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_第1页
某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_第2页
某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_第3页
某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_第4页
某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征求意见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09—2015)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企”的战略思想,不断壮大公司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队伍,建设一支适应公司发展战略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对未来形势的分析预测,制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2009年-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一、人才队伍现状公司现有在册职工16148人,其中在岗职工13589人。在岗职工中,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2773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0.4%;生产操作(后勤服务)人员10816人,占79.6%。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在岗职工总数的0.3%,本科占7%,大专占17.3%,中专及以下占75.4%。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4人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4人获行业、湖北省授予的技术能手称号。二、存在的问题(一)人才总量仍显不足。公司现有各类人才(包括管理人员取得初级以上职称或大专以上学历、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拥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总数为5120人,人才总量占职工人数比例不到40%;在人才队伍中,研究生学历占0.8%,本科学历占14.2%,大专学历占25.7%,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仅占人才队伍的40.7%,从公司下一步打造“一流铜业、国际品牌”的需求来看,各类人才总量仍显不足。(二)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在整个人才队伍,正高级仅28人,副高级244人,技师238人,高级技师17人,所占整个人才队伍的比例较低。在高层次人才中,尤其缺乏资本运营、期货运作等专业领域的高端核心人才和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员。(三)人才专业分布不合理。从专业分布看,经营管理类、一般工程类人才相对较多,而采选冶等紧缺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从地域分布看,公司总部所在地人才相对集中,而外埠公司及偏远的矿山人才较为匮乏。(四)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人才考核评价科学化程度不高,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需求与培养、培养与使用脱节问题并存,在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选择培养方式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等方面还有差距。2009年—2015年公司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一、2009年—2015年公司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2009年—2015年,是公司创建一流铜业、打造国际品牌的关键时期,按照公司十二五目标要求,公司将继续推进“五大战略”,全力打造资源开发、冶炼化工、综合利用、延伸加工、商业贸易、物流运输、建筑安装、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综合服务等“十大板块”,实现企业的集团化经营和更高水平的多极化增加。到2015年,公司力争使自有资源储量达到500万吨以上,自产矿山铜5万吨/年以上,实现阴极铜产量50万吨,铜材加工40万吨,黄金20吨,白银600吨、硫酸100万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实现利税在2008年基础上翻两番,分别达到360亿元、700亿元、30亿元以上”。这些目标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不仅要进一步增加人才队伍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核心人才,只有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战略作用,才能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二、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快速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和高层次人才队经营管理人才。(2)引进部分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引进部分自我培养较困难的关键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2、一般经营管理人才(1)优化知识和学历结构。选送部分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年龄在35岁以下的经营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到国内知名院校参加本专业硕士学历、学位的脱产或半脱产培训,提高知识水平,提升管理能力。选送一些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经营管理岗位上人员到培训机构进行本专业的中级知识、技能与相关管理技巧的短期培训,成为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2)引进部分经营管理人员。重点做好人才的储备、补充工作。主要从重点高等院校和社会招聘资本运作、战略策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等相关专业的普通经营管理人员。(二)工程技术人才1、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定义:具有工程类副高以上职称或注册工程类高级职业资格,精通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方向,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本专业重大技术难题;获得市级以上科技专家称号或获得公司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技术专利的。(1)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选派有潜力的高素质岗位上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研发、项目合作、考察交流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2)引进部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引进部分急需专业如采矿、地质、土建、选矿、冶金、机械、测量、电气、压力加工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3)调剂部分技术人才到高素质专业技术岗位。根据公司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通过薪酬待遇、技术授权等多种方式,吸引在管理岗位上任职的、具备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条件的人员,流动到技术岗位任职。2、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校园招聘,特别是原有色系统院校重点招收采矿、选矿、地质、测量、冶炼、化工、压力加工等紧缺主体专业人才,做好人才储备。(三)技能操作人才1、高水平操作技能人才高水平操作技能人才的定义:在关键核心操作岗上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具有精湛高超操作技能的;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获奖或市级技术比武前三名或公司技术比武前两名。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定期选送一批行业或通用核心操作岗位人员到铜陵职大、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省电建、公司电大等职业院校和单位进行脱产和半脱产培训。2、其他操作技能人才通过以考促培,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特别是要加快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和鉴定,促进操作人员对本工种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六、保障措施(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1、提高认识。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企”之路。各单位、各部门务必确立“人才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工作,人才事业是决定兴衰的事业”的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思路要更开阔,目光要更远大,将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纳入各单位总体发展规划,摆上议事日程。各单位、各部门也要关心人才、用好人才,积极支持和配合“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2、精心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人才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完成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同时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使人才开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部署人才工作,总结交流经验。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和制度1、完善人才使用机制(1)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完善企业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和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2)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评聘分开,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结合岗位要求,强化标准、健全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业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2、优化人才激励机制(1)大力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工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为主的分配制度;逐步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企业多元分配体系。探索建立与企业资产规模、效益和经营管理者岗位责任、经营风险、工作业绩、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系的分配机制,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收入与业绩挂钩的多元分配体系。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对能够为公司解决技术难题创造效益的,可按项目效益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或者给予核心岗位工程技术人员以股权激励。最终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2)实施绩效考核,优化岗位设置、细化岗位规范,充分体现绩效、岗位职责、技术水平、学历职称等因素,形成设置科学、职责明确的岗位管理体系,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量化考核管理,逐岗编制岗位说明书,健全指标考核体系。组织岗位价值测评,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3)完善人才激励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职称、技师聘任办法,按照评聘分离的原则落实相关待遇;继续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工资收入;继续实施“四类科技人员评选”和“技能人员技术比武”,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制定对高层次人才在培训、休假、进修、健康体检等方面的鼓励办法。3、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知识、能力、品德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人才评价手段,引进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用人单位要建立人才的完整档案,对其工作实绩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项目和科技成果考核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工程项目和科技成果考评人才。4、创新人才培训机制(1)建立系统、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树立培训也是投资的管理理念,在职工培训上要有新观念和新机制,全力打造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骨干职工队伍。(2)要根据建设“三支队伍”的要求,建立职工的分类分层次培训制度。对管理岗位职工,要强化以创新管理为主的培训,强化能力建设;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注重提高其领导能力和胜任能力,切实提高团队竞争力。对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要提高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强化培养科研人员以新技术改造现有产品、工艺的能力。对生产操作人员,要实施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主的岗位培训,切实做好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的相互衔接,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3)加强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在培训领域合作。与铜陵有色等行业先进企业建立战略关系,加强在员工培训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实现双方企业的培训优势互补,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促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研发和推广。(4)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积极稳妥地推进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制度改革,对特殊人才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职工参加评审,同时提高技师、高级技师津贴标准。(5)推行学科带头人、首席工人技师制度。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组建本学科学术梯队,有计划的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一批有学科优势的高层次人才。选拔操作岗位的技术精英聘为首席工人技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开发。(6)立足于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主题活动,为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交流、绝招绝技和技能成果展示创造条件,使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技术合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活动,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促进职工在岗位实践中成才。(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人才规划,科学合理编制人才补充、储备计划。在引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同时,积极从社会上招聘成熟拔尖人才,快速提高公司高层次人才的数量。2、加快校企合作进程,建立人才培养与开发基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通过与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以合作办学和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形式,创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技人才开发基地”等产、学、研结合基地。3、最大限度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可以采用“借脑工程”,充分利用公司博士后流动站,吸引鼓励高素质人才进站研究,解决公司生产技术方面亟待解决关键性课题。4、加强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展人才引进渠道。运用网络技术建立人才资源统计、信息资料发布和人才招聘系统,建立网上人才市场,为人才流动提供最迅捷、最周全的信息,进一步拓展人才引进渠道,以提高人才引进效率。5、加大投入,加强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设立高层次人才招聘专项经费,保证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的实施。提高引进人才相关待遇,(四)营造人才成长环境1、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和人才队伍建设先进经验,在公司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2、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对为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积极宣贯具有时代特色和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把长期实践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凝练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准则,实现企业文化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增强各类人才的责任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