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一种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照系:在描述一种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原则的另一种物体。
1.参照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系与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
止。
2.同一运动,选用不一样参照系,运动状况也许不一样,比较几种物体的运动状况时必
须选择同一种物体作为参照系才故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以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照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球为参照系。
三、质点:用来替代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
2.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状况可替代整物体的运动状况,即平动时;
⑵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状况时;
⑶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途径或运动规律时;
(4)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可以忽视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达,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达,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
辨别:“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五、旅程:标量,表达运动物体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位移:矢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
置。
旅程不小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t=0.02so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试验
注意事项及试验环节:
1.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
2.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Ihn/h=-^―mis
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单位(加/$)转换:3.6
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时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与时间♦
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S/t.
2.平均速率:旅程S路与时间♦的比值,标量,"率=S路
平均速率一般不小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3.瞬时速度: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简称速度,矢量,它
方向为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度的大小,标量。
八、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日勺比值。
1,加速度定义式:"=(匕一%)〃=△"/加,速度变化量Ay=/—%,Av/所称为速
度的变化率,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ls\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
2.加速度口与速度”速度日勺变化量之间日勺关系;
3.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包括大小、方向)的直线运动;
4.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的条件: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增长,v增长快
Ja与』、V同向,加速,V增长I
aL4减小,V增长慢
“增长,丫减小快
1与v。、w反向,减速,n减小4
I"减小,v减小慢
注:加速度只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
向上倾斜: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t轴上方
(正方向)向下倾斜:正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向上倾斜: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t轴下方
(反方向)向下倾斜: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正负只表达方向不表达大小,如:速度3m/s与-5/m/s,后者比前者大。
九、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S-t)与速度-时间(v-t)图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时间(v-t)图像的分析和比较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匕=%+成(速度-时间关系);
1
S——at9
2.位移公式:2(位移-时间关系);
3.推论式:d一片=2aS(速度-位移关系);(找出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后运用公
式)
Svt+v0_
V=——二------=vt
4.平均速度连等式:’2"合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匕+%
V,=」-----
L7
5.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与初、末速度的关系式):2;
%]
6.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初、末速度的关系式):2V2;
比较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大小:22.(合用于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条件:①初速度为零(即%=°);②仅受重力作用(加速度。=8);
2.自由落体加速度g,大小:9.8m/s\粗略lOm/s?,方向竖直向下;
g值的变化:A.维度越高g越大;B.高度越高g越小;
3.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条件推到其规律公式:
V=8t
速度公式:'(速度-时间关系);
S=:g/
②位移公式:(位移-时间关系);
③推论式:v'=2gs
(速度-位移关系);(找出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后运用公
式)
v=-=^=v,
④平均速度连等式:t2匕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中纸带的处理
持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是恒定值:^S=aT~(匀变速直线运动鉴别式);
S+S
a=SM-SN2y=NN+1
推广:(M-N)T2,N2T(某点速度),用于分析纸带的运动。
1-求加速度:
奇数段:2T2(在此若为3段时,则去掉中间段);
J54-52)+(53-S,)
偶数段:2X2T?,(第i个“2”代表项数,第2个“2”代表间隔
差);
2.求瞬时速度:
匕=$2+S3
记数点“3”的速度为:2T,(点“3”为点“2”和“4”中间时刻)。
已知“相邻两个记数点间尚有4个点未画出”或“每5个点取一种记数点”,则时间间隔
T=°1s,打点计数器的工作频率都是50Hz。
四、彳工奔安全
♦—X——>1
◄-------------------------------------------s--------------------------------------------►
反应时间’。:在此时间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反应距离即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初速度为V。,则有耳=%玲;
刹车距离邑:即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距离,有一元=2'2,即22aa<Q.
停车距离S:发现实状况况到车停下的距离,有S=S]+S2。
五、追及和相遇
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追同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乙,一定能追上。
A.追上时:$甲=$乙+50,S。为初始时刻甲和乙时间距;
B.当叫=丫乙时,即追上前甲和乙日勺间距郃有最大值。
2.匀速直线运动的甲追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乙。
〃S甲<S乙+S,追不上;
A.当"甲="乙时若有S甲=S乙+S0,恰为追上或追不上;
S甲〉$乙+S。,追上。
B.若追不上,即“<S乙+S°,喳=丫乙时,甲和乙时间距A5有最小值。
3.速度大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甲追同向速度小时匀速直线运动的乙。
'S甲<S乙+S。,追不上;
A.当叫="乙时若有jS甲=8乙+5°,恰为追上或追不上;
S甲〉S乙+S0,追上。
B.若追不上,即S甲<S乙+*,丫甲=丫乙时,甲和乙时间距A5有最小值。
4.速度小匀速直线运动的甲追同向速度大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乙。
一定能追上,追上时s甲=s乙+S°,注意乙何时停下。
第三章互相作用
一、弹力方向的判断(详细图例详见笔记)
1.点与平面:弹力垂直于平面;2.点与曲面:弹力垂直于点的切面;
3.两平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4.平面与曲面:弹力垂直于平面;
5.曲面与曲面:弹力垂直于公切面。
二、胡克定律
公式:F=kx,左为劲度系数,单位N/7〃;
》为弹簧伸长量或缩短量,伸长量:x=i,I、I。分别代表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原
长;
缩短量:x=l「l,/、/。分别代表弹簧缩短后的长度和原
长。
三、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力。
⑴产生条件:A.接触;B.弹性形变;C.粗糙;D.相对运动;
⑵大小:,〃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材料,一般
N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并使接触面发生
弹性形变的力)
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注:①分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以相似或相反;(辨别相对运动和运动)
②/可以是物体运动的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2.静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
⑴产生条件:A.接触;B.弹性形变;C.粗糙;D.相对运动趋势;
(2)大小:
a.物体静止,由二力平衡知,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增大(或减少)而增大(或减
少);
b.取值范围:。<为<£ax,£ax为最大静摩擦力,/nax“筛;
〃':/max,相对静止;
C.状态j九ax,临界条件(动与不动);
">/max,相对运动;
⑶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接触面相切。
注:受到启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受到及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用,仅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环节:⑴选择标度,一般2—5段,同一物体的受力用同一标度;⑵选用作用点;⑶加
箭头表达力的方向。
3.合力与分力:假如一种力口和几种力耳、工、工……等的作用效果相似,则厂称为
这几种力既、工、工……等的合力,这几种力耳、工、K……等称为这个力歹的分
力。
,可分解为月、工、工……等,耳、取工……等可合成,。(注:最终合力只有
一种)
4.力的合成(两个分力《,工的状况)
⑴两分力同向,合力有最大值:工-=4+鸟;
⑵两分力反向,合力有最小值:心n=|耳—乙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分力同向;
⑶合力范围:但一阊""4+片,
当两分力日勺夹角为e时,合力为F=西+琢+2FEcose
⑷合力随夹角变化:e增大,/减小;e减小,F增大,°<e«i8°
①0=0,有4lax,同向;
②8=90,有尸=,/2+月~,构成直角三角形;
③e=i2o,当E=工时,有耳=g=J构成等边三角形;
④8=180,有/in,反向。
⑸合力大小可以不不小于、等于或不小于某一分力。
5.力欧I分解
⑴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它们构成的方式有唯一解;
⑵已知合力方向和两分力大小,它们的构成方式可有两个解、唯一解或无解;
⑶已知合力、一种分力日勺方向和另一分力的大小,它们的构成方式可有两个解、唯一解
或无解;
⑷已知合力和一种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它们的构成方式有唯一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
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然后再进行运算的措施,环节:
①画出受力分析图;
②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③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④分别通过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
7.“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试验(一切矢量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口《三维》P76巧用
5
其环节如下:
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
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步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
绳的连接点抵达某一位置0,并记下此位置,称为结点,记下两测力计读数Fl、F2,描出
两测力计的方向,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B和F2的图示;
b.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
拉到同样的位置0,记下测力计的读数9和细绳方
向,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求出合力F,比较
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合力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与否相似;
d.变化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试验,从试验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经验得知两个分力笆、Fz间夹角0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
大,因此试验中不要把9角获得太大,一般不不小于90°为最佳;
②橡皮条、细绳、测力计应在同一平面内,测力计时挂钩应防止与纸面磨擦;
③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识每条细线方向的方定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细
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些;
④图日勺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方定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达力的比例
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丫=°;匀速。=°;
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两个力平衡:两个力等值反向;三个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等值反向,共线,异体,同性,同生同灭
辨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
相似点等值反向,共线
对象两物体一物体
性质相似不一定相似
不一样点
时间同生同灭不一定同生同灭
效果不能抵消可以抵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伽利略理想试验结论:外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亦称“惯性定律”)
概念: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变化这种状态为止。
阐明:①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即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②力是变化物体运动状态日勺原因;(运动状态用速度描述,速度大小、方向任意一者或
两者都变时,物体的运动状态都该变)
③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由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变
化)
三、牛顿第二定律
计算公式:F=ma(/为合外力,机为质量,。为加速度)
阐明:①/一定期,a与加成反比;②〃[一定期,a与尸成正比;③尸与0一直同
向。
四、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不小于物体所受重力;N>G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不不小于物体所受重力。N<G
压力与支持力时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研究物进行受力分析,就考虑支持力即可。
“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力正①超重时,有N-G>0,则N-G=ma知a>0,与正方向相似
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在线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农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5法律顾问审核版工程活动隔断合同
- 发电机租赁合同
- 上海市买卖合同范本
- 彩钢围挡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法(本科)形考任务1-4
- 2025授权产品合同模板版本
- 产品授权经营协议书
- 2025年03月咸阳事业单位研究生公开招聘(9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游艇理论训练考试题库600题(单选、判断题)
- 不同时滞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的研究
- 本科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二章 教学课件
- 空运提单格式
- 商务楼写字楼商业楼宇租赁技巧培训
- 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技术服务合同模版
- (完整)康复医学考试题(含答案)
- 个 人 简 历 及 亲 属 关 系 表
- 自密实混凝土课件(PPT 72页)
- 旅游投资简要概述PPT通用课件
- 空气轴承技术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