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1场景歌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重点)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重点)3.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识记生字1.(出示课件3)课件出示学生郊游图片,导入:大家看,这群少先队员一起去郊游,好开心啊!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场景呢?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场景歌》吧。(板书课题:场景歌)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4)解题:“场景”的意思就是由一些景物组成的场面、情景。2.初读课文,读准生字。(1)“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要去哪些地方呢?听课文范读,注意“一”在不同的词语里,音调会发生变化,听的时候要注意听它的读音。(出示课件5)(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3)认读生字。(出示课件6)①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本课生字,教师指名读。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艘、翠”是平舌音。③教师范读或领读。二、初步感知,了解场景1.学生自读,感知课文。(出示课件7)同学们,学完会认字后,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标清序号。(4小节)(2)想一想,每一节分别描写了什么场景。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相关场景图。(出示课件8)(海边风景图、田园风光图、公园景色图、校园活动图)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学生回答。(板书:海边风景田园风光公园景色校园活动)三、学习第一小节1.导入第一小节:现在,让我们随少先队员快乐出发!我们先去海边看看,齐读第一小节,说说这一场景中有哪些景物。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在课件中出示“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的文字及图片(出示课件9)。并针对“帆”和“舰”两个生字进行解释。“帆”指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舰”指军用大型船只。如航空母舰、驱逐舰、舰艇、军舰等。(板书:海鸥帆船军舰港湾)2.学习量词的搭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只、一条、一艘、一处”,明白这是4个数量词。数量词是表示事物多少的词语,由数词+量词组成,比如“一条鱼”中的“一条”。四、学习第二小节1.导入:接下来我们去田园看看。齐读第二小节,说说其中写到的景物。指名学生回答,(出示课件10)教师相机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圈画出“一方、一块、一行、一座”这几个数量词,学生了解并记忆。(板书:鱼塘稻田垂柳花园)2.引导学生理解“一方鱼塘”“一行垂柳”。3.指导学习生字“园”。(出示课件11)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多么美丽的乡间风光,让我们想象画面,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出示课件12)五、学习第三小节1.(出示课件13)导入第三小节:(出示公园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去公园看看吧。2.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事物。(1)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说说石桥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点拨:“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教师相机板书:小溪石桥翠竹飞鸟)3.指导书写生字“处”“园”“桥”“群”。(出示课件14-16)“处”横撇和捺不相交;“圆”方框不要太大;“桥”左窄右宽;“群”左右同宽。六、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7)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18)(1)在田字格中将本节课所学的4个会写字书写3遍。注意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积累含有数量词的词组。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检查字词提出要求: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出示课件19)出示词语:帆船一艘军舰稻田花园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二、学习第四小节1.(出示课件20)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三小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小节。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四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到了哪些事物?2.(出示课件2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及对应的图片。(教师相机板书: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3.辨析“队”字,认读“队旗”。(出示课件22)4.出示四幅描述课文场景的图片,教师带领学生看图回忆课文。(出示课件23)三、指导书写生字“队、旗、铜、号、领、巾”(出示课件24-27)(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队”第一笔是横撇弯钩;“旗、领”左窄右宽;“巾”第三笔在竖中线上。(2)学生练写,展评。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29)本文运用了一系列的数量词为我们介绍了四组风景图:大海风景图、山村田园风光图、公园景色图和少先队员活动图,这些图使我们感受到了美好的生活。2.拓展延伸: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出示课件30、31)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2、33)4.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4)跟伙伴和家人用拍手谣的形式念一念这篇《场景歌》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识字2树之歌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树?(出示课件3)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不同树木的图片,学生观察。2.教师板书课题(树之歌),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跟着视频读课文,用笔把树木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出示课件4)(2)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3)每句话都介绍了至少一种树木,请同学们把圈出来的树木的名称读一读。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在黑板上。(出示课件5)(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2.偏旁归类,积累字词。(1)提出要求: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6)梧桐枫松柏桦杉桂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学生交流)(2)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出示课件7)三、了解树木特点,逐句学习儿歌(出示课件8)1.请学生仔细读儿歌,找出第一句树木的特点。指名回答。(出示课件9)出示第一句儿歌和杨树、榕树、梧桐树的图片,学生填写句子空白处,参照图片尝试背诵。提示:梧桐树叶像手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仿写比喻。(出示课件10)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出示银杏树叶、泡桐树叶、柳叶、荷叶的图片,指名回答。背诵指导。(出示课件11)①记忆树木: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②记忆特点: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教师相机板书。(板书: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③尝试背诵。四、指导书写“杨、壮、桐、枫、松、柏”(出示课件12-17)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杨、壮、桐、枫、松”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右短。2.学生练写,展评。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8)这节课我们读通了儿歌,认识了11种树木,背诵了前两句,会写了6个生字宝宝……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9)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0)(1)你还认识哪些树?到生活中去观察一下它们,看看有什么特点。(2)练习写好这节课学习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出示课件21)让学生尝试根据提示的词语背诵课文前半部分,回顾上节课讲到的知识点。二、学习儿歌后两句,随文识字(出示课件22)1.出示儿歌第三句以及木棉和桦树的图片,学生看图读第三句,领会南北方的不同。(出示课件23)2.出示儿歌第四句以及银杏、水杉和金桂的图片,学生看图读句子。(出示课件24)(1)引导理解“活化石”。①(出示课件25)教师出示银杏和水杉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理解“活化石”:猜一猜,银杏和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点拨补充:银杏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水杉最早出现于2亿年前的白垩纪。就是说恐龙出现的时候已经有银杏和水杉了,难怪它们被称为“活化石”。(2)(出示课件26)组织讨论:小组研究一下“金桂”是指什么?(桂花开花呈金黄色,因此叫金桂。)3.背诵指导。(出示课件27)(1)出示儿歌后两句:①记忆树木: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②记忆特点:喜暖、耐寒、活化石、满院香。教师相机板书。(板书:喜暖耐寒活化石满院香)③尝试背诵。(2)出示整首儿歌,学生填写空格处。三、指导书写“棉、杉、化、桂”(出示课件28-31)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棉、化、桂”字左窄右宽,其中“化”左右等高。“杉”左右宽窄相当。2.学生练写,展评。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3)本文是一首儿歌,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了11种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34、35)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和谚语。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6)4.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7)背诵《树之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同时在了解了生字的基础上,再结合树木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树木的特点。课堂上,我也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先讲解一些背诵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再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背诵加强学生的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把这首儿歌背诵出来。识字3拍手歌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写”等10个字,了解“隹、鸟”偏旁表示的意思,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重点、难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重点)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多媒体导入,练写生字“歌” 1.听音识曲,导入课题。(出示课件3)播放儿歌《幸福拍手歌》,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拍手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拍手歌)2.指导书写“歌”。(出示课件4)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出示课件5)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本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2.识记生字。(出示课件6)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学习指南:(出示课件7)数一数儿歌有几小节。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儿歌一共十个小节,按照从“你拍一”到“你拍十”的顺序排列。每一句结构相同、节奏相同。第二至七小节中都有动物名称。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1.学习第一小节,认识“世界”。(出示课件8)出示要求: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读完说一说动物世界有什么特点。(1)(出示课件9)出示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很新奇”中的“很”要重读,声音要延长,突出新奇。学生交流:动物世界的特点是“新奇”。(板书:动物世界很新奇)(2)思考:新奇的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呢?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2.画一画,找一找。(出示课件10)(1)引导学生读一读第二至第七小节,并画出新奇的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吧。(2)学生交流汇报,课文中的动物有: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指名开火车认读:请大家跟这些圈画出的动物朋友们打个招呼。相机纠正读音。3.学习第二小节。(出示课件11)请学生看课件展示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说孔雀和锦鸡是伙伴呢?预设:孔雀和锦鸡外形相似,颜色都艳丽,尾巴都特别长。(板书:孔雀锦鸡是伙伴)4.学习第三小节。(出示课件12)出示“雄鹰”图片,学习“翔”字。学生拼读词语“飞翔”。理解“翔”的本义是指盘旋地飞而不扇动翅膀。(板书:雄鹰飞翔云彩间)点拨:翔,形声字,“羊”提示读音,“羽”提示字义。5.学习第四小节。(出示课件13)(1)请学生看课件上大雁摆成特定队形飞翔的两张图片,提问:为什么说“天空雁群会写字”?(板书:天空雁群会写字)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雁飞翔时摆出的队形分别是“人”字和“一”字。了解大雁结队飞翔时的特点(2)指导书写“写”。(出示课件14)教师范写,提示要点:秃宝盖要写得略宽,竖折折钩横笔的折在横中线上。四、课堂演练,总结归纳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5)2.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6)这节课我们熟读儿歌,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特点,会认会写了一些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儿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7)1.出示词语,指名读:世界孔雀锦鸡雄鹰飞翔雁群2.提问:读这些词语,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一句?学生结合词语提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学习第五至十小节,会写生字“丛、深、六、熊、猫、九、朋、友”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四个小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至十小节。(出示课件18)指名读第五至十小节。2.学习第五小节。(出示课件19)(1)指名读第五小节。出示第五小节课文内容和“猛虎”图片,学习会认字“丛”和“猛”。(板书:丛林深处有猛虎)(2)指导书写“丛、深”。(出示课件20、21)“丛”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左“人”小,右“人”大;“深”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左高右低。3.学习第六小节。(1)品读“黄鹂百灵唱不休”这句话,想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出示课件22)点拨:黄鹂和百灵本身是鸟,不会唱歌,只会鸣叫,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板书:黄鹂百灵唱不休)(2)指导书写“六”。(出示课件23)4.学习第七小节。(1)指名读第七小节,找出这句话中的会写字。(出示课件24)(板书:竹林雄猫在嬉戏)(2)指导书写“熊、猫”。(出示课件25、26)“熊”上下结构,上大下小;“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苗”略高。5.学习第八至十小节。(1)齐读最后三个小节,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板书:保护动物是大事)(2)(出示课件27)思考:为什么说“保护动物是大事”?点拨: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保护动物是一件大事。(3)指导书写“九、朋、友”。(出示课件28-30)“九”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折弯钩从左上格的横中线起笔,横左低右高,弯钩至竖中线右侧后伸展至左下格出钩;“朋”左右结构,两个“月”字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友”半包围结构,首笔横在上半格居中。三、重点突破,学习“隹”“鸟”1.引导学生回顾儿歌,发现八种动物名称的特点。(1)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的图片和文字,学生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出示课件31)孔雀大雁老鹰锦鸡黄鹂天鹅(2)认识“隹”部。①教师指导:“隹”这个部件读“zhuī”。孔雀、大雁、老鹰都是鸟类,所以带有“隹”部的字大多与鸟有关。②知识拓展。提问:“隹”作为声旁时,你还知道有哪些字吗?教师点拨:“隹”作为声旁时还有“谁、堆、推”这些字,不过这些字都与鸟无关。2.动物分类,部件归类识字。(出示课件32)完成随堂作业:我为动物朋友找家。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4)《拍手歌》让我们认识了八种动物朋友,读完后我们懂得了人和动物是好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5)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6)写一则保护动物的宣传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玩耍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课文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识字记字,识字偏重在写字,所以我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识字4田园四季歌教学目标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5个词语。(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3.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交流识字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去看看农村的四季。(教师板书课题:田家四季歌)学生齐读课题。3.解读课题。(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思考:“田家”是什么意思?预设:种田的人家、农家、农村、乡村……4.(出示课件3)交流:你印象中的四季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感受四季不同的特点。5.指导学习“季”字。(出示课件4)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出示课件5)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认真读儿歌,读准生字词;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同桌互读,检查读音。2.识记生字。(出示课件6)(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出示拼音并纠正读音。(2)去掉生字拼音,学生齐读2遍。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7)出示要求:朗读课文,标清段落,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预设:(出示课件8)课文一共四个小节,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三、指导学习第一小节1.导入:(出示课件9)走进田家的春夏秋冬四季,看看分别描写了哪些农事?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找到了许多田家四季的农事,接下来,我们先走进田家四季的春季,看看写了些什么。(1)整体感知:春天的田家好美啊!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课件10)引导学生读出节拍:第一小节押ei韵,朗读时要注意“吹、飞、肥”三个字的吐字正音。看图对照春天的景物,形象感知课文。(板书:春季:麦苗嫩,桑叶肥)2.指导书写生字“吹、肥”。(出示课件11、12)四、指导学习第二小节1.教师过渡:转眼间,天气越来越热,夏天到了,农民伯伯又在忙什么了呢?(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出示课件13)引导学生读出节拍:第二小节押ang韵,朗读时要注意“忙、秧、光”三个字的吐字正音。(2)整体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点?(“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3)思考:“戴月光”是什么意思?(提示:借助课本插图想一想。)2.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忙”。(1)了解“农事”:农事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2)这一小节中写了哪些农事呢?看图对照夏天的农事场景,形象感知。(板书:夏季:采桑、养蚕、插秧)教师小结:是啊,除了采桑、养蚕还要插秧,其实养蚕、耕种田地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常常要早起晚归。再读一读这一小节,读出农民伯伯的这份忙碌。3.指导书写生字“农、事、忙、归、戴”。(出示课件14-18)注意:“忙”的“忄”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五、课堂演练,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9)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0)(1)练习本课生字。(2)尝试背诵前两小节儿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1)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2.尝试背诵课文前两个小节。二、指导学习第三小节1.(出示课件22)导入第三小节: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田家春季的美和夏季的忙,这节课我们看看秋季和冬季分别描写了哪些农事。(1)指名读第三小节。(出示课件23)读出节拍:第三小节押ang韵,朗读时要注意“场、香、洋”三个字的吐字正音。(2)学习多音字“场”。(出示课件24)2.(板书:秋季:在场上收稻谷)品读句子,提问:“谷”为什么被比作黄金呢?(出示课件25)3.引导理解“喜洋洋”。(出示课件26)(1)引出词语“喜洋洋”:面对丰收,人们的心情怎样?(2)拓展其他表示喜悦心情的ABB形式的词语,乐呵呵、笑哈哈、美滋滋等。4.朗读指导:请同学们带着秋天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朗读这一小节。“粒粒”要拉长声,“香”读出很享受的感觉。“心里喜洋洋”读时想画面,充满喜悦地读。5.指导书写生字“辛、苦”。(出示课件27、28)注意:“苦”的第四笔在横中线上,要长。三、指导学习第四小节1.指名读第四小节。(出示课件29)读出节拍:第四小节押ing韵,朗读时要注意“晴、轻、盈”三个字的吐字正音。2.提问:农民伯伯冬天在做什么?(制棉衣)提问:冬季农民伯伯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点拨:从“笑盈盈”一词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板书:冬季:农事了,笑盈盈)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四、朗读课文,体会儿歌特点1.同学们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下面同学们自由读全文,看一看每一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每一小节的字数相同。点拨:儿歌的字数整齐一致,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2.再读全文,读出韵味。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1)本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板书:农家人辛勤劳动)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2)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3)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田家四季歌》时,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的环节中体会农家人的辛劳,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了解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课堂上,我采用了集体诵读、同桌合作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背诵的教学目标落实得比较到位,课文学完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下来。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重点)2.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重点)3.阅读《十二月花名歌》。(难点)4.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3)1.教师拿出一本字典,师生共同回忆一年级时学习的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音序查字法?教师小结:当我们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知道它的读音,就可以通过音序查字法来查找这个汉字。二、示范指导,学习新法1.教师出示课本中的儿歌,学生自主尝试朗读。(出示课件4)2.指名学生说说在这首儿歌中有哪些字不认识。3.以“狐”为例,教师示范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出示课件5)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如“狐”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来解决。(教师板书:部首查字法)在示范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翻开字典,跟随老师的指导一起查找:(1)(出示课件6)要查“狐”字的读音,先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部首“犭”的笔画,共三画。(2)(出示课件7)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和它所在的页码。(3)(出示课件8)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犭”部。再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4)(出示课件9)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4.出示部首查字法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出示课件10)5.鼓励学生读一读小儿歌,交流儿歌每一句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讲解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理解并记住部首查字法的方法。三、巩固练习,自主识字1.(出示课件1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几页。2.指名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订正,提醒学生一定要明确部首,数清除部首外还有几画。3.(出示课件12)学生使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葡、紫、狸、笨、酸”,完成第3题的表格。4.在学生自主查字典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5.(出示课件1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鼓励学生说清自己查找的过程,巩固部首查字法的步骤。6.(出示课件14)学生齐读儿歌。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5)出示口诀,趣味归纳。第二课时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1.我们来一起背一背《弟子规》总叙。2.《弟子规》里面有许多指导我们言行的名言警句。类似的名人名言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几句。(出示课件16)上节课我们也学会了部首查字法,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课件中出示的名言,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查一查。(板书:名言)二、学习“日积月累”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日积月累”中的三句名言,借助拼音读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