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第一章_第1页
清代文学第一章_第2页
清代文学第一章_第3页
清代文学第一章_第4页
清代文学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明清鼎革,激化了民族矛盾与斗争,中原板荡,沧桑变革,唤起汉族的民族意识与文人的创作才情,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

国家不幸诗家幸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人: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后期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三类诗人一、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二、钱谦益、吴伟业三、王士祯、朱彝尊、查慎行、赵执信、施闫章、宋琬一、遗民遗民一词,在中国古代出现过三个义项:1.泛指后裔,2.专指亡国后遗留下来的人民,3.特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士人。张兵的界说:首先,作为遗民,必须是生活于新旧王朝交替之际,身历两朝或两朝以上的士人,不论他们在故国是否出仕、是否有过功名,但在新朝必须不应科举,更不能出仕;其次,作为遗民,其内心深处必须怀有较强烈的遗民意识。第一节遗民诗人以下两类人不在遗民之列:一是殉国的烈士,如南宋之文天祥,明代的陈子龙、夏完淳、张煌言等;二是入新朝后曾一度参加科举,但旋即又弃去者,如清初之吕留良、李因笃、侯方域等。至于那些虽自称为遗民、或以遗民自居,诗文作品中也抒发兴亡之感、寄寓故国之思,但实际上却有过短暂的出仕新朝经历的人,我们将其归入贰臣行列。最早的遗民:商周之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中国历史上的两代“遗民”:宋代、明代宋代:林景熙、郑思肖、谢翱、谢枋得等明代: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等“遗民”产生的原因:一、古人的民族观念:“华夏”、“夷狄”、“禽兽”二、士人的“君亲”、“君父”观念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室名“本穴世界”。自题其诗为《心史》,并封以铁函,藏于苏州承天寺井中。其《寒菊》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题郑子封寓舍》云:“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他曾自题画像云:“不忠可诛,不孝可斩,可悬此头于洪洪荒荒之表,以为不忠不孝之榜样”。郑氏78岁病逝苏州,遗嘱:“思肖死矣,烦为书一牌位,当云: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清初遗民文化与遗民诗晚明有一批臣民,在民族危亡之际,决不妥协,坚决抵抗,其惨烈悲壮与其规模宏大之程度,实在是史无前例的。清初在政治、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形成一种规模宏大的遗民文化,但其中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者,可能是清初的遗民诗。清初明遗民诗典型地写出历史的沧桑变幻与当时遗民的痛苦而复杂心态,表现和追忆抗清斗争,抒发故国之思与复国之志,批判清初的政治,赞美坚贞的操守,这就是清初明遗民诗歌的主题。

明遗民诗人人数之众,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孙静庵《明遗民录》500家,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402家。如果不真正了解清初遗民诗和同时并存的贰臣诗,也就不能把握明清之际诗风的嬗变轨迹,更无法理解清诗中兴的真正内涵。清初遗民诗对于整部清代诗史而言,不仅是一个创作高峰,而且的的确确具有开启山林的作用。卓尔堪《明遗民诗》辑录遗民作者四百馀人,诗歌近三千首。著名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杜濬、钱澄之、归庄、申涵光等。

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文,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他们的诗歌矫正了公安派竟陵派诗人的浅俗空疏,恢复了诗歌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

二、遗民诗人的代表作家1、顾炎武“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秋雨》),四百多首诗,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

1、顾炎武(1613-1682)

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复以避仇自署蒋山傭,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崑山人。复社(与归庄)→昆山(与归庄)抗清,事败,母绝食死,诫之“勿事二姓”→明亡,流亡北方→辞征召。著述。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于乾嘉考证学有典范性之意义。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顾炎武《赠朱鉴纪四辅》云: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东京朱祐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沈德潜评曰:“词必己出,事必精当,风霜之气,松柏之质,两者兼有。就诗品论,亦不肯作第二流人。”(《明诗别裁》卷十一)江苏昆山顾炎武故居江苏昆山顾炎武祠堂江苏昆山顾炎武墓顾炎武故居诗文集顾炎武书法日知录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炎武精卫题旨作者借精卫的传说,歌颂了坚忍不拔、誓死复仇的精卫精神,委婉地抨击了立场摇摆、明哲保身的行径。顾炎武精卫1、设置对话角色,强调身份意识,暗示的手法使作品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内涵。前四我的赞叹,后二我的感慨。2、思通古今,感慨世事,用强烈的对比,烘托出作品的题旨。精卫与鹊燕,传说与现实。2、黄宗羲(1610——1695)黄宗羲论诗“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强调诗歌抒写现实“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注重学问,推崇宋诗,诗歌感情真实,沉着朴素。《云门游记》、《感旧》、《宋六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哭沈昆铜》等,抒发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屡屡表白身处逆境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3、王夫之(1619——1692)王夫之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如《绝句》;《落花诗》、《补落花诗》、《遣兴诗》、《读指南集》等,缠绵悱恻,喻意深远。

4、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明遗民屈大均自称“诗法少陵,文法所南”,且名其所居草堂曰“二史”,“盖谓少陵以诗为史,所南以心为史”。

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吴嘉纪《一钱行赠林茂之》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扬州路。故交但有丘茔存,白杨催尽留枯根。昔游倏过五十载,江山宛然人代改。满地干戈杜老贫,囊底徒余一钱在。桃花李花三月天,同君扶杖上渔船。杯深颜热城市远,却展空囊碧水前。酒人一见皆垂泪,乃是先朝万历钱。

康熙三年,林古度至扬州,嘉纪友人汪楫赋诗《一钱行》赠之,嘉纪亦受感动作此诗。吴嘉纪《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此诗为人称道的主要是白描手法出神入化的运用。作者以自然纯真的“天籁”(林昌彝《海天琴思录》赞吴嘉纪语)之笔,记下的是历史的真相。三四句是“诗眼”,诗人不正面写“汗如雨下”一类“煽情”语,但盐民的异常艰辛自在文字之外。陈鼎《留溪外传》:“嘉纪独好书,尝拥书陋轩。陋轩者,草屋一楹,环堵不蔽,与冷风凉月为邻,荒草寒烟为伍,故人尽呼嘉纪为‘野人’,而野人因自号焉。野人每晨起,即拥书枯坐。”洪亮吉《论诗绝句》:“偶然落笔并天真,前有宁人后野人。金石气同姜桂气,始知天壤两遗民。”顾炎武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金石掷地有声。吴氏写身边琐事而真情勃发,真实亲切如姜桂之气。《三月十九日作》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南徐郭外三停櫂,北固山头独怆魂。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方文作于卒年(1669年)第二节古文三大家1、学人之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文人之文侯方域魏禧汪琬第二节古文三大家一、学人之文要求散文回到“载道”的唐宋古文传统上,并对“道”及其他方面作了修正和扩展。他们留心世务,研经治史,发表意见,作品不仅是优秀的散文,也有学术和思想上的价值,如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王夫之的《黄书》、顾炎武的《生员论》、《形势论》等。黄

第二节古文三大家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他为梨洲先生,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浙江余姚人。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为政论集,共分《原君》《原臣》《原法》等13篇,其锋芒所向,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具有鲜明民主主义思想。散文朴实无华,笔锋犀利。《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抨击了封建专制政治,痛斥后世君主把天下当作一人的私产,给天下带来无穷的祸害。王

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学术成就很高,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善诗文,也会词曲。论诗多独到见解。著有《薑斋诗文集》

、《黄书》、《噩梦》等三百多卷。晚清合刻为《船山遗书》。文须有益于天下“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意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也。”(《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反对明代以来文人拟古风气“近代文章之病,全在摹仿”(《日知录·文人摹仿之病》)“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与人书》)顾炎武的文学思想

不事藻饰,纯朴自然李祖陶《亭林文稿文录引》:运以深心,行以大力,振以高格,出以简裁,有王介甫之老健而去其横,有苏子瞻之畅达而无其荡。顾炎武散文的艺术风格清道光刻本《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节古文三大家二、文人之文。文学散文“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推为第一。“三家”是桐城派的先声。

三人创作风格不同,但均善于写人物传记,清人宋荦曾合刻三人文为《国朝三家文钞》,影响颇大。

《四库全书提要》:“国初风气还淳,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矩矱,而(汪)琬与宁都魏禧、商丘侯方域,称为最工。宋荦尝合刻其文以行世。然禧才杂纵横,未归于纯粹,方域体兼华藻,稍涉于浮夸,惟琬学术既深,轨辙复正,其言大抵原本六经,与二家迥别。其气体浩瀚,疏通畅达,颇近于南宋诸家,蹊径亦略不同,庐陵、南丰固未易言,要之接迹唐、归无愧色也。”一、侯方域散文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与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被誉为“为天下持大义者”的“南明四公子”。他与陈贞慧、吴次尾作《留都防乱公揭》,历列阮大铖之罪,声震南都。有《壮悔堂集》10卷。代表作《李姬传》、《马伶传》。散文往往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清新奇峭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侯方域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

一夜博,输千金立尽。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

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

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工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论:定罪;城旦:古代的一种徒刑名,罚作苦工,白天防寇,夜间筑城,故名城旦。这里指因阿附魏忠贤而名列逆案,被废斥为平民。屏居:隐居。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患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日:“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

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未几,侯生下第。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

子豪迈不羁,又失意,

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妄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开府:田仰为南明淮阳巡抚;锾(huan):六两为一锾。《李姬传》特点1、选二三典型事件,突出李姬鲜明的性格特征。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到“分别”,再到“别后”,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层层推进,步步发展,融成有机整体。3、把明末政治斗争的变化与侯、李两人爱情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4、对比的手法。李姬与侯方域的对比;与阮大铖、田仰的对比。阅读《李姬传》,不妨参阅《桃花扇》,可以有助于加深对《李姬传》的了解,也可以有助于了解艺术种类、艺术创造等等问题。马伶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二、魏禧散文

魏禧(1624—1680):字冰叔,一字叔子,江西宁都人。著有《魏叔子文集》。人物传记文代表作:《大铁锥传》、《邱维屏传》。政论散文《蔡京论》、《续朋党论》。其文有凌厉雄杰、刚劲慷慨之气。叙事简洁,又善议论。入清不仕,喜表彰抗清的志节之士,具强烈的民族意识。《大铁椎传》是传世名篇。

大铁椎传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疆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雠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bìlì)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三、汪琬散文

汪琬(1624—1690):字苕sháo文,号钝庵、尧峰、玉遮山樵。江苏长洲人。擅写碑传,“公卿志状皆得琬文为重”。顺治进士,康熙时为翰林院编修。康熙帝曾称赞他说:“尝与近臣论本朝文学砥行之儒,首称数先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著有《尧峰文钞》,他的文章力求雅正,结构严谨而叙事有法,朴实流畅。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观点偏于正统。代表作为《江天一传》。因为合于“道”又合于皇帝的喜好,在当时负有盛名。江天一传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mò]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guó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关于此。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pī]城上的矮墙),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日:“若以我畏死耶?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yì]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jī]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渚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第三节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清初诗坛云间派、虞山派、娄东派鼎足而三。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盟主,被称为清诗的开山宗匠。一、钱谦益1、钱谦益的生平。(1582-1644)字受之,一字牧斋,晚号蒙叟、绛云老人、东涧遗老等,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清顺治二年迎降,授官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旋归乡里,从事著述,秘密进行反清斗争;他曾是东林党魁,清流领袖,南明时却依附马士英、阮大城,后又事清,丧失大节,为士林所诟病。事后,他又和南明政权的抗清力量,如瞿式耜[sì]、郑成功等暗中联系,支持和参与反清活动,曾给永历桂王尽策事。

益柳

是2、钱谦益的创作明时钱谦益仕途蹭蹬,《初学集》中诗歌,愤慨党争阉祸,痛心内忧外患。入清后的诗歌除了悲悼明朝、反清恢复主调外,还弥漫着“羁囚”哀音。《有学集》是反清复明的“专集”,《西湖杂感二十首》、《哭稼轩留守一百十韵》、《书梅村艳诗后四首》等,哀感顽艳,沉郁苍楚,既有失国之苦,也有的耻辱,以及忏悔自白,还有诋斥新朝,描写清兵蹂躏破坏的作品。2、钱谦益的创作所作诗歌叙事抒情,各体兼擅,尤工近体,七言律诗情词怆恻,沉雄苍凉,入杜堂奥,学得神髓,长篇和组诗动辄几十韵和上百韵的有数十首之多。《后秋兴》为郑成功反清复明的胜利唱凯歌。连叠十三韵,记录郑成功与南明永历政权的军事斗争,以及他和柳如是的抗清活动,实为一部“诗史”,起了“导平先路”的作用。《后秋兴》大型的七律组诗,8首一组,相互关联,13组诗浑然一体,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连叠杜诗原韵,一叠再叠至十三叠104首,另附自题诗4首,澜翻不穷,无斧凿凑韵之痕,为历来次韵诗所未有,是一种创造性的史诗巨制,显示出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钱谦益《后秋兴》(总13叠104首):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姮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二、虞山诗派受钱谦益的影响,在其家乡常熟产生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这个诗派的代表人物冯班(1602-1671)曾师从钱谦益,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沧浪诗话》,著《钝吟杂录》专摘严羽以禅喻诗之谬。他的诗歌沉丽细密,锤炼藻绘,根柢徐、庾而出入温、李,抒发古国悲痛,婉而多讽。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或继承或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土慎的神韵说,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第四节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一、吴伟业的身世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官至少詹事,明亡里居,清顺治十年被迫出仕,任秘书院侍讲,迁国子监祭酒,三年后丁嗣母忧南还,居家而殁。在明朝他以会元、榜眼、宫詹学士、复社领袖,主持湖广乡试;不愿仕清而违心仕清,成了“两截人”。与钱谦益并称。自题圆石做诗人遗言:“吾一生造及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定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吴死前曾说:“吾诗虽不足以传远,而是中之寄托良苦,后世读吾诗而知吾心,则吾不死矣。”“寄托良苦”,一是指他的诗歌多影射时事,只是慑于清廷之威不敢直言;二是指以诗歌抒发自己失节之恨,希望后人能通过读他的诗歌而了解他的内心痛苦,并体察他复杂矛盾的心情,进而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有“一代诗史”之誉,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吴伟业书法二、吴伟业的创作(一)历史现实题材的诗歌:第一是以宫廷为中心,写帝王嫔妃的恩宠悲欢,引出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永和宫词》第二种以明清战争和农民起义为中心,通过重大事件的记述,揭示明朝走向灭亡的趋势。《圆圆曲》第三种以歌伎艺人为中心,从见证者的角度,叙述南明福王小朝廷的衰败覆灭;《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第四种是以平民百姓为中心,揭露清初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恶政和下层民众的痛苦,类似杜甫的“三吏”、“三别”。《捉船行》第五、感愤国事,长歌当哭的作品,如《鸳湖曲》、《后东皋草堂歌》、《悲歌赠吴季子》等,几乎可备一代史实。这种以“诗史”自勉的精神,使他放开眼界,“指事传词,兴亡具备”,在形象地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上,取得突出的成绩,高过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二、吴伟业的创作(二)痛失名节的悲吟,是他诗歌的另一主题。1、内容。以清顺治十年出仕为标志,在灵与肉、道德操守与生命保存之间,吴伟业选择苟全性命,堕入失节辱志的痛苦深渊,让自赎灵魂的悲歌沉挚缠绵,哀伤欲绝。“误尽平生只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

——《自叹诗》二、吴伟业的创作2、艺术。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五七言律绝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的风格特色。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二、吴伟业的创作3、“梅村体”:

吴伟业七言歌行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圆圆曲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圆圆曲传来消息满红乡,乌桕红经十度霜。都曲妓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七言歌行。陈圆圆,本姓邢,名沅,字畹芬,小字圆圆,苏州名妓。初曾入宫,后为崇祯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所得,又转赠给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妾。李自成攻克北京,陈被俘。吴出于私恨,遂引清兵入关,复得圆圆,同至云南。

(一)写作背景:秦淮八艳:顾眉生马湘兰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卞玉京寇白门陈圆圆陈圆圆吴三桂(1612~1678)

明末辽东总兵、清初藩王。原籍徽州,由高邮流寓关东,为辽东(今辽宁辽阳)籍人。字长白,一字月所。崇祯末,受命出镇,任宁远总兵。1644年开门迎降清军。清封为平西王。于顺治八年(1651)率兵入川,兼辖云贵两省,坐镇10余年。1673年(康熙十二年)举兵反清,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年号昭武,同年八月病死。“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榆林李自成行宫李自成墓(二)文本解读: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李自成挥军北上,攻占京城,崇祯自缢煤山,明亡。因此,吴三桂认为起义军是明亡之罪魁,这也为其引清入关的卖国行径找到了借口。山海关大战,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四月,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

诗歌一开篇就单刀直入,将甲申之变的高潮事件及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行径进行大刀阔斧的勾勒叙述诗歌开头几句,诗人用富有张力的诗句,营造了一种如箭在弦的紧张局势。(1)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大顺国,年号永昌。二月克山西,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占北京,宦官曹化淳开宫门迎降。崇祯帝登煤山自缢身死,明朝灭亡。因是年为甲申年,史称“甲申之变”。(2)指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吴三桂勾引满清入关,中华民族继而遭遇了空前大劫难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后一支明军披麻戴孝、泪水纷飞,为了灭亡的明朝。他们的主帅却为了陈圆圆而开战。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女人多为政治权术的牺牲品,能为女人而开战的人却不多见。当然这只是托词,因为吴三桂于清军、农民军的夹缝中,必须择一而从。

出语就点出甲申年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崇祯之死和清兵入关。重大历史事件对人有一种自然吸引力,激发读者的兴趣。模拟吴三桂的口吻加以辩解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写吴陈初次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苏小小再进一步倒叙,转入了对陈圆圆身世经历的描写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叙述陈被贵戚抢到北京,沦落为侯门歌伎,又变成吴三桂之妾。

横塘双浆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捡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煞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写陈又被闯军掠夺的经历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续写陈圆圆的幸福生活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重新照应开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并浓墨重彩地渲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战地重逢:“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这种细节简直就是杜甫笔下安史之乱中家人相见时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从此陈圆圆随吴三桂“千乘万骑西南行”,极享人间富贵尊荣。插叙写教曲技师和浣纱女伴的感慨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插叙陈圆圆自己的感受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行文至此,诗歌的重要情节已经结束,作者蹊径独步:笔墨又回到了江南水乡,早年的“浣纱女伴”暗自羡慕陈圆圆的“飞上枝头变凤凰”;陈圆圆自己却是“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二者的强烈对比更是加重了全诗的悲剧气氛;尤其是下面几句评及吴三桂:“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表达了作者对于吴三桂错综复杂的态度,鄙夷、讥讽、抑或有一些同情。作者的议论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周郎:《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载曹操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郎虚获此名”,这里借用典故,言吴三桂因陈圆圆而击败李自成军,获得大名。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馆娃遗址这首诗歌可分为六段一、该段是布局谋篇最成功之处。开篇不凡,从重大事件入手,先声夺人,片言居要,一语中的。(明朝皇帝自杀而死,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之后得胜归来)(1-2)二、叙述陈圆圆归吴三桂的过程。这一过程很长,一波三折,极具戏剧性。根据情节的变化,可分为四小段。(3-21)三、顺叙陈圆圆的幸福生活。(22-25)四、插叙教曲伎师和浣纱女伴的感慨。(26-29)五、插叙陈圆圆自己的感受。(30-32)六、作者的议论(33-39)重大事件入手(帝死、降清)——初见(倒叙)——出身(补叙)——初见——重大事件(闯王入京)——相见(顺叙)——家乡人反应(插叙)、自叹——议论警醒本诗线索(三)主题1、歌颂爱情说2、为陈圆圆立传说3、讽刺卖国说黄天骥等传统观点“讽刺吴三桂”说从清代的陆次云所评“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开始,人们普遍认为“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圆圆曲》的题旨是讥刺吴三桂叛明降清的罪行。《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正文部分所收黄天骥先生鉴赏《圆圆曲》的文章,依旧认为“吴梅村憎恨吴三桂引狼入室,于是写了讽刺吴三桂的《圆圆曲》。但吴三桂是清朝新贵,投鼠忌器,诗人对他的鞭挞,只能化之为婉曲的冷嘲”。讽刺卖国说•《圆圆传》作者清代陆次云《湖壖杂记》说:“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三桂赍[jī]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赂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呜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

章培恒:“吴伟业的传诵最广的诗,恐怕是《圆圆曲》。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其实,诗里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批判也还是问题),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爱情说也在于讴歌了吴三桂对爱情的坚贞、捍卫爱情的勇敢(至少在诗里是这样)并倾诉了个人在群体缠缚下的悲哀与痛苦。‘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这与其是说对‘英雄’的讽刺,还不如说是对‘英雄’的同情甚或赞叹。”(章培恒《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钱仲联等撰《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0—11页)

严迪昌先生则从“梅村体”的“指事传辞,兴亡具备”的“诗史”品格和梅村作此诗时的特定心态来综合而又具体把握诗意。认为,“梅村体”“歌行所存传的史事,大多包孕着时代巨变中的血泪印痕”。“‘梅村体’的诗史风范和哀艳情韵相结合的第一名篇当然是《圆圆曲》。”考察顺治八年(1651)时事与吴梅村心迹,“《圆圆曲》的主旨应是为陈圆圆立传,‘一代红妆照汗青’是全篇的诗眼。”(《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402页)立传说(四)《圆圆曲》艺术特色1.运用多种叙述方法,传情曲折感人,突破了以时间前后为序的直线式传统布局。从吴三桂引清兵“破敌收京”写起,“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两句,指出吴三桂打着复明旗号、标榜为君亲报仇,实际上只是为了美女陈圆圆而降清,有强烈的讽贬之意,实乃一篇之警策。吴伟业·圆圆曲然后,掉转笔端,逆流回溯,倒叙吴、陈二人的初次相见及陈之身世经历,挥洒淋漓,一波三折。“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一联与前呼应,再次点醒全诗主旨。接着,兜回笔势,写圆圆复归三桂,完成了吴、陈聚散离合故事的叙述。至此忽又宕开,插入教曲伎师和女伴的感慨及陈本人的哀怨两段描写,余音回响,袅袅不绝。最后写作者的感想,收束全篇。吴伟业·圆圆曲2.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艺术构思匠心独具。巧妙地将吴三桂、陈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吴伟业·圆圆曲3.此诗大开大阖而又圆转自如,具有一种跌荡流动、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这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顶针、比喻、借代等修辞不无关系。修辞:暗喻、借喻、借代等手法多,增加了雅、丽,稍晦涩些。这样使用的另一个原因是:诗中涉及的人物,很多当时尚健在,且拥有一定权力。“白晰通侯、周郎”来借代吴三桂,“鼎湖”借代崇祯,“黄巾、黑山”借代李自成、张献中的起义军。这样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诗中的借代手法鼎湖——鼎湖即古代传说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这里借指崇祯皇帝之死(自缢于煤山)。玉关——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指山海关。“破敌收京下玉关”指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攻陷北京。黄巾、黑山——黄巾即东汉末年的黄巾军,黑山即东汉末年河南黑山的农民起义军,这里均借指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田窦、侯门、戚里、豪家——田窦即西汉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侯门、豪家即宫侯贵族人家,戚里即汉代长安城中帝王外戚的聚居地,这里均借指崇祯帝外戚田宏遇。

诗中的借代手法浣花里——浣花里即唐代蜀中名妓薛涛居住地,这里借指陈圆圆的出生地。通侯——通侯是一种官职,地位较高,这里借指吴三桂。长安——长安即西安,汉代和唐代的首都,这里借指明朝首都北京。凤皇——凤皇即凤凰,这里借指陈圆圆。周郎——周郎即周瑜,这里借指吴三桂。越女——越国的女子,这里借指西施,进一步借指陈圆圆,同时夫差借指吴三桂。顶针。有5处顶针手法。分别在第9、19、27、35、43句。使得整篇浑然一体,读来琅琅上口。

与《长恨歌》影响力比较:略低于《长恨歌》。原因可能有二:(1)主人公地位差异,总兵不敌君王,名妓怎比贵妃?(2)文雅晦涩,不敌浅显易懂(只是相对的说)。《鹿鼎记》圆圆曲欣赏第五节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唐圭璋《全宋词》词人1330余家﹐词作约20000首。叶恭绰《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南京大学编撰《全清词》分为“顺康卷”、“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和“光宣卷”。“顺康卷”及“补篇”仅占清词的五分之一,共收录词人2105家,词作数量就已经是《全宋词》的4倍多。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第五节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词学衰于明代,至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故特取冠斯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陈子龙小传》第五节词的中兴和纳兰性德清初词“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一、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南宜兴(今属江苏)人。其父陈贞慧。陈维崧少有才名,入清后出游四方,晚年举博学鸿词科,官翰林院检讨。作词学习苏、辛,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摒弃小道和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和白居易的新乐府精神,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无愧“词史”之称。“阳羡词派”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余首,居清代之冠。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风格师法苏、辛,具苍凉豪放特色。陈维菘贺新郎·纤夫词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垒垒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稻花恰称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贺新郎·纤夫词

[题解]此词约作于康熙十三、四年(1674、1675)。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乱,尚之信、耿精忠也相继叛,三藩之乱起。这首词反映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廷在江南地区抓壮丁当纤夫的情景。上阕: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1],蛟螭蟠钮[2]。征发棹船郎十万[3],列郡风驰雨骤[4]。叹闾左、骚然鸡狗[5]。里正前团催后保[6],尽垒垒锁系空仓后[7]。捽头去[8],敢摇手[9]?[1]天边:指清都城北京。真王:这里指诸亲王。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清廷命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讨伐吴三桂。次年(1674)六月,命和硕康亲王为“奉命大将军”,督师浙江。九月,又遣和硕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镇守江南。[2]蛟螭(chī吃)蟠(pán盘)钮:盘伏蛟龙形的印钮。[3]棹(zhào照)船郎:即船夫。[4]风驰雨骤:形容各地征发棹船郎之急迫。[5]闾左:闾里左侧,贫民所居。《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索隐》:“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骚然鸡狗:犹“鸡犬不宁”。[6]里正:春秋时八十户为一里,一里之长为里正。北魏、北齐、隋、唐、宋、元皆沿称而体制略变,明代始改称里长。此泛指乡村小吏。团、保,皆指地方户籍编制单位。[7]累累:接连成串。[8]捽(zuó琢)头:指揪住头发。捽,揪住。[9]敢:岂敢。下阕:稻花恰称霜天秀[10]。有丁男、临歧诀绝[11],草间病妇[12]。此去三江牵百丈[13],雪浪排樯夜吼[14]。背耐得、土牛鞭否[15]?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16]。神佑我,归田亩。[10]秀:谷类抽穗开花曰秀。[11]丁男:成年男子。临歧:在歧路分别之地。[12]草间病妇:指“丁男”的妻子。[13]三江:有各种说法,这里似泛指江河。百丈:用以牵船的篾缆。将竹劈成六瓣,以麻索连贯,用以牵船,比一般绳索坚韧耐磨。见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五“百丈”条。[14]雪浪:大风中的大浪。大风吹起浪花如雪,故称。排樯怒吼:大风吹成排的桅樯的声音好像怒吼一样。[15]“背耐得”句:土牛,古代用以迎春的土制春牛。《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魏书·甄琛传》:“赵修小人,背似土牛,殊耐鞭杖。”此用其意,谓能否忍受鞭打之苦。[16]丛祠:乡野林间的神祠。亟倩巫浇酒:意谓急忙请神巫浇酒迎神祷告,以求神佑。唐李贺《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王琦注:“女巫浇酒以迎神,而神将降止,遂有云满空中。”贺新郎·纤夫词上阕总写清廷拜将及征发纤夫的情形,下阕则以征夫、病妇临歧诀别的对答结构成篇,布局巧妙。词作不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在清初严酷的政治环境中敢于揭露清廷征发纤夫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极为难能可贵。

《贺新郎·纤夫词》是陈词代表作。取景壮阔,气魄雄伟,风格豪放,语言率直俊爽。是现实主义杰作。二、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出仕清廷。有《江湖载酒集》等四种词集。与陈维崧并称“朱陈”(合刻《朱陈村词》),效法南宋姜夔、张炎,创作注重格律,艺术上淡远清新,思想上主张词应“歌咏太平”,投合了盛世君主需要,故影响极大。二、朱彝尊

“浙西词派”领袖。“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纂辑唐、五代、宋、金、元词600余家词为《词综》。朱词有500多首。词风宗法姜、张,多在字句声律上用功,有精工隽永、清丽流畅之胜,但多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咏物怀古词常有寄托,如《长亭怨慢·雁》《卖花声·雨花台》。三、纳兰性德(一)纳兰其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léngqié)山人,明珠长子,顺治11年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17岁入太学读书,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娶妻卢氏。少年夫妻无限恩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卢氏于婚后三年去世。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职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二)纳兰的爱情1、表妹雪梅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雪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这位表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母亲固执地认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即使她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她也是“丧门星”,怎么能把这种“不祥”带给自己最心爱的长子呢?不管纳兰和雪梅如何的苦苦哀求,母亲都不为所动。为了拆散这对“冤家”,父母想了一个办法,把雪梅送入了宫中,从此两人就再也不能相见了。坚贞的雪梅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宫中吞金自尽,纳兰性德得知消息以后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场。2、原配卢氏二十岁时,他奉父母之命,和两广总督兼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时年十八岁的卢氏成婚。纳兰和正妻卢氏的感情倒也如胶似漆。然而,由于工作需要,纳兰常常入值宫禁或随皇帝南巡北狩,这对少年夫妻聚少离多,纳兰只好把万千情丝倾泻在词章里。他们至真至美的爱情只持续了三年,卢氏就因产后受寒而去世。纳兰写下了一系列悼念亡妻的词章,声声啼血,字字连心。

3、关氏、颜氏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关氏结为夫妇。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何况纳兰容若这个生活在繁花著锦衣食无忧之中。虽容若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对关氏或许是由一段感情到另一段感情的过渡罢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容若对她的爱有多深,我们现在也是看不出了。同时,容若还有一位侧室颜氏,了解尚少。4、才女沈宛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不过,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几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深怀歉疚。

容若的爱情命运容若这样多情的男子,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误。他有着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们却无法结成连理;容若的心之苦,可想而知。后来好不容易遇到心爱的妻子,可妻子卢氏三年后早逝;与关氏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更是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而沈宛,一个艺妓,一个汉人,纵再有才,也难被主流接受。纳兰性德

有学者推测《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中有纳兰性德的影子,综观纳兰身世,真如宝玉一般,在“繁华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中率先感受到了“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的悲伤。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纳兰性德《踏莎行》纳兰性德

有《饮水词》300多首。作词崇尚南唐二主,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其词直抒胸臆,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长相思.山一程》《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均为传世名篇。惜其词多写离别相思,哀怨过多,情调低沉。纳兰词风格凄惋,可从他的平生遭际以及时代特点来探索其因。他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三)纳兰性德词的内容

1.幽思情恋与伤逝悼亡之作。前者似晏几道,但很少涉及秦楼楚馆,而主要是贵族男女的爱情生活苦闷。后者主要是悼念亡妻,具有深沉的美。

蝶恋花(作品选359页)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簾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棲蝶。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另一说,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2.羁旅凄凉与离愁别恨之作。

喜文而从武,常随帝外出,多羁旅之苦。

长相思(作品选35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山一程,水一程,隐含性循环句式,形成“行行复行行”的远离动作,动作的方向是榆关(山海关),与“故园”遥遥相对,随着行程的越来越远,造成空间上的巨大张力,产生对“故园”的依恋、渴望

夜深千帐灯夜色深沉,千帐灯燃,然而这不是熟悉的家园的夜晚,怎能不惹起作者强烈的思归之情呢?楡关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作者多么希望能在梦中返回故园,但是帐外风雪交加的呼啸声使他难以入睡,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辗转反侧的他怎能不埋怨这聒耳的风雪声呢?)

故园无此声故园有什么声呢?是母亲的亲切嘱托,还是她的浅笑低语?引逗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金缕曲·赠梁汾》

3.抒怀吊古与酬朋赠友之作。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译文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容若的友情—生馆死殡

写作背景凤凰卫视《丁酉科场案》“生馆死殡”的主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江南才子吴兆骞顺治十四年发生了震惊江南的科场案,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由于此案情节重大,无人敢轻易涉入。康熙十五年,纳兰与顾贞观相识并相见恨晚。当时,顾贞观心中的紧要大事便是想办法营救吴兆骞。他写了一首《金缕曲》寄与吴兆骞,纳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