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素材)_第1页
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素材)_第2页
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素材)_第3页
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素材)_第4页
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素材)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

一、项目概况

建筑学者赵鑫珊曾说过:“哲学思想的闪电,一旦照亮了人类建筑文明,稻草屋、木屋、石屋、博物馆、银行大楼等等,便开始了思维,并且富有感情个性和性格。建筑哲学其实是人对建筑的一声充满感激的回答,是人在深夜听着窗外风声、雨声,对人类建筑文明的一声感恩"。因此,建筑是无声的艺术,也是岁月的缩影,是人类文明精神的传递者,它以独特的语言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同而中国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人园林,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营造有着博大精深的造园理论、精湛的造园技艺和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明朝的计成所著的《园冶》有言:“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移步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千丘万壑。传统园林可以在咫尺之间让游览者感受到美的享受,从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而苏州园林又是中国传统文人园林中极具代表性的。斯蒂芬霍尔在参观苏州园林《网师园》时曾说过:“我来中国印象最深的就是苏州网师园,那里所呈现出的所有空间关系,透视的叠加,精彩的细节都经过仔细推敲。每个亭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建筑是需要到里面去体验的。"

因此,此次项目式学习会以《苏州园林》为载体,先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探寻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发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同时从物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苏州园林每一处的园林都能让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其原因有二:一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二是与“视觉容量"息息相关。研究表明。人从外界接收各种的信息中,8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因此客体的信息数量、信息差异性,信息层次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主体的视觉容量、视觉丰富度,进一步影响主体对客体感知的视觉容量。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影响“视觉容量”大小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单位时间/场地面积里观看场景景观界面的多少,而是观看的特定场景景观层次的丰富程度。因此会引导学生以苏州园林为载体,从点到线,从面到空间,详细解析苏州园林如何利用“视觉容量"以增加“景观界面”,让游览者仿佛置身于山间自然中,最后引导学生明确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增加空间的容量——塑造“三进深"空间,扩大了景观视觉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具备个人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

二、项目活动过程

任务一:阅读《苏州园林》,发现苏州园林之美及文化内涵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现何处?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比如故宫。但是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不对称、不整齐"便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和自然之趣的,因为自然就不是整齐划一的。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是园林的血,假山是园林的骨,二者配合体现出园林刚柔相济之美。假山是静态景观,池水是动态景观,二者配合才能凸显园林的自然灵动之美。文人墨客追求清静无为、崇尚自然的生活状态。文人墨客对天地万物的向往促使其更加关注园林中的一草一木所能营造和体现天地万物、自然之美。假山的堆叠、池沼的灵动,可以说正是文人墨客心灵的写照。

(3)花草树木的映衬

中国花的写意观摆脱了时空观念的限制,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以山水画而论,、层峦叠嶂、朝霞暮霭、云雨四时、这些自然景物在画家笔下均可自由组合,他们追求形的灵动,讲究文化底蕴。苏州园林花草树木也正是一幅写意画: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4)花墙廊子的层次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不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与层次,景致深了,层次多了,眼前景物便有了情趣,蒙上了一层神秘感。

(5)角落的构图

每一处角落都是一副写意画,白墙上却又竹子与芭蕉,简单朴素之中增加了野趣。

(6)门窗的图案

苏州园林门与窗的图案以变化多端著称,尤其是漏窗,在同一园林屮,不论其数量多少,不得有雷同的漏窗在园中出现,门窗作用是改善大块墙面的呆板单调,使园内景色更加多变,因此门窗的图案虽简单却别具一格。

(7)建筑的色彩

苏州园林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一种艺术—一幅朴素淡雅的写意画。墙壁、砖屋瓦和檐漏以白与灰为主。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花的明艳相称,给人置于自然之中,感受到闲适之意。

2.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体现何处?

(1)追求灵动之美。

苏州园林是古代文人的私家园林,这些文人墨客代表着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及审美追求,他们以自然灵动为美,以自由洒脱、雅致为人生追求。他们在追求理想时,受到挫折,想避世而居,但是终究无法彻底摆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因此园林就是他们暂时远离世俗。回归自身,审视心灵的处所,如若在园林之中还与故宫一般对称工整,岂不更加压抑束缚,何谈自由灵动?因此,园林并非只是文人墨客游园观景的场所,还是他们寄托和表现自己哲学观的媒介,他们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合一。因此,这种对不对称、不整齐的自然灵动之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总体的审美取向。

(2)讲究含蓄朦胧之美

含蓄本身就是东方美的一种表现。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山水画,中国人都追求“半掩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感,可以说,含蓄美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对传统审美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古典审美观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苏州园林的含蓄之美体现在:一是借助“隔"与“界”的手法,“隔"界”使游览者不能一眼望穿,便有了曲折之感,显露含蓄之美;二文人园林常借助大自然的一角,因地制宜地布置场景,景观半遮半掩给人一种错觉——园内承接大自然的景观。

(3)讲究“点缀"之意

中国人认为过犹而不及,“太满”的景色反而缺少美感与意境,反而简单之中加点“点缀"的更具有韵味,正如齐白石的画最讲点染。大面积的留白,只在角落画几只蝌蚪,几片荷叶,一幅画便生灵活现起来。

(4)追求简朴而别具匠心

中国人认为人生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朴素自然的境界,是精雕细琢之后却不见人工痕迹的朴素淡雅,是绚烂之后尽归平凡的闲适。苏州园林的简朴而独具匠心的审美风格正体现了这种自然素朴的风格,达到了进乎技而至于道的境界。

任务二:以苏州园林为载体,从物理学角度探究文人园林的设计思路

1.苏州园林的“借景”手法,丰富空间体验感

在一定的面积范围内,景观界面的数量越多游览者的视觉获取景观数量观信息就越多,观赏到的游览内容数量越多,空间的体验感越丰富,反之亦然。苏州园林则是通过在园林之中融入自然景观或者通过窗与门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增加了视觉容量,因此在一定占地面面积内,随着观景界面数量的增加,视觉容量相应增加,游览者对相同空间的感知变大。

2.苏州园林以景物差异化,丰富空间体验感

在一定面积范围内,景观界面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空间体验的丰富性不再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强。

当无法通过数量的增加提高空间体验感,需要增加景观的差异性。因为景观元素差异性引起的耐看,及视觉停留增多,使得相同大小的院子,游览者认为景观差异性的更具有丰富的空间体验感。苏州园林布局讲究疏密得当,体现差异化,主要表现建筑错落有致,假山池沼的配合,树木排列疏密相间,植物高低错落、相互交织,相映成趣。

3.苏州园林以“曲”延长三维时间,丰富空间体验感

“阡陌条畅,则一览无余,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曲”在视觉上丰富了体验感,同时“曲径通幽"的深邃感更能引人入胜。宋荦《重修沧浪亭和欧阳公韵》提出:“隔城山色落衣袂,步碕矫首聊迟延。回廊约略纷点缀,管领风月凌平泉”,点出回廊曲岸使人“聊迟延"。“曲”的路径相对于“直"的路径可以吸收不同层面的景观,从而可以延长人的时空感受。苏州园林的“藏与漏”在视觉上既有“曲折"之感。

任务三:以园林的设计理念,设计一个反映内心世界的建筑艺术

艺术是沟通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媒介,而建筑设计正是展现内心世界的无声语言,通过探寻了《苏州园林》背后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从物理层面分析界面元素对空间大小的影响,以此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建筑设计。

学生参考苏州园林“借景”手法、景观差异化特点以及以“曲”延长空间的设计思路,设计一个具备个人特色的建筑作品。

三、活动成果交流与评价

学生在课堂探究后完成建筑作品的设计,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方案设计新颖,能够合理综合运用语文、物理、美术等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借助苏州园林的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设计一个建筑作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活动成效与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