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时地球的历史与圈层结构课程标准:1.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目标导航知识导图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地层和化石的特点,分析地球的演化特征及古地理环境,分析不同地质年代地球演化的特点。2.结合材料,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主要特征。3.结合地球内、外圈层示意图,熟练掌握各圈层的分布,并说出各圈层的特点。一、地球的历史1.地层和化石2.地质年代表3.地球的演化历程宙代纪主要生物进化矿产形成动物植物其他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人类出现被子植物高度繁盛人类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新近纪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古近纪中生代白垩纪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末期,物种大灭绝主要的成煤期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两栖类形成;晚期爬行动物出现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晚期,裸子植物开始出现末期,物种大灭绝重要的成煤期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早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奥陶纪寒武纪元古宙前寒武纪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重要的成矿期,形成铁、金、镍、铬等金属矿产太古宙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冥古宙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二、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类型传播特点用途方向速度介质纵波(P波)传播方向与震动方向一致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运用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其两侧物质的差异横波(S波)传播方向与震动方向垂直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图中A为横波,B为纵波。(2)两个界面:在上图中恰当的位置用虚线绘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并标注名称。答案(3)各圈层特征(4)岩石圈: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B水圈: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思维拓展1.古生物成为化石的形成条件(1)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2)生物死亡后必须尽快地被沉积物所掩埋,这样才能避免腐烂或被其他动物所吞食。(3)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必须经石化(如矿物质的充填或交代作用、植物的炭化作用等)才能形成化石。2.生物的演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海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具有不可逆性。生物的生长过程还深受当时地理环境的影响,凸显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特征。知识链接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一般而言,各个地质时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层,如同历史的“书页”一样,记录着岩层下老上新顺序排列的地球发展历史。沉积岩中的化石保存着沉积岩形成的年代和当时的地理环境信息,就好像是写在岩层里的“文字”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方法技巧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应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空间变化:从水生到陆生。(3)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4)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思维拓展1.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预警主要是利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在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传到地面做出预警,在破坏力更大的横波没到之前的数秒、甚至十几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2.地震波的应用(1)根据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与大型工程建设相关的近地表地层的复杂结构。(2)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人们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规律来确定被研究储层的岩性、物性及所含油气性,从而为油田开发提供决策支持。(3)工程探测。在工程实施当中,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不规范、工序不严格等诸多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振捣不密实、存有孔洞、出现蜂窝状等问题,从而给隧道、桥梁以及其他土木工程项目中的结构体带来质量隐患。因此常用地震波CT对土木工程进行探测。重点一地球的演化历史1.岩石(地层)及化石对古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1)岩石(地层)所指示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岩石(地层)古地理环境含煤(石油)地层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卵砾岩河流发育,河流落差较大石灰岩温暖的浅海环境页岩静水环境玄武岩有火山活动有色金属矿产岩浆活动频繁(2)化石所指示的古地理环境特征化石古地理环境三叶虫、鱼、贝壳等海洋生物化石海洋(水生)环境珊瑚化石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恐龙化石、裸子植物化石气候温暖、植被茂密鸟类或哺乳类动物化石陆生环境2.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形成岩层的时代地壳下沉。(2)若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上升。(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地壳曾经下沉,形成了该年代的岩层,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典例1]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2)如果在地层⑥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③地层形成于三叠纪C.④地层形成于二叠纪 D.⑤地层形成于寒武纪答案(1)C(2)B下图为葡萄牙某海岸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照片及相关地质年代资料。据此完成1~2题。1.有关图中地层形成过程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沉降—沉积作用—地面抬升—水平挤压B.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面抬升—水平挤压C.水平挤压—侵蚀作用—地面沉降—沉积作用D.地面抬升—沉积作用—地面沉降—侵蚀作用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图中不连续侵蚀面下半部岩层弯曲变形,说明先是地壳运动,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易被外力侵蚀;不连续侵蚀面上部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下半部地质构造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地势低,然后经历沉积作用形成厚厚的沉积物,所以图中地层形成过程描述正确的是水平挤压—侵蚀作用—地面沉降—沉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图中地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炭纪地层可能含有蕨类植物化石B.三叠纪断层带明显C.缺失的地层可能有花岗岩岩层D.甲处为背斜山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石炭纪的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沼泽、森林广布,而石炭纪的植被主要是蕨类植物,因此石炭纪地层可能含有蕨类植物化石,A正确;图中三叠纪岩层没有明显的断层构造,B错误;图中为沉积岩岩层,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错误;甲处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地势与周边地区相差不大,不是山地,D错误。故选A。重点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典例2](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据图可推断()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答案B(2024·浙江宁波调研)从当地时间2022年8月3日开始,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法格拉达尔火山持续喷发,熔岩从火山周围的地裂缝中流出,喷出的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着附近村庄居民的安全。如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3~5题。3.火山喷发对当地大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改变大气成分 B.改变大气垂直分层C.降低大气密度 D.增加大气层厚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此次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所以改变了大气成分,A正确;大气层的厚度和大气垂直分层不易改变,B、D错误;火山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灰可能增加大气密度,C错误。4.该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主要来自()A.甲层 B.乙层C.丙层 D.丁层答案B解析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也就是乙层,B正确;甲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A错误;丙层为下地幔,C错误;丁层为内核,D错误。5.乙层以上的地球部分为()A.地核 B.地幔C.地壳 D.岩石圈答案D解析根据上题分析,乙层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D正确,A、B、C错误。2022年10月19日12时35分,青海省西州茫崖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A解析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晃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C.Ⅱ圈层是地核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Ⅰ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的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因此空间分布是连续的,B错误;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C错误;Ⅳ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km,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3.岩石圈()A.就是指地壳 B.全球厚度均一C.包括软流层 D.由岩石组成答案D解析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全球地壳厚度不一,大洋部分较薄,陆地部分较厚,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干热岩位于()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km,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故可判断,干热岩位于地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4·深圳中学高三月考)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了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无独有偶,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图1为北极地区远古骆驼生活复原示意,图2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据此完成5~6题。5.根据材料推测()A.2.8亿年前的南极大陆纬度较低B.350万年前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全球变暖D.远古骆驼生活时期北极地区干旱少雨答案A解析据材料“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可知,当时南极大陆的纬度应该较低,气温和降水条件好,森林茂密,故A正确;“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远古骆驼化石”,说明当时北极气候较温暖,不会有大面积的大陆冰川,故B错;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的运动,当时南极大陆在低纬度地区,故C错;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骆驼旁边有树,说明气候较湿润,故D错。选A。6.甲时期()A.恐龙盛极一时 B.三叶虫灭绝C.气候寒冷干燥 D.形成喜马拉雅山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甲时期气温大幅度降低,远低于现代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大幅度增加,高于现代全球平均降水量,地球进入寒冷期,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还没有繁盛,故A错;三叶虫灭绝于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气候寒冷湿润,故B正确、C错;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的造山运动,故D错。选B。课时作业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①为岩石圈 B.③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 D.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①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③位于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为岩石圈;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2.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面四幅图中的()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地核,①②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③包含①的全部和②的部分,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2024·陕西安康检测)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洲的火山群岛,它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基本上和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后来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下图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区域莫霍面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据此完成3~4题。3.确定图示区域莫霍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A.海底地貌类型 B.深海钻探探测C.潜水实地观测 D.地震波速度变化答案D解析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深度约33千米,人类目前确定莫霍面的深度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故D正确。4.布兰斯菲尔德海峡()A.终年海浪滔天 B.风力较强劲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宽度不断变小答案B解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位于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并不是终年海浪滔天,故A错误;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且受狭管效应的影响,西风强劲,故B正确;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位于极圈之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故C错误;由材料可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是南设得兰群岛与南极半岛分离形成的,其宽度不会持续变小,故D错误。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①②③④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AFP培训课件2022教学课件
- 旅途中的一见钟情
- 计量单位书写规范
- 教育行业股东大会
- CAD基础知识课件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 纵隔肿瘤护理查房
- 中小学学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 宜宾市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中心宜宾临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一批项目制员工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房建资料员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B卷(含解析)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