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老西门西月城更新改造方案设计_第1页
天长市老西门西月城更新改造方案设计_第2页
天长市老西门西月城更新改造方案设计_第3页
天长市老西门西月城更新改造方案设计_第4页
天长市老西门西月城更新改造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目录TOC\o"1-2"\h\z\u22553摘要 I375Abstract II8649引言 11027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226821.1课题背景 2193451.2课题目的 2140851.3课题意义 292012国内外旧城改造发展现状及趋势 3238142.1国外旧城改造发展现状 3187312.2国内旧城改造的现状 5147832.3国内外旧城改造的发展趋势 459993项目概况 6176053.1项目位置 6176053.2项目设计条件 7111323.3项目设计原则 795654总体规划 10325394.1场地规划 10264814.2建筑布局 11109214.3道路规划 1155134.4室外活动场地规划 12316855单体区域设计 13182185.1功能设计 13211505.2保护布局 13285515.3立面设计 14626结论 1522123参考文献 175948致谢 19本科论文摘要旧城改造,除了拆迁与重建,还可以进行适应性改造,既让旧建筑重新焕发生命,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有必要对旧城区的改造有所了解。实际上,为了追求拆卸效率或尽快获利,一些城市和地区都对其旧城区实行的是大拆大建的方针。“旧城改造”算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其他欧美国家由于进入工业革命相对提前,拥有充足的时间旧城区发展已相对固定完善,对于旧城区的管理和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发展快速,人口众多。欧美国家旧城改造的成功案例只能作为一个经验参考,不能全盘复制。随着人口越来越密集,社会需求越来越增加,旧城改造刻不容缓。中国城市的城市风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也在快速改变着。旧城改造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老城区和旧城区是一个城市的面层意义。对其的改造和更新不仅仅是将旧的建筑拆除和翻新。虽然是因为国家或者政府的政策才导致这样的规划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会容易失去一个城市的文化基础和意义。旧城改造是一个广泛的笼统的一个规划设计概念,我们需要从一个城市它的的长期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对其进行研究。满足其发展需要。城改造我们的核心目的是解决老城区中居民的需求。要富含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人文主义式的关怀,不仅要满足城市的内在发展需求,还要考虑到生活在那一片区的人他们需要什么,这样老城区才能焕发生机。一个美丽的城市,它的旧城是反映着它的最真实的、原始的风貌。旧城区集中的古老的居住人民,集中着的古老的商业、行政、工业。它是一个城市肌体中最有力量的核心,最有最活跃的核心。吸引着我们去更好的发展它保护它。关键词:文化保护;古建筑建;改造;城市更新AbstractInadditiontodemolitionandreconstruction,theoldcityreconstructioncanalsobeadaptedtoregeneratetheoldbuildings,andtopreserveresourcesandotherhistoricalandculturalvaluestothegreatestextent.Therefore,itisnecessarytounderst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Infact,inordertopursuetheefficiencyofdemolitionorprofitassoonaspossible,somecitiesandregionshaveimplementedthepolicyofdemolitionandconstructionoftheiroldurbanareas."RenovationoftheoldcitycanberegardedasahistoricalandculturaldevelopmentstagewithuniqueChinesecharacteristics.OtherEuropeanandAmericancountrieshaveenteredtheindustrialrevolutionrelativelyearly,andhavesufficienttime.Chinaisdevelopingrapidlyandhasalargepopulation.ThesuccessfulcasesofthereconstructionofoldcitiesinEuropeanandAmericancountriescanonlybeusedasanempiricalreferenceandcannotbecopiedinfull.Asthepopulationbecomesdenserandthesocialdemandsincrease,the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cannotbedelayed.TheurbanstyleofChinesecitiesischangingrapidly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The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isaseveretestforboththegovernmentandthepeoplelivinginit.Oldcityandoldcityarethesurfacemeaningofacity.Renovationandrenewalofitisnotjustthedemolitionandrenovationofoldbuildings.Althoughitisbecauseofthepoliciesofthestateorthegovernmentthatsuchplanningbehaviorsoccur,suchbehaviorscaneasilylosetheculturalfoundationandsignificanceofacity.The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isabroadgeneralconceptofplanninganddesign.Weneedtostudyitfromtheperspectiveofitslong-termdevelopmentandchangesinsocialstructure.Meetitsdevelopmentneeds.Ourcorepurposeofurbanrenewalistoaddresstheneedsofresidentsintheoldcity.Itshouldberichinthespiritofhumanism.Carryingouthumanisticcaremustnotonlymeettheinternaldevelopmentneedsofthecity,butalsotakeintoaccountwhatpeopleinthatareaneed,sothattheoldcitycanbebroughttolife.Abeautifulcity,itsoldcityreflectsitsmostauthenticandoriginalstyle.Theoldresidentpeopleconcentratedintheoldcity,theoldcommerce,administrationandindustry.Itisthemostpowerfulcoreandthemostactivecoreinanurbanbody.Itattractsustobetterdevelopitandprotectit.Keywords:Culturalprotection;Ancientbuildings;Modification;Urbanrenewal引言旧城区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原始核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孕育着新城市的母亲。而对旧城的改造永远是一个非常无情的话题,在历史进程中,有一座座的旧城被夷为平地。在外打工生活学习的游子回乡之后却旧城区已物是人非。旧城改造这个话题无数的建筑学专家学子对其进行讨论、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它保存它。有的人觉得旧城改造是一项造福民生的工程,这些人更喜欢大拆大建,用完全新生的事物去代替旧的。而更富有感情的一些民众内心则更希望保存一些旧城的记忆,但同时又渴望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却又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迅速取代旧事物。而我们如何在这两个之间进行拿捏和取舍正是我们建筑学需要去做的事情。修旧如旧,或者是修旧如新,还是修旧如故才能让一个旧城区重新焕发属于属于他的光芒和生机让他存在于其客观规律中正是本篇文章需要研究的东西。旧城改造,我们不盲目的拆也不盲目的改。不一味的去追求仿古打造的虚假的文化和品味。从人文主义上入手,保留其传统文化精髓。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1课题背景旧城区老城区内包含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它见证着一个城市走过来的风风雨雨。是一个城市维持其文化的重要脉络,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一些老城区基础建设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水平要求。并且随着现代人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更加追求优质美好的生活水平,希望拥有一个更加优质健康的生活空间,这些却是老城区难以提供的。而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在其城市风貌处理上出现了许多问题。老城区的破坏尤其严重。诸如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遭到建设性破坏;古街区布局不在完好;交通混乱;基础建设无法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保护旧城区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对旧城区进行改造解决其问题迫在眉急。1.2课题目的课题的目的是了解旧城区与城市的关系,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熟悉旧区域在城市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协调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点新建建筑的关系,巩固和加深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旧城改造的方法、相关规范及技术要点,提高设计构思、设计意图的表达能力、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1.3课题意义本课题的意义,研究整体性空间城市布局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协调关系,使新旧城互相协调发展。历史城区的改造和周边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区改造为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未来旧城区改造提供借鉴。2国内外旧城改造发展现状及趋势2.1国外旧城改造发展现状欧洲是世界上领先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地区,如何进行旧城区现代化而又不失温度的去规划旧城区的未来,已经有许多欧洲城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欧洲的许多城市如巴黎和伦敦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古老的旧城区的空间的明显不足,交通的拥堵不畅,房源的严重不足,疾病的流行,用水的紧张,治安的不佳等等,这些大城市病的病征已经完全显现。一些西欧国家将其建筑进行分类。以保留下来的中世纪教堂城堡为主将其用民用历史建筑街区进行串联,再建一批建筑质量高华丽的公共建筑。以此为整个城市的主导风貌进行改造。并且对古城内的经济进行转型,转向于轻工业和服务业行类。在城区内无法在增添建公共建筑的基础上,在其周边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城内居民使用需求。2.2国内旧城改造的现状2.2.1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我国七十八十年代的建筑在我县已经变得少见,随着近两年来的旧城改造,许多旧城区老城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无形有形之中,“旧城改造”变成了“旧城大拆”,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例如北京,由于奥运会对其老胡同的成片拆除改建为新的高层建筑,旧居民被分散,并未全部回迁,又新建了一部分仿古建筑用于商业。这使得一些古迹列如平遥、大理、成都的宽窄巷子千遍一律。每个城市街道布局是伴随着历史背景的,例如苏州城,虽然一些城墙城楼已经不复存在,城内民居也不都是古建筑,但是他完好的保存了古代苏州城市的街道布局,而有一些城市在改建中一片式拆除对街道重新规划。2.2.2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内人口稠密、房屋破旧,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在城市的历史街区或者老城区内,由于发展的滞后,街道的狭窄,前期并没有意识到居民未来私家车拥有率,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加上地区人口稠密,巷道内居民乱改乱建,出现了许多棚户区,同时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因此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2.2.3历史文化保护区产业及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遗产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旧在历史文化旧城区内,人口密集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区域内基本上清一色居住区而像停车场、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新规划区必备的服务用建筑非常匮乏,公共服务绿地更是少的可怜。而老城区内的文物保护建筑由于上世纪历史因素多年被一些政府单位占用,而使用单位长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这些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失修严重。结果,这些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严重失修。一些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单位和使用者的随意建设和使用,破坏了原有的样式和风格。2.3国内外旧城改造的发展趋势2.3.1国外旧城改造的发展趋势从欧洲部分国家旧城改造的例子,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城市规划越加看重对城市本土文化的保留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在此后的欧洲乃至世界旧城改造项目中,如何平衡城市本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冲突以及探索如何完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城市规划的讨论重点。所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1)保持肌理,并统筹安排,注重整体协调性;(2)有机可持续的更新改造,寻找保护、改造和发展的结合点;(3)延续传统风貌,保护城市古旧建筑格局,尊重历史遗留;(4)以人为本,注重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引进公众参与制。2.3.2国内旧城改造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不应再一味的追求“大拆大改的”城市现代化,而是要注重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特色,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一些积极的发展理念,逐渐探索一套城市改造可持续发展理论:谓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把握今天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角度立论的,但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人力、科技、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变革与保护问题。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这种新形态为模板的城市规划理念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3]3项目概况3.1项目位置本项选址目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千老西门区内环路和新河北路之间。项目选址如图3.1所示。图3.1项目选址天长县城本为土筑,周长3公里。明代中叶,为了抵御倭寇,天长知县黄泰然于嘉靖三十六年(1577)请求易土为砖。次年建成,周长1046丈。由东至北,由西向南折为葫芦形。城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称为“启文、崇本、长春和永福”,各门都建有城楼,高大精美。嘉靖四十五年,又建有东西两门月城,环掘护城河。近代以来,历经战乱,城墙、城门和城河已经毁坏殆尽、面目全非。天长县城本为土筑,周长3公里。明代中叶,为了抵御倭寇,天长知县黄泰然于嘉靖三十六年(1577)请求易土为砖。次年建成,周长1046丈。由东至北,由西向南折为葫芦形。城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称为“启文、崇本、长春和永福”,各门都建有城楼,高大精美。嘉靖四十五年,又建有东西两门月城,环掘护城河。近代以来,历经战乱,城墙、城门和城河已经毁坏殆尽、面目全非。2017年,天长市发现一组城墙明代城墙遗址位于西门小桥以东20米处,天长政府重建城门将其保护,故以城门为重心,对于周边区进行老西门的西月城区进行规划,使其以城门古街和民国图书馆形成三点一线的旧城区改造规划。该地块位于天长老西门区,西临西护城河景观带,东至南门街,北至学府西路,南至建设西路。围绕城墙遗址新建城门和民国图书馆清代胭脂山亭子的三条历史老街区进行改造设计。3.2项目设计条件3.2.1周边配套项目位于老城区,周边配套设施难以满足人口需要,无大型停车场,东边建设西路有旧商业街,1500米范围内有中学小学各一所,民国图书馆前有小型的户外篮球场和户外健身器材。3.2.2设计条件为满足老城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改善地区人民生活条件,解决老城区脏乱差的印象;体现天长的传统文化特色;重现明代天长古城的辉煌;加强古城旅游文化的竞争力;对古城的古建筑及其街道平面布局进行保护等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第一要结合老城区西月城区内部情况,加强西城门作为天长市老城区的核心景观区功能为天长市老城区的保护性建设拉开序幕;第二让老城区的建设与护城河景观带得到有机的衔接。展现天长市“老西门”历史城区的文化风貌;第三对三条历史街道和民国图书馆与城门所在的街道围合的空间进行合理的改造及周边规划与设计;第四改善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将天长老西门西月城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老城区风貌。3.3项目设计原则3.3.1以改造为主,少拆迁原则“旧城改造”应该着重于“改造”,而不是着重于拆除。改造一个旧城,还有商量的余地和情敢在里面。但尚若直接拆除那便是不留余地了,即便未来还有一点念想再改正回来也无从下手了。旧城改造就是为了让生活在城区中的人们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在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基础上以改为主,拆迁为辅助。并且回迁率也很重要,旧居民生活在旧的文化街道更有富有人文情怀,才能使城市更富有生活气息。3.3.2合理改造,修旧如旧,保留原有风味与内涵旧城区经过合理的规划再进行合理的改造,保留古城的风格和风味,并通过使用旧城区的建筑文化来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也可以由企业进行拍卖建设和经营。可以转化为商业街区或文化和创意街区。列如湖南常德的老西门地区是湖南常德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坐落着衙门、文苑和文庙等重要的历史公共建筑。其规划设计者虽然改变了原先的小尺度肌理空间,采用了更加自由宽广的空间式布局。建筑形式上仍然保留传统居住形式,围合式环绕其中。设计者从原住民的角度对其生存空间进行探讨,将建筑之间产生聚合式的空间形态。再比如北京大栅栏改造计划,在保存历史文化街区的前提上,尊重老北京的街区肌理和文化基础,使得老街区与新街区进行文化重合和碰撞,游客既能感受旧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体验新旧文化的内涵。3.3.3保护人文历史遗迹原则对现状基址内的历史建筑、古树名木、街巷肌理等各种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保护或复原。旧城区承载着逝去的时光,其历史文化意义不能和当今社会及民意剥离开来。只有在让民众享受到“旧房新颜”的同时,坚持对旧城区背后的记忆与历史进行修复,充分尊重民众意见并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才可能缓解民众焦虑,同时使旧城区的价值得到彰显。3.3.4功能性原则该处西城区地址作为天长市老城区与护城河景观带的衔接点,需要充分满足两者相应的功能需求。比方说北京的胡同,早年也经历了打拆除,但是近些年政府意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这是件好事,但是纯粹的保留原貌,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并非件好事,设施的过分陈旧,以致一些市中心市民上厕所连马桶都没有。于是著名设计师马岩松联合他的mad建筑事务所提出了“北京2050计划”,其对北京中心城区进行了合理规划,并且融入了他的“山水城市”理论,虽然对于现在而言确实有些过分超前,但是有不少想法已经得以落实,当然也是在无数质疑声中落实,比如胡同泡泡,用反光材料为居民打造了新式厕所,但是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又为城区打造了一道道新的风景,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像中国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北京天文馆的改造都是成功的典例。3.3.5协调性原则场地与老城区特别是西门街的协调,场地与护城河景观带的协调,场地与不同人群的使用功能需求的协调。在传统街区等古迹改造中还应尊重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保持其生活的延续性。此外,改造工程中,在遵循各种现代标准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历史古城区的损伤,确保历史肌理和建筑风格不受破坏。3.3.5改造项目立面造型与功能空间的协调改造项目立面造型与功能空间的协调,需要符合场地原有保护历史建筑特色,以利于体现地区传统建筑的特色。旧城曾是新城,虽然随着时代的更替其居住价值日益消退,但并不代表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经过合理改造,它依旧可以焕发生机,甚至与新城完美融合,共同成为城市的一道新名片。有情改造,手下留情,留下城市的记忆,给文艺青年以及当初的居民这些恋旧的人一片回忆的空间,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旧风情,才应该是对待旧城改造的正确态度。4总体规划4.1场地规划由于城区较大,本次设计要点为一核、二园、三轴如图4.1所示。图4.1主要设计场地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图4.2所示。图4.2,D区有明代瓮城遗址。现政府将其重建保护名为崇本门。以崇文门为中心,连接西门老巷。加上从本门周边。作为规划区核心景观之一,是谓一核。C区有历史建筑民国图书馆一座,建筑后方为清代小园林名为胭脂山有凉亭一座。C区以民国图书馆民国风景胭脂山与文庙进行规划设计利用景观园林将其链接。AB为沿河地块,设计中拆装棚户区,对沿河的其他旧独户进行立面改造,设计长景观带,与护城河和东南方向的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衔接。建设望城楼风景园林区,是谓二园。老西门西月城区由主巷道和次巷道共三条。北面为学府路,南面为建设西路。中间有一条巷道,贯穿两路。利用这三条路将,景点连接。对其巷道的建筑进行改造。形成古风街区游览轴线,是谓三轴。4.2建筑布局拆除旧体育馆(为上个世纪建筑现已废弃)和图书馆周边旧政府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原有文化部两层旧办公楼阻碍在图书馆前方严重阻碍了观赏古建筑的视线。图书馆左右有上世纪旧四合院作为办公部门的家属院使用,现将其全部拆除。图书馆前有古树四棵,图书馆周围十五米内为保护性用地,将旧体育馆左边空地新建民国风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馆文化活动区使用。据《天长县志》记载,天长原有明代文庙一座。但于抗战时期被毁,现利用旧体育馆址重建天长文庙。其建筑形制,以明代为主。利用文庙的偏殿作为天长名人文化展示中心。旧文化办公楼前的户外。健身体育器材和篮球场也全部拆除。由于图书馆为历史保护建筑周边20米以内为保护区所以建设无视线障碍的绿色草地,更好地展示图书馆的风貌。以草坪为重心主打的是法国古典园林风格法国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以雕像和植物为主的对称性园林风格,后期逐渐以草坪代替。将园林和人呈现一个分离的状态,使人从潜意识里产生一种自然而舒坦舒坦的美,更好地融入周边的景观。大片的草地可以激发人埋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远古需求,更好地掌握周边的环境,使得身心舒坦放松。后院的胭脂山亭子既可俯瞰整个民国建筑和园林全局获得一个最佳的视感。AB区域。学府路与外环路交汇处建设望城楼。城门周边,除有价值的保留性建筑以外,拆除部分。建设,以明清风格围合式四合院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馆、服务中心和停车场。4.3道路规划三条轴线上,东西向两条为学府路和建设西路。贯穿过这两条路的南北向轴线巷道。原先并未相通。到旧体育馆便被高墙和建筑给挡住,现将其拆除打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工字型道路。使其规划流线更为完整通透。并在规划道路上增设停车场。解决居民停车困难,巷道拥挤的问题。4.4室外活动场地规划由于拆除了原先位于图书馆前的篮球场和户外健身器材。故而为了满足居民使用需求。对其室外活动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原先篮球场改建为戏台,民国图书馆前拆除后的空地和欧式绿地平时可做。观赏用。戏台有文化活动时,便可作容纳观众场地使用。由于老城区居民使用人口年龄多为中老年人。在城门前建设开放性广场满足这部分人群健身和广场舞需求。5单体区域设计5.1功能设计西月城学府路和建设西路入口建设牌坊引导起到游人进入作用。新增建筑C区文庙遵循明代文庙制式,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其中多数以纵轴线为主,按纵轴线上的庭院划分,三进院落等几种主要形式。第一院落为棂星门至壁水桥;第二院壁水桥至大成门;三院落为大成殿;四院落为寝殿。充分显示出等级森严的气氛。二进院落和三进院落两边的配殿用作天长历史文人馆。其内容充分与文庙相符合。城门周边保留建筑以外新建四合院功能用作游客服务中心、茶餐厅、书画展览馆、非遗展览馆和老西门历史展览馆。其中沿街保留建筑;部分改为传统建筑陈列馆和传统商铺。总体上来说,两个主要历史建筑民国图书馆和城门周边规划功能主要为文化活动,而其他两个地块由于沿河其功能用是衔接两个历史区域和过渡游览景观,并且与东西面湿地公园相呼应。5.2保护与布局在古城规划保护当中。其难点在于对历史建筑的取舍。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ABC第四个区域和三条轴线街区建筑进行保留与取舍。在这些建筑当中,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完全保留的建筑。这类为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不可做任何改动。第二类为可对其进行改造或部分保留的建筑,这类建筑相对较多。比如图5.1所示。图5.1此建筑木构架为清代末期。但是由于房主私自改造,屋顶瓦片和其他无历史价值可拆除只保留木构架进行重新的更新修缮;第三类为可完全拆除建筑。这类建筑违章搭建的棚户区和一些近代红砖土建筑,做工粗糙且有不少现为危房。在三条轴线古街,规划设计时,一类建筑对其保留。二类建筑和三类建筑进行拆除部分拆除或立面改造。而在建筑物平面布局上,基本采用四合院式传统布局。独有民国图书馆,周围采用西式的开放式布局。第一因为文化局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其次符合建筑西式文化。5.3立面设计本次建筑设计立面设计风格为两种。第一种为民国建筑风格,第二种为富有天长特色的明清传统建筑风格。天长虽然属于安徽管理。其传统建筑风格与徽派建筑风格差别迥异。天长文化属于淮扬文化系。但是建筑风格微妙的与扬州建筑略有差别。本次设计特地调研了天长龙岗城古城区明清民居建筑。其立面风格设计如图5.2所示。图5.2古街的牌楼造型形制为四柱三间三楼柱出头牌楼,造型参考南京灵谷寺民国牌楼,灵谷寺牌楼完美融合了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牌楼的珍品,对本次设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文庙的建筑制式为明制,主打表现在立面彩画上,明代彩画实例参考北京智化寺。结论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只有上百年的建筑才是古建筑才有保存价值,他们认为那些被列入名单的古建筑才需要被人重视,只有拆迁是旧城改造的唯一门路,却不曾知道其实这一座座旧城是历史筛选下来的文化遗产,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都饱含每个时期该地区的文化,久而久之,这种文化也就成了历史文化,这个建筑也就成了历史建筑。就算几百年前的建筑,也经历了新到旧,也是从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到落后于时代但因故事而有了历史底蕴。这些拆迁,赔了老百姓钱,却将很大一部分老百姓的情节置之不理,正如白岩松在2018年11月24日《新闻周刊》中言:“每个人都知道要善待财富,不能随意丢弃或浪费,那么在一个社会当中,人们的记忆算不算财富,要不要善待。”一片土地拆迁之后;我们怀念童年与竞争的地方已经不再拥有,一片土地在拆迁之后;后代不再拥有与我们等同身受的机会,这个社会损失的是一个时代的沉寂。拆完失去之后,即便未来在再按原始风貌复原也会缺少了那份真挚的亲切感,而那些物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只会有一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场。建筑的情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旧城区的根永远是在人上根没了,即便是家乡的土地例如《怦然心动》中那些树成了小女孩的全部,后来因为行道树被砍了,小女孩十分眷恋。旧城区是一个城市的根本,是一个城市的根基。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都在旧城里面。一个人的物质载体是离不开精神活动的支持的,而我们对于旧城改造,必须要在遵循旧城风貌的基础上,适当为就曾添加新的活力。这样既可以赋予旧城区全新的气象,又能保存原有的文化传统,使成时期传承下来。不然的话,全国各地的城市就会变得大同小异。以我所处的地区天长为例,在十几年以前,西城区那地块都还是一片田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片片的田地被一栋栋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代替。政府很多时候只是就改造而改造,为拆迁而拆迁,这么做看似发展了,却丢掉了城市的历史。因此,要想城市得到合理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去改善城市环境、改变城市结构功能。要慎重改造,更要慎重拆除,留下时代的痕迹,留给有情怀的人一片土地。而不要一边无情的拆,另一边造各种模样的仿古建筑,那些建筑就算表面上看去如同历经岁月洗礼,但那只是外壳,人们不仅希望欣赏建筑外立面,更向往了解其内涵,其历史,其故事。

参考文献[1]张维亚.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

:56-57[2]刘琮晓.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J].中外建筑学报,2016,5(6)

:60-61[3]王玲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与演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70-76[4]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5)

:15-16[5]郑利军,童胜云,霍继炜.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动态性探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16,23(1)

:73-74[6]任云兰.国外历史街区的保护[J].城市问题,2017,15(7)

:94-95[7]莫天地.再生城市形态与旧城开发性保护[J].时代建筑,2015,8(3)

:10-11[8]郭红霞.旧城区改造的保护与再利用思考[J].城市规划,2016,17(2)

:18-19[9]罗扬伟.旧城改造暴露的问题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7,14(8)

:10-11[10]李飞.关于旧城改造问题的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2(3)

:12-13[11]常卫锋.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3)

:11-13[12]吴育辉.中国城市建筑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2)

:14-15[13]王一鸣.我国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14]刘然.城市旧公园改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1.[15]张伊娜,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J].城市问题,2007(7):97-101.[16]单霁翔.从“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探讨历史城区保护的科学途径与有机秩序(中)[J].文物,2006(06):38-50.[17]YangQingXiang.ResearchonTrafficTransformationProblemsofOldUrbanAreaBasedonRailStations[J].WesternTransportationTechnology,2013,000(002):70-72,78.致谢回首大学生活,仿佛做梦一般,匆匆即逝,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心中充满感激和感谢,五年的大学生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我收获颇丰。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曾老师,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思维,循循善诱的指导一直给我很大的帮助。当我对论文的思路感到迷茫时,您为我理清思路,指导我往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上进行修改。在论文的不断修改中,我也努力做到及时积极地跟曾老师交流,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使得我的论文更加完善。在这里还要深深的对您说上一句抱歉,因为我的懒散和懈怠,令您费尽苦心并且几近失望。论文的最终完成,也是一波三折。在不断完善和修改的过程中,也让我更加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再次对您表示感谢,师恩伟大,无以回报。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家人,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的良苦用心和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五年来,快乐的事情因为有你们的分享而更快乐,失意的日子因为有你们的关怀能忘却伤痛,坚强前行。无论我成功与否,你们总以鼓励的言语告诉我很棒,谢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然后我还要感谢五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室友,感谢他们在班级工作上给予我的配合,在学习中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在我学业的路上给予我的帮助,在生活中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感谢他们的真诚对待。我为这个班级感到骄傲,能与他们同窗是我的荣幸。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感谢他们!最后还要感谢我的母校沈阳城市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在这五年来对我的用心栽培。师德师恩,同学之情,亲人之爱,无以回报,谨以此记,聊表寸心。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一)典型例子

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

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

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

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三)特点

调查法相对其他研究方法来说较为耗时耗力,但也有其优势,即获得的一手资料信息真实具体,能够对研究对象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典型例子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观察法提炼总结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观察法后,提出了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

(二)研究步骤

1.明确观察对象

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观察者与观察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

在观察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观察目的、重点、范围以及要搜集的材料。

3.做好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是否充分,往往影响观察的成败。

4.做好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要时时记录,不放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三)特点

观察法具有拓展人们的感性知识、启发思想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强调研究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且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确为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条件方面加以适当的控制,排除自然状态下无关因素的干扰。

(一)典型例子

采取实验法的一个典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发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望通常可以导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变。

(二)研究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三)特点

1、主动变革性

观察法与调查法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