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掌握“确凿、轻捷、人迹罕至、人声鼎沸”等词语的音形;2.掌握作者鲁迅的简单情况及其代表作品等;3.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4.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5.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鲁迅的简单情况及其代表作品等;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童年是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是脑海中的真,也是现实背后的梦。鲁迅先生在人到中年时再回味曾经的童年生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经典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确凿()

菜畦()

桑椹()油蛉()

斑蝥()

攒()

珊瑚()

敛()脑髓()

觅食()竹筛()

秕谷()

系()书塾()

渊博()

蟋蟀()宿儒()

蝉蜕()

拗()倜傥()

盔甲()锡箔()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2.根据释义写出词语。⑴:轻快敏捷。⑵:缠绕联结。⑶: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⑷:鉴定欣赏。这里是欣赏的意思。⑸:少有人来。罕,稀少。⑹:态度温和,容易接近。⑺:(学识)深而且广。⑻: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一样。3.文学常识本文作者(1881—1936),字,原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参考答案:1.záo;qí;shèn;líng;máo;cuán;shān

hú;liǎn;suǐ;mì;shāi;bǐ;jì;shú;yuān;shuài;rú;tuì;ǎo;tì

tǎng;kuī;xī

bó;hǎn;dǐng2.轻捷;缠络;高枕而卧;鉴赏;人迹罕至;和蔼;渊博;人声鼎沸3.鲁迅,豫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默读指导:限时五分钟,一气呵成默读全文。默读过程中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思考问题:(1)从题目中你读出哪些信息?(2)给文章划分层次。(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1)这个题目用了介词短语“从……到……”,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联系起来,既点明文章记叙的两个地方,点明了作者所回忆的童年、少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又表明文章是按照时空转换的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2)(1-9)记叙在百草园的生活。(10-24)记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3)文章记叙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经历。2.再次默读课文,圈画文中关键语句,谈谈儿时的“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抱有怎样的感受?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百草园:我的乐园“乐”表现在:有趣的动植物(2段);有趣的故事(3-6段):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活动(7-8段):雪地捕鸟。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行礼拜师;问怪哉虫;习字对课;后园寻乐;师生共读;游戏画画。四.合作探究再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第1段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1.“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一般成人的看法;“似乎”是对成人的这种看法的否定,表达的是孩子的看法——“是我的乐园”。所以并不矛盾。五.巩固练习1.下面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轻捷(jié)和蔼(ǎi)秕谷(bǐ)攒聚(zǎn)B.系上(jì)确凿(zuó)脑髓(suǐ)缠络(luò)C.宿儒(sù)桑椹(shèn)云宵(xiāo)拗过去(ǎo)D.觅食(mì)蝉蜕(tuì)渊博(bó)斑蝥(máo)2.小语重新翻阅童年时的作文,她觉得作文里的一些用词太简单,想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选择字词进行同义词替换,请你帮助她完成加点字的替换。每当作文写不出来,我们都会向语文老师求助。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知道很多知识的人,我们都很佩服他,他的课纪律很好,他会抓住每一个开小差的同学,而且证据非常确实。A.知道很多知识B.非常确实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冬天的百草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B.农民看着干涸的土地,哪怕是一场小雨也让他们望眼欲穿。C.农家小院中的小猫和母鸡注意到了来历不明的丑小鸭。D.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参考答案:1.DA.“攒”应读cuán,B凿应读zàoC.“青”应为“霄”。2.A.渊博B.确凿3.D“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相上文“寂静”矛盾六.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草园三味书屋乐园苦中有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今天就让我们深入走进文本,去感受一下鲁迅童年的苦与乐。二.合作探究任务一:默读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都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2.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2段将百草园中的景物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仔细读一读,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1.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覆盆子等14种景物。特点: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斑蝥放烟雾;像人形的何首乌根;酸酸甜甜的覆盆子。2.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以“面”烘托“点”,又以“点”映照“面”,既完整,又生动。“不必说”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3.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②写景有序,并从多角度进行描写;③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小结: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美丽的景色,调理清晰,方法多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任务二:默读3-8段,思考:1.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3.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4.写冬天捕鸟活动有什么意义?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1.给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丰富了它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2.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3.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4.前边写了春、夏、秋三季的景物,这里再单写一下冬天的捕鸟活动,正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任务三:默读第9段,思考:第9段有何作用?怎样理解三个“也许……”句?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这一段是记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段。三个“也许”句,表达了“我”对“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原因的反复猜测,说明“我”极不愿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小结: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任务四:默读10-24段,思考:1.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2.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给人怎样的感觉?3.找到文章中描写寿先生的句子,读一读。思考:寿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4.第23段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5.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1.三味书屋的布置;入学礼节;教书先生;教学内容;同窗学友。2.第10和17段写了三味书屋的环境;给人一种肃穆庄严的感觉。3.方正、质朴、博学、严厉而不失温和,对待学生比较开明。4.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热爱读书、读书陶醉的老先生形象。5.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任务五:探究本文所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自由发言,教师作出点评并明确:示例:观点1:两部分是对比关系。把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前者适合儿童心理发展,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后者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观点2: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观点3: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三.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桑椹(shèn)长吟(yín)高枕而卧(zhěn)B.轻捷(jié)油蛉(lìng)斑蝥(máo)学识渊博(yuān)C.收敛(liǎn)书塾(shú)秕谷(pǐ)人迹罕(hǎn)至D.蝉蜕(duì)盔甲(kuī)锡箔(bó)人声鼎沸(fèi)2.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对他很,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⑵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3)我很想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4)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A.崇敬欣赏详细厉害B.恭敬欣赏仔细严厉C.崇敬鉴赏仔细厉害D.恭敬鉴赏详细严厉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C.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哭……D.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4.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原名,字,是我国伟大的、和。代表作品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等。课内阅读阅读“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养不过夜的”,完成5-6题。5.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6.“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运用了什么写法?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