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化学高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淀粉C、蛋白质D、氧化铁答案:D解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聚乙烯、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氧化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一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是:A.2-丁烯和1-丁烯B.2-甲基丙烷和异丁烷C.2-氯丙烷和氯丙烷D.2-甲基-1-丁烯和1-甲基-2-丁烯答案:C解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A、B、D选项中的物质均为同分异构体,而C选项中的2-氯丙烷和氯丙烷分子式不同,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B.1molC.标准状况下,1moD.标准状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约为1mA选项,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B选项,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我们可以知道,气体的体积不仅与物质的量(n)有关,还与压强(p)和温度(T)有关。在标准状况下(即0∘C,101.325kPC选项,标准状况下,水并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因此,我们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体积。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标准状况下,任何1mol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4、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B、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的熔点越高C、金属晶体的熔点比离子晶体的高D、所有的非金属单质都是由非极性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答案:B解析:选项A中,离子化合物中除了离子键外,还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选项C中,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的高,如Na(金属)的熔点低于KCl(离子晶体)。选项D中,非金属单质中有些是由极性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如HCl。因此,只有选项B正确,因为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的熔点通常越高。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吹胀气球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答案:B解析:A选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而不是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选项正确。C选项,吹胀气球时,气球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因为气体的压力而变大,使得气球体积膨胀。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改变分子本身的大小或性质,只是改变了分子间的相对位置。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属于化学变化,而且题目中讨论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这更多地与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压强、体积)有关,而不是分子的化学性质。但在此题的语境下,我们可以理解为吹胀气球并没有改变气体分子的化学性质,只是改变了它们的物理状态(即分子间的间隔),而真正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原子不能再分。因此,C选项虽然描述了一个物理过程,但在这个化学题目中并不完全准确,不过与B选项相比,B选项更直接地回答了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但按照题目的要求,我们选择最接近题意的选项,即B选项。然而,如果要从“吹胀气球”这一具体过程中找错误,那么C选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它错误地将物理过程与分子间的化学变化联系了起来。但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化学变化的本质,即原子的不可分性。D选项,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因此,D选项错误地将电子纳入了原子核的构成部分。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但请注意,对于C选项的分析是基于题目语境和选择最佳答案的考虑。在纯粹的物理或化学知识上,吹胀气球并不直接涉及分子间的化学变化。6、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VIIA族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1D.该元素的原子半径比钾(K)大答案:A解析: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Cl),它有17个质子。根据电子排布规则,其电子排布为2,8,7,因此氯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IA族。氯是非金属元素,所以选项B错误;氯的最高正价通常是+7,如在高氯酸(HClO4)中,而非+1,因此选项C错误;相比于同一周期的钾(K),氯的原子半径更小,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大,电子云被拉得更近,导致原子半径减小,这使得选项D也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产物的是: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C.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D.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铜答案:D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选项A、B、C中,反应物均为酸和碱,生成产物为盐和水,符合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而选项D中,反应物为碱(氢氧化钾)和盐(硫酸铜),生成产物为另一种盐(硫酸钾)和碱(氢氧化铜),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因此,正确答案为D。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一种特有性质,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C.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这是因为滤纸的孔径大于胶体粒子的直径;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的孔径小于胶体粒子的直径,但大于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故C正确;D.胶体粒子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这是胶体的一种性质,但胶体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胶体不是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针对化合物而言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不正确的选项是D。9、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B.在相同浓度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所有盐类在水溶液中都是完全电离的。D.醋酸是一种强电解质,在水中几乎完全电离。【答案】B【解析】选项A是错误的,因为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不仅取决于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选项B是正确的,在相同浓度下,强电解质由于能够完全电离,因此其离子浓度高于部分电离的弱电解质,所以导电性更强;选项C也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盐类都是强电解质,有些盐类如铅盐可能部分电离;选项D是错误的,实际上醋酸是一种弱电解质,在水中仅部分电离。10、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只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B.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C.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D.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同一类型的化学键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离子键存在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B选项错误,因为共价键也存在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C选项错误,因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既可以形成离子键也可以形成共价键;D选项正确,因为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化学键的一种类型,分别通过电荷吸引和电子共享形成。1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A.平衡向生成N2B.平衡向生成NO2C.平衡不发生移动D.反应速率不变【答案】A【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化学平衡与外界条件改变的关系的问题。根据勒夏特列原理(LeChatelier’sPrinciple),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压力时,系统会向着能够减少这种压力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N2O4g↔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与温度成正比。C、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量成正比。答案:C解析: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和B都过于绝对,实际上反应速率可能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选项D中的“成正比”也是过于绝对的说法,因为催化剂的量达到一定量后,反应速率可能不再增加。13、下列关于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₂可以与水反应生成O₂B.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加深C.卤化氢的稳定性顺序为HF>HCl>HBr>HID.在卤素单质中,碘单质是最不活泼的答案:A解析:选项A描述了氟气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F₂与H₂O反应不会生成O₂,而是产生HF和O₂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主要产物是HF和O₃或HO₂等,且反应非常剧烈。其他选项中,B选项提到卤素单质颜色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加深是正确的;C选项中卤化氢的稳定性顺序也是正确的;D选项中碘单质相对最不活泼也是对的。因此,A项是错误的描述。1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B、金属键和离子键都属于非极性键。C、共价键和离子键都是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D、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都属于共价键。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而形成的,具有方向性。B选项错误,金属键和离子键都属于极性键。C选项错误,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而离子键是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D选项错误,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都是共价键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是极性键或非极性键。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B、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D、在相同条件下,固体反应物的反应速率一定比气体反应物的反应速率慢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选项B错误,反应速率快并不一定意味着反应物的转化率更高,转化率还受到反应平衡的影响。选项D错误,固体和气体的反应速率不能简单地比较,因为它们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正确答案是选项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通常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因为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1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与反应物的活化能无关。B、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分子碰撞频率增加。D、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物浓度,从而提高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反应物浓度越大,虽然分子碰撞频率增加,但并不一定提高反应速率,还需要考虑活化能。选项B错误,增加反应物浓度不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选项D错误,使用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选项C正确,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金属铝与酸反应的机理,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下:[此处插入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金属铝片放入锥形瓶中。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金属铝片表面迅速产生气泡。2.溶液逐渐变为无色。3.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问题: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2.说明该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3.简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为硫酸铝和氢气。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解析:1.根据实验现象,金属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说明有气体生成;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无色的产物。结合金属铝与酸反应的一般知识,可以推断产物为硫酸铝和氢气。2.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在本实验中,金属铝作为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另一种单质)和硫酸铝(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3.根据反应物和产物,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这个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第二题题目:某有机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O,可能含有的官能团有醇、醚、酮、醛。已知A与碘水不反应,说明不含烯烃和炔烃。将A加入足量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的分子式为C6H13BrO。将B加热至高温下蒸馏,得到C和D,C的分子式为C3H7Br,D的分子式为C3H6O。C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除反应得到E,E的分子式为C3H6。请回答以下问题:1.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什么?2.反应过程中,B的形成是如何发生的?3.C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时,消除反应的机理是什么?答案:1.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H(OH)CH2CH3。2.B的形成是通过A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由于A不含烯烃和炔烃,因此推断A中存在一个C=C双键或C≡C三键。在氢溴酸的作用下,C=C或C≡C双键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化合物B。3.C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时,消除反应的机理是E2消除反应。在强碱(如NaOH醇溶液)的作用下,C3H7Br中的β-氢(与Br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被移除,同时Br-离子从Br相连的碳原子上离去,形成一个不饱和化合物E。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加热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打破C-Br键。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A与碘水不反应,说明A中不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由于分子式为C6H12O,A可能是一个含有两个羟基的醇,因此推断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H(OH)CH2CH3。2.B的形成是通过A中的C=C双键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由于A不含烯烃和炔烃,推断A中可能存在一个酮基(C=O),但酮基与氢溴酸不发生加成反应。因此,A中可能存在一个C=C双键,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形成饱和的醇B。3.C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时,发生E2消除反应。这种反应机理涉及到碱(NaOH)的亲核攻击和β-氢的离去,同时Br-离子的离去,形成一个双键。这是一个典型的β-消除反应,常见于卤代烃与强碱的共热反应中。第三题题目: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其主要成分是钙硅酸盐。为了研究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一定量的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钙)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加热至高温使其熔融;2.将熔融的硅酸盐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3.将硅酸钠溶液浓缩、冷却,得到硅酸钠固体;4.将硅酸钠固体与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碳酸钙沉淀;5.将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固体。请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步骤1中,硅酸盐矿石与水混合加热至高温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步骤2中,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3)实验步骤4中,硅酸钠固体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4)实验步骤5中,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碳酸钙固体在制备环保材料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实验步骤1中,硅酸盐矿石与水混合加热至高温的目的是使硅酸盐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充分反应,生成硅酸钠。(2)实验步骤2中,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2SiO3→Na2SiO3+H2O。(3)实验步骤4中,硅酸钠固体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Na2CO3→Na2SiO3+Na2CO3。(4)实验步骤5中,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碳酸钙固体在制备环保材料过程中的作用是作为填充剂,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解析:(1)实验步骤1中,硅酸盐矿石与水混合加热至高温的目的是使硅酸盐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充分反应,生成硅酸钠。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硅酸盐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可以更容易地与水反应。(2)实验步骤2中,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2SiO3→Na2SiO3+H2O。这是一种中和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3)实验步骤4中,硅酸钠固体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Na2CO3→Na2SiO3+Na2CO3。这是一种沉淀反应,生成硅酸钠和碳酸钙沉淀。(4)实验步骤5中,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碳酸钙固体在制备环保材料过程中的作用是作为填充剂,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这是因为碳酸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可以增强环保材料的性能。第四题题目:实验室里需要制备一定量的NaCl溶液,现有以下试剂和仪器可供选择:试剂:NaCl固体、NaOH固体、盐酸(HCl)、氯化钠溶液(已知浓度)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滴定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卡片打孔机课程设计
- 旅游销售课程设计
- 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设计
- 仓储物流课程设计周志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装
- 课程设计选择开式齿轮
- 空调课程设计
- 数铣床工作台课程设计
- LY53857-生命科学试剂-MCE
- L-Penicillam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专用铣床液压系统
- 评选最美传统文化代言人: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
- YS/T 591-2006变形铝及铝合金热处理
- GB/T 29335-2012爪式旋开盖
- GB/T 14267-2009光电测距仪
- GB/T 12496.1-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
- 清洁洗手间讲课稿
- 湘少版三年级英语下册说课课件Unit-3-What-colour-is-this-balloon-period1
- 完整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中美关系正常化-课件-课件-通用
- 新中国史宣讲学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