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_第1页
09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_第2页
09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_第3页
09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_第4页
09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09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构思立意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四种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正确鉴赏分析古代诗歌不同表达方式的效果。教学过程【命题初探·微观考情】考势微解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并非全国卷的高频考点,而是轮考点,近年来呈淡化趋势。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不聚焦于某一技巧,涉及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高考链接1.(2023·全国乙卷)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陆游《破阵子》);2.(2022·新高考Ⅱ卷)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李白《送别》);3.(2021·上海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5分)(晁补之《虞美人》)考向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必备知识】常见表达方式古代诗歌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一)记叙概念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示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二)描写在诗歌鉴赏时考描写,主要是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角度来命题。1.正面描写概念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示例“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赏析此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2.侧面描写概念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示例“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3.具体的描写角度分类(1)虚实结合概念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示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赏析“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城的繁华景象。“尽荠麦青青”是实景,写作者今日所见凄凉景象(2)动静结合概念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赏析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3)点面结合概念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赏析“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4)细节描写概念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文,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示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赏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隐讽态度尽在不言中了(5)色彩的渲染概念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赏析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6)白描概念白描引入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色、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示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赏析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三)议论概念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示例“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赏析“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不抽象,不枯涩(四)抒情在诗歌鉴赏时考抒情,主要是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角度来命题。1.直接抒情概念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作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2.间接抒情的具体角度分类(1)借景抒情①触景生情(景→情)概念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示例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赏析首联、颔联写登高见闻,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触景生情,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颈联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②以景结情(情→景)概念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示例“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赏析这是一首写早春晨景的词,“漠漠轻寒”是作者的感受,渲染了楼上孤寂的气氛。接着句句写景,写飞花似梦,细雨如愁,作者巧用反比,以情喻景,借景写情,此时诗境之中,情景浑然玉成,臻至一个情景高度统一的意境整体③缘情布景概念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示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赏析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其中也尽寓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次句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做杭州刺史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然后便缘情布景,以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江南水乡,春日融融、水绿如蓝、江花胜火④寓情于景概念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含于景,情景融为一体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赏析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⑤情景交融概念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赏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概念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示例周敦颐《爱莲说》赏析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3)借事抒情(用现实之事或历史典故)①因事缘情(用现实之事)概念有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之分示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赏析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②咏史抒怀(借历史或典故)概念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示例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赏析本诗借诸葛亮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表达方式·关键能力】鉴赏表达方式题解题三步骤【微点拨】赏析表达方式的角度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的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1.分析描写手法的角度(1)注意诗歌写了哪些景物(事物),这些景物(事物)有什么特点。(2)注意描写景物或事物采用的具体方法,即诗词中景物或事物的特征是如何体现的。可以从写景的顺序(如点面、高低、远近等)、写景的角度(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写景的方法(如正侧、动静、虚实等)等方面分析。(3)注意分析这种描写手法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效果,即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析抒情手法的角度(1)注意判断抒情类型。注意区分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还是咏史抒怀等。如果是写景抒情诗,则应区分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注意联系相关诗(词)句分析。在明确抒情方式后,要结合具体的诗(词)句,分析其具体运用情况。(3)注意指明其表达效果。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这样的抒情方式表达,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教材引航·典例剖析】一、教材引航——从教材中来【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中是如何展现田园风光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维】第一步:明方式描写的方式,从写景的顺序(如点面、高低、远近等)、写景的角度(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写景的方法(如正侧、动静、虚实等)等方面分析第二步:释运用(1)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密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2)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3)作者捕捉了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第三步:析作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答案:①远近结合:方宅、草屋、榆柳、后檐、桃李、堂前是近景,远人村、墟里烟、深巷、桑树是远景,远近结合,境界开阔。②动静结合:“方宅”“草屋”等均为静景,“狗吠”“鸡鸣”为动景,以动衬静,更显宁静祥和。③白描(简笔勾勒):“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描写平淡质朴,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二、典例再现——到高考中去【例2】(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维】第一步:明方式抒情的方式,注意区分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还是咏史抒怀等第二步:释运用(1)“看破”如空花般的尘世,“放轻”如昨梦般的浮名,放下心中曾经牵挂的东西,心情轻松;“身闲心太平”则直抒胸臆;(2)通过写词人穿蜡屐登山、真率饮酒、悠闲作诗、遥闻菱歌,在对行动的叙述与描写中表现闲适的心情;(3)“廉纤细雨初晴”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细雨初晴的清新之景,寄托闲适之情第三步:析作用这是一首描写乡居生活的词,而“身闲心太平”乃是全词核心,围绕以登山、散步、饮酒、题诗、听歌等生活细节,使得全词透露出平和淡雅的情调,细致生动而又轻松自在答案:①直抒胸臆。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身闲心太平”表达自己不被尘世、浮名所牵绊的闲适之情。②正面描写。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于苔纸上题写诗句,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③环境烘托。细雨初晴的春日,烟云缭绕的湖面,远远传来的采菱女美妙的歌声,营造了宁静闲适之境,烘托了词人的闲适心情。【即学即练·巩固提升】1.(2024·烟台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山行[唐]杜牧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山行[宋]罗与之烟草凄迷露未晞,一筇①伴我立晴晖。丹枫虽老犹多态,散作漫山野蝶飞。【注】①筇:竹杖。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山行者的情志的?请分别结合诗的三、四句赏析说明。(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杜诗“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可知,三四句对仗万分工整,短发对长襟,潇潇对落落,暮雨对秋风,人景相融,形成双关。这两句诗写出诗人山行时突然遭遇暮雨秋风,稀疏的短发裸露在夜晚的小雨中,身上的长衫被秋风吹得随风飘摇,表现出诗人虽鬓发稀疏、独立风雨却沉迷美景、泰然处之的超然气质。由罗诗“丹枫虽老犹多态,散作漫山野蝶飞”两句可知,罗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将凋落的枫叶看作漫山飞舞、充满生机的蝴蝶,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诗用“老”称凋谢辞树的枫叶,用“虽”作转折,言其老而还能表现出新的姿态来:化为野蝶漫山翻飞。由枫联想到蝶,虚实相融,突出了主体物象。“丹枫虽老”,实言“我”年虽老;丹枫“多态”,实言“我”有豪情;野蝶翻飞之象,其实叠合着“我”游兴方浓,正欲纵览四山,领略泉石云林秀色!也表现出诗人老当益壮、洒脱乐观的浪漫情怀。答案:①杜诗使用叠词“潇潇”“落落”,分别将“短发”与“暮雨”、“长襟”与“秋风”关联,人景相融,形成双关,表现出诗人虽鬓发稀疏、独立风雨却沉迷美景、泰然处之的超然气质。(若答成“表现出诗人虽沉迷美景却遭遇风雨的凄冷感受与落寞心境”,亦可给分。)②罗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将凋落的枫叶看作漫山飞舞、充满生机的蝴蝶,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老当益壮、洒脱乐观的浪漫情怀。考向二鉴赏构思立意类型释义示例开门见山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开头一句,以问句引起。祠堂在何处?锦官城外翠柏成林,那就是诸葛武侯祠的所在了。首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阖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都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首尾呼应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戍鼓断人行”与“况乃未休兵”首尾照应,结构紧凑,交代了兵连祸结的写作背景层层深入指诗歌在内容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本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下。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就是不能相会。诗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卒章显志指作者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句表现了诗人自由自在、驰骋闲放的心志,以及不畏权贵、高洁傲岸的情操铺垫指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全诗看,诗歌重心应当在后两句勾勒的特立独行、孤傲超绝的“钓翁”形象上,而诗歌前两句展现的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景象,便是“钓翁”活动的背景,居于次要地位,起铺垫作用。也正因为有了第一、二句的铺垫,“钓翁”的形象才更加鲜明【注】1.“起承转合”详见“读懂诗歌部分”;“以景结情”详见前面的“借景抒情”部分。2.此外,结构安排还可以从写作顺序、写作详略、写作手法(如对比、侧面与正面结合、以小见大)、句间关系(如过渡)等角度考虑。这里可结合前面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结构思路一起来记忆。例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的习俗。②乌纱:乌纱帽。本曲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作结,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演示】审题要点要善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是写景句;“作结”说明是结尾句,要想到结尾的手法和作用;“表达效果”说明要从句子本身和句子的位置——结尾来分析内容分析这是写景句,又是结尾句,可以从以景结情的角度入手;结合整支曲子可以看出,这里的景物是凄清的,所以要从渲染气氛的角度入手;分析表达效果时不能离开思想感情。“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发白的凄凉,告诫游子不要再留恋他乡,而应思故乡。所以,对情感的解读要落在思乡上组织答案以哀景作结,“斜阳”“寒鸦”都是冷色调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深化了凄凉的思乡之情【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浣溪沙姜夔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江苏吴江县,词人作此词时恰在吴松,已离家乡杭州不远。②亚:接近。这首词在结构技巧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答案】在结构技巧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句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引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