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高三生物2025届高三生物3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生物2025届高三生物3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生物2025届高三生物3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生物2025届高三生物3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生物2025届高三生物3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生物2025届高三生物3月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CO?的增加会影响地球的热平衡而使地球变暖

B.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增加

C.氟利昂大量逸散会导致臭氧削减而使人类受到短波辐射的损害

D.大量燃烧石油会使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增加导致酸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

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

2、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作用:汲取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爱护作用。

(2)破坏缘由: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实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

个臭氧分子。

(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3、酸雨:

(1)形成缘由: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着陆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

(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

【详解】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CO。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

变暖,A正确;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富养化,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削减,B错误;

臭氧爱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等短波辐射损害,氟利昂大量逸散会导致臭氧削减,C正确;酸雨的

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硫氧化物有关,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D正确。

故选Bo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了

解全球性环境问题,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

2.如图是关于“生长素的发觉”的一些试验,其中幼苗能向光弯曲的是()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

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

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匀称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

【详解】明胶片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所以在单侧光的照耀下,幼苗能向光弯曲生长,A正确;

云母片阻碍生长素的运输,所以在单侧光的照耀下,幼苗不能生长,B错误;不透亮小帽使幼

苗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所以在单侧光的照耀下,幼苗直立生长,C错误;琼脂块不能感受单

侧光刺激,所以在单侧光的照耀下,幼苗直立生长,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试验,对生长素发觉过程中经典试验和科学探讨思路的理

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3.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引起细胞种类增加的是()

A.细胞凋亡B.细胞分化C.细胞增殖D.细胞苍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确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成为细胞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

分裂和无丝分裂。

4、个体的苍老和细胞苍老没有干脆关系,细胞苍老是伴随生物体一生的,年幼的时候也有苍

老和死亡的细胞,年老的时候也有新生的细胞。

【详解】A、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细胞数量调控,A不符合题意;

B、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B符合题意;

C、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苍老不会引起细胞种类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苍老和个体苍老的区分,识

记细胞分裂的结果,识记细胞分化的结果,识记细胞凋亡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学问推断各选

项,难度不大。

4.真核细胞中担当着蛋白质分拣与运输任务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B.线粒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高尔基体主要功能是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

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高尔基体是完成细胞分泌物最终加工和包装的场所。从内

质网送来的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将内含物送入高尔基体腔中,在那里新合成的蛋白质肽

链接着完成修饰和包装。高尔基体还合成一些分泌到胞外的多糖和修饰细胞膜的材料。

【详解】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即高尔基体担当着真核细胞物质运输的任务,能将蛋白质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即在真核细

胞中担当着蛋白质分拣与运输任务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器的功能,考生要能够识记高尔基体的功能,高尔基体本身不

能合成蛋白质,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留意要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

的加工功能进行区分。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都有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

B.原核细胞都有磷脂为主要成分的细胞膜

C.植物细胞都有双层膜包被的叶绿体

D.动物细胞都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lOOum)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细胞核

色体,只有拟核和染色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困难的细胞器

还有叶绿体等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是

几丁质

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

基因突变

异来源异

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真核细胞中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磷脂为主要成

分的细胞膜,B正确;双层膜包被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C错误;大多数动

物细胞都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并能运用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属于考

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以及相关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和垂体细胞都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

B.下丘脑调整激素分布在全身血液中

C.下丘脑调整激素能调整、限制腺垂体的分泌

D.腺垂体激素能调整和限制有关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微量高效,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义10「5〜^XloFg/mL,而Img甲

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o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

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探讨发觉,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

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

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

量的动态平衡。

【详解】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能传导兴奋,也能分泌激素,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

垂体的一些细胞不能传导兴奋,能分泌激素,不属于神经细胞,A错误;激素分泌后,随体液

运输到全身各处,所以下丘脑调整激素能分布在全身血液中,B正确;下丘脑是激素调整的中

枢,它可以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限制垂体分泌一系列其它腺体的促激素,对其它腺体

的生长发育和分泌激素的状况进行调整,C正确;腺垂体分泌一系列促激素,对其它腺体的生

长发育和分泌激素的状况进行调整,D正确。

故选Ao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特点及体液调整,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实力和理解所学学问要

点,把握学问间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结构的实力;能运用所学学问,精确推断问题的实

力。

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B.记忆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

C.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成的协助性T细胞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分子

D.成熟的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记忆B细胞可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详细过程如下:

体液

免疫抗体:抗陈雄令“

发挥免攻效应合

八,“淋巴因r(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发怖

分泌分泌|作川米发挥免疫效应)

免疫

T效应T班胞一与兄细胞密切接触.

扰吞噬3.二次1免或使纪细胞裂解

使.小原FwT

M忆ftl的

【详解】单核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A错误;二次免疫中记忆B

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分化成协

助性T细胞,C错误;毒性T细胞能识别巨噬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记忆B细胞不须要

识别抗原-MHC复合体,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驾驭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

8.下列叙述不属于高温环境中恒温动物调整反应的是()

A.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B.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

C.人在环境温度为29℃时起先出汗D.猫和狗在高温时会张口喘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整:

(1)体温调整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削

减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燥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

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A正确;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

属于低温环境下的调整,B错误;人在环境温度为29℃时起先出汗以增加散热,C正确;猫和

狗在高温时会张口喘气促进呼吸道和舌面蒸发散热,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整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整的原理、详细过程,能理论

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

9.如图示“酶的催化效率”试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图所示操作后,还须要将试管口塞上橡胶塞

B.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块状的肝脏,则反应速率减慢

C.与1号相比,2号试管的气泡产生较慢

D.开展试验时的温度限制相同即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试验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该试验目的是

验证酶的高效性,据此答题。

【详解】如图所示操作后,还须要将试管口塞上橡胶塞,通过点燃过的卫生香的复燃状况,

视察氧气的产生状况,A正确;肝细胞内有过氧化氢酶,不研磨肝脏,则过氧化氢酶不能释放

出来,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块状的肝脏,则反应速率减慢,B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

有高效性,与1号相比,2号试管的气泡产生较慢,C正确;温度属于该试验的无关变量,各

组的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试验过程中的温度都要限制相同且相宜,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学问点是酶的特性,酶的作用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点综合解

决问题的实力。

10.下列关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后天获得的严峻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病毒仅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生产的孩子体内可能含有艾滋病病毒

D.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o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

使免疫调整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终使人无法反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

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艾滋病是后天获得的严峻免疫缺陷病,A正确;艾滋病病毒不仅是由RNA和蛋白质组

成的,其组成成分还有磷脂,B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因此感染了艾滋病的

妇女生产的孩子体内可能含有艾滋病病毒,C正确;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巨噬

细胞表面的受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艾滋病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的中文名称、传播图解等基础学

问,驾驭艾滋病的致病机理,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答题。

11.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

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几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为育种供应了原材料

B.该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只能适应一个地区的环境条件

C.该育种培育的小麦基因型频率变更但基因频率不会变更

D.该育种利用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育、

方(1)杂交一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

秋水仙素诱导

法一选优(2)杂交学药剂处理的种子或幼苗

加倍

染色体变异(染

原色体组先成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理削减,再加倍,组成倍增加)

得到纯种)

不同个体的优良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

优明显缩短育种养分器官增大、提高

性状可集中于同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

点年限产量与养分成分

一个体上状,加速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须要处理大技术困难,且须要与

缺时间长,须要刚技术困难,成本

量试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杂交育种协作;在动

点好发觉优良性状高

性物中难以实现

高杆抗病与矮杆

举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抗病植株的育三倍体西瓜、八倍体

抗病小麦杂产生

例成成小黑麦

矮杆抗病品种

【详解】各地区的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最终选育出几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可见各

地区的小麦基因库为育种供应了原材料,A正确;依据题干信息“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

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可知,穿梭育

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B错误;穿梭育种要进行选择、鉴定、选育过程,

该育种方法培育的小麦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都发生变更,C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将一个地

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可知,穿梭育种利用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o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驾驭变异在育种工

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四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等,能结合题干信息精确推断

各选项。

12.孟德尔以纯合的黄色圆形豌豆和绿色皱形豌豆为材料进行双因子杂交试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亲本的杂交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B.B形成的雌雄配子均有4种类型

C.Fz子叶颜色的比例符合分别定律

D.FZ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占3/8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X纯种绿色皱粒(yyrr)

均为黄色圆粒(YyRr)“:鼻中:F?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

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

3:lo①双显(黄色圆粒):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②一显一隐(黄色

皱粒):l/16YYrr,2/16Yyrr;③一隐一显(绿色圆粒):l/16yyRR、2/16yyRr;④双隐(绿

色皱粒):l/16yyrro

【详解】由于亲本都是纯合体,所以杂交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形成的雌雄配

子均有4种类型,比例都是1:1:1:1,B正确;展中种子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子

叶黄色与绿色之比也接近于3:1,与分别定律相符,C正确;由于亲本是纯合的黄色圆形豌

豆和绿色皱形豌豆,所以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占3/16+3/16=3/8,D正确。

故选Ao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要求考生识记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过

程、试验现象及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现象的说明,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

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甲和乙为某二倍体动物(2N=8)精巢内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细胞,两个细胞中染色体

都在拉向两极,且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核DNA(个)

甲细胞81616

乙细胞10010

A.甲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共含有4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

B.甲细胞中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和4个四分体

C.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肯定没有等位基因

D.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四分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更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2N2N2N2N-NNN2N2N-N

DNA数目4N4N4N4N—2N2N2N2N2N-N

同源染色体

NNNN-00000

对数

染色体组数2222-11122-1

2、分析表格:由于甲、乙两个细胞中染色体都在拉向两极,依据有无染色单体及染色体条数

可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

【详解】依据2N=8可知:甲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为XY,所以共含有5种不同形态

的染色体,A错误;甲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四分体,B

错误;依据2N=8可知:乙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等位

基因,C错误;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D正确。

故选Do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驾驭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更规律,能依据题干要求作出精确的推断。

14.如图为某男性的G组染色体组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A

2122Y

A.该男性可能眼距宽,智力严峻低下

B.该男性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该男性患病的缘由可能是其父亲产生精子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40岁以上妇女所生的子女中该病发生率很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男性的第21号染色体上有3条,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

【详解】该男性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因此可能眼距宽,智力严峻低下,A正确;该男性的

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只是染色体数多一条,B错误;该男性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

其患病的缘由可能是其父亲产生精子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了含2条21号染色体的精

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C正确;该病为染色体异样遗传病,40

岁以上的高龄妇女所生的子女中该病发生率很高,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

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

15.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别时,吸水力随质壁分别程度变更的曲

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八细胞吸水力

A.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别

B.质膜连同以内部分大幅收缩导致发生质壁分别

C.细胞吸水力随着质壁分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D.处于A点时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

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肯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

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别。

【详解】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大的液泡,所以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也能发生质壁分别,A正确;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质膜

连同以内部分大幅收缩导致发生质壁分别,B正确;质壁分别程度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多,

则细胞液浓度越大,所以细胞吸水力随着质壁分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C正确;处于A点时的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A点之后接着发生质壁分别,D错误。

故选Do

【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别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实力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

问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16.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

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

D.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的结构:

1、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2、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一)垂直结构:

(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缘由: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渐渐减弱,不同

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

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不同层次供应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

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

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二)水平结构:

(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缘由: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更、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

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

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特殊提示]在热带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

植物是:高山草甸、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不

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所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3、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实力。

【详解】草原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

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

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

度等确定,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实力和理解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难

度不大。

17.如图是某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制作的一个模型,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四种不同的碱基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模型可代表一个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B.该模型表明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一个磷酸相连

C.①可代表胞嚓咤或者胸腺嚏咤

D.若要将此链和其互补链连接,则须要10个连接物代表氢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昔酸长链回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

的碱基对;

(3)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o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G之间

形成三个氢键。

【详解】该模型只有一条单链,不行代表一个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分子,A错误;该模型的前三

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最终■个脱氧核糖与一个磷酸相连,B错误;①可代表鸟喋吟

或腺喋吟,C错误;若要将此链和其互补链连接,则须要10个连接物代表氢键,其中的A-T

之间有两个氢键,C-G之间有三个氢键,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结合

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8.如图示真核细胞需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更,其中①②③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B.过程②能脱下CO?,形成少量ATP

C.与过程③有关的酶主要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D.过程①②③都能释放出氢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阶段①为糖酵解过程,即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阶段③为柠檬酸

循环,即有氧呼吸其次阶段。

【详解】过程①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过程③为柠檬酸循环,能产生C02和少量

ATP,B错误;与过程③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过程①②③都能产生[H],

D正确。

故选Do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

等基础学问,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

19.在“制作并视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活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能增加分裂期细胞的数量

B.龙胆紫能促进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

C.染色前漂洗能增加染色体的着色效果

D.大多数细胞中能视察到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视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

马上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

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松后,用镶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lO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育皿中,

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心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镶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

滴中,并且用镶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

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视察:(1)低倍镜视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视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

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高倍镜视察:找到分生

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干脆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楚

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详解】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别,但不能增加分裂期细胞的数量,A错误;龙胆紫能使

染色体着色,但不能促进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B错误;染色前漂洗掉根上的解离液,能增

加染色体的着色效果,C正确;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不能视察到染色体,D错误。

故选Co

【点睛】本题考查视察细胞有丝分裂试验,对于此类试题,须要考生留意的细微环节较多,

照试验的原理、试验采纳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试验操作步骤等,须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

程中留意积累。

20.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干脆证据”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试验”中,S型菌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B.在“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试验”中,S型菌的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体内,能引起R型菌稳

定的遗传变异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却标记噬菌体组中,搅拌时间长短不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D.以上三个试验设计的关键思路都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探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其中格里菲斯体

内转化试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

体外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z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步骤:分别用知或却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育

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

性物质。

【详解】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试验”中,证明DNA不仅可以引起细菌转化,而且S

型菌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A正确;在“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试验”中,S型菌的转

化因子进入R型菌体内,能引起R型菌稳定的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在“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试验”叩标记噬菌体组中,搅拌时间长短不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但保温时间

过长或过短对试验结果有影响,C正确;只有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试验”中和在“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试验”中,试验设计的关键思路都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探讨,D错误。

故选Do

【点睛】本题考查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须要考生留意的细微环节较

多,照试验的原理、试验采纳的方法、试验现象及结论等,须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留

意积累。

21.将蚕豆根尖细胞在含5-澳尿嚓咤脱氧核昔(BrdU)培育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含

BrdU培育液中接着培育至分裂中期,取出根尖组织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含BrdU的脱氧核甘酸

链为浅蓝色,不含BrdU的脱氧核甘酸链为深蓝色),其染色体被染色的状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均为深蓝色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为浅蓝色

C.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为浅蓝色

D.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为浅蓝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

核膜、核仁渐渐解体消逝,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楚;(4)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匀称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

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逝。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经过一个细胞周期(该过程中DNA只进行了一次半保留

复制)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中都有一条链含有BrdU„然后在含BrdU培育

液中接着培育至分裂中期,由于间期DNA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此时每条染色体含

有2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只含BrdU,还有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中只有

一条链含有BrdU,即此时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为浅蓝色。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

误。

故选Co

【点睛】本题考查DNA的复制、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驾

驭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能结合两者精确答题。

22.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活动中,老师供应10mL白梨汁、10mL稀释蛋清液、

10mL马铃薯匀浆三种待测样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马铃薯匀浆中干脆加入碘-碘化钾溶液视察颜色变更

B.将实测结果与预料结果作比较可推断各样品中的养分成分

C.加入双缩胭试剂A和B后呈现紫色的最可能是稀释蛋清液

D.利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白梨汁进行检测可确定所含有的物质种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

颜色变更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版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

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或苏丹W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

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吐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淀粉遇碘液变蓝,应当取适量三种待测样品,分别加入碘-碘化钾溶液视察颜色变更,

出现蓝色的是马铃薯匀浆,A错误;依据试验结果可推断各样品中的养分成分,B错误;蛋白

质可与双缩版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加入双缩版试剂A和B后呈现紫色的最可能是稀释蛋清液,

C正确;利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白梨汁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可确定其是否含有还原糖,而不能

明确其是否含有其他成分,D错误。

故选Co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试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

理解驾驭,难度适中。

23.某种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模板链的A与信使RNA上的U配对

C.两条肽链合成结束时氨基酸序列相同

D.此过程可发生在洋葱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题图表示边转录边翻译的现象,当RNA聚合酶与DNA的某一部位结合时,DNA片段的双螺

旋解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甘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转录。

2、由图可知,一个mRNA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从而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详解】图中RNA聚合酶可以使DNA的双螺旋解开,A正确;RNA中含有碱基U而不含T,所

以DNA-RNA杂交区域模板链的A与信使RNA上的U配对,B正确;合成两条肽链的模板是同一

个mRNA,所以结束时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序列相同,C正确;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所以此过程只可发生在洋葱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有关学问,要求考生

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识记遗传

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学问,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

24.在蛙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b、c),并且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在a处赐

予相宜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后可视察到指针先向右偏转

B.刺激a处后电表指针发生的两次偏转幅度明显不同

C.刺激前坐骨神经be段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D.a处的神经冲动将以正电波的形式传播到c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

外的电荷分布状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详解】在a处赐予刺激,a处会兴奋产生动作电位,膜外会变为负电位,可视察到指针先向

左偏转,A错误;当a处刺激产生的兴奋先传到b然后再传到c之后,电表指针发生的两次偏

转幅度相同,但方向相反,B错误;当a处刺激产生的兴奋未传到b或已经传过c之后,be

段都处于静息状态,此时be段的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C正确;a处的神经冲动将以

局部电流的形式传播到c处,D错误。

故选Co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更和兴奋传导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实力

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

25.如图是某海疆的大黄鱼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曲线图(a、b点对应的死亡率相差不

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大黄鱼神群数■

A.b点时大黄鱼的诞生率要大于a点时的诞生率

B.该海疆的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

C.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的种群密度时,估计值一般都偏大

D.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由图中种群增长速率变更曲线图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于

种群K/2值。

【详解】b点时大黄鱼的增长速率要大于a点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但不能比较两点的诞生率,

A错误;由于种群曲线表现S型增长,符合呈逻辑斯谛增长,B正确;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大

黄鱼的种群密度时,由于其次次捕获更加困难,所以估计值一般都偏大,C正确;要获得最大

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因为该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可持

续发展,D正确。

故选Ao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更,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的实力。难度中等。

26.在水稻生长期施加不同含量的氮肥和硅,于高光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测定水稻抽穗期

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试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胞间二氧化碳浓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mg/g)(umol/m2*s)(mmol/m2*s)

(umol/mmol)

低氮无硅45.218.62480.62

低氮中硅47.318.82440.68

低氮高硅48.21972370.65

高氮无硅47.519.62710.67

高氮中硅53.820.92550.82

高氮高硅55.420.32560.70

(说明: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程度)

依据试验结果可作出的推断是()

A.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速率越大

B.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水稻叶片面积,从而导致光合速率增大

C.高氮中硅处理下固定二氧化碳所需酶的含量和活性较高,水稻光合速率最大

D.高氮高硅处理下水稻叶绿素含量最高,汲取和转化为ATP、NADPH中的能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

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

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肯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

增加。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肯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肯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

光照强度增加到肯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详解】分析表格数据,不能得出叶绿素含量越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速率越大

的结论,A错误;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导致光合速率增大,

B错误;高氮中硅处理下固定二氧化碳所需酶的含量和活性较高,水稻光合速率最大,C正确;

高氮高硅处理下水稻叶绿素含量最高,但此时的光合速率不是最大,说明汲取和转化为ATP、

NADPH中的能量不是最多的,D错误。

故选Co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理

解驾驭,难度适中。

27.血液中t浓度降低到肯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渐渐减弱

B.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肯定值增大

C.传出神经细胞内I外流不须要能量

D.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能够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外负内正)主要是钠离子内

流造成的。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兴奋产生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血液中K*浓度降低不会导致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

过程中渐渐减弱,A错误;血液中I浓度降低有利于IC外流形成肯定值较大的静息电位,B正

确;传出神经细胞内K,外流属于帮助扩散,不须要消耗能量,C正确;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

能够传播到肌纤维内部,D正确。

故选Ao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及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实力和推断实

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

28.某XY型性别确定的植物,花色有白花、蓝花、紫花,叶片形态有宽叶、窄叶。为了探讨

花色和叶片形态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试验:取一株纯合蓝花宽叶雌株和一株纯合白花窄

叶雄株杂交,B均为紫花宽叶,R相互交配得到F2的结果如表。

紫花宽叶蓝花宽叶白花宽叶紫花窄叶蓝花窄叶白花窄叶

雌株数目1816079000

雄株数目89294191303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B一株蓝花宽叶雌株和一株白花窄叶雄株杂交,杂交1代中不行能全是紫花宽叶

B.选取0中一株紫花宽叶雌株和一株紫花宽叶雄株杂交,杂交1代中有紫花宽叶:蓝花宽叶:

白花宽叶:紫花窄叶:蓝花窄叶:白花窄叶=448:56:63:64:8:9

C.选取Fz中全部蓝花宽叶雌株和蓝花窄叶雄株杂交,杂交1代中有蓝花宽叶:蓝花窄叶:白

花宽叶:白花窄叶=24:8:3:1,共有12种基因型

D.选取Fz中全部白花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有白花宽叶和白花窄叶两种,比例为3:

1,共有12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取一株纯合蓝花宽叶雌株和一株纯合白花窄叶雄株杂父,储均为紫花宽叶,B相互

交配得到Fz的结果如表所示,可知子二代中紫花:蓝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

式,可知该对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限制的,又由于性状传递时与性别无关,可

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和B、b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性状传递时与性别相关

联,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用D、d表示,一株纯合蓝花宽叶雌株和一株纯合白花窄叶

雄株杂父,B均为紫花宽叶,可知宽叶为显性性状。

【详解】A、选取Fz中一株蓝花宽叶雌株(AAbb^X。)和一株白花窄叶雄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