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日益蓬勃发展,车辆拥有者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随之呈上升趋势。交通肇事不救助最终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下面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交通肇事者的法律适用问题。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违章行为千万了重大交通事故而故意逃离现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论其在事故中责任的大小。(一)交通肇事逃逸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罪犯具有严重的主观恶性;(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我国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具体性质的认定。在刑法修订之前,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理论上也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将这种情况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生重情节处理,不再涉及新罪名;其二,认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见死不求,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的条件。交通肇事后的不救助行为成立故意杀人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四、肇事者的认识错误对其罪责的影响。在交通肇事不救助的场合,要令肇事者承担故意的罪责,他对客观方面构成的要件事实必须有认识,但是如果肇事者的认识与客观情况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识错误的问题,而此认识错误对肇事者的主观心理态度能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肇事者的责任轻重。五、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的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种情况:肇事者肇事后立即逃逸;肇事者肇事后将受害者弃于不易被人发现的丛林、涵洞等。关键词: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后逃逸救助对交通肇事逃逸若干问题的探讨濮阳市人民检察院陈洪山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日益蓬勃发展,车辆拥有者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随之呈上升趋势。交通肇事不救助最终致受害者死亡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这类案件如何处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争议较大,加上现行刑法在原刑法的基础上对交通肇事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这类问题的性质认定更为复杂。有鉴于此,本人结合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及实践,对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进行粗浅的理论探讨,以求教于刑法学界前辈。一、交通肇事者的法律适用问题交通肇事后逃逸: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千万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者由于恐惧心理,置伤者、死者于不顾,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在刑法修订之前,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理论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逃逸只是量刑的加重情节应以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为前提,如果肇事在事故中被认为负同等以下责任,则不应追究刑期事责任,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理由是参照1987年的通知精神:违反道路交通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在具体分析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肇事者,应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推定,若肇事者逃逸后,凭现场遗留痕迹能划分事故责任的,仍根据其事故责任的大小来确定其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违章行为千万了重大交通事故而故意逃离现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论其在事故中责任的大小。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原因如下:(一)交通肇事逃逸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交通运输安全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调整的交通秩序。因交通肇事者不能及时归案,难以查明事实真相,给司法机关侦破和查处交通肇事案件增加了难度,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加重了对被害人的危害后果。逃逸行为往往造成延迟伤者及时送诊的时间,尤其是过往车辆和行人稀少时,有的被害人因送诊过迟而丧失抢救机会,有的被害人因家庭困难无钱垫付治疗费用,不能及时对症下药,造成不应有的后遗症发生。此类事例并不少见。(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罪犯具有严重的主观恶性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的罪过在一定形式下可以反映其主观危害性。而逃逸行为则是对其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延伸。行为人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重大损失后逃离现场,对伤亡者弃之不顾,不履行对伤者的救助义务,其行为更充分的反映了其主观恶性的程度远远大于一般肇事者,应当予严惩。(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我国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在刑法修订之前,通知只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规定为从重量刑的情节。而修订后的刑法则对逃逸行为另行规定了相应的量刑幅度。因而不应以行为人在事故中负主要或者全部责任为前提。否则,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就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了。此外,有些肇事者归案后往往避重就轻,推卸责任。而交通事故发生的瞬间往往是动态的,复杂的,造成取证困难,如果在侦察中需查明到底哪一方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往往给办案人员带来困难,导致案件不能及时审结。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具体性质的认定在刑法修订之前,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理论上也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将这种情况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不再涉及新罪名;其二,认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见死不求,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这时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所持有的心理状态已由交通肇事罪时的过失转化为间接故意,因而将其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处理不科学,而应定间接故意杀人罪。笔者认为,此两种观点均有讨论的余地。第一种观点错误的将一部分本应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纳入了交通肇事罪的处理范围。诚然,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少肇事者在肇事后由于惊慌和害怕,对受害者的伤情,救助可能性以及受害者所处的状况欠缺明确的认识。因而也就形成不了对危害结果希望或放任的意志态度,对此种情况,依故意杀人罪处理显失妥当。但是,也有不少肇事者在肇事当时的情况下,认识到受害者伤情较重,如果及时抢救,有可能防止结果的发生,而且,鉴于受害者所处的位置,第三者加以救助的可能性极小,认识到自己的不求助行为极有可能致受者与死地,但是由于害怕承担罪责,放弃了保证结果不发生的意志努力而驾车逃逸,最终受害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从客观方面看肇事实施了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救助可能性的不救助行为;从主观方面看,肇事者在对受害者的伤情、救治可能性以及受害者所处的位置有明确的认识的前提下,一味追求逃避罪责的目的,而对他人的生命安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完全符合了故意杀人罪的(不作为形式)的构成要件,应构成故意杀人罪。第二种观点错误的将一部分本属交通肇事的行为纳入了故意杀人罪加以评价,从而有主观归罪之嫌。这种观点片面的强调肇事者的主观恶的心理态度,笼统的认为凡是此种情况,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一概的由过失转化为故意,从而怠于对不救助行为是否包含致受害者死亡的现实危险性做细致深入的分析。刑法修订后,有论者囿于刑法友协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对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性质作了独特的解释,认为,甲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致使受害者乙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甲的行为虽然表而上看与交通肇事罪的条文和故意杀人罪两个条文相符,但实际上,这两个条文规定的内容存在着某种重合关系,属于法条竞合,应择一使用。笔者认为此种说法不甚科学。首先,其对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把握不够味准确。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为过失,而故意杀人罪的罪过形式为故意。在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后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但笼统的将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就认定为故意杀人是不科学的,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的条件交通肇事后的不救助行为成立故意杀人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从客观方面看,肇事者实施了在应当救助且有救助可能性的情况下而不救助以致受害者死亡的行为。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肇事者负有救助的义务。这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一个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作为义务那么他也不可能成为不作为犯罪。肇事者的救助义务是来自其先前行为的,即由于肇事者的肇事而使受害者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此肇事者负有义务采取措施救助伤者。关于肇事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研究:(一)肇事者对受害者的心理态度。这种救助义务必须产生于肇事者因过失致他人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之中,如果甲是故意撞伤乙的,使其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这时如果期待甲对乙采取救助行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甲故意撞伤乙后又对乙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应属于故意犯罪的犯罪中止,说明甲犯罪后认罪态度较好,可以作为从宽处理的酌定情节。(二)肇事者无罪过撞伤他人,是否派生出救助义务。如:甲照章驾车,乙违章骑自行车,甲意外撞伤乙并使其严重失血,有生命危险。司机甲有无救助义务?笔者认为:此种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的范围。因为交通肇事罪首先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发生的,而此种情况下,司机甲并没有过失,所以并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笔者认为,无论肇事者有无罪过,既然由于他的行为而使受害者处于某种危险状态,他就没有理由拒绝消除其能消除的危险。其先前的合法行为并不能保证其以后的行为的合法性。其次,肇事者有救助的可能性。因违章驾车致人重伤后,肇事者即居于保证受害者生命安全的地位。但是在客观实际上不可能防止受害者死亡的情况下,肇事者并非不救助而是救助不能。所以,如果在客观上对肇事者而言不可能防止受害者死亡。则他无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断有无可能性?我们认为,救助的可能性是交通肇事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所以有无救助可能性,应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出客观的判断,至于肇事者对这种可能性有无认识的问题,则属于主观要件研究的范畴。一般而言,肇事者可能由于下列情况,缺乏救助的可能性:1、空间限制:如果肇事地点距救治机构较远,加之受害者所受之伤情特别严重,即使送往医院救治也难免一死。2、肇事者本身的体力局限:如肇事者身材弱小,而受害者块大体宽,并且肇事地点附近没有第三者可资救助。3、肇事者欠缺必要的工具、经验等。如受害者被卡在车里,肇事地点偏僻无人援助。但是,如果肇事者本身虽不具备救助能力,而肇事现场附近若有具有救助能力的第三者,并且肇事者有能力请求第三者加以救助的,仍视为具有救助可能性。最后,肇事者的不救助行为对受害者的生命安危具有绝对的支配性。所谓绝对的支配性,是指如果肇事者不对受害者加以救助,其他人便无法加以干预,由此他对受害者的生命安危处于独一无二的排他性保护地位。如交通肇事后将丧失自救能力的受害者弃之于不容易被除数人发现的地方,或者将受害者搬于车内,将车开走,关于此种情况外国刑法理论界专门对此种行为作了规定。笔者认为,此种场合,肇事者的怠于救助行为便排除了第三者对受害者进行救助的可能性;就第三者而言,绝对性意味着受害者死亡结果的发生不是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加害行为所致,如甲将乙撞成重伤后将乙置到某医院门口后逃逸,丙醉酒后驾车将受重伤的乙轧死。则甲对乙的死亡结果不应负故意杀人罪的责任。从主观方面看,肇事者表现为故意的心理态度。这里涉及到一个不作为犯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刑法界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有一种误解。一般刑法课本或刑法材料对不作为犯的定义是:负有某种义务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危害行为。这种定义忽略了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如有学者认为肇事者肇事后只要逃逸且致人死亡的,其主观心理态度就由过失转化为间接故意,对其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新刑法修订后对交通肇事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该罪在原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刑度,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此规定,有学者责难颇多,认为它错误的把间故意杀人罪规定为交通肇事罪,这一失误不打紧,不但错定了犯罪性质,而且使本来想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的计划落了空。客观的说,这种批评有一定道理,但是未免太经验化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教条化的见解,我们认为原因有三:其一,故意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故意是有待开发的处女地。细心留意一下我国出版的教课书便不难发现,所有的教课书都不惜笔墨对不作为成立犯罪的客观方面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不作为犯尤其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不能不说这是刑法理论的薄弱环节;其二,过分重视肇事者的主观恶的动机而对构成要件的等价性问题怠于研究。由于我国刑法没有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规定,因此,对其认定和处罚便存在问题。我们知道,不纯正不作为犯在构成要件方面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为了弥合这种差异,刑法学界有的人多借用刑法第十四条关于犯罪故意的规定加以解释,认为,在交通肇事后,肇事者为逃避罪责,驾车逃逸,最终致受害者死亡,肇事者的动机是邪恶的,对结果的发生一定是放任的,这完全符合了故意杀人罪的特征。由此以来,显然扩大了杀人罪的处罚范围。其三,虽重视了肇事者主观恶的动机,但却忽视了对肇事者成立故意杀人罪所必须的认识因素的深入研究,是造成这种认识僵化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肇事者如是出于故意,他就必须对有关客观事实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如果肇事者对于其作为义务、作为可能性以及不救助行为对受害者的死亡起着绝对支配性作用欠缺认识,那就不好说肇事者对特定结果的意志态度。有鉴于此,我们就故意的结构作一尝试性的分析。故意由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构成,这两个要素相互关联,决定着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故意的认识因素是关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事实的认识。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首先,救助义务的认识。如果肇事者在肇事后对肇事行为欠缺认识,当然也欠缺因肇事行为而派生的救助义务的认识,不能说肇事者的主观心理态度是故意。其次,救助可能性的认识。这是德国的通说。对此,考夫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保证义务人依法负有实施一定行为的义务,在实施该行为时,对于不作为人来说,“因为对事实有认识(结果迫切发生等),所以,要求他下决心阻止改变这一事实及为改变这一事实(防止结果发生的事实)而考虑防止结果的可能性。”若从这种法的要求的观点来看,冷漠无同情心的不作为人因为连防止结果的可能性者没有考虑,所以他的犯罪情节比考虑了是否可能进而认识了其行为可能性,但没有支作为的不作为人的犯罪情节更严重。这样的话,把满足了部分法的要求的不作为人(考虑了防止结果的可能性,具有行为可能性认识的不作为人)以故意犯来处罚,而比这种情况更严重的应追究更重的刑事责任的不作为人(从一开始就丝毫不考虑法的要求的冷漠无同情心的不作为人)。不能以故意犯来处罚,而只能以过失犯来处罚,这是违反法律意识的。我们主张肇事者应有救助可能性的认识。原因在于:一、故意的认识内容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事实的认识,而救助可能性作为肇事后不救助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客观事实,肇事者欠缺对此事实的认识是不可设想的。如甲肇事后,看到乙奄奄一息而惊惧不安,但无计可施,由于惊慌他忘了山后有座医院,想到这偏僻的山区即使把乙送到一个多小时路程以外医院救治也难免一死,不如一走了之。对此例,甲对乙死亡结果的发生是故意的吗?其二、不纯正不作为犯是由不作为实现了作为犯的构成要件,但该不作为本身在刑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此就可能产生疑问: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是不是对作为犯的构成要件的类推适用。因此,出于罪行法定原则的考虑,我们宁愿采取严格的立场,承认救助可能性是故意的认识因素。最后,对不救助行为对受害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绝对支配性的认识。如果肇事者对这种绝对支配性欠缺认识或者发生了错误码认识,肇事者就不是故意的。故意的意志因素表现为肇事者对受害者死亡结果的发生的放任或者追求的态度。在一般情况下,肇事者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但也不排除希望的意志。如,甲肇事后,发现乙是自己踏破铁鞋无处觅的仇人,认为死了才好既是适例。总之,要认定肇事者的不救助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必须综合分析受害者的伤情,所处的状况以及肇事者对作为的义务、救助可能性和受害者所处状况的认识态度。若被害人伤情严重,肇事者在有救助可能性的情况下认识到如果他不及时救助受害者就不能得救,不救助的行为就与以作为方式来杀人的行为具有同等的否定性价值;如果受害者所受之伤为非致命伤,但是肇事者认识到受害者处在行人稀少等待好长时间也不会有人加以救助的地方,后者认识到在寒冬季节有冻死的危险性时,此不救助行为就包含着对他人的生命安危具有绝对支配性的现实危险性,肇事者应构成故意杀人罪。四、肇事者的认识错误对其罪责的影响在交通肇事不救助的场合,要令肇事者承担故意的罪责,他对客观方面构成的要件事实必须有认识,但是如果肇事者的认识与客观情况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识错误的问题,而此认识错误对肇事者的主观心理态度能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肇事者的责任轻重。在司法实践中,肇事者的认识错误分为救助义务的错误、救助可能性的错误和对因果过程绝对支配性的错误。(一)、救助义务的错误。即救助义务存在而肇事者误认为不存在。如甲撞伤乙,但是甲对此一无所知。对此种错误,依事实错误的处理原则,一般可考虑依交通肇事罪处理。(二)、对救助可能性的认识错误。即肇事者肇事后,客观存在着救助可能性,而他误认为不存在。此种错误是肇事者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错误,根据通说,昏迷不醒,甲认为反正是没救了,就驾车逃逸,最终致乙死亡。后经医生证实,乙如果得到及时救治,还可活命。此种场合,甲由于对救治可能性发生了错误认识,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三)、对因果过程绝对支配性的错误。即肇事者肇事后对于自己的不救助行为对受害者的死亡结果的发生的支配力产生了错误认识,这种肇事者的认识错误有可能影响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如甲于某夜将乙撞伤后,将乙移到医院门口驾车逃逸,但不巧,当晚下大雪,乙被冻死。由于甲欠缺不救助行为对死亡结果发生的支配性的正确认识,因而阻却故意的罪责。五、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的适用从司法实践来看,因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种情况:其一、肇事者肇事后立即逃逸;其二、肇事者肇事后将受害者弃于不易被人发现的丛林、涵洞等。对于第一种情况,肇事者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第二种情况,肇事者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实话了对受害者的生死有决定力的不救助行为,肇事者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所规定的第三档刑的致命缺陷在于它将本属故意杀人罪的不救助行为纳入交通肇事罪加以评价,这于情、于法理是不相容的。但是,如果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而是裁判的准则的话,如何对这种缺陷立法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则是我们不容推卸的义务。对于此项规定,我国刑法学界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场合,事实上发生了第二次交通事故,显然刑法将同种数罪规定了一个法定刑;其二、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两种情形:1、肇事后畏驾车逃走,以致延误抢救时机,引起被害人死亡;2、在仓皇潜逃时又撞死撞伤他人。其三、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交通事故出现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而是逃离现场,致使被害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这是多数学者的见解。就上述前两种观点而言,我们倾向于把因逃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奢华酒店厨师长招聘协议版
- 二零二五年度存量房买卖合同修订合同违约责任及赔偿3篇
- 2024循环经济示范垃圾处理项目承包合同版B版
- 【2022届走向高考】高三数学一轮(人教A版)基础巩固:第4章-第7节-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新能源车辆雇佣合同3篇
- 2025甘肃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ODM项目合作中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3篇
- 2025山东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办公用品租赁与保养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吧台场地租赁与承包协议3篇
-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解读
- MOOC 外科护理学-中山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托福听力课件
-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方案
- 2024年土地管理法
-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 框架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 全球50强药企官网及LOGO汇总
- 2024年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法律职业伦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