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3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这反映了西周封建的实行()A.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 B.具有自然风土的民情C.具有民敬天地的特色 D.具有天下一家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可知,西周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强调遵守天道礼法,教化百姓,蕴含德治思想,D项正确;家国一体”也称“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但是材料主要表现是西周政治“天下一家”的特点,排除A项;根据“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知,西周封建强调“德治”与等级,不是自然风土的民情,排除B项;“民敬天地”表现为民众对于“天地”“鬼神”的崇拜,而材料主要表现西周制度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2.学者研究基层治理制度,其研究成果(如表)突出反映了秦汉到明朝()时期基层治理制度基层组织治理机制秦汉到隋代乡里制什伍制唐朝邻保制宋元保甲制明里甲制十家牌法A.政府对地方治理能力加强 B.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C.基层与中央体系相互配合 D.基层治理制度的逐渐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至明朝。依据材料可知,从秦汉时期到明朝,历代基层组织和治理机制不断变化,体现了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B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政府对地方治理能力加强,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了基层治理制度,没有提到中央体系,排除C项;基层治理制度的逐渐发展,不如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说法完整,排除D项。故选B项。3.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士族的兴起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江南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江东政治由东吴至东晋中期南北士族共同统治到东晋中期至南朝末年的南方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这种变化是因为,江南经济发展,使得南方地主和商人的实力大增,才使得他们在政权中获得了主动地位,D项正确;这种变化是南方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在政权中获得了主导地位,而北方士族实力下降,这种变化,与兴起于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北人南迁是东吴到东晋中期南北士族共同统治的原因,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它不是“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没有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4.如表记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记载出处顷年,在广州番坊(外国客商居住地),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唐)房千里《投荒杂录》波斯枣,广州郭内见其树……(刘)恂曾于藩(通“番”)酋家,食本国将来者,色类沙塘,皮肉软烂。饵之,及火烁水蒸味也。(唐)刘恂《岭表录异》A.外国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B.广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C.中外交流丰富了食品文化 D.岭南对域外饮食利用性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表格中描述了广州地区与外国客商之间的交流,以及外来食物在广州的种植和食用情况,这反映了中外交流对食品文化的丰富,C项正确;材料侧重论述的是食物的来源,而非对中国饮食变革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广州作为当时的贸易港口与外国客商有交流,但这并不足说明整个广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具体外来饮食的利用、发展,只是说明其传入丰富中国的食品文化,未有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5.宋高宗赐岳飞手札为我国重要文物之一,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对此手札的解读正确的是()A.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年号B.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的历史解释更具说服力C.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南宋边防的第二手史料D.该手札对研究南宋抗金的失败有重要意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和所学可知,绍兴是宋高宗时期的年号,从手札的内容来看,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年号,A项正确;文物史料相对文献史料更有代表性,排除B项;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南宋边防的一手史料,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宋高宗对岳飞抗金的肯定,与研究南宋抗金失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如图为我国明朝各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据此可知,明朝()A.朝贡政策与世界动荡不安有关 B.朝贡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朝贡政策体现了中国地位下降 D.朝贡政策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明朝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来看,比较突出的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支持,自弘熙之后,朝贡次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海外贸易的发展和西方殖民者东来有关,所以可知受时局变化影响,D项正确;此时中国整体上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朝贡政策受世界动荡影响不大,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朝贡政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西实力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国地位的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7.魏源在1842年撰写的《海国图志》中,牵强地以中国传统的“三坟五典”为依据,论证外国人所说的亚欧非三洲应为一洲,即典籍中所说“南赡部洲”,然后又论证“南赡部洲”为诸洲之冠,中国当为“南赡部洲”的“东方人主”。魏源的做法意在A.否定传统的夷夏差异 B.提出近代主权国家观念C.论证器物变革合理性 D.以历史来掩饰现实窘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源用中国传统的“三坟五典”〖解析〗亚欧非三洲,牵强附会地把中国当为“南赡部洲”的“东方人主”,这是典型的天朝上国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魏源的做法是以历史来掩饰现实窘境,D项正确;材料不是否定传统的夷夏差异,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近代主权国家观念的信息,此时清政府没有主权国家观念的意识,排除B项;洋务派论证了主张学习器物,排除C项。故选D项。8.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奖之”,“皖中士人莫不感奋”。曾国藩此举旨在A.延续科举取士制度 B.传承儒家优秀文化C.践行中体西用理念 D.争取传统士绅支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皖中士人莫不感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湘军攻克安庆,战胜太平天国军队,因此材料所述曾国藩在当地修葺书院行为获得当地士人的认同,说明这时期曾国藩的举措主要是为了争取传统士绅的支持,以剿灭太平天国运动,D项正确;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曾国藩在攻克安庆后每月进行考试,对文艺优等的人进行奖励,无法得出曾国藩是为延续科举制度,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曾国藩在材料所述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承儒家的文化,但这只是客观上产生的影响,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指的是中国的伦理纲常、政治体制为中心,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A.民族危机的爆发促进中华民族觉醒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C.九一八事变诱发中华民族危机爆发 D.中华危机的加剧促进国人民族觉醒〖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1935年日军在华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在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史称一二·九运动。由材料“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左翼文化运动阵营的扩大与华北事变引发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有关,A项正确;材料的主体是左翼文化运动,而非一二·九运动,排除B项;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但尚未有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排除C项;并没有“中华危机”的名词概念,属于主观臆造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1949年1月,蒋介石请求美苏英法四大国出面调停内战。1月10日,国民政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了毛泽东,并将他们草拟的复文也转发了过来,征求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第二天就给斯大林回电,并提出复文拟定稿。斯大林的这一做法表明()A.中共获得苏联极高的信任度 B.政权已完全掌握政权C.苏联对社会主义国的有力帮助 D.苏联对蒋介石政权的极力排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国民政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了毛泽东,并将他们草拟的复文也转发了过来,征求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第二天就给斯大林回电,并提出复文拟定稿”可知,蒋介石发送给苏联请求调停内战的函件被斯大林发送给毛泽东,同时还转发了苏联草拟的复文,以此来征求中共及毛泽东的意见,说明中共和毛泽东的意见较为重要,从而体现了苏联对中共的高度信任,A项正确;1949年1月,解放战争尚未取得胜利,政权尚未全部掌握政权,排除B项;此时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谈不上苏联对社会主义国的有力帮助,排除C项;苏联接受了蒋介石的函件,并且进行了复文,因此不能说明苏联对蒋介石政权的极力排斥,排除D项。故选A项。11.雅典梭伦改革期间,颁行“中立者有罪”的法条,即如果雅典内部发生动乱,任何人都必须挺身而出去反对动乱,若保持中立则被剥夺公民资格乃至受到审判和惩处。这一法律条款旨在A.为民主扩大社会基础 B.保持城邦政治的稳定C.缓解贵族和平民矛盾 D.增强城邦法律的权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梭伦改革期间,颁行“中立者有罪”的法条,目的在于调动中立者维护城邦利益,保持城邦政治的稳定,B项正确;梭伦改革引领雅典走上民主道路,排除A项;材料不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矛盾、也不是增强城邦法律的权威,排除C、D项。故选B项。12.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作为经典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主流群体中被广泛重申;另一方面,佛罗伦萨为攫取地区主导权不断扩充人口,当地的人文主义者也挑战经典,转而歌颂城邦人口的增长。这反映出A.有限人口论不利社会进步 B.地理环境对于观念的重塑C.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 D.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差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重申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者转而挑战经典、歌颂人口增长,体现了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C项正确;A项说法要置于特定国家、国情中进行全面思考,排除A项;地理环境影响观念重塑,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存不同地区之间的历史文化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13.1870年后,随着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工业化,英国提出建立“保护性市场”,试图将殖民帝国建设成自给自足的巨大贸易单位,主张用关税来防止外来竞争,使宗主国富裕繁荣。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经济落后于后发工业国 B.试图争夺殖民霸主地位C.重商主义观念重新抬头 D.进行区域一体化的尝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推动了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而英国提出建立“保护性市场”,具有贸易保护的特点,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且材料不存在各国之间的比较,得不出经济落后于后发工业国,排除A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英国早已经是世界殖民霸主,排除B项;区域一体化是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7年8—9月,列宁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特别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以及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如廉价政府、公职人员的选举和罢免、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公社等。列宁意在()A.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B.正为推翻沙皇统治作准备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D.指出了武装夺权的新方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与革命》在总结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历史经验基础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项正确;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服务,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排除B项;《四月提纲》指出了武装夺权的新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15.研究学者发现,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在街头兜售苹果的商贩也不断增多,这也成为城市一景。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有所缓和 B.社会矛盾有所加剧C.新政实施势在必得 D.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1931年(美国)。材料信息“1930~1931年”说明这是经济危机期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说明纽约市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说明吸烟者寻找昂贵雪茄的替代品,“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说明失业扩展到白领阶层。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经济危机在持续加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D项正确;1930-1931年,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的高潮,“经济危机有所缓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社会矛盾加剧表现为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冲突不断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现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社会的就业情况,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开启于1933年罗斯福上台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国()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 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苏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这说明美苏两国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D项正确;材料得不出是美国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和苏联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没有体现美素争霸,且美国这时期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B项;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不能弥合,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宋初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盛时有4京府、30普通府、254州、63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1234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表现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1)表现: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2)示例论点: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元代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政权与财政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制约。元朝中央朝廷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行省区划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元朝由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组成的监察网络成为中央监督地方的一重要工具,对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行省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解析〗【小问1】表现:根据“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得出州级行政区功能分立;根据“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可得出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小问2】根据“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得出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根据所学,可从行省制的性质、地位、权力的大小、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概括。最后总结可得出,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创作时间歌名歌词(其中部分歌词为节选)1912年《五旗共和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1926年《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43年《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一个呀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1982年《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2016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依据材料中列举的不同时代的中国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歌词.中包含了的丰富历史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文艺作品是不同时代特征的体现。论证:文艺作品是人类社会经济与政治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创作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文艺作品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它号召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与决心《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诞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它激励人们“保和平,卫祖国”,激励了志愿军战士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文艺作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通过文艺作品可以弘扬时代主旋律。评分建议:史论部分至少对两首以上的歌曲进行分析。如果考生仅就某一阶段(某一首)歌曲进行论述则酌情给分。其他论题:(1)中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2)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题目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中列举的不同时代的中国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歌词中包含了的丰富历史信息展开论述。结合材料歌名“《五旗共和歌》《不忘初心》”及对应歌词可得出论题文艺作品是不同时代特征的体现。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行论述,例文艺作品是人类社会经济与政治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创作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文艺作品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它号召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与决心《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诞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它激励人们“保和平,卫祖国”,激励了志愿军战士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文艺作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通过文艺作品可以弘扬时代主旋律。结合材料“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一个呀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可分析出论题(1)中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结合材料“1982年《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2016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可分析出论题(2)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19.思想是改革的先锋,启蒙思想发人深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启蒙运动相关史实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核心作出历史解释。(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理性”思想。〖答案〗(1)人民拥有对政府永远的革命权;受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而进一步发展成此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建设性作用。(2)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是理性;理性思想打破了宗教教条的束缚,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信心。启蒙运动树立了理性的权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但是理性思想不可避免的受到时代背景和条件的限制,具体表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追求和阶级判断。总的来说,长远意义上,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思想有着阶级性、时代性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的广大民众追求的理性逐步扩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欧洲。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和所学可知,可从人民拥有对政府永远的革命权、受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而进一步发展成此理论及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建设性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欧洲。评析:根据材料“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和所学可知,可从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对打破权威,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未来社会转型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20.苏联是冷战时期的大国之一、其发展予人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首先,力量对比的变化是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的前提条件,……二战后,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相继建立,使社会主义形成世界范围的体系,达到了世界领土的26%和人口的35%。第三世界爱好和平的中立和不结盟国家的成长壮大,使社会主义阵营在反对新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了可靠的同盟军,国际舞台上开始出现由欧亚两洲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广大的“和平地区”。其次,苏联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是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的客观依据。苏联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农业前景同样使人感到乐观……苏联军事力量也有明显增长,在核武装及共运载工具上的进展使苏联“掌握了抵制战争力量的东西。”第三、武器的破坏力使核时代的和平共处有了更为迫切的必要性,它使人们重新思考把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防止战争及和平共处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性质。和平共处对人类命运和各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关注使之有可能赢得广泛的支持。——梁智华《论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的理论与实践》材料二苏联剧变的根本性原因是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体现这一模式的体制问题,也就是说,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弊病太多,已经走不下去了,已走入了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变迁的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中去寻找。对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亦应从制度中去寻找,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些领袖人物。……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二战后还推行到东欧各国。在1933年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后,苏联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利用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保证了经济高速发展,在其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本上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陆南泉《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和中国应吸取的教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形成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苏联模式的两面性。〖答案〗(1)二战后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阵营的壮大;五年计划等使苏联经济和军事发展;核武器的研发。(2)示例:一方面,苏联模式使苏联经济发展,军事国防实力大为增强。如第一个五年计划使苏联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令其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苏联模式使得苏联经济体制僵化,且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如苏联高度集中的权力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经济体制使人民生产积极性较低,影响国家运转和国民生活。〖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据材料一“二战后,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相继建立,使社会主义形成世界范围的体系第三世界爱好和平的中立和不结盟国家的成长壮大,使社会主义阵营在反对新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了可靠的同盟军”和所学可知,二战后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阵营的壮大;据材料一“苏联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是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理论的客观依据。苏联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农业前景同样使人感到乐观……苏联军事力量也有明显增长”和所学可知,五年计划等使苏联经济和军事发展;据材料一“在核武装及共运载工具上的进展使苏联‘掌握了抵制战争力量的东西。’”和所学可知,核武器的研发。【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苏联。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辩证阐述苏联模式的两面性。据材料一“苏联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农业前景同样使人感到乐观……苏联军事力量也有明显增长”、材料二“保证了经济高速发展,在其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本上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和所学可得出,一方面,苏联模式使苏联经济发展,军事国防实力大为增强。如第一个五年计划使苏联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令其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据材料二“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和所学可得出,另一方面,苏联模式使得苏联经济体制僵化,且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如苏联高度集中的权力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经济体制使人民生产积极性较低,影响国家运转和国民生活。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这反映了西周封建的实行()A.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 B.具有自然风土的民情C.具有民敬天地的特色 D.具有天下一家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可知,西周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强调遵守天道礼法,教化百姓,蕴含德治思想,D项正确;家国一体”也称“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但是材料主要表现是西周政治“天下一家”的特点,排除A项;根据“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知,西周封建强调“德治”与等级,不是自然风土的民情,排除B项;“民敬天地”表现为民众对于“天地”“鬼神”的崇拜,而材料主要表现西周制度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2.学者研究基层治理制度,其研究成果(如表)突出反映了秦汉到明朝()时期基层治理制度基层组织治理机制秦汉到隋代乡里制什伍制唐朝邻保制宋元保甲制明里甲制十家牌法A.政府对地方治理能力加强 B.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C.基层与中央体系相互配合 D.基层治理制度的逐渐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至明朝。依据材料可知,从秦汉时期到明朝,历代基层组织和治理机制不断变化,体现了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B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政府对地方治理能力加强,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了基层治理制度,没有提到中央体系,排除C项;基层治理制度的逐渐发展,不如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说法完整,排除D项。故选B项。3.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士族的兴起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江南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江东政治由东吴至东晋中期南北士族共同统治到东晋中期至南朝末年的南方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这种变化是因为,江南经济发展,使得南方地主和商人的实力大增,才使得他们在政权中获得了主动地位,D项正确;这种变化是南方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在政权中获得了主导地位,而北方士族实力下降,这种变化,与兴起于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北人南迁是东吴到东晋中期南北士族共同统治的原因,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它不是“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没有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4.如表记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记载出处顷年,在广州番坊(外国客商居住地),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唐)房千里《投荒杂录》波斯枣,广州郭内见其树……(刘)恂曾于藩(通“番”)酋家,食本国将来者,色类沙塘,皮肉软烂。饵之,及火烁水蒸味也。(唐)刘恂《岭表录异》A.外国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B.广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C.中外交流丰富了食品文化 D.岭南对域外饮食利用性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表格中描述了广州地区与外国客商之间的交流,以及外来食物在广州的种植和食用情况,这反映了中外交流对食品文化的丰富,C项正确;材料侧重论述的是食物的来源,而非对中国饮食变革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广州作为当时的贸易港口与外国客商有交流,但这并不足说明整个广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具体外来饮食的利用、发展,只是说明其传入丰富中国的食品文化,未有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5.宋高宗赐岳飞手札为我国重要文物之一,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对此手札的解读正确的是()A.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年号B.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的历史解释更具说服力C.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南宋边防的第二手史料D.该手札对研究南宋抗金的失败有重要意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和所学可知,绍兴是宋高宗时期的年号,从手札的内容来看,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年号,A项正确;文物史料相对文献史料更有代表性,排除B项;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南宋边防的一手史料,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宋高宗对岳飞抗金的肯定,与研究南宋抗金失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如图为我国明朝各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据此可知,明朝()A.朝贡政策与世界动荡不安有关 B.朝贡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朝贡政策体现了中国地位下降 D.朝贡政策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明朝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来看,比较突出的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支持,自弘熙之后,朝贡次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海外贸易的发展和西方殖民者东来有关,所以可知受时局变化影响,D项正确;此时中国整体上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朝贡政策受世界动荡影响不大,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朝贡政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西实力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国地位的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7.魏源在1842年撰写的《海国图志》中,牵强地以中国传统的“三坟五典”为依据,论证外国人所说的亚欧非三洲应为一洲,即典籍中所说“南赡部洲”,然后又论证“南赡部洲”为诸洲之冠,中国当为“南赡部洲”的“东方人主”。魏源的做法意在A.否定传统的夷夏差异 B.提出近代主权国家观念C.论证器物变革合理性 D.以历史来掩饰现实窘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源用中国传统的“三坟五典”〖解析〗亚欧非三洲,牵强附会地把中国当为“南赡部洲”的“东方人主”,这是典型的天朝上国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魏源的做法是以历史来掩饰现实窘境,D项正确;材料不是否定传统的夷夏差异,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近代主权国家观念的信息,此时清政府没有主权国家观念的意识,排除B项;洋务派论证了主张学习器物,排除C项。故选D项。8.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奖之”,“皖中士人莫不感奋”。曾国藩此举旨在A.延续科举取士制度 B.传承儒家优秀文化C.践行中体西用理念 D.争取传统士绅支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湘军攻下安庆后,曾国藩立即下令在当地修葺书院”“皖中士人莫不感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湘军攻克安庆,战胜太平天国军队,因此材料所述曾国藩在当地修葺书院行为获得当地士人的认同,说明这时期曾国藩的举措主要是为了争取传统士绅的支持,以剿灭太平天国运动,D项正确;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曾国藩在攻克安庆后每月进行考试,对文艺优等的人进行奖励,无法得出曾国藩是为延续科举制度,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曾国藩在材料所述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承儒家的文化,但这只是客观上产生的影响,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指的是中国的伦理纲常、政治体制为中心,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A.民族危机的爆发促进中华民族觉醒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C.九一八事变诱发中华民族危机爆发 D.中华危机的加剧促进国人民族觉醒〖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1935年日军在华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在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史称一二·九运动。由材料“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左翼文化运动阵营的扩大与华北事变引发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有关,A项正确;材料的主体是左翼文化运动,而非一二·九运动,排除B项;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但尚未有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排除C项;并没有“中华危机”的名词概念,属于主观臆造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1949年1月,蒋介石请求美苏英法四大国出面调停内战。1月10日,国民政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了毛泽东,并将他们草拟的复文也转发了过来,征求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第二天就给斯大林回电,并提出复文拟定稿。斯大林的这一做法表明()A.中共获得苏联极高的信任度 B.政权已完全掌握政权C.苏联对社会主义国的有力帮助 D.苏联对蒋介石政权的极力排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国民政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了毛泽东,并将他们草拟的复文也转发了过来,征求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第二天就给斯大林回电,并提出复文拟定稿”可知,蒋介石发送给苏联请求调停内战的函件被斯大林发送给毛泽东,同时还转发了苏联草拟的复文,以此来征求中共及毛泽东的意见,说明中共和毛泽东的意见较为重要,从而体现了苏联对中共的高度信任,A项正确;1949年1月,解放战争尚未取得胜利,政权尚未全部掌握政权,排除B项;此时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谈不上苏联对社会主义国的有力帮助,排除C项;苏联接受了蒋介石的函件,并且进行了复文,因此不能说明苏联对蒋介石政权的极力排斥,排除D项。故选A项。11.雅典梭伦改革期间,颁行“中立者有罪”的法条,即如果雅典内部发生动乱,任何人都必须挺身而出去反对动乱,若保持中立则被剥夺公民资格乃至受到审判和惩处。这一法律条款旨在A.为民主扩大社会基础 B.保持城邦政治的稳定C.缓解贵族和平民矛盾 D.增强城邦法律的权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梭伦改革期间,颁行“中立者有罪”的法条,目的在于调动中立者维护城邦利益,保持城邦政治的稳定,B项正确;梭伦改革引领雅典走上民主道路,排除A项;材料不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矛盾、也不是增强城邦法律的权威,排除C、D项。故选B项。12.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作为经典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主流群体中被广泛重申;另一方面,佛罗伦萨为攫取地区主导权不断扩充人口,当地的人文主义者也挑战经典,转而歌颂城邦人口的增长。这反映出A.有限人口论不利社会进步 B.地理环境对于观念的重塑C.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 D.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差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重申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者转而挑战经典、歌颂人口增长,体现了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C项正确;A项说法要置于特定国家、国情中进行全面思考,排除A项;地理环境影响观念重塑,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存不同地区之间的历史文化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13.1870年后,随着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工业化,英国提出建立“保护性市场”,试图将殖民帝国建设成自给自足的巨大贸易单位,主张用关税来防止外来竞争,使宗主国富裕繁荣。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经济落后于后发工业国 B.试图争夺殖民霸主地位C.重商主义观念重新抬头 D.进行区域一体化的尝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推动了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而英国提出建立“保护性市场”,具有贸易保护的特点,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且材料不存在各国之间的比较,得不出经济落后于后发工业国,排除A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英国早已经是世界殖民霸主,排除B项;区域一体化是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7年8—9月,列宁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特别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以及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如廉价政府、公职人员的选举和罢免、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公社等。列宁意在()A.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B.正为推翻沙皇统治作准备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D.指出了武装夺权的新方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与革命》在总结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历史经验基础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项正确;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服务,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排除B项;《四月提纲》指出了武装夺权的新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15.研究学者发现,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在街头兜售苹果的商贩也不断增多,这也成为城市一景。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有所缓和 B.社会矛盾有所加剧C.新政实施势在必得 D.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1931年(美国)。材料信息“1930~1931年”说明这是经济危机期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说明纽约市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说明吸烟者寻找昂贵雪茄的替代品,“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说明失业扩展到白领阶层。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经济危机在持续加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D项正确;1930-1931年,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的高潮,“经济危机有所缓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社会矛盾加剧表现为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冲突不断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现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社会的就业情况,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开启于1933年罗斯福上台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国()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 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苏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这说明美苏两国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D项正确;材料得不出是美国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和苏联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没有体现美素争霸,且美国这时期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B项;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不能弥合,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宋初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盛时有4京府、30普通府、254州、63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1234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表现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1)表现: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2)示例论点: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元代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政权与财政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制约。元朝中央朝廷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行省区划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元朝由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组成的监察网络成为中央监督地方的一重要工具,对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行省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解析〗【小问1】表现:根据“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得出州级行政区功能分立;根据“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可得出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小问2】根据“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得出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根据所学,可从行省制的性质、地位、权力的大小、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概括。最后总结可得出,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创作时间歌名歌词(其中部分歌词为节选)1912年《五旗共和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1926年《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43年《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一个呀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1982年《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2016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依据材料中列举的不同时代的中国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歌词.中包含了的丰富历史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文艺作品是不同时代特征的体现。论证:文艺作品是人类社会经济与政治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创作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文艺作品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它号召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与决心《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诞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它激励人们“保和平,卫祖国”,激励了志愿军战士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文艺作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通过文艺作品可以弘扬时代主旋律。评分建议:史论部分至少对两首以上的歌曲进行分析。如果考生仅就某一阶段(某一首)歌曲进行论述则酌情给分。其他论题:(1)中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2)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题目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中列举的不同时代的中国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歌词中包含了的丰富历史信息展开论述。结合材料歌名“《五旗共和歌》《不忘初心》”及对应歌词可得出论题文艺作品是不同时代特征的体现。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行论述,例文艺作品是人类社会经济与政治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创作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文艺作品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它号召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与决心《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诞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它激励人们“保和平,卫祖国”,激励了志愿军战士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结论:综上所述,文艺作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通过文艺作品可以弘扬时代主旋律。结合材料“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一个呀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可分析出论题(1)中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结合材料“1982年《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2016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可分析出论题(2)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19.思想是改革的先锋,启蒙思想发人深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启蒙运动相关史实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