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试题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试题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试题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试题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

1、中医学的变易思维包括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恒动变化

D.整体宏观

E.动静相召

【答案】CE

2、不属于肝疏泄功能的是

A.调节排精行经

B.维持血液循行

C.贮藏血液

D.调畅全身气机

E.调畅情志

【答案】C

3、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足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足走腹

【答案】E

4、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关键是

A.正气的盛衰

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

D.禀赋的强弱

E,邪正斗争的胜负

【答案】E

5、某女,25岁。尿道灼热涩痛,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口渴,小便黄赤。舌红

无苔,脉数。其病位是

A.心.脾

B.心.胃

C.心.膀胱

D.心.小肠

E.心.肾

【答案】D

6、将肺称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外合皮毛

C.肺不耐寒热

D.肺为水之上源

E.肺朝百脉

【答案】C

7、结石引起疼痛的性质是

A灼痛

B.绞痛

C重痛

D.窜痛

E.刺痛

【答案】B

8、属于中医过劳的是

A.劳力过度

B.房劳过度

a劳逸失度

I).劳神过度

E.劳心过度

【答案】ABD

9、“金水相生”说明的两脏关系是

A・心与肾

B.肝与肾

C.脾与肾

D.肺与肾

E.肝与肺

【答案】D

10、饮停于肌肤媵理的病证名是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E.留饮

【答案】C

11、过度安逸,临床常见症状包括

A,发胖臃肿

B.胸闷气短

C.肌肉软弱

D.皖腹胀满

E.动则心悸

【答案】ABCDE

12、冬春之际,某小学有腮腺炎散在流行,校医用板蓝根.大青叶煎汤给予学生服

用,所体现的“治未病”原则是

A.早期诊治

B.阻截病传途径

C.先安未受邪之地

D.药物预防

E.避其邪气

【答案】D

13、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内涵包括

A.天人同气

B.天人同构

C.天人相参

D.天人同律

E.天人相应

【答案】ABCDE

14、中医学最早出现“气化”概念的著作是

A.《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杂病论》

E.《神农本草经》

【答案】A

15、属于胃的生理特性的是

A.喜燥

B.喜满

C.喜润

D.喜运

E.喜升

【答案】C

16、膀胱的生理功能包括

A.化生尿液

B.贮存尿液

C.排泄尿液

D,吸收水分

E.蒸化尿液

【答案】BC

17、不属于“因人制宜”原则的是

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

B.因居处不同而用药各异

C.因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

D.因年龄不同而用药各异

E.因习惯不同而用药各异

【答案】B

18、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息息相应的联系,气所发挥的作用是

A.中介

B.升降

C.运动

D.聚散

E.转化

【答案】A

19、阴胜则

A.热

B,躁

C.寒

D.动

E.虚

【答案】C

20、根据《内经》记载,中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

A.如雾

B.如露

C如沮

D.如气

E.如渎

【答案】C

21、按五行生克规律,肝的“所胜”之脏是

A.心

B.肺

C.肾

D.胆

E.脾

【答案】E

22、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重等症,其机理是

A.暑多夹湿,气滞湿阻

B.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C.暑性炎热,阳热内盛

D.暑邪升散,易扰心神

E.暑为阳邪,独见夏令

【答案】A

23、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是

A.滋阴

B.温阳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艮阳病治阴

【答案】C

24、129:属阳的是

A.昼

B.夜

C.轻

D.重

E,上升

【答案】ACE

25、肝在志为

A.喜

B.怒

C.思

D.惊

E.恐

【答案】B

26、从阴阳失调病机来分析,真寒假热证属于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阴阳互损

D.亡阴

E.亡阳

【答案】A

27、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有

A.三焦经

B.小肠经

C,胆经

D.肝经

E.阴跷脉

【答案】ABC

28、六淫致病,易袭阳位的是

A.风邪

B.暑邪

C.毒邪

D.燥邪

E.湿邪

【答案】A

29、中医养生原则确立基础包括

A.对病因及发病条件的研究

B.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

C.对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

D.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

E.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

【答案】ABCDE

30、七情变化和病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七情变化对病情影响不大

B.只有剧烈的情志刺激才会影响病情变化

C.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D.不良的情绪对患者的刺激度如果不大,则不影响病情

E.喜是良性情绪,故此大喜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答案】C

31、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D

32、诊断疾病可通过经络阳性改变的表现包括

A.压痛

B.结节状反应物

C.条索状反应物

D.局部皮肤的形态改变

E.局部皮肤的色泽改变

【答案】ABCDE

33、针灸能够调整脏腑精气阴阳之盛衰及经络气血之偏颇,用之得当,将会收到补

偏救弊的功效,使病理体质恢复正常,用之不当则会加重身体的损害。不宜针刺的

体质是

A.小儿

B.体形肥胖之人

C.精神过度紧张之人

D.身体瘦弱之人

E.气虚血亏之人

【答窠】C

34、不常出现结石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肾

D.胆

E.膀胱

【答案】A

35、在五神脏中,肾所藏的神是

A.神

B.魂

。魄

D.意

E.志

【答案】E

36、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阳明胃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C

37、与肾中精气生理功能关系不密切的是

A.促进生长发育

B.促进水液代谢

C.主骨生髓荣脑

D.促进生殖功能成熟

E.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答案】E

38、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脾主升清

C.脾为后天之本

D.脾主统血

E.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答案】E

39、总督一身阳经的奇经是

A.带脉

B.阳维脉

C.任脉

D.督脉

E.阳跷脉

【答案】D

40、运用阴阳互根理论解释的治法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阳双补

E.回阳救阴

【答案】C

41、邪气对正气的损害,主要表现有

A.生理功能失常

B.性格改变

C.改变体质特征

D.情志过激

E.造成形质损伤

【答窠】ACE

42、中医养生方法包括

A.调饮食

B.慎起居

C.适寒温

D.食补剂

E.和喜怒

【答案】ABCE

43s使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中介是

A.气

B.神

C.阴阳

D,五行

E.太极

【答案】A

44、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

A.大气

B.中气

C.烦气

D.杂气

E.胃气

【答案】ABDE

45、“商”音的五行属性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D

46、保养肾精的原则,最重要的方法是

A.调摄精神

B,形神共养

C.节欲保精

D.食疗补精

E.药物调治

【答案】C

47、不属于六腑的是

A.胆

B.命门

C.三焦

D.小肠

E.大肠

【答案】B

48、认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的哲学家是

A.老子

B.庄子

C.管子

D,孟子

E.王充

【答案】C

49、属于急则治标的病症有

A.大量出血

B.剧烈疼痛

C.频繁呕吐

D.二便不通

E.心病咳嗽

【答案】ABCD

50、不属于“寒从中生”病机的是

A.肾阳不足,水肿尿少

B.脾阳不足,四肢不温

C寒邪直中太阴,腹痛泄泻

D.心阳虚损,心悸胸痛畏寒

艮心肾阳虚,心悸水肿

【答案】C

51、泻南补北法,适用的两脏关系失调是

A.心与脾

B.肺与肝

C.脾与肾

D.肝与肾

E,心与肾

【答案】E

52、不属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障碍导致的是

A.瘀血

B.痰湿

C.饮停

D.内湿

E.水肿

【答窠】A

53、体质概念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A.生理功能与心理特征

B.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

C形与神

D.先天与后天

E.脏腑经络与气血津液

【答案】C

54、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之脏是

A.心

B.肝

。脾

D.肾

E.大肠

【答案】A

55、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取决于

A.胆贮藏胆汁的功能

B.胆排泄胆汁的功能

C.脾主运化的功能

D.肝主疏泄的功能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6、气的存在的物质形式有

A.弥散

B.凝聚

C.有形

D.无形

E.变化

【答案】CD

57、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D.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脏腑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答案】D

58、大怒最易损伤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B

59、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包括

A.将饮食分离为精微和残渣

B.吸收精微和输送食物残渣

C.吸收水谷中的水液

D.将精微上输心肺

E.将糟粕排出体外

【答案】ABC

60、致病原因,不属于情志内伤的是

A.暑热扰神

B.亲人亡故

C.家庭纠纷

D.工作烦心

E.工作焦虑

【答窠】A

61、属于血的功能是

A.濡养化神

B.繁衍生命

C.固摄津液

D.防御外邪

E.维持体温

【答案】A

62、容易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火(热)邪

C.湿邪

D,寒邪

E.暑邪

【答案】C

63、属“七冲门”范畴的有

A.吸门

B.气门

C.户门

D.贲门

E.魄门

【答案】ACDE

64、与女子月经有密切关系的经脉有

A.跷脉

B.任脉

C.心经

D.跷脉

E.冲脉

【答案】BE

65、不属于“虚”的病机所致症状是

A.腹痛拒按

B,畏寒肢冷

C.自汗

D.气短

E.面色无华

【答案】A

66、“五神脏”包括

A.心藏神

B.肺藏魄

C.肝藏魂

D.脾藏意

E.肾藏志

【答案】ABCDE

67、《素问-痹论》所谓“水谷之悍气”是

A.谷气

B.清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答案】E

68、阳胜则

A.热

B.寒

C.静

D.湿

E.虚

【答案】A

69、某女,45岁。素体虚弱,神疲乏力,头昏自汗,畏寒肢冷,口淡喜热饮,小

便清长,大便稀薄,其病机是

A.气失推动

B.气失防御

C.气失同摄

D.气失温煦

E.气失营养

【答案】I)

70、补充完善《黄帝内经》,发挥“寸口脉诊”.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的著作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难经》

E.《脾胃论》

【答案】D

71、“通因通用”适用于

A.脾虚泄泻

B.肾虚五更泄泻

C,淤血崩漏

D.肾虚小便频数

E.久痢滑脱

【答窠】C

72、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手太阴肺经

【答案】A

73、奇经八脉中有“维系一身之阴阳”作用的是

A.阴维脉.阳维脉

B.冲脉

。督脉

D.任脉

E.阳跷脉.阴跷脉

【答案】A

74、对津液输布影响最为重要的是

A.胃

B.小肠

C.膀胱

D.大肠

E.三焦

【答案】E

75、发热患者,饮食禁忌是

A.饮食清淡

B.食量适当

C.寒温合适

D.禁食

E,饱食或食肉

【答案】E

76、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转化,即

A形化

B.物化

C.质化

D.气化

E.运化

【答案】D

77、与女子胞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心脾.冲脉.任脉.带脉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答案】E

78、“津血同源”最强调的物质是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脉

【答案】D

79、手太阴经分布部位是

A.上肢内侧前缘

B.上肢外侧前缘

C上肢内侧后缘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外侧后缘

【答窠】A

80、某男,78岁。长期食欲不振,院腹胀满不适,便溃,近半年来出现反复感冒,

并伴有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此病证变化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子盗母气

D.相乘

E,相侮

【答案】A

81、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A.吸门

B.飞门

C.户门

D.气门

E.阑门

【答案】D

82、奇经八脉总的功能包括

A.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

B.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C.与肝.肾等脏关系密切

D.与女子胞.脑等功能有关

E.将十二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

【答案】ABCD

83、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

A.心主血

B.心主神明

C.心生喜

D.心主脉

E.心总统意志

【答案】B

84、肺气虚损,可出现的症状有

A.自汗

B,痰饮

C.少气

D.呼吸气急

E.易患感冒

【答案】ABCDE

85、某女,37岁。嫌痫,发作时喉中有声,口角流涎,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应

考虑病因是

A.情志因素

B.痰浊因素

C.饮食因素

D.瘀血因素

E,过劳因素

【答案】B

86、外燥和内燥皆常见于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D

87、人体之精的功能有

A.化湿作用

B.化气作用

C.化神作用

D.化血作用

E.抗邪作用

【答案】BCDE

88、气与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A.气虚血瘀

B.气不摄血

C.气随津脱

D.气滞血瘀

E,气血两虚

【答案】ABDE

89、“天地氤氤,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主要说明的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转化

D.阴阳消长

E,阴阳自和

【答案】A

90、嗜食寒凉易形成的体质是

A.湿热质

B.阳虚质

C,气虚质

D.阴虚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