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二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_第1页
1《论语》十二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_第2页
1《论语》十二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_第3页
1《论语》十二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_第4页
1《论语》十二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题《论语》十二章授课时间

教师课型新授课课时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孔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论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朗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观念,学习君子之德,修身养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论语》有何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把握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观念,学习君子之德,修身养性。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

教具课本、多媒体课件

情境设置:

9月28日,我校将举行孔子诞辰纪念活动,请你结合课文《〈论语〉十二章》,设计本次活动流程及内容,传承、弘扬中华经典文化。

任务一:查资料,知孔子

为更好地策划“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我们需要在课前自主查阅孔子的资料,了解其身份地位、人生经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推行“仁”“礼"主张。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自学礼乐(30岁前):掌握“六艺”,勤奋好学。

(2)创办私学(30—50岁):打破教育垄断,促进文化传播。

(3)从政失败(50—55岁):掌权者不重用,齐国离间。

(4)周游列国(55—68岁):历尽艰辛,推广学说。

(5)献身文教(68—73岁):整理文献,继续教育。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孔子。

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492章,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朗读经典,听音频齐读课文正音:

八佾(yì)朝(zhāo)闻道文质彬(bīn)彬譬(pì)如

一篑(kuì)知(zhì)者子罕(hǎn)学夫(fú)《诗》

迩(ěr)之事父

任务二:析课文,悟精神

为了更好地领悟孔子阐述的君子之德,请参考注释,疏通句意,说说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

第一章:

重点词语: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无:不

食:动词,吃饭敏于事而慎于言=于事敏而于言慎,状语后置句。敏:勤勉有道: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正:a.→v.匡正

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行事勤勉,说话要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提出了为学的哪些要求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明确:

为学要求:克制物欲,安贫乐道,做事勤勉,说话谨慎,不断向有道的人学习。体现了孔子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重点词语:

而:表假设,如果不仁:没有仁德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如……何:疑问句,固定句式,译为“把……怎么样",与“若……何”“奈……何"意思相近

翻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如何对待乐呢”

1.从本章可以看出,仁和礼乐是什么关系

明确:仁是礼乐的基础,没有仁德,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2.本章从句式来看有何特点

明确:本句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突出“仁"在礼乐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

重点词语: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

闻道:知道、懂得真理

翻译: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让我当晚死去都可以。”1.“道"指什么本章体现了孔子对待“道”是什么态度明确:“道"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朝闻"夕死”形成对比,突出君子对“道"的渴求,强调“道”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甚至可以为追求“道"而献身,体现了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第四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喻:明白,通晓,这里也可译为“懂得”。

喻于义=于义喻,喻于利=于利喻,状语后置句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2.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明确: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义利观:“重道义"和“重利益”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第五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齐:形容词作动气,向.....看齐。焉:兼词,于之。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自省=省自,宾语前置,反省自己。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孔子认为审视别人的时候应怎样要求自己才能修身养德呢

明确:见贤思齐、自我反省是修身养德重要方法,辩证对待“贤"与“不贤”,以人为鉴,取长补短,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六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古义)。今义: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

翻译:孔子说:“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鄙俗;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浮华虚夸。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是君子。"

3

2.如何理解“文”与“质"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文”是文饰,虽华美可观,但容易流于虚浮;“质"是质朴,虽朴实淳厚,但容易显得粗野。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只有文质双休,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第七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士:读书人。②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仁以为己任=以仁为己任,状语后置句

不亦……乎:反问句,固定句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已:停止。

翻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这)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了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2.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明确:实现仁德。

本章阐释了士人要有责任担当意识。

实现仁道的道路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应该勇担时代重任,坚毅刚强,竭力奋斗。

3.本章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句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强调了士要以“仁"为最高原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第八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譬如:好比

①为山:堆土成山②篑:盛土的竹筐。③止:停下来

④平地:填平洼地⑤虽:即使。吾止也、吾往也:判断句。

翻译: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2.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比喻论证。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本句从人的主观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做人做事贵在持之以恒。功亏一篑也好,持之以恒也罢,关键都在于自己。

3.本章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4

明确:运用散句,说理生动自然。知识补充:散句

散句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散句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散句是它的自然形态,也是基本形态,人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主要用散句;整句则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辅助形态,它除了在格律诗等少数文艺形式中起主导作用外,一般都要与散句结合使用。

第九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知:同“智"者:……的人

翻译: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怎么理解“智、仁、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通透,知道轻重缓急,就不会迷惑;

有仁德的人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失,敬人爱人也被人敬爱,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就不会忧虑;

勇敢的人内心强大,舍生忘死,所以不会畏惧。

所以,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3.本章在表达上有何特点(第九章的第三问也放这里来一起讲)

明确:本章运用否定和整句的形式,增强气势,简洁明确。

第十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③归:称赞,赞许④目:条目,细则⑤礼:名作动,符合礼节敏:聪敏⑥事:实践,从事斯:这

翻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行归附于先王之礼就是

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会称赞你为任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细则"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

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着这些话去做。"

2.孔子认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和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做法是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

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仁用礼来维护,二者相辅相成。

第十一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一言:一个字可以:可以用来②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③恕:宽恕所不欲:不想要的东西,所字结构④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5

翻译: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实践的吗"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

2.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恕”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具体做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忠恕之道与人相处,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

第十二章

1.解释重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②夫:那③兴:激发人的感情

④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⑤群:名词作动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⑥怨:讽刺时政⑦迩:近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多于鸟兽草木之名识,状语后置

翻译: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孔子很重视《诗》的教化价值,本章概括了《诗》的哪些价值

明确:本章精确而全面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兴: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政治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3.本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章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表述详细而全面,语气强烈。

任务三:梳内容,试背诵

(:不求安保,就有道而正:好学

:礼乐应以仁为基础

三:执着追求仁道

四:义利观:重义轻利

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六: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七: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八:为山平地,持之以恒

九: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十:克己复礼为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二:《诗》的社会功能

君子之德

修身养性

…焉,可谓……也已。

"(《

《论

语》

挖空背诵:

1.子曰:“君子

·

》)

)

6

2.子曰:“人而……,如……何人而……,如……何”(《八佾》)3.子曰:“朝……,夕……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小人……。”(《里仁》)

5.子曰:“见贤……焉,见不贤而……也。"(《里仁》)

6.子曰:“……则野,……则史。……,然后君子。”(《雍也》)

7.曾子曰:“士……,……而……。……,不亦重乎……,不亦远乎"(《泰伯》)

8.子曰:“譬如……,……,止,……。譬如……,……,进,……。”(《子罕》)

9.子曰:“知者……,仁者……,勇者……。"(《子罕》)

10.颜渊……。子曰:“……为仁。一日……,天下……。为仁……,而……”颜渊曰:“……。"子曰:“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颜渊曰:“……,请……矣。"(《颜渊》)

11.子贡问曰:“有……而可以……”子曰:“其‘……’乎!……,……。"(《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诗》……,……,……,……。迩之……,远之……。多识于……。”

(《阳货》)

任务四:品经典,抒己见

谈谈应该怎么看待《论语》,其是否还有当代价值

若使有中学程度的中国人,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可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是劝人读《论语》。

——(选自钱穆《怎样读》)

《论语》,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自己身心上,这也是《论语》的特点,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哲学"。——李泽厚

细读《论语》,我们所要寻求的乃是自我生命如何更好地在当下打开的方式。传承文化,责任在肩: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可喜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万万不能丢失了自己民族最淳朴的文化传统。……一个人不能只活在物质世界,那样的人经不住任何打击,也经不住任何诱惑。浑浑噩噩一辈子,无法尽到一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