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与地坛》课堂实录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5《我与地坛》课堂实录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5《我与地坛》课堂实录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5《我与地坛》课堂实录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5《我与地坛》课堂实录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我与地坛》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例】《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师:在上《我与地坛》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本书(《地坛与往事》)。这是2010年年初的时候史铁生写的,那一年的最后一天他不幸去世了。在他去世前的那年年初,他描述了一个制片人找他想把地毯拍摄成一部电影的这样的一段经历。

当然我们来看一下当时史铁生的状态,他说他正躺在透析室里。他的血液走到透析器里面要四个半小时循环,隔一天就一回,而且长达整整的十年。

在那样的状态下,有制片人跟他沟通说,你能不能把《我与地坛》拍成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他当时是答应了的,但是非常遗憾,这个电影最终没有拍出来。所以今天我请在座的所有同学做一个设想。如果我们有机会,充当这样的一个导演,拍一部叫做《我与地坛》的电影,那我们要借史铁生的那双眼睛,看看史铁生在地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他在地坛整个沉思的过程给记录下来呢?

师:当然要拍电影,我们肯定要看看史铁生他眼里的地坛是怎样的,还是刚刚我说的那本书,就那本书里面有三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就史铁生自己拍摄的,有一张旧教材里收录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同学们你看到了的那一张照片,还有两张。就是这里我们假设因为我们要拍这个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我们就从史铁生当时走在地坛里,而且又不小心把相机带在身边。看到这片树林,他忍不住拍了。看到这个刚刚说的那个老祭坛,他忍不住拍了,对吧?

但我们要设定一个时间段,你们觉得到底是沐浴在哪个时间段的阳光下会更合适一点?

生:我觉得他是早上来的,他会感觉在这个地方,早上对于思考而言更宁静。

生:应该是下午,下午太阳快落山了,然后应该是有一个红红的太阳,他那个时候身体已经遭受病痛,导致残疾双腿。然后这个夕阳更有利于他思考这些,夕阳西下跟他的残废的双腿似乎有某种共同。

生:也是傍晚。对夕阳西下的时候,史铁生当时是双腿残疾的,对自己命运是感到非常不幸的,而且他的生命状态和生命状态和夕阳比较相似。

师:其实史铁生有想过到底是早上的,中午的还是傍晚的,他在《地坛与往事》这本书里说,务必要从落日开始。我们同学的第一感觉是非常正确的。大家都读过文本,你们还记得史铁生十五年前第一次遇见地坛的时候,是在哪个时间段?

生:下午。

师:在文中第三段,我们聚焦一下15年前的下午,史铁生就摇着轮椅到地坛,说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这特殊的时间段地坛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我们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一下这地坛的模样。

生齐读第三段。

师:好的,15年前的下午,地坛呈现了这幅模样。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加红的字里面,为什么要这么表述?如果我非常恶意的做了一个改编,这样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待会儿请同学来说一下。

图片

生热烈讨论。

生:它的区别主要一个是原句,它是以“它"来主动的做出这些行为,被改掉的句子是一个被动的句子,就是一方面用它来形容地坛,可以看出史铁生对地坛的情感是很浓厚也很复杂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地坛去做这些事情,和他发生了这些事情,就是像“它剥蚀”“它淡褪"了一切,都像是地坛故意为之,好显出一种特殊的缘分,他故意这么做来等待史铁生的到来。

师:这种感情更连通了,说的非常好,还有吗?

生:还有就是一个是形容词的改动,是“浮夸”和“炫耀"。我们认为他是符合史铁生当时最狂妄的年龄这么一个特点的,就是地坛它“狂妄的过去”,变成了一个坍圮的现在。现在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他们两个的境遇也有相似之处。

师:说的非常好。其实刚刚同学们起来说了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当下午他进到地坛里的时候,他其实完成了一个移情的过程,对不对?(板书“移情")他突然意识到地坛好像跟我有一种灵魂上共通的点,就在这个主动句式里面表现出来,讲得非常好。

师:接下去还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当然很有意思,就是我们今年这届高三那个学姐他们手头拿的版本是苏教版。在苏教版本里面是没有这个“一面”的,编者觉得这个“一面"的放进去好像怪怪的。我们不妨来想一下,这史铁生没有讲出来的“又一面”应该是什么东西呢?小组讨论一下。

师:我们请小组选一个人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应该是他他又一面还富有的那种生机。但是就是从课本课课本上的情节可以知道,就在这种他这个文字是荒芜,但是就中间还有那些瓢虫,还有蚂蚁,还有阳光,还有孩子们的脚印。

师:生机很好。其实刚刚同学讨论时,已经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进入到这个地坛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世界其实是二元的。他一开始进来,以为这是个荒原,对不对?但是事实上他进来以后,马上会发现地坛好像过时了、淡褪了、坍圮了、散落了,但另外一面却充满了生机。而且似乎这个地坛是故意把自己这些他认为浮夸的、炫耀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全部剥开来,把最终那个好像藏着什么生命密码的东西留下来。

师:这就是二元的世界里面有某种生命的密码,讲的也非常到位。其实史铁生其他章节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说“我在这个园子里的时候,好像有一个园神在跟他说,他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

师:这个地坛里总是含着一些这样二元并存的密码,这是我们要拍的第一个镜头,就跟夕阳跟地坛相遇的时刻。接下来的时间就给大家一点比较长的时间讨论了:第一个镜头进去之后,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镜头可以表达。你接下来要拍什么呢?

待会儿起来的发言人有很多事情要做。第一,要说明你们选择的这个镜头是什么?第二,大致把画面描述一下。第三,你们这么拍的理由是什么?最后需要你们朗诵一下,你们在这个画面里的旁白,如果自己临时写不好,就找课文的原文。

师:好的时间到了,有一个小组,好像他们意见一直统一不起来。就那边的庞大的六人,我们一起他们掀起来一个人先是说你们为什么意见统一不起来,有好多种拍摄的方法。

生:我选择的是可能会算是比较靠后面的一个情节里的一个镜头。还是跟落日有关系,就是根据课文的第七段,这是我们画面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落日的光辉之下,史铁生坐在祭坛前沉思的这样一个画面,好像是一个沉思的状态。

师:是的,你的理由是为什么这个镜头很重要。

生:我们为这个落日有没有重复,其实纠结了很久,但是我觉得这中间就是存在一种呼应的关系。因为他15年前的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社会落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随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迷茫中的史铁生走出自祭坛的时候,见到的也是下午的越来越大越红的落日。十五年后,当他再坐在园中冥思,就是他现在想的是怎样活的问题,又提到了落日。在这十五年间,他在地坛中,他想透了一个生死的问题,在迷茫绝望中又重新找到了新希望,实现了一个自我准备的过程。这轮红日见证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个“坎坷”,我想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了,但是我想他可以指地上不平的地方,也可以指人生的坎坷。之所以“灿烂”,也是因为苦难对他来说也是一次磨练和一次洗礼。

师:如果没有这些苦难,他也就不会成为现在的,他就是他不会去把这些问题想的很透彻,也不会得到这样一个精神层面的提升,是这些苦难让他成为他,所以这个坎坷会变得灿烂。太好了,这根本不是过分解读。你以为坎坷只有一面,但坎坷还有另外一面,它是灿烂的。所以第一个镜头从落日进去,他认为后面肯定要用落日来欢迎他,对不对?讲的是非常到位的。接下来请同桌来说一下你是怎么拍的。

生:我当时拍的时候挑的也是这段话,就是我挑了古柏。当时觉得很吸引我的是“你忧郁的时候,他们镇静地站在这里;你清醒的时候,他们依然镇静地的站在这里。他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从你没有出生,一直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这个古柏,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就像是史铁生在在这个地坛里,他第一次跳出他生命已有的状态去看,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他从地坛里得到了更多的思想和思考。

还有一个是古柏“它从你没有出生,一直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一边是一个人一生时间的流逝,而古柏是静默的,时空时光呼啸而过,但它却是洪流之中不会动的磐石,这与地坛是相通的,史铁生有可能在此整理思绪,窥探清楚生命的本质。

师:讲得太好了。我们两个同学起来交流,其实我没有看到他们纸上写的什么。但恰恰又是很凑巧的跟我那个朋友完成了一样的心绪,因为当时我让他拍照片,我说你也给我拍一点视频,结果他拍的就是那个下午,然后拍了一个落日下午的一棵古柏。

师:我们看一下,就十一的时候,我们地坛的样子,那一段时间正好一直在下雨,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才放晴。他当时给我就是直接手机拍,拍了一圈,落脚点就落脚在一棵古树上,发现好像无论是我们这个年纪的读者,还是跟我这个年纪相似的一些读者,似乎都有某个共鸣点。

师:刚刚我同学讲的非常好,他提到了一些关键词,我们仔细再看一下这段文字。“从你没有出生,一直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你”,其实古柏是什么的象征?

生:某种时间的或者说我们是某种永恒的象征。(板书“永恒")

师:我们还得再思考一下史铁生是怎么发现这一层永恒的。他的情绪好像刚刚我们那个同学起来的时候讲到一个关键词是非常好。他说是一个旁观者的一个身份。这个时候实际上肯定不是认为我就是这个破败的地坛了。他已经把自己有点慢慢的抽离出来了。(板书“抽离”)

这段文字中哪个词是表达有永恒的意义的?“亘古不变"(生答)古柏是镇静的落日诗。从史铁生进园子的那一刻,他觉得宿命中要进来,一直到长时间在那里思考的时候,似乎一直有这种永恒的沉静的力量。

这让非常暴躁的石铁生安静下来,这是地坛带给他的一些思考。我们看一下,在后来史铁生回忆说,他写过园神,他认为他眼中的园神就是这些古柏。他讲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文字,“千百年中,他们浓荫中供奉了所有的记忆,随时提醒着你悠远的梦想”,我们带着史铁生对这句话的一些思考,再仔细看看史铁生拍的照片。我们很遗憾的是,教材的编者其实对史铁生的绘画的摄影作品是加工了的。

其实真正当时他拍的是这样的一个照片,你们注意到没有?他是拍到了整个古柏的,拍到了古柏的顶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状态。我们再咀嚼一下这个园神式的古柏。史铁生说,浓荫中为供奉了,为什么加个“所有的记忆"随时提醒着你永远的梦想?

其实文中,也是有很多关于记忆的描述的。我们一样先把这两段文字齐读一下。

在史铁生的这一场沉思之旅之中,地坛到底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给大家设置了几个支架,可以待会小组讨论的时候,按照什么这个路径,顺着这个思路去想。第一个支架是如果讲味道会唤起我们的记忆,我们后面的话就不用讲了,“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不就够了吗?为什么后面一定要加上“记起他的全部的情感和意蕴"?第二个思考的支架是“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的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刻”能否改成“我才意识到母亲对我的爱"?为什么史铁生要用这样的文字来表述这个记忆。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我们请这个小组来聊一下。

生:地坛充当了很多角色,很多因为他是一个陪伴者,陪伴着我度过在地坛里的那些思考的时间。其次他是一个记录者,就是说我在这个地方的点滴细微,落日,柏树等都记录了,记录了我所有的记忆。第三地坛它有点像世界上另一个我,我内心潜在的地方。因为后面那个小公园那一句,他说“我过了很久,迷迷糊糊地听到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上天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其实这个想法应该是我自己的脑海中冒出来的,作者却显示是地坛告诉我的,所以我们说地坛其实就是我的内心另外一部分的潜在体现。

师:非常好。说到三种角色,记录者、见证者、潜在的自己。还有其他小组也来交流补充一下。

生:首先我们觉得史铁生他在这十五年的过程当中是有成长的,他原来的自己就是很暴躁的。就像《秋天的怀念》里面写的一样。后来他在园子里面每天沉思,慢慢变得安静了,内心变得宁静了,所以我们觉得地坛是他成长的见证者。其次就是地坛,它反映出来的是很二元的东西,他所有的都是有对立面的,所以说史铁生在地坛里面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地坛也能让他看到一个问题的很多面。就比如说母亲他看到的不仅是母亲的爱,也有母亲的苦难,还有她的伟大。所以地盘也像一个老师一样,教导史铁生。最后是一个比较偏的点,我觉得地坛像史铁生情感的一个放大镜,史铁生在地坛里面看到的东西都有移情作用,他内心的情感全部都映射到了地坛的各种各样的景物上,像那个古柏或者像夕阳,这些景物时时刻刻让史铁生触景生情。

师:他的情感在地坛里面得到了很大的共鸣,地坛给了他很多,讲的非常好,我们两个小组的同学其实想法是共同的。即便我们刚谈到在地坛里,其实有个母亲的存在,对吧?我们现在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把这个母亲的身份不想成跟我们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地坛还可能是另外一种什么样的身份?精神上的母亲。史铁生在这一场地坛里面,完成了从对世界的认知,再到发现这世界的某种永恒的东西,这样他就完成重要的精神世界沉思的终点,这是一种我们说的哲思上的超越,最后完成了他的沉思之路的。

那么史铁生的思考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呢?

生:史铁生不只是讲对于个体的问题,他讲的其实更多是一些普世的。比如说关于生死的,他刚开始找不到去路的时候,他会质疑人生否定人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然后在第六段里他想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