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发展的巅峰,历史长河中的华彩篇章,这就是令国人骄傲的隋唐盛世。目录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目录1.选官制度的创新2.中枢政务机构的创新3.赋税制度的创新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时间先秦时期战国时期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制度方式标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自下而上推荐品行评定授官门第分科考试成绩血缘世袭军功爵制军功大小战争立功发展历程: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士族政治官僚政治2分钟一、选官制度发展沿革:1、夏商西周:世卿世禄2、战国至汉初:军功爵3、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5、隋唐——明清:科举制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早在国家产生之际,就已经有了选官制度,它的发展变化乃至创新,反映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世卿世禄制】1、时间:主要是西周2、含义:“世卿世禄制”,又名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先秦时人们依靠牢固的血缘联系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保障,形成家国一体统治模式的政治格局。3、选官标准:血缘4、意义:

巩固了政治统治,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秩序;

贵族依靠血缘世代为官,垄断了人才的选拔,不利于国家政治的长远发展。“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

——《礼记》【军功爵制】1、时间:战国至汉初2、含义:在战场立功便可授与爵位。军功爵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当时的重要选官制度。3、选官依据:军功大小4、意义: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垄断政治的局面,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需求。察举制时间定义方式选拔权依据:孝廉、贤良、秀才对象:有民有吏作用局限【察举制】意义:

为国家荐举有德行有才学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选拔官吏的权力易被世家大族操纵,形成豪强势力。材料一: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材料二: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选拔形式:考察与考试相结合选拔依据:乡里清议、德才兼备后期情况:世家大族干扰人才选拔,所选官员无才无德。察举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名门望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族望【征辟制——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制度】征辟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自行辟除所属百石以下的小吏,为“辟”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时间原因方式选拔权被选拔依据:门第、出身、血缘变化原因特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有公门,卿有卿门,累世公卿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1.九品中正制(1)背景选官制度材料: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①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②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③曹魏求贤若渴,察举制不适宜选拔的需求。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陈群为曹丕制订的九品中正制

由朝官兼任本郡“中正”

定期品评,把士人评为上上至下下九等

吏部据以授官。官品、中正品大约差四品左右根据被评定者的具体表现对其品级予以升降九品中正制初创:选拔权力——从世家大族控制到收归中央(设中正官)

选拔依据——从门第门生到家世、才能并重(定品)

4分钟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曹家这个来路不正的门阀做了皇帝,事实上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门阀。所以,选官制度改革的举措适得其反,不仅没能实现重整官僚体系、重新确立皇权至上地位的目标,反而成了门阀政治的催化剂。——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九品中正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影响:①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②解决了选官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③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后期以家世为主要品评标准,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壹】选官制度材料:开皇十八年七月,隋文帝下诏宣布:“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仁寿三年(603年),隋文帝再一次重申选举的原则精神:“诏令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周怀宇《隋朝科举制形态探赜》(1)阅读材料,文帝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材料:开皇十八年七月,隋文帝下诏宣布:“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仁寿三年(603年),隋文帝再一次重申选举的原则精神:“诏令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周怀宇《隋朝科举制形态探赜》(2)怎么选取人才?分科取士(3)为什么使用这种方式?材料:后来察举制度逐渐因“累世经学”“权门相托”“故旧报恩”之故而为两汉豪强宗族所把持……以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科举制

定义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课堂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先秦世官制隋至清末科举制战国军功授爵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血缘军功品行才能家世才学演变趋势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演变为才能学识。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学院、推荐、地方评论演变为考试。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官基础:

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选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2分钟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经济力量增强阶级关系上,隋唐时士庶力量对比变化,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士族虽已衰落,但其是地方豪门,称霸世一方,影响中央集权。2分钟发展过程隋:创立唐:完善北宋:加强明:八股取试1905:废除4、发展概况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创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开创殿试、武举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宋

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减少考试科目,增加录取名额,皇帝掌握录取权(糊名法、誊录法、锁院)僵化明清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八股文废除1905年1898废八股,1905废科举,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分离科举制的特点①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②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制度。③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出身,皆可参加。④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科举制】3.科举制的意义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大权的情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②给中下层读书人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①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3分钟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摭言》③以才学为依据,保证了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党朋之私。……前此科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中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⑤限制徇私舞弊行为,加强中央集权消极?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明)顾炎武:《日知录》4、废除:1905年

积极作用:(1)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2)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3)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4)加强了中央集权(5)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6)有利于社会公平。消极作用:(1)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使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学风脱离实际(2)明清八股取士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不利于知识创新。

(3)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发展趋势29

(2021年江苏卷)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BD

(2019江苏卷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30

(2019海南卷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2018年全国3卷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C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B

(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2021辽宁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AD秦朝: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度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秦代右丞相印中书省印中央官制演变过程:中枢政务机构(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中枢政务机构

西汉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二千石郡守、王国相,大大影响皇帝的集权。—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秦汉——三公九卿制度1分钟中枢政务机构外朝官是在宫廷外办公的官员。中朝官是指在宫内办公的官员和皇帝身边的属员。尚书本来是皇宫内收发和记录奏章的技术性工作,起在行政机关和皇帝见传达信息的作用。后来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有意扩大尚书的机构,尚书获得了拆阅和事先批阅奏折的权力,又获得了批阅奏章下发的权力,逐渐侵蚀外朝官的权力。丞相汉武帝——中朝官中枢政务机构时期中枢机构设置权力配置西汉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后中朝和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东汉三公和尚书台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魏晋南北朝三公九卿皇帝东汉皇帝尚书台三公【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曹魏】【西晋】西汉秦朝皇帝三公九卿【决策】【执行】中朝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三省共同辅助决策省指____________三省长官同为__________加强皇权的做法中央官署宰相2三省的权力运作过程【贰】三省六部制魏晋三省制初成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完善1、形成过程2、三省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诏令分工明确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钱穆《国史新论》(2013·江苏高考)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上述材料是否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民主的特点?为什么?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3三省的关系如何?4三省与皇帝的关系如何?5三省制存在什么弊端?6三省制的弊端如何解决?权力分立,权力减少,相互配合,互相制约,权归皇帝作用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论从史出:⑸根据材料六,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建立中书门下制,岂不是又回到秦汉时的“领袖制”吗?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史料七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贞观末,始加平章事方为宰相。——《通典》卷二一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新唐书》卷四七论从史出:⑹在“政事堂”及之后的“中书门下”制度下,为什么不会出现秦汉时期宰相“领袖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皇帝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影响特点特点: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职权分明,提高行政效率1分钟二、三省六部制5.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后效率低下的弊端。

(2021年天津卷)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A.强调顺承前制 B.反对改制创新 C.意在削弱藩镇 D.丧失决策大权

(2020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50AAC当堂巩固1.(2020.1·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

“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

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解析】材料“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参与决策,都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项;材料不能推断参与决策的官员是贵族身份,无法体现出贵族化趋势,排除B项;政事堂是唐朝中央中枢机构,并非“外朝”,排除C项;材料介绍政事堂官员的组成,没有涉及决策过程的透明开放,排除D项。【典例1】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

结果把这事闹黄了。魏征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

居然

这说明(

)

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符合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程序 A.

B.

C.唐朝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D.审核诏令大权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符合材料主旨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不符合唐太宗和魏征的史实开始动摇体现制约性,并不能说明“动摇”门下省有草拟、中书省草拟诏令A赋税制度演变1春秋时期——初税亩——编户齐民2秦汉时期——租调制3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4隋唐时期13分钟春秋末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田赋算赋。按户征收田租(土地税,交粮食)、算赋(人头税,交铜钱),征收对象是政府控制的编户齐民。魏晋:租调制。按户征收田租(粮食)和调(人头税,纳绢帛)。北魏:均田制下的租调制。征税对象主要是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隋唐之前的赋税制度演变三、赋税制度秦汉: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租”和“赋”背景: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增多,社会动荡不安;

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均田制历史沿革: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被废除。内容:按照户口登记的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政府向农民分配一定数额露田,农民年满66岁或身死后须归还官府。露田只能种植谷物和桑麻,不许栽种树木,并不许买卖。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魏晋时期的赋役制度——租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①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A、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B、纳帛或布为调。②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影响:三、赋税制度的创新租庸调制度(1)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财政收入,巩固封建统治(3)指导思想:轻徭薄赋(4)内容:①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②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③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5)发展①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减轻农民负担。②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租庸调制的特点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②以实物税为主或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③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④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6)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7)作用:①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②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

③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④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2263、唐德宗:两税法土地兼并,均田制崩溃户口不实贫富差距大官吏盘剥严重(1)背景:财政收入紧张6、两税法(1)原因:①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②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控制的土地大量减少,均田制难以维系,租庸调制弊端日显,难以延续③政府开支加大,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需解决财政困难④地方节度使势大,控制税收,征税体系混乱(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目的: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4)内容:①课税标准:每户按人丁和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②征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交税。③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5)特点:①新的背景:土地买卖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新的标准: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③新的对象:对贵族、官僚、商人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6)影响①积极

:A.统一了税制,简化并确定了征税名目,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按照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E.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②局限性: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B、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C、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条件,即“尽管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租税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不充分具备。”三、赋税制度4.比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实行时间唐朝前期唐朝后期(780年开始)前提条件均田制的实行均田制遭到破坏,财政困难目的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征收对象人口土地与财产内容租:谷物;调:绢和布;庸:纳绢或布代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意义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赋役负担相对减轻,开垦了许多荒地。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统一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延伸思考:魏晋至隋唐时期赋税制度变化的特点(趋势)?魏晋时期:租调制唐初: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②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③征税内容变化,实物地租→货币地租④税种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⑤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以庸代役征税标准以人丁转为资产征税标准人身控制税收种类(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③税收种类简化(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赋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