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6马说(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节选自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注]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贵臣:朝廷的重臣。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遇其叱咄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有高猿长啸C.安求其能千里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D.策之不以其道
伐竹取道2.翻译下面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甲】文写千里马,【乙】文写劣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4.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孟浩然发出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苦吟。如果你是一个不被重用的人才,你会怎么做?(2023·江苏泰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岁久木大而花繁也。俗目为“琼花”,不知实何木也。世以为天下无之,惟此一株。孙冕①使访之,山中甚多。但多苦樵斧、野烧,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孙伤之,作诗曰:“可怜遐地产,常化燎原灰。”或曰:“此诗乃李文饶②赋玉蕊③也。”(宋·王辟之《扬州后土庙琼花》)【注】①孙冕:字伯纯,北宋初人。②李文饶:李德裕,字文饶,唐武宗时宰相,诗人。③玉蕊:又名西番莲,暮春开花,白色,蕊如冰丝。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执策而临之③孙冕使访之④或曰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7.甲文中跟“常化燎原灰”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8.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请作简要分析。9.对上述两则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与乙文“惟此一株”两个加点字的意思是相近的。B.甲文写“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突出了“常马”跟千里马的不平等待遇。C.甲乙两文都侧重围绕问题展开论述,有正面的阐述,也有反面的说理。D.甲文“骈死于/槽枥之间”与乙文“岁久木大/而花繁也”的断句都正确。(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三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③。(节选自《汉书》)【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英俊;杰出人物。1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中人皆可使为君子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策之不以其道
策:(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3)殆开之不广
殆:(4)赦小过
赦:12.翻译下面的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13.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14.甲文用什么写法?乙文用什么论证方法?(2023·辽宁铁岭·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宁戚①欲干②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③商旅,赁车④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⑥赁车,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⑥。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⑦。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⑧之曰:“客,卫人也。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⑨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选自《新序·杂事》)注释:①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②干:求见。③为:替。④赁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⑤辟:通“避”,使……离开。⑥商歌:悲凉的歌。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⑦请:安置、安顿。⑧争:同“诤”,劝谏。⑨当:得当。15.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才美不外见/明日复见 B.执策而临之/执其仆之手曰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此歌者非常人也 D.骈死于槽枥之间/宁戚饭牛于车下16.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当
此
举
也
桓
公
得
之
矣
所
以
霸
也。18.甲文中的统治者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乙文中的齐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2023·辽宁本溪·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①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②,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潜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③,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注释】①事:侍奉。②轻战:奔赴前线杀敌。③北:败走为北,指败兵。1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以千里称也
以雪先王之耻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王必欲致士C.太守谓谁
谓郭隗曰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20.请翻译选文中的划线语句。(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2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22.【甲】文中的食马者与【乙】文中的燕昭王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何不同?他们的做法所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请分别概括出来。(2023·陕西宝鸡·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其长。古之致治③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大臣的名字。③致治:治理国家达到大治。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一食或尽粟一石()
(2)安求其能千里也()(3)久无所举()
(4)正患己不能知()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C.其真无马邪 D.各取其长25.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26.【甲】【乙】两文中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袄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全,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时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2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才美不外见
见:(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3)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市:28.翻译下列语句。(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29.【甲】【乙】两文中。同为千里马有着怎样不同的遭遇?30.作者认为伯乐决定着千里马的命运,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023·辽宁大连·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之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韩愈)(乙)猫虎说农民将有事①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②以全,其秋庶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③,祝而迎曰:“鼠者吾其猫乎,豕④者吾其虎乎!”其幼戚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豕盗于田逐之而去虎来无豕馁⑤将若何?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恐其决之之怒也;不可与之生物,恐其杀之之怒也。如得其豕生而且全,其怒滋甚。射之擭⑥之,犹畏其来,况迎之邪?噫!吾亡无日矣。”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然而笑曰:“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文/来鹄)【注释】①有事:指祈求丰年的祭祀活动。②故实:成例。③羞:同“馐”,美味的食物。④豕:猪,这里指野猪。⑤馁:饥饿。⑥擭(wò),捕取。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执策而临之
3)或有决于乡先生3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虽有名马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B.策之不以其道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C.吾亡无日矣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3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B.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C.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D.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35.两篇“说”都借助动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请分别写出愤懑的原因。(2023·河南驻马店·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校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蔡洪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3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有仙则名
不可名状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
称心如意C.是马也
是日更定矣
是非不分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如临大敌37.翻译: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8.千里马的重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写着一特征?39.分析甲乙两文,谈谈不同的人才观。(2023·广东·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4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食马者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4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乙】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騄耳①,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庐氏之狗②,王之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宣王谢曰:“寡人有罪于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注释】①骐麟、騄耳:古代骏马。②东郭逡、庐氏之狗:古代名狗。(选自《战国策》,有删改)4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闻之过
人恒过 B.当今之世无士
子之不知鱼之乐C.王驷已备矣
犹得备晨炊 D.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4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王有四焉44.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乙】两文共同揭示了统治者的什么不足?(2)为揭示统治者的不足,韩愈和王斗分别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请简要分析。(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莲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45.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中的“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在这里展示了千里马悲惨的现状。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的“见”,同“现”,意为显露、表现,这句话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C.“执策而临之“中的“临”,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中的“临”意思相同,可理解为“居高而下”。D.“不蔓不枝”理解为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其中的“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与“策之不以其道“的“策”用法相同。46.翻译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7.两个语段都是“说”的文体,它们借不同事物各表达怎样的观点和情感。48.两个语段共有三个问句,请解析它们句式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区别。(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丞①之职所以贰②令,其下主薄、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③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骛④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警⑤。丞之设,岂端使然哉?(节选自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注释】①丞:指县丞,用以辅佐县令的官职。②贰:辅佐。③吏:即吏胥,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④鹜:鸭子。⑤訾警:谩骂诋毁。49.对下面句子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祗”同“祇(只)”是“只、仅”的意思。B.“一食或尽粟一石”与“或异二者之为”中“或”的意思相同,均译作“有时”C.“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是名词用作动词,可以翻译为“用马鞭驱赶”。D.“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可以翻译为“让……竭尽”。50.把【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1.有人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应该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才有相马的伯乐。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呢?请阐述你的理由。52.结合【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韩愈。
专题26马说(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节选自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注]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贵臣:朝廷的重臣。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遇其叱咄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有高猿长啸C.安求其能千里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D.策之不以其道
伐竹取道2.翻译下面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甲】文写千里马,【乙】文写劣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4.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孟浩然发出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苦吟。如果你是一个不被重用的人才,你会怎么做?【答案】1.A2.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3.【甲】文写千里马、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批判;【乙】文写劣马,寄寓了为人处世要淳朴、诚信,多为他人着想的道理。(意思对即可)4.我会努力完善自己,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时学会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有时/有时;B.普通/常常;C.怎么/安适;D.方法/道路;故选A。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策,鞭打。以,按照。道,方法。食,喂养。尽,竭尽。而,却。通,通晓。3.考查比较阅读。【甲】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写千里马,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批判;【乙】文结合“‘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句可知,写劣马,寄寓了为人处世要淳朴、诚信,多为他人着想的道理。4.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甲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以及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由此可知,如果自己是个不被重用的人才,会努力完善自己,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时学会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2023·江苏泰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岁久木大而花繁也。俗目为“琼花”,不知实何木也。世以为天下无之,惟此一株。孙冕①使访之,山中甚多。但多苦樵斧、野烧,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孙伤之,作诗曰:“可怜遐地产,常化燎原灰。”或曰:“此诗乃李文饶②赋玉蕊③也。”(宋·王辟之《扬州后土庙琼花》)【注】①孙冕:字伯纯,北宋初人。②李文饶:李德裕,字文饶,唐武宗时宰相,诗人。③玉蕊:又名西番莲,暮春开花,白色,蕊如冰丝。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执策而临之③孙冕使访之④或曰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7.甲文中跟“常化燎原灰”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8.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请作简要分析。9.对上述两则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与乙文“惟此一株”两个加点字的意思是相近的。B.甲文写“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突出了“常马”跟千里马的不平等待遇。C.甲乙两文都侧重围绕问题展开论述,有正面的阐述,也有反面的说理。D.甲文“骈死于/槽枥之间”与乙文“岁久木大/而花繁也”的断句都正确。【答案】5.①一食:吃一次(顿)②临:面对③使:派,让④或:有人6.(1)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所以树木不能长得高大,花儿开得也不繁盛,因而不被人珍视(重视)。7.才美不外见8.甲文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对优秀人才被埋没的愤懑和痛惜之情。乙文借山中琼花多苦樵斧、野烧而“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的事实,表达对美好人、事受到摧残的的痛惜和伤感之情(或:抒发了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深深慨叹)。9.A【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一食:吃一次(顿)。②句意:拿着鞭子面对它。临:面对。③句意:孙冕让人去探访它。使:派,让。④句意:有人说。或:有人。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同“饲”,喂养;尽:使……竭。②重点词:故,所以;为,被;贵,认为……贵重。7.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常化燎原灰”的意思:常常被大火烧成灰烬。句子的意思是说琼花被大火烧过之后,原来的美丽不被人发现。甲文中“才美不外现”写出了千里马因食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也就不被人发现,由此得出相似的甲文的句子是:才美不外见。8.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甲文:文章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作者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乙文写了扬州的后土庙中的一株洁白可爱的“琼花”,洁白可爱,年岁久树木高大而花朵繁多,而山中琼花大多数被砍伐,被火烧,所以都长不高大,花开得也不茂盛,人们不认为贵重,文章借此表达对美好人、事受到摧残的的痛惜和伤感之情(或:抒发了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深深慨叹)。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甲文没有写“常马”的不平等待遇;C.乙文没有从反面说理;D.甲文“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正确断句应为:“骈死/于槽枥之间”,乙文“岁久木大/而花繁也”的正确断句应为:“岁久/木大而花繁也”;故选A。【参考译文】【乙】扬州的后土庙,有一株花,洁白可爱,年岁久树木高大而花朵繁多。俗称“琼花”,不知道是什么树木。世人认为天下没有这种树木,只有这一株。孙冕让人去探访它,山中有很多。但大多数被砍伐,被火烧,所以都长不高大,花开得也不茂盛,人们不认为贵重。孙冕感到很伤感,作诗说:“可惜地方遥远,常常被大火烧成灰烬。”有人曰:“这句诗写的就是李文饶赋中的玉蕊花。”(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三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③。(节选自《汉书》)【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英俊;杰出人物。1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中人皆可使为君子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策之不以其道
策:(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3)殆开之不广
殆:(4)赦小过
赦:12.翻译下面的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13.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14.甲文用什么写法?乙文用什么论证方法?【答案】10.中人/皆可使为君子11.马鞭,这里是“用马鞭驱赶”的意思犹,尚且大概赦免12.(1)只是辱没在仆役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2)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13.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14.甲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乙文运用了道理论证。【解析】10.考查文言语句断句。句意: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中人”为主语,“皆可使为君子”是对“中人”为动宾短语,修饰“中人”,二者中间停顿;因此断句为:中人/皆可使为君子。11.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马鞭,这里是“用马鞭驱赶”的意思;(2)句意: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且:犹,尚且;(3)句意: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殆:大概。(4)句意:赦免小的过错。赦:赦免。12.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祗:通“只”,只是;辱:辱没;骈:两马并驾;槽枥:马槽;称:著称。(2)秉:拥有;四海:天下;曾亡:怎么会没有。13.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和【乙】文“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等内容可知,两文分别借千里马被埋没及孔子和《传书》的语录,阐明只有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人才才能不被埋没的道理。14.考查写法及论证方法。结合【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等内容可知,【甲】文借千里马被埋没,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结合【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等内容可知,【乙】文引用《诗经》、孔子和《传书》的语录,运用道理论证,阐明只有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广开言路才能政治开明。【参考译文】【乙】《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啊,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书》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2023·辽宁铁岭·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宁戚①欲干②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③商旅,赁车④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⑥赁车,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⑥。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⑦。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⑧之曰:“客,卫人也。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⑨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选自《新序·杂事》)注释:①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②干:求见。③为:替。④赁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⑤辟:通“避”,使……离开。⑥商歌:悲凉的歌。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⑦请:安置、安顿。⑧争:同“诤”,劝谏。⑨当:得当。15.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才美不外见/明日复见 B.执策而临之/执其仆之手曰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此歌者非常人也 D.骈死于槽枥之间/宁戚饭牛于车下16.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当
此
举
也
桓
公
得
之
矣
所
以
霸
也。18.甲文中的统治者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乙文中的齐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5.A16.(1)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2)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这是这个君主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17.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18.(1)不识、埋没、摧残人才;(2)赏识、重用人才,深谋远虑、有主见。【解析】1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见:通“现”,显现/动词,拜见;B.执:动词,拿,握;C.常:形容词,一般,平常;D.于:介词,在;故选A。16.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句中重点词有:食:同“饲”,喂养;尽:竭尽;材:才能;鸣:鸣叫;通:通晓。(2)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亡:丢失;此:这。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根据句意断句,该句可翻译为:此举为齐桓公赢得了天下的人心,这就是他称霸的原因啊。阅读句子可知,“也”,“矣”作为句末语气词,应断开,故停顿为: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意思是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写出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通过统治者说“天下无马”,揭露了统治者的不懂装懂,浅薄无知;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写出了统治者不识、埋没、摧残人才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控诉。根据【乙】文“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其意思是桓公说:“不是这样的,派人去打听的话,恐怕他会有小的缺点,因为他的小缺点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就是国君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啊。况且人本来就很难十全十美,我们姑且用他的长处。”于是提拔重用宁戚,授给官职,让他担任卿大夫。在这件事上,齐桓公做得对,这是他称霸的原因啊。)”可知“此举”也就是“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这也揭示了齐桓公称霸诸侯的原因“权用其长者”,因而齐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他求贤若渴,善于识别人才;正确对待人才,用人不疑;赏识,重用人才;深谋远虑、有主见。【参考译文】【乙】宁戚想要向齐桓公谋求职位,因为(求仕不顺)处境困窘,没有办法推荐自己,于是做了商贩,租借牛车到齐国去,晚上在城门外住宿。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晚打开城门,让租车马的商赃避开。(他们)火把燃得很旺,随从(齐桓公)的人很多。宁戚正在车下喂牛,看到桓公而心中悲伤,敲打着牛角,用洪亮激昂的声音唱起商调歌曲。齐桓公听了,拉着他车夫的手说:“奇怪嗬,这位唱歌的不是一般人啊!”(就)命令用侍从乘坐的车子把宁戚载上。桓公返回到了宫廷,随从人员请示(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说:“赐给他衣服帽子,我要接见他。”宁戚拜见(齐桓公),用聚合国内力量来劝说他。第二天再拜见(齐桓公),用治理天下来劝说他。齐桓公非常高兴,想要任用他。群臣劝谏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距离齐国五百里,(路途)不远,不如派人去打听一下,果真是贤人的话,再任用他也不为晚。”桓公说:“不是这样的,派人去打听的话,恐怕他会有小的缺点,因为他的小缺点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就是国君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啊。况且人本来就很难十全十美,我们姑且用他的长处。”于是提拔重用宁戚,授给官职,让他担任卿大夫。在这件事上,齐桓公做得对,这是他称霸的原因啊。(2023·辽宁本溪·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①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②,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潜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③,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注释】①事:侍奉。②轻战:奔赴前线杀敌。③北:败走为北,指败兵。1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以千里称也
以雪先王之耻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王必欲致士C.太守谓谁
谓郭隗曰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20.请翻译选文中的划线语句。(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2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22.【甲】文中的食马者与【乙】文中的燕昭王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何不同?他们的做法所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请分别概括出来。【答案】19.B20.(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何况比我贤能的人,难道还怕远行千里吗?21.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22.【甲】食马者:埋没、摧残人才,【乙】燕昭王:求贤若渴,厚待人才。【甲】人才遭受屈辱而死,【乙】人才纷至,国家强盛。【解析】19.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凭借/连词,为了;B.都是动词,想,想要;C.动词,为,是/介词,对;D.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递进,并且;故选B。20.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2)况:何况,况且;于:比;岂……哉:难道……呢/吗?21.考查文言句子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但有才能很高的人来和我一起管理国家,为先王报仇雪耻,(这)是我的愿望。故断句为: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22.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第一问:根据甲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分析,“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根据乙文“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可知,燕昭王求贤若渴,重视人才、爱惜人才(郭隗先生);第二问:根据甲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可知,人才遭受屈辱而死;根据乙文“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可知,人才争相奔向燕国,国家强盛。【参考译文】乙:燕昭王在燕国被齐国打败之后即位,他礼节谦恭,且准备了丰厚的报酬招纳有才能的人。他对大臣郭隗说:“齐国趁我的国家动乱而突袭打败了我国,我深知燕国很小,国力不足,不能报(仇)。但有才能很高的人来和我一起管理国家,为先王报仇雪耻,(这)是我的愿望。先生(您)看起来就是那样的人,就请你帮我吧。”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因此昭王给郭隗改建了房子并且将他当作老师。(这之后)乐毅从魏国前往,邹衍从齐国前往,剧辛从赵国前往,有才能的人争相投奔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2023·陕西宝鸡·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其长。古之致治③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大臣的名字。③致治:治理国家达到大治。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一食或尽粟一石()
(2)安求其能千里也()(3)久无所举()
(4)正患己不能知()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C.其真无马邪 D.各取其长25.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26.【甲】【乙】两文中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23.有时怎么推荐:推举担心24.C25.(1)吃不饱,力气不充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或表现不出来)。(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26.【甲】文: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乙】文:统治者重视人才,且主张用人要各取其长。【解析】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或:有时;(2)句意: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安:怎么;(3)句意: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有举荐一个人。举:举荐;(4)句意:我正担心自己不能辨识人才。患:担心。24.本题考查虚词。例句句意: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其:代词,它;A.句意: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其:代词,它;B.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其:代词,它;C.句意: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助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D.句意: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其:代词,它;故选C。2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食:吃;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见:同“现”,表现;(2)但:只是;今:当今;奇才:杰出的人才;耳:罢了。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结尾的反问句“其真无马邪?”意思是: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联系“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并非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识得千里马的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鞭策他的人,所以才不被世人所识,最终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作者以“千里马”喻指有才能的人,以“奴隶人、食马者”喻指统治者,写了千里马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文章以马为喻,谈论对人才问题的看法,表现了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根据乙文“上令封德彝举贤”可知,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能的人;可见唐太宗(统治者)重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人才;根据“君子用人如器,各取其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可知,在唐太宗(统治者)看来应该看到人才的长处并善用他(主张用人要各取其长)。【参考译文】【乙】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能的人,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有举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自古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正担心自己不能辨识人才,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袄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全,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时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2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才美不外见
见:(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3)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市:28.翻译下列语句。(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29.【甲】【乙】两文中。同为千里马有着怎样不同的遭遇?30.作者认为伯乐决定着千里马的命运,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27.同“现”,显现通晓,明白用买28.(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为死马而花费五百金。29.【甲】文中千里马不被识别和重用,最后和普通马一样“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乙】文中的千里马被赏识重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30.示例:认同。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很突出,许多人才就是因为没有遇到贤明的君主或统治者,空有才华和报国之志却终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认同。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确实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当今现实社会中,人才的价值体现不再是单靠他人的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渠道表现出来,“是金子总会发光”。【解析】27.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同“现”,显现;(2)句意为: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晓:通晓,明白;(3)句意为:有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以:用;(4)句意为: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市:买。2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重点词语:(1)食:同“饲”,喂养;(2)求:寻找,购求;生:活着的;安事:犹言“何用”;捐:白白废掉。2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千里马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而“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最后像普通的马一样“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因此不被识别和重用,最终难逃被埋没的悲惨遭遇。【乙】文中的千里马因遇贤臣、明君而被赏识重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30.本题考查问题探究。认同:一个人才要想施展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遇到善于发现、重用人才的“伯乐”,因为“伯乐”能够给人才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不认同:作为人才,不能一味的等待他人的发现,应该主动作为,创造机会,把握机遇,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参考译文】【乙】我听说古时的一位君主,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几年也没有买到。君主的近臣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几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骨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国君很生气,说道: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还白白费掉了五百金!君主近臣回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购买,更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来了许多匹千里马。(2023·辽宁大连·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之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韩愈)(乙)猫虎说农民将有事①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②以全,其秋庶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③,祝而迎曰:“鼠者吾其猫乎,豕④者吾其虎乎!”其幼戚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豕盗于田逐之而去虎来无豕馁⑤将若何?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恐其决之之怒也;不可与之生物,恐其杀之之怒也。如得其豕生而且全,其怒滋甚。射之擭⑥之,犹畏其来,况迎之邪?噫!吾亡无日矣。”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然而笑曰:“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文/来鹄)【注释】①有事:指祈求丰年的祭祀活动。②故实:成例。③羞:同“馐”,美味的食物。④豕:猪,这里指野猪。⑤馁:饥饿。⑥擭(wò),捕取。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执策而临之
(3)或有决于乡先生3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虽有名马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B.策之不以其道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C.吾亡无日矣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
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3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B.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C.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D.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35.两篇“说”都借助动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请分别写出愤懑的原因。【答案】31.想要
面对
到32.D33.C34.(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2)由此知道食物被抢夺是不能避免的,于是撤去野兽喜欢吃的食物,不再议论猫和虎的事。35.《马说》中喂马的人不能识别出千里马,让千里马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去,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像人才怀才不遇,因此愤懑不平。《猫虎说》中野兽抢夺百姓的食物,就像贪婪的官吏也抢夺百姓的食物,都让人无可奈何,因此愤懑不平。【解析】3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1)句意: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欲:想要。(2)句意:拿着鞭子面对着它。临:面对。(3)句意:有的人去到乡里请求先生决断。于:到。3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所以/名词,缘故;B.介词,按照/连词,表目的,来;C.名词,死期/动词,同“无”,没有;D.两个“闻”都是动词,听说;故选D。3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豕盗于田”是状语后置句,是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逐之可去”是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虎来无豕”表并列关系的复句,其后应断开;“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的意思是:野猪在田间盗食,赶它就走了,老虎来了没有了野猪,它饿了怎么办?所以断句为: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故选C。3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1)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千里马。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2)由是知:由此知道。其:代词,代指食物被抢夺这件事。不免:不能避免。乃:于是,就。嗜:喜欢吃的东西。不复:不再。议:议论。3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甲)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之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即“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的无奈和愤懑不平。因此作者在这里愤懑不平的原因是:“食马者”不能识别出千里马,千里马的待遇连普通的马都不如,千里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如同人才怀才不遇。结合(乙)文“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可知,这里通过讲述迎猫迎虎都是因为食物被抢夺,但是迎虎只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揭示了如狼似虎的贪官污吏比老虎的危害更大,对人民的迫害更深的道理,这体现了“苛政猛于虎”的主题,因此作者在这里愤懑不平的原因是:野兽抢夺百姓的食物、贪官污吏压迫老百姓。【参考译文】(乙)有个农民到荒野去祭祀,他的父母说:“遵照先人的做法以求全,秋收才会有望啊。”他于是准备好野兽喜欢吃的食物,做为野兽的美食,祝欢迎之词说:“有了老鼠,我欢迎猫!有了野猪,我欢迎老虎!”他的孩子哀伤地说:“迎猫,可以;迎虎,行吗?野猪在田间盗食,赶它就走了,老虎来了没有了野猪,它饿了怎么办?况且还听说,老虎,不可以给它完整的东西,恐怕它要恼怒地咬碎所得到的生物;不可以给它活的生物,恐怕它要恼怒地杀死所得到的生物。如果得到了它的野猪,是活的而且是完整的,它的怒气更加大了。用弩箭射它,用捕兽笼捕它,尚且害怕它再来,更何况迎接它啊?唉!我的死期没多久了啊!”有的人去到乡里请求先生决断,先生听后哑然失笑道:“为治老鼠迎接猫,为治野猪迎接虎,都是因为(老鼠、野猪)损害我们的食物。然而贪官污吏来抢夺食物,又迎接什么东西呢?”由此看来食物被抢夺那是无法避免的了,便撤去野兽喜欢吃的食物,不再争论猫虎之事了。(2023·河南驻马店·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校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蔡洪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3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有仙则名
不可名状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
称心如意C.是马也
是日更定矣
是非不分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如临大敌37.翻译: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8.千里马的重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写着一特征?39.分析甲乙两文,谈谈不同的人才观。【答案】36.D37.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38.一食或尽粟一石
作者把千里马惊人的食量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对照起来,批判食马者的无知。39.甲文韩愈认为世上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伯乐,论述了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重要性;乙文认为“英雄不问出处”,人才不一定出自强国圣地和名门望族,一个人能成才关键在于积累勤奋、自立自强。【解析】3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著名/出名/说出;B.著称/称赞/符合;C.这/这/正确;D.面对;故选D。3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其(表诘问语气)”“邪(吗)”“其(表推测)”等。3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一食或尽粟一石”指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够吃尽一石粮食。这是千里马的重要特征。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可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即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而喂养它,批判食马者的无知。3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意思是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伯乐,写韩愈认为世上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伯乐,论述了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重要性;乙文,“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意思是圣贤所诞生的地方,不必有固定的场所。表现了作者的观点,即人才不一定出自强国圣地和名门望族,一个人能成才关键在于积累勤奋、自立自强。【参考译文】【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蔡洪说):‘夜光珠不一定产于孟津河水中;握在手上满满一把的大玉璧,也不一定就出在昆仑山上;大禹就生在东夷,文王也生在西羌。圣贤所诞生的地方,不必有固定的场所。’”(2023·广东·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肥胖监测与干预方案
- 化工厂生产流程管理制度
- 旅游业市场推广实施方案
- 2024年专用:个人房屋买卖合同样本
-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数字营销主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苗木育种技术改进方案
- 2024年合作新篇章:跨界合作合同
- 2024年住房租赁权变更协议
- 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 培训课程版权合同模板
-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责任导师制管理制度
- 2 .2.1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 产后骨盆修复讲课
- 2024年连锁奶茶店员工工作协议版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课件)(共19张课件)
- 美术用品供货商合同模板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甘孜州森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GB/T 7341.3-2024电声学测听设备第3部分:短时程测试信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