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授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第五单元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授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第五单元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授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第五单元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授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第五单元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授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8课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材料三:1930-1931年,国民政府第三次“围剿”红军。(1)根本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大陆政策)(2)国际形势: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3)国内形势:蒋介石积极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1.原因一、九一八事变沈阳东北军驻地2.时间:1931年9月18日3.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4.过程: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占领沈阳。

北大营柳条湖

(北大营)8000多东北军被“不抵抗”的命令逼入绝境,面对冲进北大营的500多日军,他们的手里竟然没有武器。短短几个小时后,沈阳沦陷。

——初国卿《九一八这一天和北大营的消失》

少帅张学良1901—2001张学良30万东北军为什么不抵抗?张学良为何会对当时的局势发生错判?材料一:“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材料二:“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置可也。”——蒋介石复电张学良的电文材料三:“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南京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的外交调停一、九一八事变(一)概况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大陆政策)(2)国际形势: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3)国内形势:蒋介石积极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2.时间:1931年9月18日3.地点:沈阳4.借口: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5.过程: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占领沈阳。6.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沈阳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4个多月东北三省100多万河山全部沦于敌手。东北军弃东北入关

日本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分裂出去。3000万同胞过着亡国奴生活新京(长春)伪满洲国日军从东北掠夺的物资煤22300万吨生铁1100万吨钢580万吨木材1.4亿立方米粮食12000万吨根据材料,列举日本在东北犯下哪些罪行?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屠杀奴化教育掠夺为转移国际视线,日军在1932年1月28日大举进攻上海,史称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率领下奋勇抵抗。最后经英美调停,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马占山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抵抗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蒋光鼐蔡廷锴

1931年11月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江桥抗战《淞沪停战协定》日军留驻上海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一、九一八事变(二)后续1.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分裂出去。2.局部抗战:(1)1931年11月东北将领马占山守卫齐齐哈尔,打响了抗日第一枪(2)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3)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4)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5)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一二九运动山河飘摇

日军进犯山海关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区长春1933年侵占区1935年华北五省自治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并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抗战。誓死不做亡国奴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1.背景: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国民党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八一宣言》1935年8月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党的任务就是把工人、农民、学生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阵线。——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共产党的努力1935年8月《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年底瓦窑堡会议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二·九运动二、一二·九运动1.背景:华北危机(1)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并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抗战。(2)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3)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2.时间:1935.12.93.地点:北平4.参与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千名学生5.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6.结果:被镇压7.影响:(1)一场爱国救亡运动;(2)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3)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4)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8.中国共产党的努力:(1)1935年8月《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1935年年底瓦窑堡会议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为民请命满洲国华北五省新疆西藏宁夏青海川军滇军黔军桂系南京国民政府1936年形势图西北军东北军西北军东北军西安昔日兄弟如何反目?张学良杨虎城“攘外必先安内”1.西安事变背景(1)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2)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我跟蒋先生两个冲突,没旁的冲突,就是冲突这两句话: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口述历史》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蒋介石在多次恳请无望,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最后选择什么方法?12月4日蒋到西安督战张苦谏蒋联共抗日再遭拒绝张杨决定兵谏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领导者:张学良、杨虎城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各派持有何种态度?打和

国民党2号人物:坚持用武力讨伐张学良等人,调集12个师和飞机大炮开驻潼关。何应钦日本:“如果掌握实权的蒋介石被杀,中国因国民党的领导权之争而再次发生内乱,对日本是太好了。”——古川万太郎《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宋氏姐弟:

以宋美龄等为代表的一批人,他们坚决主张和谈,是想让蒋介石改变主意,枪口一致对外抗日。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西安事变?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杀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参加谈判,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宋美龄到西安劝解中共调停斡旋外敌当前国家为重周恩来蒋介石接受协议(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背景:(1)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2)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2.时间:1936年12月12日3.地点:西安4.领导者:张学良、杨虎城5.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6.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和平解决。7.意义:(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历史回响

此年,斯人张学良35岁杨虎城43岁蒋介石49岁周恩来38岁张学良逝于2001年

享年101岁杨虎城逝于1949年享年56岁周恩来逝于1976年享年78岁蒋介石逝于1975年享年88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