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教与学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弃疾走进爱国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晚年开禧北伐时期,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开禧三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青年时参与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后又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茶商起事,创制飞虎军,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辛弃疾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时期(1140-1162)南渡前沦陷和起义期

第二时期(1162—1181)南渡初期第三时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期第四时期(1203—1207)晚年再起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一)词:(二)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分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文体知识宋词从创作风格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词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词风缠绵、细腻。豪放派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词风雄浑、开阔、奔放。写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1205年,辛弃疾66岁。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主战派势力居下风,辛弃疾在江西乡下已闲居近二十年。宰相韩伉胄(tuōzhòu)用事,为巩固其在朝势力,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元老重臣,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他认为一雪国耻的时机到了,侦查敌情,训练士兵,储备物资,但战机仍未成熟,主张不应草率北伐。但韩侂胄只是想要通过打一些胜仗来巩固其在朝廷的地位,所以他只是利用辛弃疾元老重臣的身份和主战派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他并不愿听取辛弃疾的意见,后来还把辛弃疾调离了抗金前线。后来北伐失败。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满怀悲愤写下了《永遇乐》词。鉴赏方法走进词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牌名登临地点题材解题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原名北固楼,取其不忘中原之意。怀古——怀念古代的人和事。一看题目北固山北固山,镇江名胜,横枕大江,以险峻著称。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4、情感: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古迹有怀、古迹等字眼。3、常见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对比、用典、衬托。怀古诗怀古词观眼前之景怀古之人事抒一己之情善用典故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回顾知识什么是用典?辛词长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

今人、今事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②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④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名家朗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字音校正英雄无觅舞榭歌台寻常巷陌金戈铁马佛狸祠下封狼居胥仓皇北顾mìxièxiànɡmòbì

cíɡēcānɡhuánɡxū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思?合作探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孙权,字仲谋,曾在京口建都,并数次打败曹操,保卫了家园。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据守江东,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于建安十四年(209)在京口建都城,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仰慕英雄,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人物一:典故:用意:“总”字表明英雄业绩的葬送并非个别现象,寄予了词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慨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英雄”称之,赞颂孙权,表达对他的敬仰。“无觅”,英雄已逝,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的英雄。“仲谋”,称人称字,以示尊敬。千古江山:“千古”,照应题目“怀古”,富于时代感;“江山”,可实指京口之江山,虚指天下之江山。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是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找出文章典故,理解情感用意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思想情感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叹英雄后继无人镇守京口,雄踞一方景仰、惋惜刘裕正面运用刘裕的典故,表明作者想要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斜阳草树,寻常巷xiànɡ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他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用意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出身贫苦,直接称呼刘裕小名,可见京口百姓对刘裕的亲切、自豪之感。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申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金戈铁马: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气吞万里如虎: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分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情感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叹英雄后继无人镇守京口,雄踞一方景仰、惋惜起兵北伐,建立政权表建功立业雄心仰慕、向往上片:

即景抒情,借怀念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流露出江山依旧、英雄已逝的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感,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p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上片借

两位历史英雄的事迹,批判南宁政权的

,表达自己

强烈愿望。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孙权刘裕软弱无能抗敌救国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北伐刘裕之子刘义隆仓促北伐,被北魏反攻,丧失大量土地,生产破坏严重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这里代指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曾经组织三次北伐北魏,但都因准备不足而失败。封狼居胥:汉代名将霍去病征匈奴,大胜,史称他“封狼居胥山”,“狼居胥”为山名。“封”是垒土筑坛祭天的仪式。贏得:剩得,只留下、只落得。仓皇北顾:北望敌军,仓皇失措。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虽为刘裕之子,却无乃父雄风,他主政期间曾三次北伐,而无一成功。招致拓跋焘的大举南侵,最终使得两淮惨败,胡马饮江,国事从此一蹶不振。元嘉二十七年,南朝宋文帝好大喜功,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败还。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伉胄(tuōzhòu)不能草率行事。主张北伐,但是反对草率出兵,希望丞相韩伉胄(tuōzhòu)能以前事为鉴,不要贸然发动战事。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批评刘义隆好大喜功,劝诫韩相妥善筹划。人物:典故:用意:草草: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为草率马虎。赢得:落得,剩得。仓皇:惊慌失色,狼狈不堪。北顾:宋文帝在元嘉八年兵败时赋诗云:“北顾涕交流。”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北伐意欲“封狼居胥”的壮举,却只落得“仓皇北顾”的惨淡。分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情感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叹英雄后继无人镇守京口,雄踞一方景仰、惋惜起兵北伐,建立政权表建功立业雄心仰慕、向往草率出师,仓皇而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拓跋焘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字。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来改为祠庙,称佛狸祠。

神鸦社鼓:吃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神的鼓声。说明中原人们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竟在佛里祠前频繁地迎神赛社。一是表现南宋执行

政策,

不断;佛狸祠为什么要写扬州路的烽火?投降战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二是用来和佛狸祠下的神社活动

,既表达了对统治者不思恢复中原的

,也表现了恢复中原的

。对比不满紧迫性。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 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烽火扬州路”是追忆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的景象,惨不忍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生活一片安宁祥和。后世百姓祭祀入侵者分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情感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叹英雄后继无人镇守京口,雄踞一方景仰、惋惜起兵北伐,建立政权表建功立业雄心仰慕、向往草率出师,仓皇而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耻辱、悲哀谏jiàn为国者勿忘耻廉颇赵王派使者探望,廉颇极力表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然而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于是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力,但却不得,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壮心不已的志向。用意:作者由廉颇联想到自己,虽和廉颇一样都有着报国杀敌的爱国热忱,但是最终还是得不到重用,既同情廉颇也悲叹自己。但是廉颇尚还有人来问,然后自己却无人过问带兵打仗之事,从而表达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愤慨。作者以廉颇

,表明自己有远大的为国

的抱负,但却得不到朝廷的

,抒写了

的苦闷。作者引用廉颇的典故的用意是什么?自比收复失地重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难酬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分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情感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叹英雄后继无人镇守京口,雄踞一方景仰、惋惜起兵北伐,建立政权表建功立业雄心仰慕、向往草率出师,仓皇而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耻辱、悲哀谏为国者勿忘耻一饭斗米,以示勇武同情、悲叹望为政者用人才1、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已呢?虽满怀爱国热情,可是朝廷早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2、“凭谁问,---?”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没有人来问。表达了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勿忘记了国恨家仇,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1、上片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2、词人称这两位人物为“英雄”表达了作用的情感?孙权刘裕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英雄”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颂、敬仰和向往。咏史怀古诗英难业绩刘

裕扬

怎么抒写——表现手法廉

————————可悲现实刘

隆佛

祠自

己用典对比借古抒怀《永遇乐》中的几组对比(1)英雄业绩VS可悲现实对比(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VS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

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3)“烽火扬州路”VS“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

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4)廉颇尚且有人问VS自己被冷落的处境对比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