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课程试试题库及答案简答题_第1页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试题库及答案简答题_第2页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试题库及答案简答题_第3页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试题库及答案简答题_第4页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试题库及答案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

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

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

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

益;

(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

(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主要包括

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土地市场在

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同时,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来灵活地调节

土地的供求关系,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市场中,政府不做任何干预。

(2)所谓计划机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通过各种计划方式,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

行规范、调节和控制。这种机制以国家的宏观目标为依据,从而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但缺乏市场机

制所有的灵敏性。在市场中,计划机制主要是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

益的关系。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1)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

①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

②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③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④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2)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①应适当控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城镇适当集中,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城市

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②在城市内部,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城市良好生态

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要向地上空间发展,实行立体作用,在保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

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③城市土地利用还应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上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佳报酬。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

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的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应着重于:

(1)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有关,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正

常发挥。因此要建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2)在城市内部,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其次,要向地上空

间发展,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3)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所谓集聚经济是指,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点所得到的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其表现为:

(1)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更多的公共服务,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3)企业和人口的集聚,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农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农业土地的区位地租。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围绕

每一个城市或城市体系,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按照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农业布局,可

以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使农业经济总体效益最大。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所谓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

(1)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其具有完全性、排他性、

恒久性、归一性、社会性的属性。

(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3)土地租赁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

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

(4)土地抵押权。土地收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转移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在债务

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拍卖价款作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5)地役权。是在土地所有权上设定的一种他项权利。包括建筑支持权、采光权、取水权、眺望权、

道路通行权等。

(6)土地继承权、地上权、土地发展权等。

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在不改变城市土地国有的条件下,采取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地出

让给土地使用者;

(2)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其合法权

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3)需要继续使用的,经批准,期限可以延长,同时按当时市场情况补交地价。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土地计划利用是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

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

(1)市场自身的局限性--市场失灵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不完全的存在,市场配置具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实行土地

计划利用。

(2)土地自身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

排;土地位置固定和质量差异的特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

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以确定数量

有限的、适合某种用途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土地不同用途之间的非合理性转变往往产生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3)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

划利用。

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来看,(1)应该使土地权属具体化,即要将现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形式,

具体落实到每块土地上;(2)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或代表。作者认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原则上

应由独立核算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来充当;(3)土地的集体所有者组织除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占有权、

使用权和收益权外,还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处分权,即出卖、出租、出包、入股、抵押等权能,以便使

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所有权权能能够比较充分地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从而有利于土地的

合理利用及顺畅地流动和集中。

从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方面看,(1)应该明确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既不能否认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

要求,也要使承包经营权变成真正的使用权;(2)完善承包经营权的权能结构。应将承包经营权应有的买

卖、转让、入股、转租、抵押等各项权利完全赋予承包经营权的内涵,使之成为一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以

利于土地使用权权利的充分实现。(3)土地承包期长期化。制定一个较长期限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

地使用权的根本保证。(4)使承包经营权债权物权化。(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

障体系的建立,能够发挥土地市场的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

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凡是影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或影响地租收益和土地还原利率的一

切因素都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三类。

(1)一般因素。指影响土地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它对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

它包括:

①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决定土地市场的形态、土地供给及利用方式等,因而决定地价。

②城市规划土地因其用途和利用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收益能力,即地租水平,而决定土地用途

和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规划。同一宗土地,规划为商业用途,其地价水平一般高于居住用途。

③城市性质与宏观区位城市性质不同,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也不同。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形式,决定了土地的总需求,从而影响地价总水平。同时,土地所处的宏观区位不

同,其价格总水平也不同。如处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城市地价总水平就不

同。

④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计划影响土地的供给,进而影响地价。

⑤土地相关政策主要有房地产开发政策、地价政策、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单一

或综合实施,对地价影响较大。

⑥人口状态主要包括人口素质、人口密度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几方面。人口密度越大,家庭越小型

化,土地需求就越大,地价水平就越高。人口素质好,地价就高。

⑦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指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支状况、储蓄投资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等。经济发

展越快,一般地价水平越高。

⑧社会安定状况主要指国内政治局面、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国际环境状况、社会治安状况等。一

般情况下,国内政局稳定、国际上和平与发展在为主流,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地价水平就上涨。

(2)区域因素。区域因素是指对区域地价有总体影响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它包括:

①位置区域位置指该区域在市场中所处的经济区位,它用时间和空间来衡量。一般地讲,与正效应

因素(如商业中心)距离越近,地价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②基础设施条件主要指对外交通、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用事业服务设施的好坏

和设备程度。

③规划限制城市规划对地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性质、用地结构、用地限制条件等方

面。

④环境质量主要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包括地质、地势、水文、风向、社会治安、

居民素质、人地比例、景观等。

(3)个别因素。个别因素是宗地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对宗地地价有影响的因素。如宗地面积、位置、

形状、临街宽度、宗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状况及规划条件、土壤肥力和地质条件等。土地用途不同,各

因素对地价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宗地位置和临街宽度对商业用途特别重要,而地质条件和土地规划限制

则对居住用地影响很大。

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

(1)级差地租:

①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仅是形成超额

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基础。

②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由于这种有限的优越

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额利润。而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这部分

超额利润就要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③级差地租因为形成条件的差异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n。

土地肥力的差异和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是形成级差地租I的条件。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

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即为级差地租n。

(2)绝对地租:

①绝对地租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

一部分。由于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成为其他部门向农业转移资本的一个障碍,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

缴纳绝对地租,资本就不能转向农业部门,即使最劣等的土地也是这样。

②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

条件。

③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使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

(3)垄断地租:

①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能

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又非常稀缺的产品。这些产品就可以按照不仅大大超过生产价格,而且也超过其价值

的垄断价格出售。

②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因而转

化为垄断地租,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各功能区的形成是城市

土地区位利用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指导。因此,城市土地功能分区是指导城

市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1)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布局设想

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即圈层说和级差地租理论认为:距市中心越近的圈层土地面积越小,级差地

租越高;而不同行业支付地租的能力不同。根据城市内各种不同功能单位支付地租的能力曲线,可以划分

出其各自的合理分布范围。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5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a、圈层布局设想b、三维布局设想c、扇形布局设想d、多核心布局设想e、多中心布局设想

(2)以成都市的城市规划为例

2004年成都市正式启动了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编,完成了成都市城市空

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基本确定了成都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战略方向.

a、范围:

在此次总体规划修编中,城市的规划范围将由以往的三个层次简化为两个层次,即为成都市区(市区)

和成都市除市区以外的市域。其中成都市区面积将由以往的598平方公里扩大到3681平方公里,整整扩

大6倍,包括中心城区、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双流、温江、郸县。

b、布局:

“一核”变“三核”:变“圈层式”为“扇叶式”。新总体规划制定并积极实施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

决策,着力建设城东和城南两个副中心,将原有的一个“核”变成三个“核”,城市结构将由现在的密集

“圈层式”向疏密结合的“扇叶式”、单一中心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被

划分为三个圈层:五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郸县等7个城

市组团为近郊区,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成都的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竦、彭州、崇州、金堂、

大邑、蒲江、新津四市四县。

c、结果:修编工作完成后,成都市将按最新总体规划发展生产。一方面着力打造6个城市片区中心,

拉开城市结构,重点发展南、东、北三个新城;另一方面,今后的旧城区(主要是中心城)将以CBD功能为

主,发展写字楼、商务楼等,而原来旧城区的一些行政机关、居住区域将往周边区域拓展,以疏解城市功

能,带动新区发展。另外,目前的120多个工业开发区将逐步外迁,并通过整合、合并等形式整合为20

多个工业基地。

总之,通过新一轮修编成都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日趋完善,城市结构更加优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

续、稳定、健康发展。

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

(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

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①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

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

地租包括级差地租I(由于土地肥力差异和距离市场远近而形成)和级差地租n(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

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形成)。

②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

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③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用转化成的地租。其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

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