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古复习:诗词鉴赏之形象感知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复习:诗词鉴赏之形象感知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复习:诗词鉴赏之形象感知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复习:诗词鉴赏之形象感知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复习:诗词鉴赏之形象感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研究

古诗词鉴赏06形象感知

形象感知,主要是指对诗歌中"人"的感知,包括诗人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1、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3、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例6-1]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题目】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例6-2].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目】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解答形象感知题,应先"建模",在头脑里储存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

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

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辛弃疾《破阵子》)......

然后,结合诗词内容,结合作者生平,结合其创作诗歌的背景与心境,进行具体分

析。

如[例6-1],从整首词对太守"狂"态的描写,尤其是从下阕引用冯唐的典故和画线句

的描写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位英雄形象,他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内心则壮怀激烈,

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北宋仁宗、神宗时期,国力不振,国势衰弱,时

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有为之士义愤难平,苏轼即是如此。他借出猎的豪兴,

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像冯唐一样的使臣,重

新信任、重用自己。

答案: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再如[例6口,尾联是一个细节描写,写诗人为国事、家事而愁,头发因为频繁的

抓挠而越来越少,以至于簪子都插不上去了。这里描写的是诗人忧愁焦虑、憔悴不堪的

形象。答案: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形象感知题,解答的关键,有时不在诗内,而在诗外。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些基本的

了解,譬如知道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而南宋诗歌多为表达

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同时,对一些重点诗人的生平、心迹也要有个大致的把握,如杜甫诗中多是忧国忧

民的形象,李煜后期词中多是愁苦、悲哀的形象。

@@@@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

感入手。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诗歌中……句写了……,表现

了……;……句写了……,表现了……。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

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

图圉图圉

[例6-1]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例6-2]描写的是诗人忧愁焦虑、憔悴不堪的形象。

⑥④④管

(2023•黑龙江大庆冲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题目】这首词中的“我"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气概豪壮,追求高远(或从理想、志向、胸怀、抱负等角度作答亦可)。②

才华横溢(或富有诗才)。③怀才不遇(或无人赏识)。④遭遇战乱离散而孤苦无依。

(答出任意三点即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早期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

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

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表达了她理想的追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

现出词人空有才华,却怀才不遇;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叙

写词人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

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螭④。嫁

(20-21九年级上•浙江绍兴•期中)

野步①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注】①野步,意即郊野散步。

1.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简要分析。

3.(23-24八年级上•山东滨州•期中)阅读《采莲曲》,完成下列各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②,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③池中看不见⑷,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

的衣料剪裁的。③乱入:杂入、混入。④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

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B.第二句写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

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C.第三句写伫立凝望者在刹那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

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D.第四句女主角直接出现在画面上,作为美丽大自然的化身外,还留下悠然不尽的

情味。

(2)结合全诗,谈谈采莲女的形象有哪些特点。

4.(23-24九年级下•江苏泰州•开学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潮棚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湿,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

尖,可编席、制扇。②溺楣(xTchi):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zhe):一种树。树皮

有长刺,皮可以染黄色,叶卵形,可以喂蚕,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1)本诗寓情于景,请分析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

(2)本诗寓情于事,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尾联中"山翁"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答案】1.第一首呈现了一个悠然漫步、赏玩春景的郊游者形象。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年老

体弱、倚杖叹息的老者形象。2.拟人手法。"烂醉"二字形象表示出蝴蝶沉醉花丛,留

恋不去的迷醉情态,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赵诗将认为秋风"管闲事",染红了

秋叶,染白了头发,吹走了时光,撩起种种愁绪,写出了诗人对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

【解析】L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第一首《野步》描写了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再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多么

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感受全诗,诗人华丽的意

象搭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和悠然沉醉的心态。所以第一首诗描写的是一个陶

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

第二首《野步》描写了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秋风最爱

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所以第二首诗描写的是一个

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情感主旨赏析。

通过周诗中“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和赵诗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

头”的内容可知,两首诗歌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意思是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

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诗人来到了一片野地,看到一对蝴蝶飞舞,它们忽高忽低,好像喝

醉了酒一样,在醇美的东风中,留恋于野草香花,安逸自然。本来蝴蝶舞姿骗蹬,应十分清

醒才是,可诗人偏偏认定它们的舞蹈是喝碎酒导致的,更显得诗人对春日野景陶醉无穷。"烂

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诗人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

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意思是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

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诗人笔下的秋风,仿佛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它萧萧地吹,不

停地吹,吹红了湛湛青枫,吹白了满头乌发,诗人对这秋风,不禁发出一句"管闲事"的牢骚

来。这里的秋风,实际上已经超出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

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岁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伤

之情。

【答案】3.(1)D

⑵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

看出活泼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D."闻歌始觉有人来"一句与第三句相照应,说明女子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路影,听到歌声才觉

察到有人前来。与选项中"直接出现在画面上"相悖。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本诗写少女"采莲",可以看出其勤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意思是采莲少女

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可以看出其美丽,"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意思是,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

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可以看出其活泼。

【答案】4.(1)首联写池塘里森森蒲草,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自在,

描绘了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烘托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喜爱与向往之情),奠

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

⑵在“西坡瓜豆熟”的时节山翁"笑"着"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