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1.(湖北省高三起点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上元①后一日观灯寄王四苏辙城头月减一分圆,城里人家万炬然。紫陌群游逢酒住,红裙醉舞向人妍。且为行乐终今夕,共道重来便隔年。遥想猖狂夜深处,河沙飞水湿归鞯。注:①上元节即元宵节,上元节点灯笼始于汉代,当时名叫“上元燃灯”,时间为一整天。宋代,元宵放灯著于法令,且把上元放灯时间定为五个晚上。(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颔联写了欲喝酒助兴的游人和盛装的舞女,凸显观灯的热闹,也表现了诗人的悲伤。B.颈联和《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句所抒发的情感类似。C.尾联“飞水湿归鞯”的细节描写烘托了人物的真实心境,把归家的情景写得很逼真。D.诗歌由月夜观灯的场景写到尾联描绘的深夜画面,由实到虚,衔接自然,余味悠长。【答案】A【解析】“也表现了诗人的悲伤”错误。该句展现了上元节的热闹喜庆之景表现出了诗人享受和珍惜当下的情感。(2)诗人为什么说“月减一分圆”?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月减一分圆”表示上元日己过,照应题目“上元后一日”:②城头灯火璀璨,城里人家灯光万丈,让诗人感觉月的光辉也逊色了一分;③写月亏月盈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2.(2025一轮复习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史将军①王建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阴地背行山下火,风天错到碛西城。单于送葬还垂泪,部曲招魂亦道名。却入杜陵秋巷里,路人来去读铭旌②。【注】①一作《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唐朝的一位使者在吐谷浑去世了,派阿史那将军去把他的灵柩迎归,作者曾在边塞从军多年,作诗送别。②铭旌:竖在灵柩前以标示死者姓名、官职、功绩的旗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汉家”,唐代边塞诗常常“以汉代唐”,如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B.次句“旧将”,指阿史那将军,诗人称其为“旧将”,说明其往来两国之间已经很多次。C.四两句借景抒情,表达对史将军执行使命,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不辞劳苦的赞叹。D.尾联实写灵柩到达长安后,路人读着铭旌哀悼,表明诗人对史将军胜利完成使命的赞扬。【答案】D【解析】D.“尾联实写灵柩到达长安后”错误。阿史那将军是去迎归他的灵柩,可见还没回来,所以灵柩到达长安后,路人读着铭旌哀悼应是虚写想象。故选D。(2)后人评王建诗:“外厌藻缋(文辞华丽),内反精实。”(《唐诗品汇》)请结合本诗颈联谈谈你对这一诗论的理解。(6分)【答案】本诗论意为王建的诗形式上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内容上注重写实;颈联明白如话,通过单于送葬流泪这一细节刻画,以及当地部队呼唤死者姓名为其招魂这一动人的场面描写,含蓄地讴歌这位使者为国家邦交所做出的贡献。3.(2025广东衡水金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军中乐刘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明写营中戒备森严,将军警惕性高,实则暗讽将军的懦弱无能。B.三、四句将视线转到军帐外,主要展现了将军的刻苦操练与御敌防守。C.诗中通过对南宋军队现状的描述,揭示了其作战屡屡败退的深层原因。D.诗人把强烈的爱憎之情融入了形象的表述之中,全诗不着一字评论。【答案】B【解析】“展现了将军的刻苦操练”错,“将军贵重不据鞍”意思是将军性命贵重不骑马,意在讽刺将军玩忽职守、纵情享乐的丑恶嘴脸。(2)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答案】①将军一人在帐中惧敌畏死与士卒万人防守隘口形成对比,将军在军帐内行酒作乐与士卒在阵地前冲锋流血形成对比,将军挥霍无度地买酒征歌与士卒身负重伤后无钱买药形成对比。②在对比之中,诗人对将军的愤恨、对士卒的同情、对边防的担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4.(2025高考贵阳一中)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杂兴八首之三(清)顾嗣协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写了五首《放言》诗;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诗将同为家畜的“马”与“牛”、同为运载工具的“车”与“舟”作了对比,并且用类比的方式形象地说明道理。B.白诗五六句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事例,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用“辨材”之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C.这两首诗均富有理趣,顾诗侧重于表达如何选用人才,而白诗侧重于表达该怎么样辨识人才。D.这两首诗诗意含蓄隽永,出语曲折委婉,富有理趣,启人深思。结尾处均直接点破观点,以此来对自身遭遇进行总结。【答案】D【解析】D.“结尾处均直接点破观点,以此来对自身遭遇进行总结”分析错误。顾诗结尾两句“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点明了观点。但是白诗结尾两句只是回应了首句的“决狐疑”,“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故选D。(2)这两首诗歌蕴含着丰富而深刻人才观,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对你成长成才的启示。【答案】①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做到扬长避短。顾诗前四句运用类比手法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芸芸众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表达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表达的是因材施用、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的用人观。②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轻易下结论。白诗先写“试玉”要烧满三日,“辨材”须等待七年才能完成,接着运用周公、王莽的典故,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若想辨识人才,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5.(2025金太阳开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游修觉寺[注]杜甫野寺江天豁,山靡花竹幽。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注]杜甫于上元元年暂居成都浣花溪畔,此后几年间,他先后游览成都附近的山水寺院。修党寺,在四川新津县的游览胜地修觉山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起笔点题,勾勒出修觉寺的总体风貌,“野”“幽”二字凸显此处的清静。B.颔联在表达游寺喜悦的同时,也为自己颇负诗才、作诗有如神助而感到自得。C.“川云自去留”写江上流云无心,与陶渊明诗句“云无心以出岫”境界相近。D.本诗以游踪为序,移步换景,首联由远到近,颈联由近及远,画面层次分明。【答案】B【解析】“为自己颇负诗才、作诗有如神助而感到自得”曲解诗意,联系上下联内容可知,“诗应有神助”并非自夸能诗,而是说修觉山中的胜境能激发诗兴。(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尾联中的“愁”的缘由。(6分)【答案】①暮色降临,结束游玩离开山间美景,心中留恋不舍。②不能像山鸟那样栖居禅境,终将回归世俗,内心怅然失落。③倦鸟归林,而诗人难回故园,心怀羁旅之思。(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6.(2025金太阳四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从弟皮崇归复州①皮日休羡尔优游正少年,竞陵烟月似吴天②。车螯③近岸无妨取,舴艋④随风不赀牵。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溪缩项鳊⑤。[注]①复州:州名。唐宝应后,州治在竞陵(今湖北天门市)。此诗是诗人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作。皮日休是复州竞陵人。皮崇当在复州任职。②吴天:吴中(今苏州)。③车鳌:河蚶,肉味鲜美。④舴艋:小船。⑤缩项鳊:鱼名。襄阳盛产此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羡”字统率前三联,羡慕从弟少年风发,羡慕从弟归处的风光优美、迷人等。B.首联第二句一反杜甫“月是故乡明”之意,说希望普天的烟月都美好,自己就不必回乡了。C.“舴艋随风不费牵”与《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一句情境相似,都有无拘无束之感。D.颈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通俗,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了竞陵山川风物之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情感、表现手法等的能力。“一反杜甫‘月是故乡明’之意,说希望普天的烟月都美好,自己就不必回乡了”错,首联第二句“竟陵烟月似吴天”说故乡的烟月像苏州的烟月一样美好,隐含的意思是还是故乡烟月好,不必远游。(2)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送从弟皮崇归复州》尾联意谓:我深情地希望你不要讥笑我住在襄阳,我白爱着南溪肥美的缩项鳊。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山居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尾联意谓: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儿女似的汨湿衣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劝慰,抒发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怀。(3分)7.(2025南海区模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钱塘观潮刘黻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与柳永《望海潮》中的看法一致,都认为钱塘是东南山川壮美之地。B.诗人观潮兴致与古人相通,以子胥的视角观察感受雄伟壮观的钱塘江潮。C.诗歌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潮水,层层渲染出钱塘潮水磅礴的气势。D.诗歌尾联写吴儿弄潮,从动作、神态着笔,描绘出一幅竞争激烈的画面。【答案】B【解析】“子胥祠下步周遭”意指钱塘江地处伍子胥祠旁边,但并非以伍子胥的视角来观察感受。(2)诗中以虚实结合的方式,生动地描写了潮水,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答案】①颔联,“愤怒涛”是实写,诗人由汹涌的波涛联想到几千年前的“英雄泪”是虚写,虚实结合,突出潮水的壮美,体现钱塘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②颈联,涛声、浪花是眼前实景,诗人由此联想到涛声如“雷鼓”惊醒“江怪”,浪花如“雪车”驶向“海门”是虚写,虚实结合,展现了钱塘潮水的声势浩大。(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8.(2025高考齐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梦陈和仲如平生交有三言觉而记其一曰错后乱①方岳②睡残寒月海东头,不起斯人孰与游。天下事宁堪几错,梦中语亦戒前筹。江湖浩浩二三字,风雨寥寥十五秋。莫向断云多感慨,孔颜无命不伊周③。

【注】①平生交,指向来交好。如平生交,是指在梦里与陈和仲像以前一样相交很好。②方岳,南宋诗人、词人,进士出身。因抗直权贵而两遭弹劾罢官,后经明行修,隐居不仕,以诗名世。③孔颜,孔子和学生颜渊的并称;伊周,分别指商代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故并称,后亦借指执掌朝政的大臣。(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感慨在梦中与友人游兴未尽,突然醒来,天色未亮,于是写下这首律诗。B.平生做错过那么多事,在梦里都不断地告诫他人,“宁”“亦”更见内疚之深。C.诗人将官场比作江湖,将官场中的起伏比作风雨,表现了对仕途沉浮的嘲讽。D.诗人结句运用典故,从一味的感慨转至对现实生活的坦然与洒脱,襟怀开阔。【答案】C【解析】C.“表现了对仕途沉浮的嘲讽”理解有误。诗句的“江湖浩浩二三字,风雨寥寥十五秋”的意思是“我误入宦海过了十五年孤单寂寞空虚的生活,深感内疚;宦海沉浮,一觉醒来,顿悟人生二三字”,结合注释“因抗直权贵而两遭弹劾罢官”可知,此处“表现诗人对仕途沉浮的无奈之情”。故选C。(2)颈联巧妙运用“二三”“十五”来表达诗人的精神世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二三”与“十五”是数词,既照应上联中的“梦中语”与“天下事”,又巧妙运用对比,将诗人误入宦海十五年的深深内疚与一觉顿悟人生二三字真言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9.(2025高考人大附中检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共12分)木棉花歌(清)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毋乃群芳主?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粤江木棉花开的繁盛景象。B.诗人以“尧时十日”的传说与“魏宫万炬”的典故,形象写出了木棉花红艳热烈的特征。C.诗的前十二句由近及远,虚实相生,选取不同角度,对木棉花着意刻画,意象鲜明,声情激越。D.这首诗描写木棉花形神兼备,既写了木棉花动人的形色,又体现了木棉花内在的精神品格。【答案】C(2)诗歌中画线句以“棠榴桃杏”陪衬“木棉花”,下列诗句所用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B.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C.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D.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其一》)【答案】B(3)木棉花也称“英雄花”,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6分)【答案】木棉花也称“英雄花”,请结合诗歌内容解说木棉花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6分)①外在形态:木棉树高大,花色红艳,花形硕大(2分),具有挺拔伟岸的形象(1分)。②内在气质:木棉大气沉稳,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1分);不惧环境艰难,富有“愿为飞絮衣天下”的博大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10.(2025高考江淮十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卜算子蒋冕①斜日坠荒山,云黑天垂暮。时见空中一雁来,冷入残芦去。惊起却低飞,有意同谁语?啄尽枝头数点霜,还向空中举。[注]①蒋冕:明世宗时大臣,为人刚正却遭到他人忌恨和排挤。(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一开篇就勾勒了荒凉阴沉的环境:荒山野外,斜日西坠;天地云垂,暮色苍苍。B.词上片语意低沉,“冷”字与苏軾《卜算子》中“寂寞沙洲冷”的“冷”意思不同。C.下片“有意同谁语”是说雁的搏击万里之“意”,无人可语,足见其寂寞孤独。D.全词托物言志,写景兴怀,通篇写雁,却又处处言己,含蕴深广,风格清奇。【答案】B【解析】“冷”意思相同,均表现了环境的凄冷,及作者内心的孤寂愁苦。

(2)《明史·蒋冕传》中评价蒋冕时说“论者谓有古大臣风”。“古大臣之风”指一些在君主专制下的大臣,能不畏威权、坚持原则,能焕发自己坦荡光明、健康自由的人格品质。请结合本词最后两句“啄尽枝头数点霜,还向空中举”,简要分析他的“古大臣风”。(6分)【答案】①品格高洁,不同流俗。“啄尽枝头数点霜”雁啄食芦苇上的霜花,餐霜饮露,脱尽烟火气息,暗示出大雁的高洁品质,这正是作者自己孤高性格的写照,体现了他“古大臣风”。②追求高远,顽强不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