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

课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正确使用刻度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你在数学课上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换算进率是多少?

2.说出你平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过哪些工具?

导读过程:

导学一:长度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1.看课文第10页插图,仅凭感觉确定物体长度可靠吗?答:o

2.阅读课文第10、11页的内容。长度的单位有几个?答:o想办法、找规律、快速记住

它们的符号、读法、换算关系。

你能试着换算一下一下吗?

6Km=dm=cm。300mm=m=nm。

3.记住长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其单位符号是什么。答:o

4.实际观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叭1dm、1m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

5.你了解下面的一些长度吗?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cm,你的身高大约是m

合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

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in.

导学二: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

1.阅读课文第11、12页:“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什么?答:。你还知道

哪些测量长度工具?答:o

2.你能总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吗?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

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

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o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o

4.长度的物理量符号什么?答:o

自学检测

L对下列尺度的估计中,跟事实相差较远的是()

A.同学用课桌的高度大约70cm左右;B.一张普通CD光盘的直径大约30cm;

C.操场上一个篮球场的长度约28nl;D.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有2nl.

2.教室窗子上要安装一块玻璃,你应该选用测量窗框尺寸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1mm、量程3nl的钢卷尺B.螺旋测微器

C.游标卡尺D.分度值1cm、量程50m的皮卷尺

巩固练习

1.画图表示出如何测量硬币的直径和细铜丝直径的图。

2.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下列测量初二学生身高记录正确的是()

A.1.56mB.15.6dmC.156mmD.0.156Km

3.右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

4.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

误的是()

A.171.2mm;B.1.712dm;C.0.01712km;

.0.1712m.

5.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

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B.一样大C.冬天测得的数大些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拓展延伸

1.星期五下午,爸爸驾驶新买的轿车接他回家。当车子匀速驶

过一段平直路面时,小明观察到累计行驶里程的始末示数(单

位:km)如图所示。这段路的长度是km。(2009年资阳

市中考题)

2.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

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

BCD

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B精密一些

B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A的放置不正确

C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2.3cm

D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22.0mm;…

4.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X109nm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人的高度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5(资阳市2014年中考)根据下面各图,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值。(1)

1=____cm;

巩固练习答案:

2.A3.D.4.C.5.C

拓展延伸答案:1.18.2.A3.D4.Ao5.2.75cm

课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2.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正确使用停表(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你生活中认识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换算进率是多少?

2.说出你平常测量时间用过哪些工具?

导读过程:

导学一:时间单位换算及测量时间的工具

阅读课文13、14页“时间的测量“,回答:

(1)时间的单位有哪些?答:、、。其中国际制单位是o测量时间的工具

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lh=min=s;lmin=s;30min=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______、四恢复。外圈指针读书表示多少

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L分或秒)。

导学二: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阅读课文第14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L什么叫误差?答: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叫误差,

3.理解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哪些?答:、。

2.记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答:①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②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的方法;⑶改进测量方法。

3.记住误差和错误有何区别?答: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只能减小误差,任何

测量中都存在误差。

二、自学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天等于8.64X102SB.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可做成一个摆,用它可以测量周期

C.日唇是古代测量长度的工具D.多次测量长度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时间求平均值

不能减小误差

2.如右图,停钟的读书正确的是()

A.9.8SB.69.8SC.39.8SD.198S

3.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B.10s

D.lh

三.巩固练习

1.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1次的时间大约()

A.ISB.5SC.10SD.20S。

2.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3.现有两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量程为150cm,分度值为1厘米;第二把刻度尺的量程为20cm,

分度值为1mm,以下几种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正确的是()

A.选第一把,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B.选第二把,因为它的刻度精细;

C.选项哪一把都一样;D.要了解测量的要求,才能确定选用哪种刻度尺.

4.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

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拓展延伸

1.测一张报纸纸张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且正确的是()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

B.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

C.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32

D.上述方法都不正确

2.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距离的厘米数。A同学请B同学帮她买一双鞋,B同

学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刻度尺测出白雪的脚长23.0cm,则B同学应该买的鞋的号码是()

A.22B.22.5C.23D.23.5

3.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下述正确的是()

A.就分度值而言,B尺要精确些B.就使用方法而言,A的使用不正确

C.这个木块的边长是2.00cmD.A尺使用方法正确,所以没有误差

4.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日皆是测量长度的工具B.电子停表测量精确,只要使用正确就没有误差

C.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等的量具D.图示是日常生活用的石英钟,它只能精

确到Imin.

自学检测答案:1.B2.A3.A

巩固练习答案:l.B2.C3.D4.D

拓展延伸答案:1.C2.D3.C4.C

课题§1.2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含义,会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

动的还是静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道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所选的参照物决定,理解物体的运动

和静止是相对的。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在长度的测量中,怎样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答:。

2.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你能用一个计算式表示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吗?答:。

3.说出误差和错误有什么不同?答:。

导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导学一:机械运动

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哪些?

答:;静止的有哪些?答:。

2.讨论16页“想想议议”。再观察教材图1.2-1,讨论出它们的共同点是:

3.讨论: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

请你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请你举出几个

不做机械运动的例子:。

归纳:叫做机械运动。

4.机械运动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还有那些形式的运动?

导学二:参照物

1.讨论:17页'想想议议

2.回答: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答:。

3.阅读课本17页下面两段话,完成:

(1)叫参照物。

(2)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运动的。

(3)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静止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判断一个

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由参照物来决定的。

4.阅读课本17页倒数第二段话至18页末,解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一般也不同,例如:

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如果以为参照物,则汽车是运动的;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汽车是静止的。所以一个物体既可以描述成运动的,又可以描述成静止的,这完全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由图1.2-4和1.2-5你可以得出同向等速运动的物体相对怎样?答:。同向不等速运

动的物体又怎样呢?答:。

5.讨论:课本18页“想想议议”。

自学检查

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乘坐的橡皮船,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B.以橡皮船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C.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D.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船是运动的

3.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

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I).可能上升

巩固练习

1.一列车正在行驶,行李架上放着物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品相对火车头是运动的B.物品相对于车厢座椅是运动的

C.物品相对于路旁树木、房屋是静止的D.物品相对于走动的列车服务员是运动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

船尾跑去了……”其中“山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illB.船C.流水D.河岸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堤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拓展练习

L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

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沙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

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

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

3.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

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4.下属说法正确的是(

BC

A.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相对列车是运动的B.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不同向、不等速行驶也

能加好油

C.站在电梯上的乘客相对电梯是运动的D.联合收割机和汽车在作业时必须同向等速运动

巩固练习答案:l.D2.B3.B

拓展练习答案:1.A2.A3.A4.D

课题:§1.3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

行简单的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什么叫机械运动?

2.讲述什么叫参照物?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吗?

3.说出为什么运动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导读过程:

导读一:速度

1.阅读课本,讨论完成19页“想想议议”完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有两种:

(1)第一种是:时间相同时比较。第二种是:路程相同比较。

(2)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答:。

(3)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的是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

2.速度的定义是:

(1)由速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写出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o

(用文字表示)

(2)在物理学中,速度用字母—表示,路程用字母—表示,时间用字母—表示,所以三者

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公式变形:S=,t=。

(3)速度的物理意义是:o

(4)速度的单位有和两个,二者的进率是。

(5)课本20页图1.3-2,若指针指到80上表示o

(6)记住课本20页“小资料”,人的步行速度:,自行车的速度:。

导读二:匀速直线运动

1.阅读课本20页下面一段话,完成:

物体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运动和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

变化,又分为运动和运动。

2.讨论完成:21页'想想议议s/m'

3.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速线运动是。

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结合想想议议中甲图在右边坐标系中绘出-------------»t/s

图象.

4.叫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以图1.3-3乙为例,如何求平均速度?

(1)200—750m段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5.练习:若火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从银川到北京用时12.5h,求银川到北京的路程。

6.讨论22页“想想议议”,“车程”是:。

自学检测:

1.三个人步行的速度:甲为1.8km/h,乙为63m/min,丙为lm/s,比较他们的速度,则()

A.Vz.>VW>Vt|.B,丫甲>丫乙>丫丙C.VW>Vi>V>PD.VQV丙〉V乙

2.某物体在前6s通过的路程是9m,在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23m,则物体在前16s内全程的

平均速度是()

A.1.5m/sB.2.3m/sC.1.9m/sD.2m/s

3.下列所给4种物体,其中正常运行速度最接近60km/h的是()

A.自行车B.汽车C.飞机D.人造地球卫星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v=s/t使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B.可以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

运动的快慢C.利用公路旁的里程碑和手表可以估计自行车的速度

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8.33m/s7.14m/s7.69m/sB.0.12m/s0.14m/s0.13m/s

C.6m/s7m/s13m/sD.6m/s7m/s6.5m/s

3.下属说法正确的是()

B

A.百米赛跑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来比较速度大小的

B.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对接前,相对速度应该为0

C.图中速度计示数是20m/s

D.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看作做匀速直线运动

4.长200m的动车以200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Km的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拓展延伸:

1.某物体在前一半的路程中速度是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15m/s,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

A.12.5m/sB.25m/sC.12m/sD.8m/s运行区间差运行时间

2.(资阳市2007年中考摘录)D字头动车组采用轮轨技术,而-4掘741km3h59nin

磁悬浮技术也是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方向。阅读下面的文字和[晾一—上海1463km9h59nin

图、表等材料。[原一一南昌1449kmllh30min

部分提速列车运行图:本次提速后,火车从北京到南昌的平均

速度达到了________km/h;表中运行速度最快的区间是。

3.(资阳市2008年中考摘录)5月12日16时30分,武警某部参谋长王毅率官兵600余人从驻地

驱车开赴震中汶川。13日凌展1时,行至古尔沟由于道路损毁受阻。王毅率领先遣队徒步强行军

90公里,于13日23时15分率先到达汶川县城,第一时间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了重灾区受灾情

况。先遣队徒步行军的时间是h;到达汶川县城时已是震后约h;先遣队徒步行

军的平均速度约为km/h.(第二、三空四舍五入取整数)

4.(资阳市2009年中考摘录)受新消费税政策影响,今

年上半年我国小排量轿车产销呈现较快增长,小明家也新

购置了一辆“吉利”牌轿车。星期五下午,爸爸驾驶新买

的轿车接他回家。当车子匀速驶过一段平直路面时,小明

观察到速度表指针位置、

累计行驶里程的始末示数(单位:km)如图所示。则车子

驶过这段路的速度是km/h,这段路的长度是

km,所用时间是s»

5.(资阳市2010年中考摘录)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

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为参照物的;如图21题图所示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的速度

计的情况,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km/h;安岳到重庆的距离约为

180km,若这辆车保持图示速度不变,从安岳到重庆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7.(资阳市2015年中考)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200m430m

巩固练习答案:1.D2.A3.D4.39.6s

拓展延伸答案:LC2.126北京到沈阳3.22.253344.601810805.车上乘客

902.6.D7.22.5

课题:§1.4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知道如何求平均速度

2.用刻度尺能正确测量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能正确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正确算出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清实验步骤,能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顺利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说出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3.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4.说出怎样进行各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导读过程:

导读一:

1.参看教材第23页图1.4-1,测量平均速度需

要哪些器材?答:。

2.实验原理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用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

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4.如果要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VI、V2更准确,你用什么办法?答:。

5.能否计算出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答:。用公式表示为:

导读二:

1、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滚下来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实验和记录数据。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S1=tl=VF

二t:F

S2V2=

5、分析与论证。

6、得出结论:

7、评估、交流与合作。

自学检测

1.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

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

时s,平均速度为m/s.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

的速度越来越

2.物体从A点出发,途径B到达C点,速度由快到慢最后停下,若AB=BC=4m,通过BC所用的

时间为0.8s,那么物体从A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6.5m/sB.4m/sC.5m/s

三.巩固练习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该用测量小车

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

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ra1.4-1

2.如右图,在教材1.4T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不一样,可能是小车两次运动的路程不同或时间不同

B.前半程速度比全程速度大

C.后半程速度最小

D.斜面的倾斜角越大越好。

3.某同学从学校到家里,以6m/s汽车8min,中途修车用了lOmin,最后以8m/s的速度起了4min

才到家,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1.汽车在长100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lOm/s,汽车在这100k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一m/so

2.为了测定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汽车上的一位乘客通过数路边的电线杆来进

行测算。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均为50m,他数第一根电线杆时开始计时,数到第25根电线杆

时,所用时间为2min,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A.39km/hB.37.5km/hC.34.5km/hD.36km/h

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A.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4.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

计了如图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

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

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

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S"),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

式进行测量

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VAC=m

/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

均速度V*偏。(填“大”或“小”)

巩固练习答案:1.刻度尺停表v=s/t2.A3.3.64m/s

拓展延伸答案:1.13.3m/s2.D3.C4.v=s/t小40.010.3大

课题:第二章声现象

课题§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运动物体的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是什么?

2.求平均速度的公式是怎样的?

3.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有什么区别?

导读过程:

导读一:声音的产生

1.做教材第27页图2.17和2.1-2的实验,观察、体验总结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

2.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答:o

3.人说话、击鼓、蛔蛔鸣叫、弹拨古筝时各是什么在振动?答:。

4.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让它停止振动,发声停止了吗?声音一定停止了吗?答:。

5.声音可以保存和记录吗?目前有哪些方法?答:。

导读二.声音的传播

1.阅读课本第28-29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填空,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空

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2.介质是一种物质,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吗?答:。请各举一

例:、、。

导读三.声速

1.阅读课本29-30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声速的大小跟和

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

2.什么叫回声和原声?人要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答:。(人耳要

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至少距障碍物m„)

3.读第30页“小资料”得出: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选

填>、(或=)。但特殊。

导读四。科学世界“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人耳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是什么?答:。

自学检测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2.玻璃缸中养有鱼,用筷子轻巧鱼缸的上沿,鱼立即受到惊吓,鱼接收到声音的途径正确的是()

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

巩固练习

1.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同时听到了声音这是手指振动发声

B.从声速表中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有关

C.在教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的原因是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D.在空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听到3个声音

2.箱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

声,那么该同学距离山崖大约是多少米?

3.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A.大于34mB.大于17mC.等于17mD.等于34m

4.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可以及时听到敌人的马蹄声.对此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上,土地振动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土地传声比空气快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中

5.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人说话时靠嘴唇振动发声B.橡皮筋绷得越紧听的声音越响亮

C.将双耳赌严,人也可以通过骨传导的方式听到声音,骨传导对声音损失多,所以听到声音小

D.人将双耳赌严,别人轻敲桌子就听不到敲击声了

拓展延伸

1.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B.最多2声C.3声D.4声

2.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S,则人离两壁

的距离是(设声速v=340米/S).()

A.1025米,175米B.600米,600米C.1000米,200米D.850米,350米

3.下列个图描述的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4y

((惘

A.演奏古筝时听到的古筝声是手指上的金属振动发声B.蛔蛔发声是从发声器官一一喉咙发出的

C.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响铃声增大D.击响大鼓,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了声波

4.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跳B.同学们在教室里听到老师的讲话声

C.捂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到的声音D.小明听到小华骨关节运动时发出的声音

5.(资阳10年中考)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错误的

是()

A.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B.水可以传播声音C.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D.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巩固练习答案:1.C2.255m3.B4.D5.C拓展延伸答案:1.C2.A3.D4.C5.C

课题:§2.2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3个特性是什么?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什么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什么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

声音的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说出声音可以通过哪些介质播?

2.说出航天员怎样交流?

3.回忆人听声音的途径有哪些?

4.回忆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里的传播速度关系是怎样的?

导读过程

导读一:音调

1.音乐课上讲了音调,什么是音调?答:。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声音的叫做音调。

3.阅读课本32-33页“音调”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叫频率?答:。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

问题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答:—简称:-符号:

问题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答:—

问题4.写出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问题5.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答:。

问题6.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

问题7.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4.请填一填:

音调是指声音的,跟物体振动的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

的,音调就低;决定音调(频率是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是。超声波:高于的声音。次声波是指:的声音。

导读二:响度

1.阅读课本第34-35页响度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声音的响度可以用什么描述词来描述?答:o

问题2.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答:。

问题3.演示教材第34页图2.2-3实验,学生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读下“小资料”,思考响

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再读35页顶端文字,总结响度的决定因素为:o

拓展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多数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

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

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

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问题4.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答:。

你能填一填吗?

响度是指声音的或。响度跟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距离发声

体越远,响度越。

导读三:音色

阅读课本35页“音色”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音色和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答:。

问题2.观察35页图2.2-4,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声是时的总体疏密程度是否相同?

波形是否相同?音色是否相同?答:。

导读四:阅读“科学世界”

你能“填一填”吗?

1.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有关。

2.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一)、粗细(粗的音调一)、松紧(松的音调—)

3.漆黑的夜晚,能分辨出熟悉的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自学检测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2.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振幅不同

3.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

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

巩固练习

1.下列述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塑料尺伸出越长,在相同力的按压下音调越高B.大象靠超声波进行“交流”

C.敲水瓶时主要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D.吹竖笛时轻轻吹音色越美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别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因为吉他和笛子

声的()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