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O”作记号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2.整理数据。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8师:你看懂什么?(1)全班共有()人。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2.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板书设计】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8(1)全班共有(38)人。(2)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第3页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3、4题。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1.理解题意。2.选举方法。呢?4.整理数据。生: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5.完成统计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生1: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生2: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生3: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陈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题。学生先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题。(2)小题。对于第(2)小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10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辆,【板书设计】例2、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王明明陈小菲王明明正正正正正0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教学反思】第1单元单元复习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1.简单的统计表。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平均分(1)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准备教科书第7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1.教学例1。请学生口述操作过程,你是怎样分的?(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1.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然后,按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平均分(2)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1)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直到分完。每个盘子里分3样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3个橘子。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等,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让学生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1.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提问:把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下面有三种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少?每条线上应贴几个?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提问: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3课时平均分(3)【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练习二第4、5题。【教学目标】1.上节课我们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还记得是怎么分的吗?(平均请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奖励)结合媒体演示,教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冻,按每4个一份地分吗?能分成几份?学生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2份。(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用分果冻的方法来分小棒。请拿出准备好的12(2)读题,明确分法。(5)总结:刚才我们按每1根一份、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16个杯子)(2)学生交流答案和想法。4.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6题。小猴子正在分玉米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玉米?(14个)引导: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7袋,18个玉米比14个多4个,多2袋,那就是9袋。也可以画一画,多画4个,圈一圈,一共是9袋。【教学反思】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4课时除法(1)教材第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教材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个。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2.出示教材第13页的例4。教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这道题应该(1)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2)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3)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4)教学12÷4=3这个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3.出示:15÷3=5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每一份是5)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4.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题。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5课时除法(2)教材第14页例5,及练习三第4~6题。教材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1.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题5。个四个地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怎样?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板书,20÷4=5分成了5份)被除数除数商2.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2份。)3.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灯泡一共有12个,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让学生把没2个灯泡用铅笔圈一圈。灯泡一共有12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12)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表示每几个一份?除数应该写几?(每2个一份,除数写2)可以装()个灯座,商应该写几?(12÷2=6)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5题。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6题。要求就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借助平均分的结果,说说20÷4=5的实际含义。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练习三11题。来?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6题。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7题。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题。引导回答:10÷2=5可以表示把10个海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个,每5个圈一圈。也可以表示把10个海贝,每2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5份,2个2(3)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0题。分析:图1表示把12个圆片,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或12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自读“你知道吗?”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材第18页例1,及练习四第1~2题。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想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个学生准备12个O卡片。2.填空。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3.把12个O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1.引出除法算式12÷3。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2.探讨计算方法。(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4)交流想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1.练习四的第1题。2.练习四的第2题。(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整个教学引导学生在一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8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材第19页例2,以及练习四第3~5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怎样列式?(24÷4=6)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怎样列式?(24÷6=4)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师:观察黑板上的3到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是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句乘法口诀?(四三六十八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道题的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处罚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再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教学反思】本课学习从情境入手,放手让学生探究、研讨,使学生在大量灵活、多样的练习中,巩固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更加明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动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0~22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监察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5.第4、7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6.第6、9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8.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23页例3,以及练习五第1~3题。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师: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15÷3=5)你是怎样想的?(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师:还有其他的写法吗?(15÷5=3)你是怎样想用?(15只蚕宝宝,每5只分成一份,分成了3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1)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2)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1)学生读题,各自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2)全班共同校对,并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计算?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红和小明分蚕宝宝的问题中学会了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问题,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个整体,几个一份,求平均分成几份都是求平均有多少的问题,用除法计算。【教学反思】在探索解决问题的环节,先出示情景图,帮助学生思考,学生较有兴趣。再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三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尝试做,再引导学生纳“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情况就就是:(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就是多少,用除法算;(2)几个几的分,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算;(3)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情况就是:求几个几就是多少,用乘法。这样转换成简单的三句话,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整理与复习”,以及练习六第1~4题。【复习重难点】【复习过程】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4.师生共同梳理第2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1)除法的意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六第3题。(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4.出示教材练习六第4题,复习除法应用题。(1)先让学生独立读题,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列式。(2)交流,说说每一道题列式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列式?(3)比较四道习题,你发现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队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让学生真实、真诚、真正地参与到交流中去,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活动中体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材第28、29页例1,以及练习七第1~3题。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个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吧。因为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4.认识对称轴。1.显身手。(辨对称)2.找对称轴。(玩对称)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辨认的?3.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四、全课总结(赏对称)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比一比、猜一猜、剪一剪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瞧作就是课堂的主角,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就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就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到都参与活动,在对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示,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就是“完全重合”,最后就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2课时平移教材第30页例2以及练习七第4~6题。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1.交流预习内容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举生活中的例子。(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4.小结平移的本质: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2.移动房子:获?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3单元单元复习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习七第7题图。)出示第121页的学具,让学生拿出学具拼一拼。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4.完成练习七第13题。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判断出完整的图片是什么,并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5.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4题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材第31页例3,以及练习七第7~9题。一、体会感受呢?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7题。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那么分针走到“10”的时候又是几分呢?(50分)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9题。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4课时剪一剪教材32页例4。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第38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再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突破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1.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五()三十五()七二十八2.用下列乘法口诀,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四六二十四3.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4.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用7、8的乘法口诀来求商。1.出示教材第37页单元主题图。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2.出示例1。计算?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7×8=56,口诀:(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其八五十六)(1)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学生(每组分几颗?列式是49÷7=7,口诀:七七四十九)(2)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的第1~3题。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九三十六六()五十四七九()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用9的乘法口诀来求商。1.出示教材第37页单元主题图。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2.出示例2.(1)出示问题三,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师: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3×9=27,口诀:(4)刚才我们计算27÷3和27÷9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三九二十七)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3题。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你会算了吗?试一试。出示教材练习八第1题,学生口算,并说出乘法口诀。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2题。(1)用实物投影出示情境图。其次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如:要求需要几台?可以这样想;24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24÷3=8(台);如果有6台电脑,怎样安排?我们可以这样想: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24÷6=4(人)。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3题。(1)引导学生审题,明白题目要求什么。(从“>”可以知道,是将各个算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题。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8题。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9题。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第42页例3,以及练习九第2、3、4题。【教学目标】1.是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引导:12里面有几个4?12÷4=3表示什么?(表示12里面包含3个4。)1.教学例3.(1)课件出示例3图。师:我有56元钱,想买地球仪,请问可以买几个?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刚才这个购物的过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要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56÷8=)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得数7表示什么?写什么单位名称?(7表示可以买7个)(2)检验。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求出能买7个地球仪,一个地球仪是8元,7个是56元,7×8=56(元),符合题目意思,算对了。们: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求出(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做?(3)反馈评价。列式:24÷6=4(元)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4题。完成第(1)(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完成第(3)题,你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师:说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建议要告诉大家吗?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5课时练习课教材第43、44页练习九相关内容。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8题。表示什么?(18里面有几个3)怎样列式?(18÷3=6(辆))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9题。解决2个问题。(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材第45页“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十相关内容。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2.复习。(教材练习十第1题。)二、探究新知(1)谈话:我们学过了除法,你知道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哪些吗?你能教师引导:你想按什么顺序进行整理?(按口诀表整理、按商相同整理、按(2)出示教材第45页除法表。整理德玛?(按除数相同整理)找出得数是6、7的算式。三、巩固迁移1.学生独立完成该教材练习十第1题。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要求在小组里面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解决问题(1)和(2)。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4题。×6=24,那么正确的被除数是42,再根据被除数重新求商,42÷6=7。【板书设计】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混合运算(1)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重难点】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学生:先算15÷3=5,再算3×5=15我们先算15÷3,得出5,再把这个商5与原来的算式中的“×5”写在下一行。接着我们计算5×5,其结果为25,将其写在第三行。25也是整个算式的结计算。(板书)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2题。3.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3题。对于同一级混合运算,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对于问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就是非常清楚,为了使学生明确同一级混合运算顺序的道理,在课开始,我设计了口算,既帮学例1,指导学生认识一级运算,二级运算。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在经历计算的过程中,理解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这个环节上,学生配合较好,达到了设计目的,呈现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在总结运算顺序时说的比较到位,没有花费较多时间,并且学生都能理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材第48页例2,以及练习十一第4~6题。【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算。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办呢?这节课我1.出示例2。上有多少人?有几个跷跷板?草坪上有多少人?(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提问: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学生自由回答。)4×3=12(人)12+7=19(人)教师提问: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几道算式里既有乘法,又算的计算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4反馈练习。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剩下两小题。圈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并说说理由。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3.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数学课是抽象的,甚至是乏味的,尤其就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课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算(3)(1)出示:56-8+9=49÷7×4=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结果是3,小明得出的结果是18,说明他是先运算的减法,后运算的乘法,追问:那么,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吗?怎么办呢?1.出示15-6×2教师填上小括号:(15-6)×2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小括号里的15-6),再算什么?提问:如果小明解决的是这道题,他算得对不对?(对)因此,我们再计算2.教学例3.(77-42)÷7,计算的顺序有没有变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计算的对吗?翻开课本第49页,核对一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2.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号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让我们巩固“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与“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在学生初偿知识迁移的滋味时,我再让我们完成“做一做”习题,从习题当中,让学生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了新知,同时体会到学习只要自己勇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练习课教材第50~52页练习十一相关内容。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两步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1.在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再算();如果算式中只有加法和减法,或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是();如果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8题。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9题。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2题(元)再把左边和右边的相加。列式25+32=57(元)列综合算式是怎样的?[25+4×8=57(元)]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3题。3.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4题。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53页例4,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1)理解图意。(2)思考怎样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先要知道剩下多少。)烤9个,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剩下的)(3)独立尝试解答例4.90-36=54(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没烤好的面包有多少个?)54÷9=6(次)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6(次)(5)检验。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2.完成教材第57页第2题。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康乃馨每枝3元,百合每枝5元。)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要多少钱?)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钱?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题。(思考题)探索解题的步骤,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交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3个小或者1个大)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大三角形。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1.教学例1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列式:7÷2=3(盘)……1(个)(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什么?2.做一做(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反馈交流:17÷2=8(组)……1(个)(2)完成第2小题。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1.相关除法练习。 22.教学例2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8根8÷4=2(个)10根10÷4=2(个)·…2(根)12根12÷4=3(个)余数○除数可能会剩几根?如果摆三角形呢?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学反思】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有余数的除法(3)教材第62页例3和做一做,以及练习十四第3题。1.例3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2)解决第一个问题: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13÷4=3(组)……1(根)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3)教学竖式的写法。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2.出示除法竖式。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12……4×3的积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2)可以写算式16÷4=4(组)(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4 0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4课时有余数的除法(4)教材第63页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4、5题。基本练习(课件出示)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还剩()根。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还剩()根。1.教学例4课件:43÷7=□……□然后写除数。(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板书)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1)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第63页做一做的第1题,为它出示:26÷4=□……□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四七二十八,大于26不符合,四六二十四接近26又小于26,商写6。)(2)出示第2题,生读题。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第65、66页习十四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学会解决一些与计算有余数除2.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评价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互评、反思,提高他们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1)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22÷4=5(条)……2(人)剩下的2人怎么办?准备1条船?”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1)出示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了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买3个后剩下的1元购买1个面包吗?(不够)最多只能卖多少个?(3个)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讨论,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剩下的3箱怎么办?(还要运一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50÷8=6(天)……2(个)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教学反思】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7课时解决问题(2)教材第68页例6,以及练习十五第4、5题。学校买回50个篮球,平均分给9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几个,还剩几个?1.出示例6,找规律引导学生观察。(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6里有几个3(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计算出第16面小旗经历了几个周期可以用除法学生列式或用竖式计算:16÷3=5(组)……1(面)师:余下的这1面,其实就是第16面。说明第16面小旗就是某一组里面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1)让学生用一个一个的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2)按照刚才例6的旗子的排列接着往下摆,你知道第2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吗?(3)学生讨论说说怎样计算。计算后汇报交流,教师板书。3面一组地分,仔细观察,每一组的最后一面是什么颜色?(红色)第27面的也是某一组的最后一面,说明是什么颜色的?(红色)1.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4题。每几个一组圈一圈,根据图意,你能求出来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3.提高题: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有次序的写几道算式。师: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本节课也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行辨析。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让孩子圈一圈,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1)教材第75页例1,以及练习十六第1、2题。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问:99加1是多少?1.数的认识。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演示教材第75页例题1。(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板书)3.小组学习(1)数数(100——1000以内)(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单位呢(个(或一)、十、百)4.数数练习。(1)集体数,教材第75页“做一做”。(2)数数接龙游戏二百、()百、()百、()百、一千。三百、()百、()百、在数()百就是一千。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2)教材第76页例2,以及练习十六第3题。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4)提问式小结.: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1)课件出示76页例2,问:你能很快数出有多少个圆点吗?说说你是怎生汇报:(先数出10个,在10个10个的数出100,这样就很容易看出这些圆点比100个多了。先数出100个圈一圈,圈出2个100个后发现还剩35个,合起来就是235.)生汇报:(小棒法:10个一捆,用10捆就是100,捆一大捆,2大捆,再拿讲解:百位上有2个珠子对着百位就写2,表示2个百,十位上有3个珠子对着十位就写3,表示3个十,个位上有五个珠子对着5就写5,表示5个一。这样合起来就是235,读作:二百三十五。(3)三位数的读写法.①不带0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235.②中间带0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302.③末尾带0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420.2.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2)写出下面各数三百六十二四百零四六百五十七百(3)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2题。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3题。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3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材第77、78页例3、例4,以及练习十六第4题。(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2)提问式小结.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3(课件出示77页例3)师:说说图中有多少个圆点?你会填空吗?生汇报:(从图中能看出来是一百一百的数,应该是200、师:你知道一千里面有多少个十?(10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2.教学例4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3,在十位上拨一个上珠和一个下珠合起来是6,在百位上拨一个上珠表示5,合起来就是563.完成练习78页做一做。1.教学教材第77页例3,1000里有多少个10?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生可以从她人的发言中获得大量的启示与收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学会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4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1)教材第82页例5、例6,以及练习十七第1、2题。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课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你能读出这些数吗?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认识这些数。演示教材第82页例题5情境图。(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引导学生说,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10000。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千是10000。(板书)(1)数数(1000——10000以内)(2)教学例6,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2458是由()个十,()个百,()个千和()个万组成。(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1题。谈话:仔细观察,一捆是多少张?(100张)10捆呢?数一数有多少张。(2)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题。一横行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10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1000个)提问:两横行呢?……(4)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2题。象的感性认识,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认识计数单位万,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5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2)教材第83~86页例7、例8,以及练习十七第5、6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二、分类(1)教学例7。(3)师:读了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样的0要读出来,什么样的0不读出来。3.有零的数的读法。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教学例8。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1.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2题。(1)第5题,学生写出这些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几个“0”(2)第6题。说说数的组成,让学生填写在书上。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大量说一说等,形成数的表象,学生自主探索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和组成,数的意言不够生动,课堂教学氛围没有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其二,练习设计还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88、89页练习十七相关内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按规律填数。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十七第4题填空题。3导入新课。珠子表示5,那梁下一个珠子表示几?回答:25张100元的,一共是()元。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7课时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第90页例9,以及练习十八相关内容。【教学重难点】二、新授1.例9,你们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两样商品比一比,看看谁贵谁便宜?能不能用“□○□”这样的形式写下来?2.式子都整理在下面并编上号,你们给它们分分类,好吗?(自由分类。)3.老师出示:第一类①④⑤第二类②③⑥不同又怎么比较呢?(小组讨论)(1)问:谁能结合例子来说说?(指名学生回答。)(2)谁能说说位数相同的数怎么比较呢?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比哪1.找到和自己收集一样商品的好朋友,两人将价格比一比。2.在○里填上或“>”“<”或“=”。(看屏幕回答)3.有三个小朋友,他们为三个数排了队请你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小羽:1010>936>963小舟:1010>963>936小健:936>963>1010P90“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3题。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大小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孩子有了对万以内数的直观认识,也有了100以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8课时近似数教材第91页例10,以及练习十八第4、5题。1.教学例10记忆。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国家大约13亿人口我的手机2000元左右等)(2)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句子:“新长镇有9992人”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生回答。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3.练习: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练习十八第4~6题。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7~12题。一理念,不少教师常常直接完全放手将一个知识点扔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悟、自己想,对于能力较强的那一部分孩子也许没问题,可是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9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教材第95页例11、例12,以及练习十九第1~3题。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1.教学例11。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生:1个千加2个千就是三个千就是3000)这些想法对吗?生汇报:(2个千减去1个千等于1个千就是1000)2.教学例12。文艺书籍:50种科学书籍:80种(3)比较这组数与例10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4)进一步口算:900+6001500-6002.完成教材第96页做一做第1题,选两组进行比赛,其余当评判小组。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2题。仔细审题,独立完成。捉鼠比赛。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3题。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0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教材第96页例13,以及练习十九第4~8题。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算,500元够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58超过300,218超过200,300+200=500。(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500元不够,700呢?第8单元克和千克第1课时认识克和千克教材第100~102页例1、例2以及练习二十相关内容。重点:进一步了解克的质量单位概念,能够用跟老师提供的秤来称量物体难点:建立1克的概念。1.教学例1,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放在天平上,天平会沉?3.掂一掂1克有多重。4.称1克米、2克瓜子、5克黄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么对于重的物品我们常用什么作单位?(出示102页例2的图)生:一桶洗衣液5千克一箱苹果25千克包括箱子)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诚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5.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1~4题。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第8单元克和千克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104页例3,以及练习二十相关内容。一、旧知复习1千克(苹果)1千克(盐)一个苹果重200()。一瓶墨水重100()。一本故事书重210()。一只鸡重3()。一只山羊重()。一枚2分硬币重()。一袋方便面重105()。3000克=()千克1000克=()千克7千克=()克5千克=()克4000克=()千克2000克=()千克教学例3。(1)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2)汇报交流。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列式:20÷4=5(千克)如果5个苹果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这道题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指名回答:20÷5=4(千克)(3)他们的计算对吗?小组交换,检验对方小组同学的计算是否合理。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2.完成练习二十第10题。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调查的500克鸡蛋有多少个,再引导学生算出1千克小组合作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1千克和1克的轻重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第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推理(1)教材第109页例1,以及练习二十一第1、2题。什么?右手藏的又是什么?生1:左手是硬币,右手是橡皮。生2:左手是橡皮,右手是硬币。请同学们猜一猜,小红拿的是什么数?(数学书)2.出示例1情境图。语文书了,那么,她拿的只能是什么书?(品德与生活。)(2)师;如果对这样的推理过程,你觉得有点混乱,难于理解,那能不能用图来表示呢?指名汇报,把人名和书名携程两行,再进行连线:小组讨论:根据前面的推理分析信息进行连线。汇报得出: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3.猜小狗的名字。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1题。谈话:这三只小狗分别是欢欢、乐乐和笑笑。出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最后列表作答。4.猜猜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出示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2题。提问:刚才我们再猜一猜时学会了什么的推理方法?5.小结:我们在猜一猜时先找出条件,再依据给出的条件一个一个排除信息,还可以画上简单的图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题。他们拿的各是什么动物卡片?学生根据条件先排除再推理。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2题。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各自拍了多少下?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再“猜一猜”的游戏中,学到了“猜”的方法。回家后,请跟你们的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