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由色氨酸合成的B.幼苗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扦插枝条生根D.波森·詹森的实验可检验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2.如图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④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电镜下面观察到的质膜流动镶嵌的结构B.②的尾部和③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C.质膜中都存在③,③的存在使得质膜比较“坚实”D.质膜具有选择透性是由④体现出来的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D.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是由于土壤、地形、风和火等环境条件引起的B.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C.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的绵羊种群,其环境容纳量是由该岛有效资源决定的D.在实验室内把果蝇饲养在瓶内并喂养酵母菌,其种群按J形曲线增长5.下图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与上图表示的过程是相同的B.②、③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是相同的C.参与①和②过程的酶相同D.图示③的生理过程完全可能发生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6.下列有关“21三体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B.患者也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C.父方或母方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时才可能导致子代患病D.高龄产妇产下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并没有明显增加7.下列与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DNA两条链间结合的牢固程度与G-C碱基对的占比有关C.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细胞复制DNA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参与8.(10分)2019年初,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发现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1.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C.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1.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二、非选择题9.(10分)某水库引入亚洲公鱼和大银鱼两种经济鱼类,亚洲公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产卵期的亚洲公鱼会吞食本种、大银鱼的鱼卵和幼鱼;大银鱼幼鱼主要摄食枝角类、轮虫和原生动物等,成鱼主要捕食小型鱼、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公鱼和大银鱼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两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2)捕捞这两种鱼后,有利于一些鱼类种群的发展,原因是___________。若水体中水草和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明显减少,则亚洲公鱼和大银鱼的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_。(3)部分亚洲公鱼和大银鱼产卵后,亲体逐渐死亡。其他鱼类吞食尸体后,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_。10.(14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辛弃疾在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农田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由____组成。(2)为发展有机农业,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合理放养青蛙,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在该过程中,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了解该蛙卵的密度。(4)词中的这种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11.(14分)为治理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凤眼莲、藻类植物(轮叶黑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如图1所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凤眼莲能分泌对藻类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凤眼莲通过传递______信息与藻类形成的种间关系是___,说明信息传递对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芦苇等水生植物,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___稳定性。(2)该湿地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的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湿地中能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3)图2是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若蝌蚪从水蚤和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相同,则流入蝌蚪的能量每增加10KJ,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KJ。12.现有某湿地生态系统,图1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若A表示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2)图1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实现的。(3)若该生态系统存在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若A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C,则要使C能量增加8kJ,至少需要消耗A的能量是___kJ。若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1:2,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精确到百分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有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其作用有: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②促进子房发育;③促进生根。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详解】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A错误;B、幼苗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C、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发育,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乙烯,C错误;D、波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可以检验达尔文的“可能有某种化学物质从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假说,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B【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据图分析,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分子,③为胆固醇,④为蛋白质。【详解】A、这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是电镜下看到的结构,A错误;B、③胆固醇的作用是与②磷脂的非极性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B正确;C、并不是所有质膜都有胆固醇,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错误;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④蛋白质分子都有关,D错误。故选B。【点睛】易错点: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3、C【解析】

细胞中的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的功能紧密相关。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细胞中普遍存在。【详解】A、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真核细胞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

B、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和rRNA,B正确;

C、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只是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比较发达,C错误;

D、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可以消化细胞器碎片,D正确。

故选C。4、C【解析】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2、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3、“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群落的水平结构可能是由于食物、水分、土壤、小地形、风和火等环境条件引起的,A错误;

B、一般情况下,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干旱会导致荒漠化,B错误;

C、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值,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故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的绵羊种群,其环境容纳量是由该岛有效资源决定的,C正确;

D、在实验室内把果蝇饲养在瓶内并喂养酵母菌,由于空间有限,其种群数量不可能按J形曲线增长,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D【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②表示转录,形成单链的RNA;③表示翻译,形成多肽链。甲表示mRNA,是翻译的模板。【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与上图表示的过程是不同的,A错误;B、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两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有T-A,后者有A-U,B错误;C、参与①和②过程的酶不相同,前者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后者有RNA聚合酶,C错误;D、图示③表示翻译过程,该生理过程完全可能发生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合成蛋白质,D正确。故选D。6、B【解析】

患者体细胞中含有21号染色体比正常多了1条,A错误;理论上该患者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B正确;精子或卵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一条都会导致受精作用后形成21三体的受精卵,所以异常细胞既可来自父方也可来自母方,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C错误;高龄孕妇生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较高,原因是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导致卵细胞形成过程中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卵细胞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D错误。故选:B。7、C【解析】

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论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复制的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DNA分子中,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G−C碱基对越多越稳定牢固,B正确;C、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小鼠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并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识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复制的过程、条件、场所,理解并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原理和结论,平常注意积累,是解题关键。8、D【解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作用:①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②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等;④脑干:维持呼吸等;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等。防卫是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癌变细胞的能力。【详解】A、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热休克蛋白90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B、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等,因此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1.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C正确。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癌变细胞的能力,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分析题干提炼有效信息是解题关键。二、非选择题9、消费者捕食、竞争减少了其它鱼类的天敌、为其它鱼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空间减少呼吸作用散失【解析】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消费者的存在可促进物质的循环。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和种间竞争等。【详解】(1)亚洲公鱼和大银鱼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两者都能捕食浮游动物(轮虫和原生动物等也属于浮游动物),产卵期的亚洲公鱼会捕食大银鱼的鱼卵和幼鱼,所以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竞争。(2)捕捞这两种鱼后,减少了一些鱼类的天敌、为一些鱼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空间,所以有利于一些鱼类种群的发展。若水体中水草和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明显减少,则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如浮游动物)会减少,进而使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减少,亚洲公鱼和大银鱼因食物来源减少,其种群数量将减小。(3)同化量中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种间关系、生物数量的变化、能量流动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10、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防治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物理样方法直接【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它所依据的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捕食、寄生等关系,具有成本低、无污染、保护环境等优点。【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2)通过合理放养青蛙,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雄蛙通过叫声传递的声音信息属于物理信息;蛙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4)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防治、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信息传递中信息种类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知识点,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较简单。11、化学竞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垂直分解者促进细菌、真菌的有氧呼吸,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鱼、蝌蚪、甲虫150【解析】

题图分析:图1是某地用芦苇、凤眼莲、藻类植物(轮叶黑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图2是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生产者是水藻等植物,初级消费者水蚤和蝌蚪,初级消费者是鱼、蝌蚪、甲虫,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食肉动物。【详解】(1)凤眼莲能分泌对藻类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因此凤眼莲通过传递化学信息与藻类形成竞争的种间关系。说明信息传递对于生物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芦苇等水生植物,增加了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因此提高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该湿地的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的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其中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促进细菌、真菌的有氧呼吸,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分解。(3)据图2信息可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鱼、蝌蚪、甲虫。若蝌蚪从水蚤和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相同,则流入蝌蚪的能量每增加10KJ,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10÷2÷0.2+10÷2÷0.2÷0.2=150KJ。【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12、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