺的任何一种的通用术语,在钢工件中产生一比核心部分要硬或更耐磨的表面层。讨论:表面层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的变化。当适用时,推荐使用以下更专门的术语:感应硬化,火焰硬化和表面硬化。回火脆性(名词)——当某些钢在低于转变区以下的某一个温度范围保温或者缓慢冷却时,产生的脆性。回火(名词)——将淬火硬化或正火后的钢工件再次加热到低于Ae1的温度,并随后以任何希望的冷却速度冷却。试验记录(名词)——含有按采用的给定试验方法得到的观察值和派生值的文件或电子记录。试验报告(名词)——表示按采用的一种或多种给定试验方法得到的适合的定性或定量结果的文件。讨论:可以使用含有试验报告资料和合格证资料的单独文件。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名词——通过一种特殊的制造工艺的控制组合,为生产一种细晶粒铁素体钢而采用的一种轧制工艺,该工艺包括从平板再加热到轧制后冷却,从而达到增强的机械性能。讨论:(TMCP)要求合理得选择化学成分,同时精确控制钢温度和轧制减小量。化学热处理(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