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赋赋是中国古代兼备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它萌生于战国,经过汉代古赋、六朝骈赋、唐宋文赋这几个发展阶段。赋的具体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一了解文体壬戌()酾酒()桂棹()横槊()余音袅袅()渔樵()幽壑()扁舟()嫠妇()匏樽()愀然()蜉蝣()相缪()无尽藏()狼籍()舳舻()旌旗()枕藉()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1.读正文(1)诵全文,通文意二初读文本解释词语(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起劝请白茫茫的水汽笼罩、覆盖放任往越过旷远的样子同“凭”,乘太空驾飞升成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名句填空①文中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小船随意漂荡于浩瀚旷远的江面,享受来去自由的快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章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④苏轼以精练的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名句填空⑤文中描写江面美景,与“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⑥文中描写苏轼夜游赤壁时飘然欲仙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解释词语(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悠远的样子所思慕的人循、依同声相应,唱和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细丝深谷寡妇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名句填空⑦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之美。⑧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箫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伤。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解释词语(第3段)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容色改变的样子端坐同“缭”,盘绕、围绕当向东进发斟酒吟诵捕鱼砍柴以……为伙伴以……为朋友一下子,很轻易地余音,指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名句填空⑨在文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⑩在文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攻打江东之前饮酒赋诗的英雄气概。⑪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文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解释词语(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往此,这里指水满缺那,这里指月亮终究消减和增长这里表示假设语气同“已”,停止这自然享有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江水总是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名句填空⑭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万物的存在。⑮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解释词语(第5段)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即“狼藉”,凌乱枕着垫着已经明亮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2)填导图(请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人生短促悲议论自不变者而观2.初思考本文的感情变化经过哪三次起伏?“起伏”的原因是什么?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文章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中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人生和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通假字三基础梳理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冯虚御风
②山川相缪
同“凭”,乘同“缭”,盘绕、围绕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白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②茫然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__________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③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__________今义:美貌的女子白茫茫的水汽旷远的样子所思慕的人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向远处看
歌③扣舷而歌之唱④歌曰歌词
⑤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如⑥纵一苇之所如往
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然⑧其声呜呜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⑨何为其然也
这样属⑩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劝请
⑪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⑫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亲属
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句例字意思解释名词活用活用为状语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乌鹊南飞西,向西;东,向东/南,向南
活用为动词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捕鱼砍柴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东,向东进发
形容词活用活用为动词④正襟危坐整理
⑤不知东方之既白变得明亮
使动用法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意动用法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侣,以……为伙伴;友,以……为朋友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调为正常语序或指出标志词语宾语前置句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定语后置句③凌万顷之茫然
④客有吹洞箫者
判断句⑤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⑥固一世之雄也
为何其然也?而今在安哉?凌茫然之万顷有吹洞箫客者“……也”表判断“……也”表判断被动句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状语后置句⑧游于赤壁之下
介词“于”表被动于赤壁之下游6.文化常识词语解释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______为“朔”,______为“望”,十六日为“既望”,________为“晦”。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___宿,就是北斗七星,勺子状。___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第一日十五日最后一日斗牛
学习目标1.背诵全文,重点掌握虚词“乎”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宾
语前置句。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表达之美。学习重点作者在第4段表达的思想。研学任务单1.“乎”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对照字典中“乎”的主要义项,写出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乎”的用法和意思。一语言梳理与探究(1)〈介〉相当于“于”。①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②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③介绍依凭的条件。④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2)〈助〉语气词。①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②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③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④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⑤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3)〈词缀〉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译为“……的样子”。(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答案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译为“……的样子”。(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3)知不可乎骤得答案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4)相与枕藉乎舟中答案介绍处所,译为“在”。2.下列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可细分为几类?其“前置”条件是什么?①何为其然也②而今安在哉③而又何羡乎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第一类:②③,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第二类:①,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第三类:④,用“之”作标志词,将宾语提前。1.从第2、3段的内容看,客人之悲从何而来?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从歌声中来(仕途失意)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2.针对“客人”的悲伤,苏子是如何劝慰和说理的?请具体说明。①用水与月作喻,从“变与不变”的辩证角度劝慰和说理。苏子强调“不变”,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②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苏子重点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3.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形式,文中的“客”指谁?如何理解“客”的存在?(1)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认同文章的纪实性。有人考证同游之“客”确有其人,就是道士杨世昌。杨道士多才多艺,善画山水,长于吹箫。从文中“客有吹洞箫者”一句,也可作出判断。二是认同形式上的虚托性。主客问答这种形式本来就是赋体文章的典范手法。如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即以子虚与乌有先生的对话来极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所以,《赤壁赋》的核心内容虽是“主客问答”,却不宜将“客”之言理解成杨道士的言语。这是艺术处理上的虚托的方法。这也如同本文中所说的赤壁,并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对此,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写道:“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客”引曹孟德之诗,阐述人生之失意,也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而苏子却能从清风明月中寻求解脱,蕴含了多少无奈与伤悲!苏子随之阐说自己的“变与不变”论,进行劝慰。这与其说是“劝客”,莫若说是“慰己”。所以,“主客”我们都不妨理解为苏轼自己。这是现实中的肉身与独立之精神的对话。作者故意设置这么一个议论的对立面,“客”之疑问和“主”之超脱,正是作者个人思想矛盾的表现。(2)无论“客”指谁,“客”的存在都是对“主”——苏子极好的衬托:“客”的落寞伤感,反衬出苏子身遭贬谪、身处逆境而不消沉、不颓废的人生智慧;“客”的悲观消极,反衬出苏子乐观、旷达、洒脱的积极情怀。4.在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作者都表达了喜悦之情,这两种喜悦之情有何不同?答案开篇时,作者的喜悦是由身边景物引发的,在月明风清的夜晚,作者泛舟江上,与性情相投的朋友诵诗唱答,实乃人生之乐事;而结束时,作者的喜悦则是由于通过主客问答消除了心中的苦恼困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1.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行文方式,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三赏析表达之美答案这种行文方式使文中的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41-T 2624-2024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通.用规范
- 提高信息系统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试题及答案
- 中国邮储柜员试题及答案
- 专利保护在技术转化中的策略与应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药剂类考试内容解析试题及答案
- 校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疫苗研究试题及答案
- 医疗防疫面试题及答案
- 三基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
- 专利代理人考试策略和方法试题及答案
- 建设项目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技术方案
-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表(一)
-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个人自荐信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司清算报告计划工商局版
- 欣赏 牧童短笛
- (完整版)BrownBear绘本附配音课件
- T∕CADERM 3035-2020 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流程和规范
- 脐血分血及CIK细胞培养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