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爱莲说》_第1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爱莲说》_第2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爱莲说》_第3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爱莲说》_第4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爱莲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

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

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

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

就很多人了!

二、字词理解

(1)字词注释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u)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o):洗涤。

清涟(liW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2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挺直的样子。

植:竖立。

可:只能。

亵玩:靠近赏玩。

亵(xi。: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a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众:众多。

(2)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副词,少)

芳草鲜美(形容词,鲜艳)《桃花源记》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菊之爱(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2、香远益清(远、清:形容词作动词,译为“远播""显得清幽")

3、濯清涟而不妖(妖:名词作动词,美丽而不端庄)

(4)特殊句式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者......也"判断句)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之爱,即爱菊,对菊的爱广之"为宾语前置标志)

三、文章理解

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

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这使

文章更具思想特色。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

庸劣世态的憎恶。

四、实战演练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

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濯清涟/而不妖B.可爱者/甚蕃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同予者/何人

填空题

3.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o

②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O

③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晋陶渊明独爱菊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香远益清

⑤亭亭净擅

⑥宜乎众矣

文言文阅读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朝代)著名家。

(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值得)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C.陶后鲤有闻(新鲜)

D.亭亭净擅(竖立)

(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面不染。之而

②且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甚—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

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6.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

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

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菌茗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

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己。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群葩/当令时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B.菊之爱,陶后鲤有闻(少)

C.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上面)

D.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往,至IJ)

(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C.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D.及花之既谢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同是写莲花,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各不相同。【甲】文主要采用、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

君子的高尚品质;【乙】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

”的特点。

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芙蕖®自荷钱演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

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④至菌茗(handan)成花,娇姿欲

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

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有删节)

【注】①芙蕖:荷花。②荷钱:指初生的荷叶。③逸致:情趣。④迨:及,等到。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②陶后鲤有闻()③及花之既谢()④不至白露

为霜而能事不已()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

B.①陶后鲜有闻②一老河兵闻之

C.①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②高亘二黍许

D.①香远益清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段都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却不相同:甲文是因莲花的君

子之风,乙文则是为莲花的观赏价值。

B.甲文重在托物言志,对莲花本身的描写惜墨如金,把更多的笔墨花在莲花的品格上;乙文则重在多角度

着力写出莲花的功用。

C.甲文运用衬托、比喻的手法,凝练传神地描写了莲的形象;乙文则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具体描

绘了荷花由“出水之日”至“结实”的美景。

D.甲文由表及里、由形象到主旨,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的君子之德;乙文则主要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了荷

花“可目”的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该项中的“之”没有实在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

的。

【点评】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

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从中找规律

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2.【答案】C

【解析】【分析】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A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

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

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

间要停顿。A、B、D朗读节奏划分正确,C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正确应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二、填空题

3.【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析】【分析】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

(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

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掌握情况。

4.【答案】仅,只;沾染;洗涤;更(更加);竖立;当然

【解析】【分析】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

的注解为主。①“晋陶渊明独爱菊”独:仅,只。②“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③“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④“香远益清”益:更(更加)。⑤“亭亭净植”植:竖立。⑥“宜乎众矣”宜:当然。

【点评】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

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三、文言文阅读

5.【答案】

(1)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

(2)C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转折,“却”;从;十分,很

(4)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②对于菊花的

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5)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

态度。

【解析】【分析】选自《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朝代:北宋。

(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要注意识记《爱莲说》的作者、朝代等。

(2)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

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

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陶后鲜有闻”的“鲜”是“少,很少”的意思。

(3)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

的经典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表转折,可

翻译为“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中“自”翻译为“从”。“甚”翻译为“很”。

(4)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予”、“染”、“濯”、“妖”、“鲜”、“闻”的意思。

(5)此题既考查所使用的手法,也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文意可知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

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

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

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

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6.【答案】

(1)D

(2)C

(3)D

(4)我单单爱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5)托物言志(咏物抒情、托物寓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胸怀磊落,行为端正);说明;可目

(适于观赏)

【解析】【分析】

(1)正确的朗读停顿划分应为: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己。

(2)C此项“上”应为“向上”的意思。

(3)D项“之”无实在意义。其他三项均为“助词,的”。

(4)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予”“而”“濯”,

最后疏通句子。

(5)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回答此题,要弄明白同是写莲花,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各不相同。【甲】

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咏物抒情、托物寓意)、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胸

怀磊落,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乙】文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可

目(适于观赏)”的特点。

【乙】【附参考译文】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

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

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

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

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

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

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

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