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时44 城镇化_第1页
第二章 课时44 城镇化_第2页
第二章 课时44 城镇化_第3页
第二章 课时44 城镇化_第4页
第二章 课时44 城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44城镇化1.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3)城镇化意义及表现意义表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思考三次产业对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②工业化是城镇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③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城镇化的主要动力。2.世界城镇化进程(1)时间进程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主要特点问题发展新趋势A:初期阶段低于30%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发展水平缓慢提高B:中期阶段30%~70%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快速发展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加速发展,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后期阶段超过70%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城区再现衰落迹象增速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低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城镇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1.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及再城镇化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镇,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镇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镇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镇化,随后出现逆城镇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镇化2.城镇化的利弊(1)有利影响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②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经济、文化、观念差异,提高生活水平;③集中配置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土地、水等)资源利用率;④趋利避害,改善居住环境。(2)不利影响①资源问题: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等;②污染问题: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③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植被破坏、城市热岛效应等;④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管理困难、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等。3.中国新型城镇化(1)核心:人的城镇化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②深化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的均等化。(2)产业:因地制宜①乡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等;②集镇和中小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制造业等;③中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第三产业等。(3)社会:文明①科学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②合理规划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便利度。(4)人地:协调①提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恢复自然生态,提高环境自净能力,缓解城市热岛、环境污染等问题;②完善城镇土地流转利用,提高土地的征收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的增值收益;③整合腾退乡村空置宅基地和撂荒地,合村并居、易地安置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2023·全国文综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6分)(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4分)(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6分)(4)说明库里蒂巴工业区布局的优点。(6分)[关键信息点拨]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说明通勤时间缩短、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发展低污染工业,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同时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布局在快速交通线附近,可减少至市中心的交通时间。[地理原理再现]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答案城镇化过程中会产生资源问题、污染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社会问题等。答案(1)减少交通拥堵和通勤时间,节约能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空气污染)。(2)投资少,工程量小(建设难度小),建设时间短;交通组织灵活,方便乘客换乘。(3)使人口分布、出行量与快速交通线在空间上重合,减少交通周转量和交通拥堵节点;提高快速交通线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为发展轴间的广大地区开辟各式绿地提供可能。(4)工业区布局在郊外,且发展低污染工业,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城市中心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布局在快速交通线附近,减少至市中心的交通时间。考向1通过“城镇化进程”考查“区域认知”(2023·四川省雅安模拟)读“1949~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是()A.初期—初期—中期—中期B.初期—中期—中期—后期C.初期—中期—后期—逆城市化D.初期—初期—中期—后期2.影响1992年至1997年间我国城镇化增速的主要原因是()A.户籍政策全面放开B.经济增长速度快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资源环境承载力激增答案1.A2.B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发展一般经历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于30%)、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30%~70%)、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高于70%)。读图可知,①②时期城镇化水平低于30%,③④时期城镇化水平介于30%~70%之间,故选A。第2题,1992~1997年我国户籍政策并未完全放开,A错误;1992~1997年,我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增速快,促进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B正确;1992~1997年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速关系不大,C错误;城镇化水平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但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出现激增,D错误,故选B。考向2通过“城镇化影响”考查“综合思维”(2024·吉林长春模拟)通勤是居民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位移,整个过程都会发生碳排放。通勤碳排放的空间结构特征,本质上是居民在各种约束下进行职住、通勤等空间行为决策的结果。读“济南市通勤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图”,完成3~4题。3.济南市西部和北部通勤碳排放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住房价格较低 B.人均收入较高C.距中心商业区远 D.工业用地较少4.济南市为了降低通勤碳排放,东部应()A.合并主要道路 B.提高土地利用率C.提高交通可达性 D.扩大湿地面积答案3.B4.C解析第3题,济南市西部和北部可能是人均生产总值较高的区域,人均收入较高,大部分居民在本区域上班,去往市中心上班的人较少,居民通勤碳排放出现低值,B正确;住房价格较低的地区人口流动性强,居民以流动人口为主,通勤需求较高,通勤碳排放应较高,A错误;距中心商业区远,如果要去中心商业区工作,通勤距离长,通勤碳排放应较高,C错误;工业用地较少,说明提供的工作机会有限,则当地居民要去其他地区工作,通勤距离长,通勤碳排放应较高,D错误。第4题,济南市东部人均生产总值较低的外围区域,居民需要跨区通勤至老城区或具有较多就业机会的外围区,远程通勤导致通勤碳排放较高。交通越通畅便利,碳排放越少,所以济南市东部可通过提高交通可达性来降低通勤碳排放,C正确。地理实践11海绵城市1.含义: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吸纳与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原理3.功能(1)“渗”:自然入渗,涵养地下水。(2)“滞”:错峰,延缓峰现时间,降低峰值流量。(3)“蓄”:为雨水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4)“净”:减小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5)“用”:充分利用水资源。(6)“排”:安全排放,确保安全。赣州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治水智慧。读图,完成1~2题。1.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①利用天然地势特点,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②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2.单向水窗的作用是()A.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冲开,排出过量雨水B.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C.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D.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冲开,防止河水倒灌答案1.C2.C解析第1题,由材料“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及图中信息可知,赣州古城排水系统利用天然地势特点,能够使城内雨水快速外排;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从而避免雨涝威胁,①②③正确。赣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靠人为的力量不可能从源头控制雨水,④错误,故选C。第2题,福寿沟的水窗可以借助水力自动开启、关闭。洪水期,河水水位上涨,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借河中水力关闭,防止河水倒灌,C正确、B错误。洪水消退后,河水水位下降,低于沟内水位时,排水道的水力冲开水窗,使水塘及城内蓄积雨水顺利排入河内,A、D错误。3.(2023·湖北武汉武昌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武汉市某中学环保社的社员们发现,每当暴雨过后,校园道路常会出现积水的现象。社员们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校园积水的原因,经讨论研究后提出了构建海绵校园的规划与设想,共谋学校的绿色发展。下面图1和图2分别为该中学校园道路积水实景图及海绵校园规划设计原理图。注:下凹式绿地主要由校园内的草坪改建而成,地势中低周高,截面一般为倒三角形、半圆形等。(1)请从下垫面的角度分析暴雨过后校园道路积水的原因。(4分)(2)推测该中学今后建设海绵校园时选取路面材料应具备的特点。(3分)(3)该校学生设计的海绵校园规划能否彻底解决校园积水问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校园路面硬化率高,雨水难以下渗;加之地势低平,地表大面积积水难以排泄,造成道路积水。(2)价格便宜;具备透水性;坚实耐用。(3)能够彻底解决:海绵校园规划设计的方面较多,有助于实行校园的全面改造;选择材料多样,如透水砖耐用、透水,能够彻底解决校园积水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当降水强度大于透水砖的渗透速率,或者超过收集雨水的容量上限时,可能出现地面积水;此外透水砖、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具有一定使用寿命,因此海绵校园并未彻底解决校园积水问题。课时精练(2024·江苏如皋模拟)重庆市北碚区北靠缙云山,嘉陵江环城而过,是重庆九区之一。2000年以来,北碚区迅速发展为重庆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图为“1972~2006年重庆市北碚区城区用地重心变化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1972~2006年北碚区城区用地重心点变化距离约()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2.影响北碚区城市扩张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人口 B.人口交通C.河流交通 D.河流地形3.2000年以来,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A.矿产资源开采 B.交通条件改善C.基础设施完善 D.产业发展加速答案1.C2.D3.D解析第1题,1972~2006年北碚区城区重心点变化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尺估算,大约为1500米。故选C。第2题,北碚区北部为山区,东部为河流,皆会阻挡城市扩张,从而使城市基本沿河流向西南扩张,D正确。根据图文信息无法获取人口分布信息,交通线仅有水运,且北部地区临近嘉陵江,水运条件更好,A、B、C错误。第3题,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D正确。(2023·辽宁名校联盟模拟)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作为城市核心功能在地域空间的集中体现。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创新活动的转移。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新兴工业的发展,使创新活动中心向郊区转移;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活动又向市区集聚,并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创新街区。下图为“创新街区构成要素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美国不同时期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活动与城镇化进程对应正确的是()A.20世纪60年代——初期阶段B.20世纪60年代——逆城市化阶段C.创新街区阶段——再城市化阶段D.创新街区阶段——逆城市化阶段5.结合创新街区的要素,阐述其对我国旧城改造的借鉴意义有()①积极引进高校等,加强创新的培育②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空间,便于创新的交流③加强企业的地域联系,分散布局④多提供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的机会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4.C5.B解析第4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兴工业的发展,使创新活动中心向郊区转移,美国此时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而非初期阶段和逆城市化阶段,A、B错误;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活动又向市区集聚,科技和人才向市区集中,美国进入了再城市化阶段,C正确,D错误。第5题,结合创新街区的要素,积极引进高校等,加强创新的培育;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空间,便于创新的交流;多提供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的机会,以上措施都值得我国旧城改造借鉴,应加强企业的集聚和联系,而不是分散布局,故选B。边境口岸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2008年之后逐渐形成“前岸中区后市”发展格局,“中区”不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下图示意凭祥市口岸与城市空间模式演变。据此完成6~8题。6.该地口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A.过境货物贸易的发展B.东南亚产业转移C.过境旅游人数的增加D.矿产资源丰富7.与“前岸”相比,“后市”()A.人口密度更大 B.产业部门更多C.对外交通更便捷 D.用地资源更少8.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产业是()A.物流产业 B.产品加工业C.会展旅游业 D.原木贸易业答案6.A7.B8.B解析第6题,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该地口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过境货物贸易的发展,A正确;越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产业主要转入区,B错误;口岸地区的城镇化与过境旅游人数增加无关,过境旅游只是经过该地区,不会成为当地的城镇人口,C错误;该地口岸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无关,D错误。故选A。第7题,由材料“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可知,凭祥市位于边境地区,长期以来,边民依托互市点,进行着简单的边贸活动,增加收入,“前岸”贸易活动比较活跃,人口集中,“后市”发展较慢,而且面积更大,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前岸”主要以边境贸易活动为主,“后市”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以及资源型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均有发展,产业部门更多,B正确;“前岸”对外交通更便捷,C错误;“后市”向内地发展,用地资源更多,“前岸”受边境限制,用地资源有限,D错误。故选B。第8题,由材料“‘中区’不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可知,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产业是产品加工业,B正确;物流产业在口岸地区(“前岸”)发展更有利,A错误;会展旅游业适合在城市发展,C错误;越南限制原木出口,因此不适宜发展原木贸易业,D错误。故选B。(2023·湖北华大新高考联盟模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全球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大幅度增加,城市用地面积的大幅度扩张以及人口大量涌入促进了超大城市的形成。下图示意纽约、东京、孟买、天津不同阶段城市用地面积扩张率与人口增长率比值。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城市用地面积扩张远快于人口增长的是()A.纽约B.东京C.天津D.孟买10.近些年孟买人口增长较快,但空间扩张速度却较缓慢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文化D.经济11.为缓解人口增长和空间扩张带来的城市问题,超大城市应该()A.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B.控制空间扩张,增加人口数量C.控制人口增长和扩张速度D.控制人口数量,加快空间扩张答案9.A10.B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