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3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说明()A.礼乐制度建立改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C.宗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D.儒家学派的开创导致西周出现了等级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体现了神灵崇拜转向祖先崇拜,相应的,以鬼神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念便渐渐转发为以礼乐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从殷商到周代,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历史节点。《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在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殷人对于神灵的非常仔细的虔信精神和祭祀仪式,而一些殷商古迹的发现,甚至让人了解到,殷商有以活人来祭祀神的残酷仪式,而礼乐制度充满了人文精神,使中华文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A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商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B项;宗法制的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明确政治权力的分配,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维护分封等级秩序的政治主张,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即所谓工资。到了汉代,“禄”改称为“俸”,仍发粮食,以“石”或“斛”为计算单位。但那时不是按月发给,而是按年结算,即所谓“年俸”。这主要是()A.受先秦以来食邑制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政府防止腐败的重要方式 D.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按年进行结算,此时官员有俸禄无封地,成为专业化的官员,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D项正确;官员的俸禄制与食邑制无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无关,排除B项;政府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并不能防止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3.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平五年(188),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对处在混乱状态的州郡加以强力控制,即“以重臣镇有乱诸州”。这一举措使()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C.地方治理走向完备 D.地方豪强并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汉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刺史的监察官职能,有助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但是在汉灵帝时期,“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赋予他们军政大权,以达到快速平乱的目的,但是此举最终又造成地方豪强并起,军阀割据现象,为东汉灭亡埋下隐患,D项正确;刺史职能变化不能体现当时地方行政效率是否提高,排除A项;古代监察制度并没有趋于军事化,排除B项;C项“完备”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4.阅读下列地图,可知()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B.经济结构调整加快C.精耕细作得到发展 D.土地开发得到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根据材料“南宋时期,双季稻种植区、两季作物区得到发展”可知,当时精耕细作得到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A项;经济结构指的是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如何组织和分布,这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农业新种植的分布图来看,是无法得出土地开发得到加强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C项。5.阅读下列表格,表格体现了明清时期()洪武十四年“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永乐三年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永乐四年“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密番货,依律治罪”顺治十八年“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乾隆二十四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A.朝贡贸易相对发达 B.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C.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治理 D.规范了中西贸易往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明朝到清朝,对于沿海居民的管控越来越强,限制越来越多;对于海外贸易,逐渐垄断为一口通商政策,这说明明清时期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B项正确;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朝贡贸易发达,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海防政策,而海防政策的保守不等于加强对东南沿海的治理,排除C项;明清时期逐渐限制中西贸易,而非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6.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并颁布了《轮船招商局局规》,对推选商董、股东权利作出详细规定:如商董可联名禀请更换不称职的商总;在遇到紧要事件时可邀请“在股众人集议”;在账目公布后可以“随时到局查阅”。并吸收了更多的买办、商人和官僚等资本所有者投资入股。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有一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B.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殖民性 D.采取的是官商合办模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并吸收了更多的买办、商人和官僚等资本所有者投资入股,商董、股东有权对企业经营作出决策,体现了轮船招商局采取的是官商合办模式,D项正确;轮船招商局有一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轮船招商局属于民族企业,未体现殖民性,排除C项。故选D项。7.从1904—1907年间各省先后共成立了18家铁路公司。各铁路公司不论是官办、官督商办还是商办,无一例外地提出“以自办为宗旨”。最早提议自办川汉铁路的四川总督锡良,为自办做了解释:“所谓自办者,即不招外股,不借外债之谓也。”这说明了()A.清末新政取得重大成就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C.民族民权意识得到了发展D.形成了较完善的铁路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1907年(中国)。1904—1907年间各省纷纷自办铁路,所谓自办,主要是不招外股,不借外债,这说明当时民族民权意识得到了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清末新政的成就,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看出实业救国思想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排除B项;D项的“完善”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8.《巩金瓯》是清政府于1911年10月4日颁行全国的国歌,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材料体现了()A.当时中国国情的真实写照 B.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C.清廷试图与世界接轨的努力 D.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因为当时世界各国都有国歌,且在重大国事和外事场合都会奏唱国歌,只有清朝没有,这显得清朝还是个野蛮封闭的国家。因此清政府颁行国歌,在外交上体现了清廷试图与国际接轨的努力,C项正确;国歌歌词中没有反映出中国的国情,排除A项;歌词的大意是统治阶级粉饰太平之意,排除B项;歌词大意为“巩固金瓯国土,承接天之恩佑,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喜。喜见同袍,有幸遇着太平时世,真是和乐自得。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由歌词无法得出巩固专制统治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9.萧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东固休整期间,红四军前委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这一决定()A.促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 B.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C.巩固了工农联盟 D.使武装斗争从公开转入地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和所学可知,在东固休整期间,放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采取游击策略,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B项正确;游击战和运动战是两种不同的军事战略,它们在目标、战术、组织结构和兵力运用上有显著的区别,其中材料强调的是游击战,非运动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工农联盟的巩固,排除C项;当时武装斗争并未转入地下,排除D项。故选B项。10.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这一政策()A.促进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B.对“大跃进”中“左”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C.说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中国)。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要发挥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这些要求符合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大跃进”的错误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调整了,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C项;21世纪初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1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那些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无一不对其人口进行控制……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监视的最大人口数量。”其意说明()A.自给自足是最舒适的生活方式B.城邦民主政治是有条件的C.计划生育是城邦有效治理的前提D.监视人民体现了其阶级本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可知,“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是指其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也是保证直接民主能够正常的运行,也就是一个人口不太多城邦,故城邦实行民主政治是有条件的,B项正确;古希腊生活在海洋文明的社会﹐自然经济不是其经济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监视”不能够反映是对奴隶的控制,“监视”的理解更多是治理,排除D项。故选B项。12.国王常“巡游”各地,1398年理查二世到约克进行城市视察“巡游”,约克的官员从诺丁汉开始迎接国王。在迎接过程中,国王往往采取骑马的方式入城,国王骑在高高的马上,向下俯视民众,城市里的一切一清二楚地展现在国王面前。这一现象说明了()A.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B.城市自治得到国家认可C.封建王权得到强化 D.封君封臣制度得到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98年(英国)。英国国王到约克城进行“巡游”,约克官员从城外就开始迎接,在巡游过程中,国王骑马入城,塑造出高高在上的形象,这说明这一时期的英国王权在加强,C项正确;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是在15世纪,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城市自治并无关系,排除B项;约克城和国王的关系不属于封君封臣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国民教育,时常会被人贴上“教师的共和国”标签。又由于当局这一时期格外重视师资培养,而通过巴黎高师这样的顶级名校培养优秀师资属于重中之重,遂使这所始创于大革命时期的名校在第三共和国步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举措旨在()A.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 B.抢占社会舆论的高地C.促进启蒙思想的发展 D.为法国大革命进行思想宣传〖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重教尊师,其目的在于借助教育改革推进社会进步、促成现代转型,进而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A项正确;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抢占社会舆论的高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举措旨在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C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所处时代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14.1917年2月,墨西哥政治改革建立了职团主义结构的执政党,职团主义“反对公开竞争和政府中立观念,主张由政府做出有意识的努力,以组织和协调公私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承担领导社会的责任,私人经济组织和社会集团则成为政府进行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团不是互相竞争,以影响政府官员,而是直接以官员的名义同官员打交道”。形成了墨西哥的政治特色。这()A.不利于国家控制利益集团B.体现出鲜明的反帝立场C.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D.确保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墨西哥)。根据材料“反对公开竞争和政府中立观念,主张由政府做出有意识的努力,以组织和协调公私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承担领导社会的责任,私人经济组织和社会集团则成为政府进行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团不是互相竞争,以影响政府官员,而是直接以官员的名义同官员打交道”可知,墨西哥政治改革建立了职团主义结构的执政党,形成了一个由国家调节和仲裁各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独特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是此后几十年墨西哥之所以能始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C项正确;这一政治模式有利于国家控制利益集团,排除A项;这一政治模式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未涉及反帝等相关内容,排除B项;这一政治模式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未体现它确保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表内容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图。这一变化说明()A.越南战争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B.石油危机导致三次滞胀C.福利主义盛行与宏观调控失据 D.盛行盲目的超前消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导致严重的滞胀危机,这是福利主义盛行和宏观调控失据的结果,C项正确;越南战争并未导致美国经济困境,排除A项;美国第一次滞胀危机并非石油危机导致,排除B项;D项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是1956年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画中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印有“阿拉伯民族主义”(ArabNationalism)的旗子拦住了象征西方的巨轮。纳赛尔后方垂钓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该漫画反映出当时()A.埃及收回运河的决心 B.苏联主导事件的走向C.美国对英法的大力支持 D.实质是美苏在中东的争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6年的埃及。根据材料“画中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印有‘阿拉伯民族主义’(ArabNationalism)的旗子拦住了象征西方的巨轮。”及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材料中象征殖民侵略的“西方轮船”在苏伊士运河遭到埃及总统的拦截,说明运河是埃及的运河,表达了收回运河的决心,并且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A项正确;“苏联主导事件的走向”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国对英法的大力支持”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美苏在中东的争夺”表述不准确,在这次事件中美苏基本一致,反对英法,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题目,有些读史的人认为宋朝不能在开国之初,一鼓作气先攻下契丹,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材料二:——据邓小南《王安右与他的时代》(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澶渊之盟出现的背景条件,两种分析是否恰当,还可以补充哪些史料。(2)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题目,请谈谈你的看法。(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1)材料一,在黄仁宇看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材料二的观点是,可从气候变迁角度来研究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侵的原因,由于北方气候变冷,草地减少,导致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之间的战争。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正说明形成澶渊之盟的局势是多种因素构成产物。可以补充辽的封建化改革及国力的增强、北宋的“积贫”“积弱”及社会矛盾尖锐和军事力量羸弱等方面的史料。(2)澶渊之盟顺应民族友好发展的需要。澶渊之盟是当时宋辽均势的产物,两方不可能战胜对方,签订和约应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之间暂时不再兵戎相见,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政权都松了一口气。例如: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又如: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同时,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交融。由此可知,尽管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有一定经济负担,但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及所学知识可知,在黄仁宇看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在黄仁宇的观点中,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据材料中国历史气温变化图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从气候变迁角度来研究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侵的原因,由于北方气候变冷,草地减少,导致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之间的战争。两则材料对澶渊之盟形成的背景条件,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正说明形成澶渊之盟的局势是多种因素构成产物。如果要充分认识澶渊之盟的背景条件,可以再补充辽的封建化改革及国力的增强、北宋的“积贫”“积弱”及社会矛盾尖锐和军事力量羸弱等方面的史料。【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宋代(中国)。设问要求谈谈对澶渊之盟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维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宋辽之间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推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据此可概括观点:澶渊之盟顺应民族友好发展的需要。在论述中,主要结合澶渊之盟推动民族友好发展角度进行论证。可进行说明如下:澶渊之盟是当时宋辽均势的产物,两方不可能战胜对方,签订和约应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之间暂时不再兵戎相见,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政权都松了一口气。例如: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又如: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同时,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交融。最后进行总结:尽管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有一定经济负担,但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俄】列宁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梁启超材料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
论述:普鲁士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以普奥为代表的德意志的失败反映了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分裂的诸侯专制统治的没落,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专制制度,破坏了德意志强固的封建分裂格局,客观上有助于德意志的统一和社会内部新因素的兴起和成长。此后,德意志在统一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资产阶级以西方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旗帜,要求国家统一和政治自由,全德精英分子聚集于普鲁士进行改革。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并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德国的崛起。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促进了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综上所述,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社会转型和变革。
〖解析〗解决本题首先需要紧扣主题“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然后结合材料中的观点“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和所学知识得出论题是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关于阐述,根据材料“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和联系德国崛起的史实进行阐述;根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方面阐述。最后进行总结,,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社会转型和变革。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工人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得名宪章运动。宪章运动中,人民要求获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材料二:从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恩格斯应时而对,不再把国家的普选权视为工人的“陷阱”和“欺骗工具”,而是把议会民主、合法斗争形式提到重要位置上。他从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普选权所取得最初战绩中,发现利用合法斗争和议会民主,一是便于工人党同资产阶级直接辩论,宣传主张,争取群众。二是可以检验自己的力量。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革命运动的中心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随着自发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结合的程度日渐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就是这一过程的自然结果。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其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1917年3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八个月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俄国劳动者及其领导,向全世界无产阶级作出了应该如何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范例,并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晚期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2)阅读材料二、三,围绕“理论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运用20世纪初期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1)新发展:从自发到自觉;从群众性组织到政党领导;采用合法斗争和议会民主的方式。(2)论题:符合实际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论述: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继承,如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掌权的政府等。在此基础上,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人民掌权的苏维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法令与措施,并且引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当然,对于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列宁也有吸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如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等,这些为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政治上,“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经济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高科技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关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获得法律保障;外交上,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培育和践行。综上所述,理论要符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才能推动实践取得成功。〖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中晚期(欧洲)。新发展:根据材料“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自发到自觉;根据材料“他从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普选权所取得最初战绩中,发现利用合法斗争和议会民主,一是便于工人党同资产阶级直接辩论,宣传主张,争取群众。二是可以检验自己的力量”可知,从群众性组织到政党领导;根据材料“把议会民主、合法斗争形式提到重要位置上。他从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普选权所取得最初战绩中,发现利用合法斗争和议会民主”采用合法斗争和议会民主的方式。小问2】本题属于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世界)。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材料一、二,围绕“理论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运用20世纪初期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根据材料“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可概括出符合实际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再结合巴黎公社运动的意义、中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加以论述。如: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继承,如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掌权的政府等。在此基础上,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人民掌权的苏维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法令与措施,并且引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当然,对于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列宁也有吸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如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等,这些为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政治上,“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经济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高科技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关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获得法律保障;外交上,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培育和践行。综上所述,理论要符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才能推动实践取得成功。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说明()A.礼乐制度建立改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C.宗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D.儒家学派的开创导致西周出现了等级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体现了神灵崇拜转向祖先崇拜,相应的,以鬼神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念便渐渐转发为以礼乐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从殷商到周代,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历史节点。《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在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殷人对于神灵的非常仔细的虔信精神和祭祀仪式,而一些殷商古迹的发现,甚至让人了解到,殷商有以活人来祭祀神的残酷仪式,而礼乐制度充满了人文精神,使中华文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A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商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B项;宗法制的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明确政治权力的分配,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维护分封等级秩序的政治主张,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即所谓工资。到了汉代,“禄”改称为“俸”,仍发粮食,以“石”或“斛”为计算单位。但那时不是按月发给,而是按年结算,即所谓“年俸”。这主要是()A.受先秦以来食邑制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政府防止腐败的重要方式 D.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按年进行结算,此时官员有俸禄无封地,成为专业化的官员,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D项正确;官员的俸禄制与食邑制无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无关,排除B项;政府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并不能防止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3.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平五年(188),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对处在混乱状态的州郡加以强力控制,即“以重臣镇有乱诸州”。这一举措使()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C.地方治理走向完备 D.地方豪强并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汉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刺史的监察官职能,有助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但是在汉灵帝时期,“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赋予他们军政大权,以达到快速平乱的目的,但是此举最终又造成地方豪强并起,军阀割据现象,为东汉灭亡埋下隐患,D项正确;刺史职能变化不能体现当时地方行政效率是否提高,排除A项;古代监察制度并没有趋于军事化,排除B项;C项“完备”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4.阅读下列地图,可知()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B.经济结构调整加快C.精耕细作得到发展 D.土地开发得到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根据材料“南宋时期,双季稻种植区、两季作物区得到发展”可知,当时精耕细作得到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A项;经济结构指的是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如何组织和分布,这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农业新种植的分布图来看,是无法得出土地开发得到加强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C项。5.阅读下列表格,表格体现了明清时期()洪武十四年“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永乐三年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永乐四年“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密番货,依律治罪”顺治十八年“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乾隆二十四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A.朝贡贸易相对发达 B.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C.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治理 D.规范了中西贸易往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明朝到清朝,对于沿海居民的管控越来越强,限制越来越多;对于海外贸易,逐渐垄断为一口通商政策,这说明明清时期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B项正确;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朝贡贸易发达,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海防政策,而海防政策的保守不等于加强对东南沿海的治理,排除C项;明清时期逐渐限制中西贸易,而非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6.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并颁布了《轮船招商局局规》,对推选商董、股东权利作出详细规定:如商董可联名禀请更换不称职的商总;在遇到紧要事件时可邀请“在股众人集议”;在账目公布后可以“随时到局查阅”。并吸收了更多的买办、商人和官僚等资本所有者投资入股。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有一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B.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殖民性 D.采取的是官商合办模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并吸收了更多的买办、商人和官僚等资本所有者投资入股,商董、股东有权对企业经营作出决策,体现了轮船招商局采取的是官商合办模式,D项正确;轮船招商局有一定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轮船招商局属于民族企业,未体现殖民性,排除C项。故选D项。7.从1904—1907年间各省先后共成立了18家铁路公司。各铁路公司不论是官办、官督商办还是商办,无一例外地提出“以自办为宗旨”。最早提议自办川汉铁路的四川总督锡良,为自办做了解释:“所谓自办者,即不招外股,不借外债之谓也。”这说明了()A.清末新政取得重大成就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C.民族民权意识得到了发展D.形成了较完善的铁路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1907年(中国)。1904—1907年间各省纷纷自办铁路,所谓自办,主要是不招外股,不借外债,这说明当时民族民权意识得到了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清末新政的成就,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看出实业救国思想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排除B项;D项的“完善”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8.《巩金瓯》是清政府于1911年10月4日颁行全国的国歌,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材料体现了()A.当时中国国情的真实写照 B.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C.清廷试图与世界接轨的努力 D.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因为当时世界各国都有国歌,且在重大国事和外事场合都会奏唱国歌,只有清朝没有,这显得清朝还是个野蛮封闭的国家。因此清政府颁行国歌,在外交上体现了清廷试图与国际接轨的努力,C项正确;国歌歌词中没有反映出中国的国情,排除A项;歌词的大意是统治阶级粉饰太平之意,排除B项;歌词大意为“巩固金瓯国土,承接天之恩佑,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喜。喜见同袍,有幸遇着太平时世,真是和乐自得。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由歌词无法得出巩固专制统治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9.萧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东固休整期间,红四军前委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这一决定()A.促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 B.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C.巩固了工农联盟 D.使武装斗争从公开转入地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即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和所学可知,在东固休整期间,放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采取游击策略,有利于壮大和发展革命根据地,B项正确;游击战和运动战是两种不同的军事战略,它们在目标、战术、组织结构和兵力运用上有显著的区别,其中材料强调的是游击战,非运动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工农联盟的巩固,排除C项;当时武装斗争并未转入地下,排除D项。故选B项。10.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这一政策()A.促进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B.对“大跃进”中“左”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C.说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中国)。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要发挥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这些要求符合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大跃进”的错误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调整了,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C项;21世纪初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1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讲:“那些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无一不对其人口进行控制……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监视的最大人口数量。”其意说明()A.自给自足是最舒适的生活方式B.城邦民主政治是有条件的C.计划生育是城邦有效治理的前提D.监视人民体现了其阶级本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可知,“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是指其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也是保证直接民主能够正常的运行,也就是一个人口不太多城邦,故城邦实行民主政治是有条件的,B项正确;古希腊生活在海洋文明的社会﹐自然经济不是其经济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监视”不能够反映是对奴隶的控制,“监视”的理解更多是治理,排除D项。故选B项。12.国王常“巡游”各地,1398年理查二世到约克进行城市视察“巡游”,约克的官员从诺丁汉开始迎接国王。在迎接过程中,国王往往采取骑马的方式入城,国王骑在高高的马上,向下俯视民众,城市里的一切一清二楚地展现在国王面前。这一现象说明了()A.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B.城市自治得到国家认可C.封建王权得到强化 D.封君封臣制度得到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98年(英国)。英国国王到约克城进行“巡游”,约克官员从城外就开始迎接,在巡游过程中,国王骑马入城,塑造出高高在上的形象,这说明这一时期的英国王权在加强,C项正确;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是在15世纪,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城市自治并无关系,排除B项;约克城和国王的关系不属于封君封臣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国民教育,时常会被人贴上“教师的共和国”标签。又由于当局这一时期格外重视师资培养,而通过巴黎高师这样的顶级名校培养优秀师资属于重中之重,遂使这所始创于大革命时期的名校在第三共和国步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举措旨在()A.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 B.抢占社会舆论的高地C.促进启蒙思想的发展 D.为法国大革命进行思想宣传〖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重教尊师,其目的在于借助教育改革推进社会进步、促成现代转型,进而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A项正确;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抢占社会舆论的高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举措旨在确保共和制得到认同,C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所处时代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14.1917年2月,墨西哥政治改革建立了职团主义结构的执政党,职团主义“反对公开竞争和政府中立观念,主张由政府做出有意识的努力,以组织和协调公私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承担领导社会的责任,私人经济组织和社会集团则成为政府进行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团不是互相竞争,以影响政府官员,而是直接以官员的名义同官员打交道”。形成了墨西哥的政治特色。这()A.不利于国家控制利益集团B.体现出鲜明的反帝立场C.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D.确保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墨西哥)。根据材料“反对公开竞争和政府中立观念,主张由政府做出有意识的努力,以组织和协调公私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承担领导社会的责任,私人经济组织和社会集团则成为政府进行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团不是互相竞争,以影响政府官员,而是直接以官员的名义同官员打交道”可知,墨西哥政治改革建立了职团主义结构的执政党,形成了一个由国家调节和仲裁各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独特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是此后几十年墨西哥之所以能始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C项正确;这一政治模式有利于国家控制利益集团,排除A项;这一政治模式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未涉及反帝等相关内容,排除B项;这一政治模式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未体现它确保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表内容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图。这一变化说明()A.越南战争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B.石油危机导致三次滞胀C.福利主义盛行与宏观调控失据 D.盛行盲目的超前消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导致严重的滞胀危机,这是福利主义盛行和宏观调控失据的结果,C项正确;越南战争并未导致美国经济困境,排除A项;美国第一次滞胀危机并非石油危机导致,排除B项;D项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是1956年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画中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印有“阿拉伯民族主义”(ArabNationalism)的旗子拦住了象征西方的巨轮。纳赛尔后方垂钓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该漫画反映出当时()A.埃及收回运河的决心 B.苏联主导事件的走向C.美国对英法的大力支持 D.实质是美苏在中东的争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6年的埃及。根据材料“画中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印有‘阿拉伯民族主义’(ArabNationalism)的旗子拦住了象征西方的巨轮。”及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材料中象征殖民侵略的“西方轮船”在苏伊士运河遭到埃及总统的拦截,说明运河是埃及的运河,表达了收回运河的决心,并且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A项正确;“苏联主导事件的走向”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国对英法的大力支持”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美苏在中东的争夺”表述不准确,在这次事件中美苏基本一致,反对英法,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题目,有些读史的人认为宋朝不能在开国之初,一鼓作气先攻下契丹,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材料二:——据邓小南《王安右与他的时代》(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澶渊之盟出现的背景条件,两种分析是否恰当,还可以补充哪些史料。(2)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题目,请谈谈你的看法。(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1)材料一,在黄仁宇看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材料二的观点是,可从气候变迁角度来研究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侵的原因,由于北方气候变冷,草地减少,导致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之间的战争。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正说明形成澶渊之盟的局势是多种因素构成产物。可以补充辽的封建化改革及国力的增强、北宋的“积贫”“积弱”及社会矛盾尖锐和军事力量羸弱等方面的史料。(2)澶渊之盟顺应民族友好发展的需要。澶渊之盟是当时宋辽均势的产物,两方不可能战胜对方,签订和约应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之间暂时不再兵戎相见,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政权都松了一口气。例如: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又如: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同时,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交融。由此可知,尽管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有一定经济负担,但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及所学知识可知,在黄仁宇看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在黄仁宇的观点中,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据材料中国历史气温变化图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从气候变迁角度来研究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侵的原因,由于北方气候变冷,草地减少,导致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之间的战争。两则材料对澶渊之盟形成的背景条件,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正说明形成澶渊之盟的局势是多种因素构成产物。如果要充分认识澶渊之盟的背景条件,可以再补充辽的封建化改革及国力的增强、北宋的“积贫”“积弱”及社会矛盾尖锐和军事力量羸弱等方面的史料。【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宋代(中国)。设问要求谈谈对澶渊之盟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维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宋辽之间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推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据此可概括观点:澶渊之盟顺应民族友好发展的需要。在论述中,主要结合澶渊之盟推动民族友好发展角度进行论证。可进行说明如下:澶渊之盟是当时宋辽均势的产物,两方不可能战胜对方,签订和约应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之间暂时不再兵戎相见,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政权都松了一口气。例如:史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又如: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同时,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交融。最后进行总结:尽管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有一定经济负担,但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俄】列宁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梁启超材料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
论述:普鲁士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以普奥为代表的德意志的失败反映了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分裂的诸侯专制统治的没落,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专制制度,破坏了德意志强固的封建分裂格局,客观上有助于德意志的统一和社会内部新因素的兴起和成长。此后,德意志在统一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资产阶级以西方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旗帜,要求国家统一和政治自由,全德精英分子聚集于普鲁士进行改革。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并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德国的崛起。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促进了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综上所述,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社会转型和变革。
〖解析〗解决本题首先需要紧扣主题“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然后结合材料中的观点“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和所学知识得出论题是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关于阐述,根据材料“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 互联网金融服务招投标合同模板
- 汽车物流仓储协议
- 建筑空调工程延期合同协议书
- 专利权交易合同
-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合同
- 写字楼隔墙施工合同
- 文学作品改编合同
- 社区活动中心保洁员招聘协议
- 大型活动:枪支弹药管理办法
- 敏感节点维稳工作应急预案
- 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六年级家长会家长代表演讲稿-PPT.ppt
-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 2022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完整哦)
- 事业单位处分条例202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 《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牙齿》ppt课件
- T∕CSCB 0005-2021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项目设计方案
- 山西省蒲县高阁村煤层火灾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