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解读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明清时期文化的发展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扩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理解两种想的进步性。3.归纳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与戏曲成就,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第15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甲】2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甲】41·中国古代科技28.明清商业新变化广东·6·明清商业新变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海南·5·明清文学、艺术的发展(琼剧)北京·4·明清朝商业发展2022【乙】27·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江苏·5·明清手工业发展与新经济因素北京·4·明朝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广东·5·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浙江(6)·7·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江苏·17·黄宗羲广东·17·明代白银货币化2021【乙】27·明清善书与儒家思想福建·5·明清新农作物的传播湖北·5·清代中期水利工程建设河北·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的影响辽宁·4·明朝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重庆·4·宋明文化承载者阶层不同江苏·5·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江苏·4·明朝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考情扫描】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0【Ⅰ】27·清代宗族儒家思想【Ⅱ】27·明代官营手工业变化山东·5·黄宗羲对“重本抑末”的解读江苏·5.明代松江地主田庄日记海南·6·民间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海南·5·黄宗羲主张通过宰相制度来限制君权江苏(7)·5·明朝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2019【Ⅰ】27·明代区域经济【Ⅱ】27·明清商业发展【Ⅱ】41·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与原因【III】27·清代个体农耕浙江·顾炎武江苏·明代晚期对贫穷的认识知识点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一)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
材料一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他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1)表现:①农业经营形式多样化,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②农业生产区域化;③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且种植广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④高产粮食作物引入种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影响:①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②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③促进人口的增长;④缓解人地资源矛盾;⑤过渡垦荒,带来水土流失。
材料二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地也。
——[清]袁景辉纂修《建始县志》
问题思考:
作物品种变化的原因原因:①人地矛盾的尖锐②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③美洲作物的传入等。1)可耕地数量增加明显;2)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3)多种经营并存,农业生产区域分工的出现;4)新兴灌溉工具风力水车的出现与普及;5)《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水平其他表现(4).农业税收:
明朝:一条鞭法。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具体做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增加财政收入。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清朝:摊丁入亩。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税,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方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收标准,把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简化了国家税收的原则和手续。古代赋税制度演变:春秋时期---汉代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北宋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租调制编户齐民制度(赋税徭役制度形成)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地丁银(摊丁入亩)【知识拓展】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特点或规律)①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以初税亩为标志。②收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来少,以两税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在征役上,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⑤赋税种类由繁到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赋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2.手工业: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政府)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主要成就:①制瓷业: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明朝粉彩瓷、斗彩瓷,清朝粉彩瓷、珐琅瓷。②纺织业:A.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B.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③冶铁业:明朝时广为流行焦炭冶铁。思考:
明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原因。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②生产力的提高为其发展提供基础;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人口增长。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向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间日用政府垄断(垄断性)官府专用皇帝私用(对象特殊)不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前一直占主导地位,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后部分行业超过官营农户副业(依附于农业)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剩余部分在市场流通供自己消费(自给自足)材料1: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ɡsūn)计。—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材料2: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明神宗实录》根据材料,阐述明清时期手工业的新发展①
新的经营方式:
开设工场
②
生产关系: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除了生产是以市场利润为目的外,还必须具备自由雇佣关系(支付工资),即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地点:江南手工业中;基本特征:(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2)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重难点突破: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评价
(1)发展缓慢的原因:①政治(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束缚②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自给自足,农民相对贫困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③资金: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④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⑤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⑥思想:传统价值观念仍占主流地位,重农抑商的思想、重人文轻自然的理念、重义轻利的意识均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⑦技术:科举制下忽视实用型技术的创新(2)评价:积极:①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②冲击自然经济,为明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局限性:①仅限于少数地区,少数部门;②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分类概况货币商人群体商业规模、资本工商业市镇信贷3、商业: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晋商和徽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长途贩运贸易和大额贸易发展明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1).农副产品大量流入市场。(1)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原因:①生产力提高、开垦荒地,粮食产量提高。②赋税制度改革(摊丁入亩)。③农业结构、衣食结构变化。(2017·海南·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明初是以铜钱作为法定货币……明朝政府强制将大明宝钞投放到市场中用以流通,使得货币政策带有很强的随意性,造成纸币的滥发,从而导致宝钞的贬值,使得宝钞不具有实际购买力,从而促进白银脱颖而出。——任均尚《明朝货币政策研究》自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后,外来白银取代本土白银占据中国货币市场的主要地位。在1570--1644年美洲白银大约有12620吨流入中国,美洲白银产量为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2).白银大量流入并逐渐货币化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商铜铸币秦半两海贝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北宋交子元宝钞明清白银▲演进规律(特点):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海贝→铜仿制海贝)2.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圆形方孔钱)3.铸币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重量;
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
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6.白银货币化。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3).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①含义: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地域性商人群体,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会所为联络。晋商、徽商、闽商,浙商、粤商等。A、商帮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明代以来中国经济又迎来一个发展的高潮,商业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B、跟政府政策的变化有关。如明处为确保北部边防物资供应以粮换盐引是晋商、陕商形成的契机;明中期海禁政策的放松也是浙商、闽商、粤商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C、借助血缘和地缘关系结成团伙经商借助群体力量维护自身利益。随着商业的扩大,又不断吸收同族同地之人参加,这样就出现同一血缘、地缘的人从事同一类行当,从业人员的地域性很强,并且往往垄断某地此类商业的现象.由亲缘组织扩展开来、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商帮出现。③影响:A.有利于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与整合;B.提高了商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商帮兴起和昌盛。C.但“以义为利”等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原因: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3种:
一是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称为试馆;二是北京的少数会馆和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
三是四川的大多数会馆,是入清以后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来的客民建立的同乡移民会馆。材料一
明清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坛数百年,除了是自身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结果外,主要归功于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优秀的商业伦理观。徽商受传统文化的薰陶,“贾而好儒”,力求用儒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做到“利缘义取”诚实经商,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在商坛中有着良好的信誉。这才是立商之本,徽商认为只有走儒商的道路,才不会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奸商……注重良商善贾形象的塑造,愿意为社会做慈善事业,树立起良好信誉。经商致富的商帮并不少,而像徽商那样重视教育,大力资助教育,有“富而教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乎”思想的商帮并不多。【商帮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徽商商业伦理观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内涵:积极进取、以诚为本、注重信用、以义为利。影响:提高了微商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徽商兴起和昌盛;促进徽州地区教育的发展;“以义为利”等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商业资本的发展:①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②钱埔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③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票号是专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是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因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又被称为“山西票号”或“西号”。
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5).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兴盛(1)兴盛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②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③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④江南水陆交通便利。
在太湖流域和长江三角洲一带,随着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贸易,手工业和农业分工,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处在交通要道或大中城市周围,许多是从村庄、集市发展而来。新兴市镇的专业性很强,松江地区市镇的特色是棉纺织业,城镇居民“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2)表现:明朝中叶以来,江南市镇逐渐把丝织业作为主业,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市镇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和农家经营发生革命性变化。(棉花的种植)农副产品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加强,加快了社会分工。(3)影响:①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推动了农村生产结构的变化;③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④促进市民文化的发展。中国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冶铁业航运业制瓷业棉纺业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①性质变化:由政治、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经济功能不断增强。②规模扩大:集镇人口有显著增长,集镇规模日益扩大,这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③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的工商业集镇。(3)意义:集镇的出现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强城乡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2022·全国乙卷·26)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镇普遍兴起,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当地风俗产生冲击,形成了“好名喜夸”之风,D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A项;宋朝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有世俗化审美趣味,“初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长途和大额交易发展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明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上述材料说明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城市继续繁荣和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②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手工业产品的生产及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③商品流通活跃,经济联系加强,全国性的市场网络进一步形成和整合。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各地区间商品交换繁荣,联系加强。
重难点突破:(2)影响①经济:刺激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工商业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②社会阶层:新兴的市民阶层崛起(商人、城市平民为主体)。③风俗文化:市民的生活日益丰富,通俗文化兴起,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的新现象及其局限(历史解释)(1)新的生产关系:
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是,商人始终未能从封建势力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阶级,使中国古代有资本主义却无资产阶级。(2)新的国际环境:
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明清的经济,一方面,新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融入世界市场的契机。(3)新的商人群体的形成:
商帮的形成反映了商人群体共同的经济诉求,但是,局限在地域宗法群体的性质严重影响其规模的发展,商帮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始终未发展成统一的社会力量。(4)新的货币形态:
明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中国进入货币经济时代,清代正式确立白银的官方货币地位。但是,中国不是白银主要生产国,国际银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这成为近代货币改革的重要诱因。(5)政府干预方面: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核心素养:【典例研析】【2019全国2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小结: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1.农副产品大量流入市场;2.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兴盛;3.白银大量流入并逐渐货币化4.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5.长途和大额交易发展6.商业资本聚集,金融信贷发展“朕(雍正)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的局限未实现社会转型,开始落后于世界生产方式没有突破局限:1、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政治上: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3、政策上: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4、思想上: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影响了国人资本转化的进程知识点2:明清思想领域的变化(一)陆王心学:1.变化的背景:
材料
农业和私营手工业等诸领域都突破了原来自给自足和单纯满足官府消费的理念,要求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地方权力的扩张,人们愈发重视被“天理”抑制的“私欲”。……到了明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目睹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引发社会动荡的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知识补充:陆九渊(南宋)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开创者及代表人物。曾在江西象山讲学,世称象山先生。受佛教禅宗的暗示,特别强调“心”的作用。陆九渊与朱熹多次进行学术辩论,最著名的是1175年的鹅湖之会。(1)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烦琐方式表示不满;(2)宋明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3)明中期以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4)南宋陆九渊思想基础。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②求理之法:“发明本心”,内心反省。
“发明”:“发而明之”,意为启发、开扩。“本心”:即“仁义之心”。2、王守仁(明朝):心学集大成者主张:①世界观: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②核心思想(本质):“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③方法论:知行合一(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④反对盲从孔子。良知: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人基本的是非之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等与生俱来的“善端”。良知是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实际上是“天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号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材料
“晚明个性解放的思想,滥觞于对王阳明独信自家良知的改造和发挥……王学的崛起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构成儒学权威的“圣”、“贤”、或“六经”的冲击。”——《中国大通史・明卷》
(4)评价:①标志着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重建;②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③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④陆王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冲击了理学禁锢,揭开了明朝中后期思想领域提倡自由、批判专制的序幕。⑤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虽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对客观知识学习,造成之后子弟任性废学的弊病。“知行合一”: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知行合一”的含义是说知行是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发展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行本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能力提升: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儒家思想1、明末离经叛道---李贽(1527-1602)背景:陆王心学思想为基础主张:评价:①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②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提倡男女平等。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②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儒学正统思想;③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材料1: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材料2: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斥责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材料3: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1)、背景:材料:农业和私营手工业等诸领域都突破了原来自给自足和单纯满足官府消费的理念,要求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地方权力的扩张,人们愈发重视被“天理”抑制的“私欲”。……到了明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目睹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引发社会动荡的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据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等整理经济阶级政治思想文化外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专制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加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2、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简要生平浙江余姚人、梨洲先生,抗清,著书江苏昆山人、亭林先生,弃科举,抗清、探救国湖南衡阳人、船山先生,抗清、著书、隐居代表作品《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众治,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循天下之公”,提出耕者有其田;经济主张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思想主张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命题。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强调经世致用。唯物思想(物质、变化、规律、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辩证法思想。共同之处:①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②都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③都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民主色彩;③提倡“经世致用”;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等时代需求思考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们主张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思考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主张有什么特点?思考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体现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如何理解?
批判:①政治:反对君主专制;②思想:反对理学的空谈③经济:反对重农抑商继承:①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②探索精神和倡导个人的社会责任感2.评价:(1)政治: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具有民主色彩,为近代反专制的民主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2)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3)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程朱理学任然居于主导地位)。(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没有提出未来社会的构想,实质上要求实行开明君主制,仍属于封建思想重难点突破: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实质及其评价1.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但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时间作者著作地位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
元末明初罗贯中明中期吴承恩清中期吴敬梓清中期曹雪芹
《水浒传》《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长篇白话小说,
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西游记》神话小说的杰作《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的杰作《红楼梦》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特点:平民化、通俗化、反传统、反封建、数量繁多、体裁多样。三、文化新变化背景
(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
(2)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3)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基础概念:
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
日益扩大。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的产生变化。思维拓展下列情节反映了明清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杨八老越国奇逢》
元朝至大年间,西安府有个读书人杨老八,读书科举屡试不中,家里入不敷出,杨老八决定南下弃儒从商,妻子也欣然支持。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汤显祖:《牡丹亭》
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价值观:崇尚奢侈,拜金逐利伦理观:女性地位改善婚恋观:追求真挚情爱的人文潮流戏曲——京剧传奇(明)汤显祖(清)孔尚任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昆曲发源:江苏昆山一带在戏曲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京剧形成: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各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广大艺人的努力,京剧表演富有艺术生命力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队伍的扩大京剧形成的原因京剧的特点: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于一体。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四、(明清时期)科技(承古与萌新)1.传统科技著作类别朝代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本草纲目》药物学明朝李时珍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农政全书》农学明朝徐光启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徐霞客游记》地理学明朝徐霞客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天工开物》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著作明末清初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特点:1)成就突出,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2)自身缺乏创新潜力,未能转化为近代科技;3)西方科技传入,但没有受到重视;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马克思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分布的特点及没有转成近代科技的原因特点:(1)重经验,轻理论概括: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西方重实验)(2)重综合,轻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重分析)
(3)重实用,轻抽象科学: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重理论)
(4)重农业,轻工商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重工业)(5)全面繁荣,领先世界
(6)重人文社会,轻自然科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2.原因:(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狭隘性,到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突破有限,缺少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2)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上:传统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4)教育上: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5)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6)科技上:自身的缺陷。不重视实验和规律的探索总结;且采用子嗣世代相传的方式。2.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局部)书影《四库全书》(局部)书影【知识链接】①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②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保持各书原貌。2)表现1)背景①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③传教士的推动④皇帝的支持①明末:A.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B.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C.《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②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3.西学东渐(3)影响①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活力②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③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西学东渐指从明朝末年(15,16世纪左右新航路开辟后)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对当时中国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的普及。阶段特征:1.对外交往:①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②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③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中国。④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⑤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⑥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⑦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选修内容:2)表现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1)背景《几何原本》书影利玛窦3)影响:①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③传教士的推动④皇帝的支持①明末:A.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B.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C.《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②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3.西学东渐(3)影响①引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②开国了中国人的眼界,使当时的国人见了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③一些明智之土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选修内容:2.疫病防治:①中国明朝未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②吴有性《瘟疫论》;③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3.民居:①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②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4.藏书:①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②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阶段特征:1.(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高考真题演练:D【解析】
考点: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后期江南地区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富豪往往喜好兴建园林,这是江南地区市镇工商业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的传统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并没有被颠覆,排除A项;世俗化审美趣味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不是在明朝初现,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2020·全国Ⅱ卷)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明代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项错误;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故选D。D3.(2019·全国Ⅰ卷)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高考真题演练:D【解析】
考点:明朝经济的发展——农业与商业。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山东东昌府这一棉花产区与江南棉布生产之间的区域合作关系,其反映的是农业种植和手工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地区经济优势及发展水平的差异,故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运河运输在隋代就已经出现,不属于交通方式的变革,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未涉及土地制度和货币制度的调整与改变,故B、C两项错误。4.(2019·全国Ⅱ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高考真题演练:C【解析】
考点:清代商品经济发展。
题干材料对比了明清大商人的资本状况,说明清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经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统治阶级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B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明清大商人的资本状况,与白银普遍流通无关,故D项错误。5.(2019·全国Ⅲ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高考真题演练:C【解析】
考点:清朝农业经济的发展——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包括自耕农和佃农两种形式。从题干材料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有:地主脱离了农业生产,土地通过租佃方式由佃农耕种,仅剩余少量的自耕农。所以从总体上说,乾隆时期江南的主要生产方式仍是个体农耕,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生产关系中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涉及土地所有权和生产利润的分配,故排除A、B两项;农业商品化生产主要体现在对农产品的处理方式上,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D项。6.(2022·湖南高考)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明清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学东渐。
依据材料“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可知,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墨学的复兴,C项正确;“科技转型”表述错误,排除A项;“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技是以经验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C7.(2022·浙江·高考真题)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 B.经世致用 C.再续《春秋》 D.中体西用高考真题演练:【解析】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将知识学习用解决国计民生现实问题。根据题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反映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B项正确;与道家无为而治无关,排除A项;再续《春秋》与务实无关,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B8.(2022·浙江高考)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善金科》.根据《西游记》撰《昇平宝筏》,根据《三国演义》撰《鼎峙春秋》,根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下列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响戏曲的创作②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手③畅音阁坐落于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④这些剧本的编排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清朝的戏曲。
根据“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善金科……根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可知,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响戏曲的创作,①正确;根据“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说明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手,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畅音阁所处的位置,排除③;根据所学可知,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排除④;①②正确,故A项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项。A9.(2021·河北高考)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明朝商业的发展。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是南方的商品运到北方,北方的粮食运到南方,这说明大运河的重新疏通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是大运河航运引发了“海禁”政策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D10.(2021·江苏高考)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高考真题演练:【解析】
考点:清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可知,淮扬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重学风气,排除C项;材料体现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没有表明“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排除D项。故选A项。A11.(2021·江苏高考)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题汇编
- 科创板开通知识测试参考答案
- 语文试卷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
- 保险行业助理的工作总结和技能要求
- 骨骼疾病护理工作总结
- 家具家居行业技术尝试改造
- 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纸制品行业业务员工作总结
- 游戏界面设计师的交互体验和游戏设计
- 《机械防烟方式》课件
- 钢铁行业用电分析
- 考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掘进机维修培训课件
- 导医接待工作的沟通技巧与话术培训
- 触电与应急知识培训总结
- 分布式光伏高处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1
- 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和康复
- 白内障手术术后护理和饮食禁忌
- 设立生态农业科技研发公司组建方案
-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