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13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共9套)(共135题)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试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标准答案: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诸大国都根据变化了的世界局势,重新瓜分世界,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在历史背景、性质、结局诸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种国际关系体系也就必然有较大的差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相比有如下不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列强明目张胆分赃的产物;雅尔塔体系虽然也具有划分势力范围的凶素,但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它对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的策源地和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相比于前者,其进步的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2)两种体系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国际格局的基础上。一战结束后,并未改变几百年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英法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但到雅尔塔体制形成之时,美国已超越欧洲诸强居于西方之首,社会主义苏联已经崛起并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这决定了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国的决定性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在国际格局中,英法的领导权已被美国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已经结束,并过渡到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时代。(3)两次大战后分别建立了两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两者相比,联合国的积极意义更为明显。因为,联合国的成立是雅尔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苏联和美英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原则,已纳入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战后处置战败国的非军事化、非纳粹化原则以及和平、民主和支持民族独立等原则,也成为联合国所坚持的规则。(4)雅尔塔体系承认了苏联的大国地位,从而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加入到国际社会,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当然,在承认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苏美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在基本上承认双方实际军事控制线的范围内而达成的协议,是一种依靠大国妥协而形成的具有强权色彩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没有从根本改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奉行的强权政治的模式,两者是有类似之处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联合国的成立过程、宗旨及组成机构。标准答案: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1943年10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结束时,中、苏、美、英四国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1944年8~9月,苏、美、英举行了第一阶段会议,10月7日,美、英、中举行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基本勾画出了联合国的蓝图。会议决定,凡在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的国家或1945年3月1日前向法西斯宣战的国家均为创始会员国。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市歌剧院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有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通过《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的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的权利基本自由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等。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6个:(1)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是主要的审议机构,重要议案需2/3多数通过。(2)联合国安理会。这是一个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机构,在联合国内处于首要的政治地位。由享有否决权的5个常任理事国和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大会权力下,负责协调经济和社会活动,就发展、世界贸易、工业化、自然资源、人权妇女地位等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建议和开展活动。(4)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对11处托管领土的行政管理,促进它们向自治或独立的方向发展。(5)国际法院。设立于海牙,由15名“独立法官”组成,不代表任何国家,依据《国际法院规约》而工作。(6)秘书处。其任务是为联合国其他机构服务,并执行它们的计划和政策。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脑,由安理会推荐,大会委派,任期5年,可以连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述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内容、性质及意义。标准答案:背景: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原料生产因世界市场萎缩大量减产,国家财政极其困难,失业剧增,农产品价格大跌,社会矛盾尖锐。②在墨西哥革命爆发后的最初十几年中,由于地方考迪罗势力的重新崛起,墨西哥曾再度陷入军阀混战的政治危机之中,摆在墨西哥革命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摧毁考迪罗主义政治传统,实现政治现代化,为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③封建庄园经济存在,大量农民由于债务失去土地,大量的资源被国外企业控制。④卡德纳斯提出“六年计划”的竞选纲领,得到广泛拥护。1934年7月,在他当选为总统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内容:①土地改革:政府没收本国和外国人拥有的大地产,分配给农民,废除债役制,试行农场合作制。②国有化运动:将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和石油公司收归国有。③鼓励工会的发展,修订全国劳工法,把分散的劳工组织合并成墨西哥劳工联合会。④教育改革:全国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和普及教育,并专设印第安人事务司,加强印第安人教育事业的发展。⑤巩固民主政体,打击军事寡头势力:改组国民革命党,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族政治体制。(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4)意义: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自1910年以来最为激进的一次社会改革,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大地产制,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并使民族资本取代外国资本掌握了全国最主要的经济命脉,墓本上完成了1910~1917年革命以来由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为墨西哥比较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性质和意义。标准答案: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1)北美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独立前,英国虽对北美经济、贸易多加限制,但是北美的资本主义经济仍取得了巨大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发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新英格兰及中部殖民地的工业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新英格兰为代表的海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各殖民地的经济交流也日益增多,统一的市场正在形成。(2)北美殖民地有浓厚的民主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政治上,多数殖民地拥有比较民主的议会;经济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民主,贫富差距也不像欧洲那样悬殊;北美不存在传统的封建特权,没有严密的等级制度;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浓厚的民主因素,使北美人民无法容忍1764年后英国对他们权利和自由的侵犯。(3)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自觉意识日益增长。英语成为北美殖民地的共同语言;并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如相信进步、憧憬未来的乐观态度,不安于现状、勇于进取和创新的个人奋斗精神等。(4)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北美殖民地独立提供了思想基础。独立前,英、法的先进思想都在殖民地得到了广泛传播,如英国革命中平等派的民主思想,18世纪英国激进的辉格主义者的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等。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北美殖民地也出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等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北美独立战争具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北美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这是最为明显和直接的性质;另一方面,独立战争是北美资产阶级肃清发展障碍的途径,战争期间也充满了争取社会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又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1)独立战争使美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推翻了英国在美国的殖民统治,摆脱了对英国的隶属关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美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2)独立战争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使美国成为美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为其他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给予他们以直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4)美国的独立极大冲击了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在美洲建立的殖民体系第一次受到致命的打击,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为19世纪初出现的美洲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础。(5)北美独立战争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部任务,部分地区还存在租佃制和大土地所有制;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南方奴隶制仍然存在;政治上也未能实现普选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比较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异同。标准答案:英国、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三者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相同点:(1)从革命爆发原因上看,三者具有共同点,即本国的现实环境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英、法是主要是封建王朝的顽固统治,在美国则是宗主国英国的掠夺和限制。(2)从革命的过程来看,都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方式,并且过程曲折反复。在斗争的方式上,英国建立了新军,同国王军队进行斗争;法国依靠武力粉碎了王党分子和外国干涉军的进攻;美国依靠大陆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革命的过程上,都经历了曲折反复,尤以英、法最为典型,分别出现过斯图亚特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复辟。(3)从革命的结果来看,三者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不同点:(1)从革命爆发原因上看,英、法主要是本国封建势力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美国作为殖民地,其阻碍因素来自英国,因此其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英国。(2)从革命的过程来看,法国革命遭到了国际封建势力的进攻,它们组成反法联盟,企图颠覆法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革命后期,得到了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对平静,主要是本国资产阶级和王党的斗争。(3)从革命的结果来看,三者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但受本国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形式上的差别。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法国、美国建立的是共和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中古后期医学的伟大成就。标准答案:在科学革命中,医学与神学的搏斗也非常激烈。第一个杰出的人物是维萨留斯。他注意亲自解剖、观察人体结构而获得真正的知识,最终以观察和实验为依据,于1543年发表了解剖学专著《人体结构论》,总结了当时解剖学的成就,按系统分别论述了人体结构,为近代医学和解剖学奠定了基础,为血液循环的发现开辟了道路。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发现了血液在心肺之间的小循环,为全体血液循环的发现铺平了道路。之后英国生理学家哈维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于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一书,论证了血液在全身的循环运动,特别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这一发现使生理学发展为科学。哈维因此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伊凡四世及其初期的专制统治。标准答案:伊凡四世即位初期权力落到贵族手里,贵族会议限制了大公的部分权力。1547年伊凡加冕称沙皇,并利用人民起义之机推翻大贵族统治掌握大权。1549年开始推行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改革以强化皇权。1550年他颁布新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已取得的国家中央集权化的成果。军事改革是伊凡四世改革的中心环节,1556年的兵役法改革,使封建家兵转变为替沙皇服役的军队,这加强了他的军队力量,为后来的大规模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50年代中期改革主要是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改组,增设了一些分掌各部门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大贵族任首脑,小贵族处理日常事务。1555年,全国普设地方司法机关,从而削弱了地方官的权力,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中央政权,确立了俄罗斯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分裂的王公贵族势力受到打击。伊凡四世的内政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沙皇从此开始了对外扩张。在东方,它极力夺取金帐汗国的遗产,消灭四分五裂的鞑靼汗国,夺取伏尔加河中下游和黑海里海地区。16世纪后半期,俄国侵入西伯利亚,占领土地,掠夺毛皮,无恶不作。1588年消灭失必儿汗国,彻底征服了西西伯利亚,16世纪末17世纪初,沙俄在征服鄂毕河流域后,又侵入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17世纪中叶哥萨克开始侵入中国北方领土,强占中国土地。沙俄在东方得手的同时,又把扩张的矛头转向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558—1583年发动了立沃尼亚战争,战争初期莫斯科获得胜利。由于波罗的海地区与许多国家利害攸关,波罗的海周边的国家逐渐参与战争,立沃尼亚战争国际化,最后,俄国不但没有取得出海口,反而丢失了部分国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恺撒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标准答案: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奴隶主阶级统治基础,恺撒在内战和独裁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有:①改组元老院,安插亲信,并把元老院名额增至900人。②增加高级官职的数目,执法官由8人增至16人,市政官由4人增至6人,财务官由20人增至40人。③改善行省管理制度,提高行省各城市的自治权,改进行省的税收制度。④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山南高卢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得到罗马公民权,山北高卢和西西里的一些城市获得拉丁公民权。⑤在意大利和行省建立至少20个殖民地,安置老兵和贫民10万人。此外,恺撒还取消部分债务,安置游民就业;对罗马的币制和历法进行了改革。恺撒的独裁统治及其改革措施,引起了部分固守共和传统的元老贵族的极端不满,公元前44年,恺撒在元老院遇刺。(2)恺撒改革的意义。恺撒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罗马地区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体现了罗马地区和各行省、各地方城市奴隶主的利益。同苏拉独裁相比,形同实异。苏拉独裁是为了维护以元老院为代表的一小撮元老贵族的统治,恺撒独裁则是废除共和制。它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标准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召开的由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社会贤达四方面代表参加的协商国事的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会议就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施政纲领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等达成协议。政协会议期间,国共两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但会议协议很快被国民党破坏,未能实施。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能够召开,直接原因是这次大会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的协议,深层次原因则是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国际形势:(1)二战结束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扩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老的世界殖民体系日益瓦解,和平、民主、民族解放成为世界的主潮流。(2)资本主义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被打倒,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地向全球扩张,企图在世界建立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积极地支持中国在蒋介石主持下建立统一政权,极力推动政协会议召开。国内形势:(1)主要矛盾转变: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反对战争,并为此进行了积极努力。(2)蒋介石虽然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但因为国际、国内都反对内战,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所以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历史意义:历时22天的政协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虽然还不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制度,否定了国民党的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迫使国民党承认党派存在的合法性和各党派的平等地位,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所有这些,都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是人民民主势力的胜利。通过会议,共产党在政治上占了主动权,蒋介石国民政府如果违背协议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评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标准答案: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北宋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应怎样评价它?标准答案: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宋太祖即位不久,即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制定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的方针,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1)集军事权力于中央①建国之初,赵匡胤宴请握有重兵的武将,即“杯酒释兵权”,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大将的兵权,这样就把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权收回到了皇帝手中。②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去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和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而且把禁军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又称“三司”。“三衙”长官分称殿帅、步帅、马帅,合称“三帅”。三帅改由资历较浅易驾驭的将领担任,由皇帝任免,时常被调动。三帅负责禁军的管理和训练,只有领兵权,调兵权和发兵权由枢密院掌握,他们之间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负责。另外,还对禁军实行“更戍法”,即宋朝军制每隔几年将屯驻在京城的禁军轮番派到各地戍守,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长帅,帅无长师”,以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③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对全国进行军事部署。宋代将全国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部分,禁军是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厢军是诸州镇兵,乡兵是按户抽丁组成的,负责维护本地治安,蕃兵是边境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被选人禁军,所剩多系老弱,战斗力远逊于禁军。禁军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边境上只屯驻少量禁军,对辽、西夏的进攻采取被动的守势。这种“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政策,有效地防止了武将割据之弊。④确立募兵养兵制度。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因此,宋朝确定了募兵养兵制度,每年招募大量兵士,特别是每逢灾年招募饥民当兵更成为一项定制,其后的历代君主谨守不变。(2)集行政权力于中央①分割宰相(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力。北宋以前,宰相居于皇帝一人之下,“事无不统”。北宋时期进行了改革: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与宰相合称“宰执”,以此来分割宰相的行政官吏权;设置枢密院,以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以三司使(或称“计相”)分管盐铁、度支和户部,以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审刑院,评议裁决重大案件,以分割宰相的司法权。这样,宰相仅掌管有限的全国行政事务而已,中央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权全都直属于皇帝。②收回地方大权。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北宋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第一,取消了州郡(府、州、军、监)长官统领“支郡”的制度,规定州郡长官只负责本州事务,规定不许兼管他地。第二,由朝廷选派文臣担任州一级长官,称“权知军州事”、“知州”,知州之外另设“通判”,用以监督知州,使其互相牵制。州郡长官大都由中央指派文臣担任,并规定三年一任,以免久任权重。③实行官、职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为了削弱各级官僚的权力,防止官吏擅权,宋朝实行官、职,差遣的区分。官是一种虚衔,用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职又称贴职,是文官的荣誉头衔;差遣是朝廷根据需要和官员的才能,对官员进行调动和升降。所以,真正决定其实权的不是官阶,而是差遣。④发展了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宋朝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提高了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政,通过科举入仕得官的人数大大超过前代。为了防止官员通过科举考试结成政治集团,危害中央统治。宋政府明令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那里谢恩,不得称主考官为“恩师”、“师门”,也不能自称“门生”。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举人必须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3)集财权和司法权于中央北宋统—后,陆续在各路设四司。四司又称“漕宪帅仓”,其设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一切基础,使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高度强化。①转运使,管理财政兼监察地方管理,简称“漕臣”,负责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下少量令各州县应付日常开支外,悉数运送中央,上交三司使掌管的国库。②提点刑狱,管理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并规定凡死刑均须报刑部复审才能执行;有时,皇帝还派专使到各地巡视刑狱,处理案件。③安抚使,管理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设在边境地区,简称“帅臣”。④提举常平,熙宁初年设置,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解除藩镇割据分裂之祸,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但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弊端也产生了“冗兵”、“冗官”、“冗费”的现象,使北宋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之中。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端,虽然北宋政府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抵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尽观北宋政府尽力搜刮人民财物,仍难以应付庞大的财政开支。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走向反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拜占庭帝国的发展过程。标准答案:(1)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都城,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政治上也混乱不堪,提奥多西一世后,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其版图包括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亚洲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尼亚上游地区,以及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的庞大帝国。(2)527年,拜占庭的第一位强势的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查士丁尼对内加强统治,对外坚持“对东方和平,对西方战争”的征服方针,任命名将贝利撒留为元帅,向夙敌波斯帝国宣战。波斯军一败再败,但还是于531年阻挡了贝利撒留的前进步伐,两国终于532年签下停战协议。随后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北非的旺达尔人开战,贝利撒留出征非洲,外强中干的旺达尔人终于534年3月投降,旺达尔王国灭亡。被旺达尔人剥夺的古罗马元老的地产全部归还其后代,查士丁尼的非洲战役使拜占庭帝国控制了非洲广大的畜牧基地。查士丁尼很快又和波斯重开战端。并打击东哥特。原罗马帝国的版图大多并入拜占庭,连年的征战使拜占庭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查士丁尼大帝使拜占庭帝国进入了全面的法制时代,并且建成了无与伦比的装甲骑兵团,这是拜占庭在对外扩张战争中的主要支柱。(3)7世纪以后,拜占庭开始全面衰落。6—7世纪拜占庭几乎是在战争中或战争威胁中度过的。先是波斯军攻破德拉城,拜占庭赔款求和。接着是双方战战和和反复纠葛。6世纪末和7世纪初又面临反击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入侵的战争,这些游牧和半游牧的野蛮民族从陆路和海路曾多次进攻君士坦丁堡,直接威胁帝国的生存。中东的阿拉伯人乘机崛起,他们不断蚕食拜占庭帝国边境的土地,阿拉伯人以“圣战”为名开始了对波斯和拜占庭的战争,强大的骑兵部队横扫拜占庭庞大帝国的土地。到7世纪50年代,拜占庭永久失去了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尼亚和小亚细亚的大部分,纷纷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拜占庭繁华依旧,因为它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区域可以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拜占庭成为当时几乎是最为富饶的国家。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名贵珍宝使阿拉伯人觊觎不已。7世纪70年代,阿拉伯舰队几乎每年夏季都要出征君士坦丁堡,对拜占庭国家的统治构成最严重的威胁。8世纪是拜占庭封建制的大发展时期。经过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封建化的过程前进了一大步。(4)从9世纪20年代到11世纪中叶的200多年间,是拜占庭封建关系得到迅速发展、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时期。10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拜占庭在马其顿王朝的统治下,加强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帝国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拜占庭对阿拉伯人的战争处于有利地位。阿拉伯人对拜占庭的威胁大为缓和。随着封建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拜占庭自9世纪以来阶级矛盾有激化的趋势,国内矛盾不断。10世纪时,农民反抗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的斗争以各种形式不断发生。(5)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不仅结束了“东方帝国”的时代,而且丧失了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充其量只是一个希腊人的王国了。从1095年起,欧洲罗马教廷动员欧洲封建制国家发起了旨在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以救援拜占庭帝国的名义陆续来到地中海东岸,他们的到来不仅没有改变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命运,而且构成了新的威胁。前三次十字军东征虽没大进展,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阿拉伯人的势力。第四次东征给拜占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拜占庭受到了重创。1204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历时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记却是他的教会,正是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夫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什么是维也纳体系?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标准答案: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这是一次全欧会议,操纵会议的是四个战胜国——俄、英、普、奥。在1815年6月各代表国签署了“最后总决议”,主要内容为:(1)恢复欧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冈扎王朝以及德意志、意大利各邦的王朝都宣布复辟。(2)为了几个大国的利益,任意处置欧洲及海外领土。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为沙俄所得,波兹南和格但斯克留给普鲁士,加里西亚仍归奥地利。波兰剩下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由俄、奥、普三国共同“保护”。英国取得马耳他岛、原法属多巴哥、毛里求斯等地,并且从荷兰人手中夺得南非开普殖民地和锡兰,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确立了它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3)建立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由德意志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奥地利代表主持邦联会议。各邦享有独立的主权,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的局面。(4)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东北边境的17个城堡和要塞由反法联军占领3至5年,占领军的费用由法国负担。法国必须赔款7亿法郎,并且交出军舰。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作为法、奥、德、意诸国的缓冲地带。(5)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局面,并把它的大部分土地置于奥地利的主宰之下。奥地利取得了伦巴底和威尼斯。以突斯坎纳大公国为奥地利斐迪南大公的世袭领地,以莫登纳公国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得埃斯特大公的世袭领地,以帕尔玛公国为前法兰西帝国皇后玛丽·路易丝的终身领地。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有关条约、宣言和文件构成了维也纳体系。它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为指导思想,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多极的政治均势,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封建列强间的和平与协调。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置各国人民的愿望于不顾,恢复了被革命推翻了的封建君主的统治,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民族,又置于战胜诸国的民族压迫之下。1848年,法、意、奥、普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给欧洲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意义。标准答案: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终于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但是它的建立有一段曲折、复杂的历程。(1)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本百万大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由于倡议集体安全政策受到英法破坏,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后来反而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英、法、苏未能及时建立欧洲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希特勒避免了一开始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2)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认定德国是最危险的对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在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规定允许出售军火,但要“现款自运”,实际是为海军和海运力量远远超过德国的英法购买军火开了绿灯。希特勒在西线得手后,美国鉴于唇亡齿寒,又进一步支持英国。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70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接着,美英两国军方秘密制定首先打败德国,然后解决日本的“先欧后亚”联合作战方针。以后,美国海军又为援英物资的输送对大西洋西部航线实行全面护航。这样,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站在一起,介入了大西洋之战。(3)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7月12日,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苏联也发表声明支持。9月29日—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表明已参战的苏联和尚未参战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逐渐联合。(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中国人民在此之前,坚持抗战4年半,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有的国际承认。《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余22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5)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赫鲁晓夫改革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标准答案: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对苏联的内政外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经济方面:在坚持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同时,着手对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具体措施是:(1)精减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企业。(2)扩大加盟共和国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并对信贷、银行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3)改革农、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同时,勾销集体农庄和庄员在谷物交售和支付机器拖拉机站实物报酬方面对国家的积欠。(4)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农业企业制订计划的自主权。政治方面:(1)在报刊上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并批判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2)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如“医生间谍案件”和“列宁格勒事件”等。(3)改组内务部,并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把保安工作置于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之下。同时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负责调查斯大林滥用职权问题。对外关系方面: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1955年5月,赫鲁晓夫率团对南斯拉夫进行正式访问,主动承认苏联在两国关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恢复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7月,他参加了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开始了战后大国首脑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对话。9月,苏联和联邦德国建交,年底他又出访印度、缅甸和阿富汗等国。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比较早的改革,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但他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改革的失败。它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总之,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改变了苏联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但并没有改变体制本身的缺陷,这说明了他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浅论共产国际的功与过。标准答案: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是在列宁领导下于1919年3月在莫斯科创建的,旨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各国无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以对抗帝国主义,1943年为了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而结束。共产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共召开了7次代表大会,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1)共产国际的建立,宣告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统治的破产,世界无产阶级有了团结的核心和革命的战斗司令部。共产国际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新的革命原则和任务,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共产国际的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际共运当时的发展水平,保证了共产国际的世界共产党的性质和自身的巩固,协调了各国无产阶级的统一行动;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帮助各国先进工人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协助他们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加速了各国共产党的成长。第三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领导过6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共产国际在工作中也有许多失误。它对革命形势的过于乐观的估计,没有考虑到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能力,严重脱离了实际,导致了共产国际指导思想的“左”倾和行动中的盲目冒进,使共产国际出现了不少失误;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存在着很多弊端,它要求各国党执行统一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一些党脱离了本国的实际,各国党独立自主的权利被削弱,压抑了国际内部民主讨论、平等协商的气氛,妨碍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多样化发展;苏联以老大党自居,共产国际成了为其利益服务的工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述十月革命的特点、道路和意义。标准答案:特点:①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②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③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④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2)道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3)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②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③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④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比较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异同。标准答案:(1)相同点:①背景:北美和拉美独立战争都是在经济发展、民族和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②目的:都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美国在于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拉美在于摆脱西、葡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③性质: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2)不同点:①背景: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自由。18世纪中叶,形成了新兴的美利坚民族,在英国和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北美殖民地还产生了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政治、思想发展较为成熟。但是,拉美独立运动则不同。西、葡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使拉丁美洲政治、经济、思想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②过程:美国独立战争局限于北美13州,而拉美独立革命席卷了整个拉美;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了领导作用;而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革命,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③后果及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革命构成了重大影响,美国赢得彻底独立,而且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取得了一些民主成果,独立与内部民主改造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彻底;而拉美国家独立很不彻底,尤其是内部民主改造基本没有进行。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独立后保留了大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拉美的经济发展,使拉美又成为美英等国经济渗透的对象,面临着殖民主义的新威胁,争取经济独立和民主革命成为拉美的新任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述评雅尔塔体系。标准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①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德国法西斯被打垮,英法被严重削弱,西欧等国唯美国马首是瞻。②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力量膨胀。军事上,美国垄断了原子弹,成为头号军事强国;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③苏联空前强大。经过二战,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概念:二战后,世界大国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3)实质: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了两分天下的划分。(4)内容:①制定了彻底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的战略。②重新划定了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③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④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5)评价:①积极方面:雅尔塔体系对战胜法西斯起了决定作用;维护并扩大集体安全原则,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确立了法西斯国家非军事化;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②消极方面: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大国强权政治、大国主宰世界,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危及世界和平;侵犯中小国家领土、主权合法化,苏军和美军分别长期进驻东欧和西欧各国;不尊重国家间的平等互利原则。(6)总结: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在于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三个中心斗争情况。标准答案:从地理范围上讲,拉美独立战争有三个中心: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地区的独立战争;以墨西哥为中心的北关和中美洲地区的独立战争。(1)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地区,在整个拉美独立战争中是武装斗争开始得最早、斗争最激烈的区域。1811年,拉美独立运动的先驱米兰达宣布建立委内瑞拉联邦共和国——历史上称作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组成了以米兰达为首的新政府,颁布了宪法。但是由于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加之1812年强烈地震以及一些反动分子的破坏,结果在西班牙军队的进攻下米兰达被捕,第一共和国失败了(1812年)。1814年,米兰达的战友西蒙.利瓦尔建立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玻利瓦尔被授予“解放者”的称号。但是,玻利瓦尔仍然没有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来巩固政权,1814年7月,西班牙军队打败了革命军,进入加拉加斯,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又遭失败,玻利瓦尔被迫再度流亡国外。1816年底,在海地共和国的支持下,玻利瓦尔与当地游击队相配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818年,宣布成立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1818年12月,玻利瓦尔宣告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为总统。1822年又解放了基多,宣布厄瓜多尔独立,并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又分裂成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三国。(2)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北部地区的独立运动开始于1810年阿根廷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五月革命”,著名的领袖是何塞.圣马丁。1817年初,圣马丁组织军队翻越安第斯山脉,出其不意地攻击西班牙守军。1818年,圣马丁打败智利的西班牙守军,宣布智利独立。1820年9月圣马丁在秘鲁登陆,第二年7月攻入利马,宣告秘鲁独立,圣马丁成了秘鲁的护国公。1822年7月26日,为了彻底打败秘鲁的西班牙殖民军余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举行秘密会晤,商议协同作战计划。会晤后圣马丁辞去秘鲁护国公一职返回智利,玻利瓦尔单独承担了打败秘鲁西班牙军队的重任。1824年,秘鲁也在玻利瓦尔的军队的支援下宣告成立共和国。1826年1月23日,拉丁美洲最后一支西班牙殖民军在秘鲁宣布投降,至此,西班牙在南美大陆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3)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独立战争的重点是墨西哥。1810年“多洛雷斯的呼声”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起义之初,伊达尔哥率军取得了许多胜利,建立了政权,伊达尔哥颁布法令,宣布解放奴隶,禁止奴隶贸易,归还非法侵占的印第安人的土地。但是,伊达尔哥坐失了攻占墨西哥城的良机,接着又在决战中遭到严重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伊达尔哥被叛徒出卖,被俘后就义。伊达尔哥死后,他的部将何塞.莫雷洛斯继续领导起义军战斗,在莫雷洛斯的领导下,起义军解放了墨西哥南部的大片地区。1813年9月,起义者在奇尔潘辛戈通过了莫雷洛斯起草的《民族意识》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墨西哥的独立,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差别,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平等。这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最激进的社会革命纲领。1814年,起义者又通过了共和国宪法。西班牙殖民军利用起义军内部的矛盾加紧进行镇压。到1815年,起义军又遭到失败,莫雷洛斯被捕牺牲,墨西哥独立战争暂遭挫折。1820年,西班牙革命爆发以后,墨西哥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墨西哥殖民当局、教会、军队以及一些以往的保守派土生白人都担心墨西哥会再次爆发独立战争。于是,他们自己也提出了脱离西班牙的统治,建立独立国家的口号,以便夺取独立运动的领导权。1821年伊都维德进军墨西哥城,正式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了墨西哥的独立,自行加冕为奥古斯丁一世,建立了墨西哥帝国。但是1824年,墨西哥人民又将伊都维德推下了皇帝的宝座,墨西哥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巴黎和会的主要议题。标准答案:巴黎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到了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1)会议程序问题。美国坚持要求先解决国际联盟问题,再言其他。而英、法却担心一旦建立了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美国就将支配对所有其他问题的解决,使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英、法认为国际联盟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巩固战胜国通过和约所获得的成果的工具。因此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土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面对英法的反对,美国只好退让,“十人会议”决定将国际联盟问题交由一个以威尔逊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去研究。(2)对德和约问题。这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但几乎在每一个决定作出之前,大国之间都有一番较量。在对德国的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和兼并萨尔矿区的计划,迫使法国妥协。在战争赔款方面,英、美又联合反对法国的巨额赔款方案,双方最终因无法确定具体赔款数额而把该问题交由一个由克利孟梭主持的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在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方面,法国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最后备方不得不作出让步,问题才算解决。在对待德国殖民地问题上,英、日主张直接兼并,美国则坚持以托管或“委任统治”的方式解决,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3)波兰问题。由于英美两国坚决反对法国要求把上西里西亚和但泽地区全部划归波兰的建议,法国建立“大波兰”的意图最终未能实现。(4)阜姆问题。意大利想得到阜姆的要求遭到英、美、法的一致反对,在和会上未能如愿。(5)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特点。标准答案: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之中,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规模小、技术落后、多集中于沿海的商埠等特点。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瓦解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存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创造了其产生的一些客观条件,包括市场和劳动力等等。而在封建地主阶层倡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第一批工矿企业,其中的一部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人们认识到创办企业的优越前景,这样一来,大批的商人、官绅投入到办企业的行列中来,他们自筹资金,投资于近代的以工业为主的工矿、交通等行业,开始形成了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榨,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上层地主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生存处境极为艰难,所以具有很强的革命性,要求推翻加在其身上的负担;但是同时,由于他们的势力很弱,不具备单独革命的实力,所以为求生存,又不得不向中外势力妥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分析八旗制度兴衰的原因。标准答案: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的过程中,陆续建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女真人出猎,按氏族而行。每十人为一单位,称为一牛录,其头目称牛录额真。满族称这种组织为牛录。努尔哈赤建立奴隶制国家之后,将这种原始狩猎组织改变为统辖三百人的基本行政单位和军事单位。改编之后,每三百人称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共设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旗,故称“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军政和一、兵民一体的组织。八旗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个固山额真,即八旗旗主,即是军事统帅,又是政治首领。八旗制度的建立,使女真人的军事、行政、管理更加有效。(1)八旗制度兴盛之因:八旗制度是在女真族氏族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一定的组织基础。适应了女真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八旗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旗制度是军政和一、兵民一体的组织,兼有行政、军事、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女真社会经济、政治基础相适应的。建立之初八旗兵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扩大军事力量的需要。皇太极称帝之后,对军事编制进行改革,除原有的满洲八旗之外,又添置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合为二十四旗,扩大了军事力量。江正黄、镶黄,正蓝三旗收归自己统辖,开创了清帝直接控制“上三旗”的制度。皇太极的改革,为清政府向关内发展,夺取全国的政权奠定了基础。八旗制度的转型适应了新的形势需要。后金政权迁入辽河流域后,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化过程加速。八旗制度由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逐渐演变成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以旧的形式承担了新的内容,起了质的变化。随着发展,八旗完全演变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皇太极直接控制了“上三旗”,削弱了与他实力相当的三大贝勒。清入关之后,经过顺治、康熙改革,到雍正时代,胤禛大杀满族亲贵,严禁八旗贵族与外吏勾结,削弱了旗主的权力。下令八旗人民必须尊奉皇帝为至高无上的君主,脱离与旗主的直接隶属关系。从此,八旗制度成为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旗兵驻防都市城镇之后,军事职能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八旗军作为国家的正规军队,成为清朝封建政权的军事支柱。(2)八旗制度衰败之因:清军入关建立政权之后,以八旗兵作为主要的军事力量。八旗兵驻防都市城镇之后,表面上仍是军政合一的组织,但军事职能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八旗人民被迫世代当兵,依靠粮饷为生,脱离了生产劳动,出现了八旗生计问题,造成了满旗不可挽回的衰落。清定都北京之后,驻守北京的八旗兵就占全部八旗兵总数的八分之一。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因兵有定数,饷有定额,多数旗人不能去当兵,成为闲散余丁,作为八旗兵的候补人员。清政府为了保证兵源,规定闲散余丁的安排也都要从属于八旗军队的需要。他们不能自谋生计。于是,数十万旗人因困守京城,他们不读书、不做工、不生产粮食、不经营商业,中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靠朝廷拨给的房地和口粮为生,完全过着寄生生活。八旗是清廷的根本,朝廷对八旗生计十分关切和重视,先后采取过赏赐银两、增加兵额、京旗移垦等具体办法进行解决,但是收效甚微,八旗生计问题越来越严重,爆发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甚至还有旗兵的集众反抗。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标准答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冗官、冗兵和冗费(“三冗”),以及由此而来的积贫、积弱(“两积”),是构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内容。又由于宋初制定“不立田制”和“不抑兼并”的政策,放任地主兼并土地。致使广大农民有一半被抢劫田产,沦为佃农。而地主占有的耕地已达全国耕地的70%以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危机。“澶渊之盟”、“宋夏和议”,既增加了宋朝人民负担,又使宋代国势愈加贫困、衰弱。为摆脱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朝野上下响起了变法革新的呼声。宋仁宗时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后,改革弊政的思潮受到了抑制。然而,社会危机并未因此而减缓,困境仍没有被摆脱。宋神宗即位后不久,于1068年开始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包括;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两次举行放款,听民户自愿请贷,第一等户每次所贷不得过十五贯,第五等户和客户不得过一贯半,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此法旨在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盘剥。②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按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法令颁布后,全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③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所交纳的钱,叫“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观户等,也都要交纳比“免役钱”数目减半的“助役钱”。这样,就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④市易法。由政府出资,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此法是利用国家权力,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的需求,政府也从中分取了商人的利润,增加了国库收入。但是,市易法的推行,打击了同贵族、官僚有密切联系的大商人的利益,因而引起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由此促成了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和变法派内部的分裂。⑤方田均税法。为保证国家财政收人,解决土地税负担不均的问题,需要清丈土地。清丈后,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质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这项法令使原来向政府纳税的自耕农,多少减轻了一些负担,但是对于大量隐瞒土地的豪强地主却很不利,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因此,丈量工作进展得很慢,仅在一部分地区进行过,不久便停顿了。(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包括:①置将法。针对更戍法造成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当时称为“置将”。此法的推行,改善了军队的素质,增强了战斗力,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②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作保丁,选取地主阶级中有“材勇”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规定在农闲时集合保丁,练习武艺;每一大保须于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以防止农民进行反抗活动。实行保甲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同时也是募兵制向征兵制过渡的一种尝试。③保马法。宋朝由牧监养马,侵占大量农田,每年耗费甚大。为改变这一局面,王安石于1072年颁行了保马法。规定在开封府及京东、河北等五路实行民户按资产代官府养军马,官府每马给钱十贯。保马法的实行,减少了官府养马的费用,也获得了更多的战马,从而加强了防御西夏的力量。(3)教育方面的改革(育才),主要包括:①改革科举制。保留进士科,罢诗赋明经诸科,增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帖经、墨义,改考诸经大义,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或称“大经”),《论语》、《孟子》为兼经。明法科考律令、刑统大义、断案法。②整顿学校。首先是改组太学,将太学分为三等,即上、内、外三舍。上舍优秀生可举荐于中书省,直接授官。其次是陆续在京师设武学、律学、医学等分科学校。③编纂和颁行《三经新义》。由于保守派利用经义批判改革,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为了剥夺保守派对儒家学说的垄断权,重新注释了《诗》、《书》、《周礼》,通称《三经新义》。《三经新义》是王安石变法理论的代表作,也是变法的理论根据。它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参照各家学说,提出了许多新意解,形成了“荆公新学”。《三经新义》颁行后,太学和州县学校用它作教材,科举用它作标准,在50多年间,《三经新义》几乎支配了整个教育文化部门,不仅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培养了大批具有改革思想的人才。1085年,哲宗即位,改元“元枯”。此时期,由反对变法的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她召司马光等保守派入朝执政,罢黜了变法官员,几乎废除了全部新法,史称“元枯更化”。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改元“绍圣”。他重新起用变法派章悼、曾布等人为宰相。但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更加激烈,章、曾等人更多地关注于对反变法派的打击报复上,他们把元丰年间得势的臣僚全部免官,贬出朝廷,史称“哲宗绍述”。新法只成为他们进行派系倾轧、扩大自己权势的一种工具。至此,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完全失败了。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在严重危机下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实施新法,基本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预期目标。朝廷收入有所增加,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同时,国力有所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提高。但新法触动了一部分大官僚、大贵族的既得利益,他们强烈地反对变法;而变法派由于任用非人,导致内部分裂,削弱了自身的力量;再加上变法的一些弊病未能被及时纠正,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另外,王安石的个人因素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谈谈对孔子的认识。标准答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孔子很重视“礼”,以周礼为理想之制度,但同时也主张对礼制作适当的改良。他看到了夏商周三代的礼在继承中需要有所损益,在一些非根本性的改变上,采取“从众”的态度。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忍的手段统治人民。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为礼制的基础,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基础。他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他力求将外在的强制的礼的规范建立在人们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这样就使礼制获得了新的意义。孔子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学。仁的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孔子认为,仁的根本要求是“克己复礼”,即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定,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在当时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国家的政治结构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即为父子、兄弟的关系。孝悌正是使之和谐而不受破坏的道德要求。人做到了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克己复礼”和孝悌,都反映了孔子当时想恢复西周礼制秩序的要求。孔子还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思想和推己及人的原则是孔子伟大的贡献,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个思想的提出,给礼注入了新的精神。孔子把仁和礼结合起来,运用到社会实际中。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仁礼结合,礼具有了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便被建立在人们自觉的基础上,提高了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二者相得益彰。在天道观方面,孔子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孔子也非常重视教育。他开创了第一所私学,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由官学向私学的一个重大转折。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他还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现在据古代文献有姓名可考的70余人,其中不少都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传播孔子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学派——儒家学派,一时成为显学。孔子还是一个整理古籍的专家,他编《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后来这些书被奉为儒家经典。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标准答案: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1)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越来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由于蒸汽动力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少,工厂一般都建在交通便利或是离交易市场、原料产地近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逐渐兴起了许多工业城市,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另一方面,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又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希望巩固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资产阶级积极展开了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试述明治维新过程中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标准答案: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在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新政府又着手确定土地所有权。1868年12月,新政府宣布:“各村之地面均应作为农民占有之土地。”1872年2月,又明令解除幕府所颁布的永世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同年7月,进一步通告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这意味着不仅在幕末出现的新地主取得了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且多少年来一直受领主直接剥削的广大自耕农及富农也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接着在1873年7月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不因年景的丰歉而有所增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农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甚至与幕府时代的封建年贡不相上下。此外,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将旧税法水田交纳实物,旱田交纳货币或实物的规定改为一律用货币交纳。上述一系列土地改革措施,使日本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幕藩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自耕农和新地主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者。但是,已经丧失了份地的农民却未因实行改革而重新获得土地。据估计,1872年在全部耕地中,自耕地约占71%,佃耕地约占29%。由于部分地主雇工自营耕作,因此属于地主所有的土地已经超过了全部耕地的1/3。在改革中,明治政府还使新地主出租土地,进行地租剥削合法化,并保证他们可以获取高额的地租。通过出租土地,在地租的形式下榨取佃农剩余产品这种剥削形式,决定了新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半封建的性质。但是,新地主可以像每个商品所有者处理自己的商品一样去处理土地。他们同佃农之间已不存在人身的依附隶属关系,而只是租佃土地的契约关系。原则上,订立和解除这种契约都是自由的。因此,新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已经不是纯粹封建性质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而是半封建的即具有一定资产阶级性质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至于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则属于近代的“自由小农土地所有制形式”。因此,改革在日本大体上确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土地所有制。明治政府实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