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天津市蓟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黄山平天矼(gāng)西端的群峰中,有一花岗岩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下图为“飞来石”景观图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飞来石”岩石类型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A.a B.b C.c D.d2.“飞来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飞来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读右图可知,图中c可由重熔再生作用形成,表明c为岩浆,图中b由岩浆(c)直接转化而来,应属于岩浆岩,图中a、d则为沉积岩和变质岩,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题详析】黄山“飞来石”景观是由花岗岩构成,因此形成“飞来石”首先应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通过侵入而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深埋地下,需要经过地壳抬升,把花岗岩体抬至高处,再经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使得花岗岩体出露地表,并继续通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飞来石”景观。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高压脊 B.②③两地天气晴朗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4.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A4.D〖解析〗【3题详析】图中①地附近等压线由气压高处凸向气压低处,应为高压脊,A正确;在②、③附近的锋面随气旋逆时针旋转而运动,则③地位于冷锋的锋后,②地位于暖锋的锋前,而冷锋雨主要在锋后,暖锋雨主要在锋前,因此两地多阴雨天气,BD错误;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可知,①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指向西,在北半球右偏形成东南风,同理判断,④地为西北风,两地风向相反,C错误。故选A。【4题详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决定风力大小,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等压线疏密可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④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6.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A. B. C. D.〖答案〗5.A6.C〖解析〗【5题详析】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A正确,B错误;图中没有等高线信息,无法判断,C错误;沿经纬线延伸,应为南北走向或者东西走向,D错误。故选A。【6题详析】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C正确;AB选项主要出现在城市中,AB错误;D选项一般是需要跨越大河或者跨海,D错误。故选C。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完成下面小题。7.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8.“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A.冰雪融化迅速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 D.自然灾害频繁〖答案〗7.C8.B〖解析〗【7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此类洪水发生在我国气候干旱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当地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河流少,而且当地不可能每天下雨形成“一日一汛”,排除A;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比较稳定,不可能形成“一日一汛”,排除BD;当地多高山,高山上多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而4-6月正是当地高山积雪融化的季节,融化量受气温影响,当地气温日温差大,白天气温高、融化多,夜晚气温低融化少,因此出现“一日一汛”的特征,C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析】根据前一题分析可知,当地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融化后补给河流的水量受气温高低影响,白天气温高、融化多,夜晚气温低融化少,因此出现“一日一汛”的特征,这表明当地昼夜温差大,B符合题意;冰雪融化迅速不会形成“一日一汛”,排除A;引起当地“一日一汛”的不是降水量变化,也不是自然灾害所致,因此“一日一汛”不能反映当地降水变率很大、自然灾害频繁,排除CD。故选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答案〗9.C10.C〖解析〗【9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主要是海洋水蒸发和降水,据图判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海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③表示蒸发,④表示降水。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纬海域由于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量少,海水温度低,蒸发弱,因此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高纬海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甲、乙、丙分别是()A.空气稀薄、海拔高、苔原 B.空气稀薄、海拔高、高寒荒漠C.海拔高、空气稀薄、苔原 D.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荒漠1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 B.冰川萎缩,雪线不断下降C.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 D.冻土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析】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但气温低,AB错误;受地形影响,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高原内部,降水较少,因此高原内部多荒漠,D正确;青藏高原苔原较少,C错误。故选D。【12题详析】地壳隆升属于岩石圈运动,与全球变暖无直接因果联系,A错误;全球变暖会引起冰川消融萎缩,雪线不断上升,B错误;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C正确;冻土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故选C。图中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B.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C.河流都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1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由于甲盆地()A.地形平坦 B.日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中地理位置等信息判断,甲处应为塔里木盆地,乙处应为四川盆地。甲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而乙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错误;塔里木盆地开发较晚,工业不太发达,还不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B错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高山环绕,河流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而四川盆地处于湿润地区,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C错误;甲、乙两区域与其它所有区域一样,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D正确。故选D。【14题详析】与乙盆地(四川盆地)相比,甲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应相对平坦,但地形平坦对小麦品质影响不大,排除A;塔里木盆地(甲)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营养物质积累,因此小麦品质优良,B符合题意;乙盆地(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属湿润地区,水源丰富,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而甲盆地(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荒漠土,因此甲盆地土壤和水源不占优势,排除CD。故选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区域内()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16.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析】根据材料,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该地湖泊水主要由西部和西南部的河流汇聚入湖,以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不对;该地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明显,C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不对。故选A。【16题详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现代经济体系建立,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等,乡镇企业属于较低端产业,①不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使城市互联互通,消除城市壁垒,共同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②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雷同竞争,③不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该地区交通便利,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则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④对。故选C。图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时间分别是()A.30°、1月初 B.60°、7月初 C.60°、1月初 D.30°、7月初18.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A.节气为夏至 B.太阳直射点北移 C.黄赤交角变大 D.天津地区昼长夜短〖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析】读图甲可知,M点的自转线速度为835千米/小时,为赤道的一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纬线上各地自转线速度等于当地纬度的余弦值与赤道上各地线速度之积,由此判断,M点纬度的余弦值等于1/2,因此M点的纬度为60°,排除AD;图乙中,N表示的地球公转速度比前后均慢,表明N值为地球公转速度最低值,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应处于远日点,时间应为7月初,B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B。【18题详析】前面分析可知,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应处于远日点,时间应为7月初。7月初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几天,A错误;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B错误;黄赤交角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错误;7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天津地区应昼长夜短,D正确。故选D。图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当天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方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甲窗位于乙窗的()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0.该日当地的昼长最接近()A.11小时 B.11小时40分钟 C.13小时20分钟 D.14小时〖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析】结合图中日出方位(偏东方向)推知,我国该地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图中显示,阳台所在偏西侧墙面与正午时太阳光线呈80°夹角,则图中日出太阳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夹角大于90°,则当地日出方位为东北,该住宅墙面与日出光线平行,故墙面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由此推断,甲窗位于乙窗的西南方向,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0题详析】该试题不太严谨,命题者混淆了太阳视运动的角速度和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这两者差别很大,太阳视运动角速度就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而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一天中差异较大,不同时刻角速度不同。如果按一天平均来看,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大致为15°/h,图中日出太阳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夹角为100°,如果平均的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计算,上午时间约为6小时40分钟,上午时间与下午时间对称相等,则当地昼长约为13小时20分钟,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二、综合题(5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其中④自然带对应的植被目前正遭受大面积砍伐。(1)图中①和④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其中④自然带对应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2)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3)④自然带的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列举两点。〖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2)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热量(3)植被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不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趋势;植被减少,造成土壤流失加剧,造成河流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解析〗【小问1详析】图中①自然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④自然带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了热带雨林带。气候成因是: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小问2详析】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更替,是随纬度变化而更替,因此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或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不同纬度的热量条件有明显差异,导致了这种分异规律,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小问3详析】④自然植被被大量砍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生物、气候、土壤、水文等)进行分析。植被破坏,直接影响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还通过影响生物栖息地间接影响生态;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有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趋势,还会当地局部气候变化;植被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加剧,土壤生产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含沙量加大,下游淤积,导致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可能性增加。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1)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2)图示地区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说明这一现象的成因。〖答案〗(1)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2)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碳酸盐岩多裂隙,透水性强,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广布,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与岩石两个角度来分析。气候:地处云贵高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形成喀斯特地貌。【小问2详析】应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及人为原因来进行分析。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地下河等,这会导致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气候:当地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蒸发旺盛,加剧地表水缺乏;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地表水相对不足。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左图为我国三江平原略图,图中河流融冰时间在4月中旬前后。右图为图示地区月均气温降水柱状图。(1)描述图示区域气候特点。(2)春季ab之间河段水位上涨的原因主要有____。(双选)A.春季气温上升,形成春汛 B.地处长白山区,多地形雨C.上游先升温融冰,出现凌汛 D.雨带向北移动,进入雨季(3)从气候的角度,说明图示区域出现大面积沼泽的原因。〖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AC(3)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多冻土,不易下渗;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河流有凌汛,降水集中,易泛滥。
〖解析〗【小问1详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少,寒冷干燥。【小问2详析】春季气温上升,周边地区积雪融化,大量融水汇入河流,出现春汛;A地河流融冰时间在4月中旬前后,故受河流下游封冻影响,河水下泄受阻,水位抬高,出现凌汛。AC正确,地处三江平原,B错误,春季雨带还未推移到该区域,还没有进入雨季,D错误,故选AC。【小问3详析】从气候的角度主要是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来分析,图示地区是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降水集中在夏季,水流速的较慢,排泄不畅。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易泛滥等。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世界磷虾集中分布于南极洲周围的环流聚合区,这个聚合区位于55°S-80°S之间,海水温度为1.3℃-3℃,是由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两大洋流之间,出现了大漩涡,如威德尔海。南极磷虾聚集在这个海域,形成了南极洲的一大族群,为其他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南极磷虾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但是海洋渔业捕捞存在较大的风险。如图为南极洲附近洋流示意图。(1)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主要是沿岸海域受____(填风带或气压带)影响,常年盛行____(填风向)风,盛行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形成的。(2)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3)说明在南极附近海域捕渔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答案〗(1)风带东南(2)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上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
(3)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漩涡,洋面不稳定;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暴风。
〖解析〗【小问1详析】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当地的盛行风向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中心气温低,气压高,自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偏形成极地东风,极地东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形成南极沿岸环流。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主要是沿岸海域受气压带影响,常年盛行东南风,盛行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形成的。【小问2详析】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与该海域的洋流有关,该海域内,有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底层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大量饵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快速生长;为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小问3详析】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洋流、冰山、海洋生物及暴风。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漩涡,洋面水流及其不稳定,海底和海面水文情况复杂;南极大陆冰川巨大,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极易发生崩塌,一旦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对作业船舶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此地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风力强劲,多暴风。
天津市蓟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黄山平天矼(gāng)西端的群峰中,有一花岗岩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下图为“飞来石”景观图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飞来石”岩石类型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A.a B.b C.c D.d2.“飞来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飞来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读右图可知,图中c可由重熔再生作用形成,表明c为岩浆,图中b由岩浆(c)直接转化而来,应属于岩浆岩,图中a、d则为沉积岩和变质岩,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题详析】黄山“飞来石”景观是由花岗岩构成,因此形成“飞来石”首先应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通过侵入而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深埋地下,需要经过地壳抬升,把花岗岩体抬至高处,再经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使得花岗岩体出露地表,并继续通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飞来石”景观。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高压脊 B.②③两地天气晴朗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4.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A4.D〖解析〗【3题详析】图中①地附近等压线由气压高处凸向气压低处,应为高压脊,A正确;在②、③附近的锋面随气旋逆时针旋转而运动,则③地位于冷锋的锋后,②地位于暖锋的锋前,而冷锋雨主要在锋后,暖锋雨主要在锋前,因此两地多阴雨天气,BD错误;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可知,①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指向西,在北半球右偏形成东南风,同理判断,④地为西北风,两地风向相反,C错误。故选A。【4题详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决定风力大小,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等压线疏密可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④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5.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6.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A. B. C. D.〖答案〗5.A6.C〖解析〗【5题详析】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A正确,B错误;图中没有等高线信息,无法判断,C错误;沿经纬线延伸,应为南北走向或者东西走向,D错误。故选A。【6题详析】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C正确;AB选项主要出现在城市中,AB错误;D选项一般是需要跨越大河或者跨海,D错误。故选C。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完成下面小题。7.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8.“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A.冰雪融化迅速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 D.自然灾害频繁〖答案〗7.C8.B〖解析〗【7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此类洪水发生在我国气候干旱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当地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河流少,而且当地不可能每天下雨形成“一日一汛”,排除A;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比较稳定,不可能形成“一日一汛”,排除BD;当地多高山,高山上多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而4-6月正是当地高山积雪融化的季节,融化量受气温影响,当地气温日温差大,白天气温高、融化多,夜晚气温低融化少,因此出现“一日一汛”的特征,C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析】根据前一题分析可知,当地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融化后补给河流的水量受气温高低影响,白天气温高、融化多,夜晚气温低融化少,因此出现“一日一汛”的特征,这表明当地昼夜温差大,B符合题意;冰雪融化迅速不会形成“一日一汛”,排除A;引起当地“一日一汛”的不是降水量变化,也不是自然灾害所致,因此“一日一汛”不能反映当地降水变率很大、自然灾害频繁,排除CD。故选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答案〗9.C10.C〖解析〗【9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主要是海洋水蒸发和降水,据图判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海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③表示蒸发,④表示降水。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纬海域由于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量少,海水温度低,蒸发弱,因此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高纬海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甲、乙、丙分别是()A.空气稀薄、海拔高、苔原 B.空气稀薄、海拔高、高寒荒漠C.海拔高、空气稀薄、苔原 D.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荒漠1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 B.冰川萎缩,雪线不断下降C.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 D.冻土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析】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但气温低,AB错误;受地形影响,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高原内部,降水较少,因此高原内部多荒漠,D正确;青藏高原苔原较少,C错误。故选D。【12题详析】地壳隆升属于岩石圈运动,与全球变暖无直接因果联系,A错误;全球变暖会引起冰川消融萎缩,雪线不断上升,B错误;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C正确;冻土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故选C。图中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B.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C.河流都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1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由于甲盆地()A.地形平坦 B.日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中地理位置等信息判断,甲处应为塔里木盆地,乙处应为四川盆地。甲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而乙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错误;塔里木盆地开发较晚,工业不太发达,还不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B错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高山环绕,河流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而四川盆地处于湿润地区,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C错误;甲、乙两区域与其它所有区域一样,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D正确。故选D。【14题详析】与乙盆地(四川盆地)相比,甲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应相对平坦,但地形平坦对小麦品质影响不大,排除A;塔里木盆地(甲)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营养物质积累,因此小麦品质优良,B符合题意;乙盆地(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属湿润地区,水源丰富,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而甲盆地(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荒漠土,因此甲盆地土壤和水源不占优势,排除CD。故选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区域内()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16.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析】根据材料,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该地湖泊水主要由西部和西南部的河流汇聚入湖,以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不对;该地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明显,C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不对。故选A。【16题详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现代经济体系建立,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等,乡镇企业属于较低端产业,①不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使城市互联互通,消除城市壁垒,共同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②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雷同竞争,③不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该地区交通便利,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则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④对。故选C。图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时间分别是()A.30°、1月初 B.60°、7月初 C.60°、1月初 D.30°、7月初18.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A.节气为夏至 B.太阳直射点北移 C.黄赤交角变大 D.天津地区昼长夜短〖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析】读图甲可知,M点的自转线速度为835千米/小时,为赤道的一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纬线上各地自转线速度等于当地纬度的余弦值与赤道上各地线速度之积,由此判断,M点纬度的余弦值等于1/2,因此M点的纬度为60°,排除AD;图乙中,N表示的地球公转速度比前后均慢,表明N值为地球公转速度最低值,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应处于远日点,时间应为7月初,B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B。【18题详析】前面分析可知,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应处于远日点,时间应为7月初。7月初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几天,A错误;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B错误;黄赤交角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错误;7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天津地区应昼长夜短,D正确。故选D。图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当天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方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甲窗位于乙窗的()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0.该日当地的昼长最接近()A.11小时 B.11小时40分钟 C.13小时20分钟 D.14小时〖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析】结合图中日出方位(偏东方向)推知,我国该地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图中显示,阳台所在偏西侧墙面与正午时太阳光线呈80°夹角,则图中日出太阳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夹角大于90°,则当地日出方位为东北,该住宅墙面与日出光线平行,故墙面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由此推断,甲窗位于乙窗的西南方向,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0题详析】该试题不太严谨,命题者混淆了太阳视运动的角速度和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这两者差别很大,太阳视运动角速度就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而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一天中差异较大,不同时刻角速度不同。如果按一天平均来看,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大致为15°/h,图中日出太阳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夹角为100°,如果平均的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计算,上午时间约为6小时40分钟,上午时间与下午时间对称相等,则当地昼长约为13小时20分钟,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二、综合题(5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其中④自然带对应的植被目前正遭受大面积砍伐。(1)图中①和④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其中④自然带对应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2)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3)④自然带的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列举两点。〖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2)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热量(3)植被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不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趋势;植被减少,造成土壤流失加剧,造成河流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解析〗【小问1详析】图中①自然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④自然带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了热带雨林带。气候成因是: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小问2详析】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更替,是随纬度变化而更替,因此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或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不同纬度的热量条件有明显差异,导致了这种分异规律,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小问3详析】④自然植被被大量砍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生物、气候、土壤、水文等)进行分析。植被破坏,直接影响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还通过影响生物栖息地间接影响生态;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有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趋势,还会当地局部气候变化;植被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加剧,土壤生产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含沙量加大,下游淤积,导致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可能性增加。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1)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2)图示地区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说明这一现象的成因。〖答案〗(1)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2)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碳酸盐岩多裂隙,透水性强,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广布,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与岩石两个角度来分析。气候:地处云贵高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形成喀斯特地貌。【小问2详析】应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及人为原因来进行分析。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地下河等,这会导致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气候:当地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蒸发旺盛,加剧地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期白带异常的健康宣教
- 咽喉疱疹的健康宣教
- 腕骨骨折的健康宣教
- JJF(陕) 052-2021 发电厂发电机置换气分析仪校准规范
- JJF(陕) 006-2019 脆碎度测试仪校准规范
- 【大学课件】语义网格资源描述模型、形式化理论和支撑技术
- 系统性思维与工作计划设计
- 美术教学的社会价值分析计划
- 分析生产瓶颈并制定改进计划
- 跨班级合作与经验交流活动计划
- 三查四定表完整版本
- VDA6.5产品审核报告
- 足球场天然草坪养护方案
- 《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作业1234答案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课件6《健康上网快乐多》(27张PPT)
- 《口腔预防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 改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况PDCA
- 混沌学园PPT:0603李善友《我问故我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工具人》
- 风电风电场安全技术交底1200字
-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普通用卷
- 宇航机构与结构大作业2使用matlab计算太阳冀展开的蜗卷弹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