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苏州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S-32Cl-35.5Na-23K-39Mn-55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糖粥是苏州特色小吃,入口热、甜、香、糯。糖粥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A.糖类B.蛋白质

C.油脂D.维生素

2.苏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木版年画B.手捏雕绣花边

C.烧制御窑金砖D.绛织蚕丝书画

3.“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陶瓷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4.下列常见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钻石B.氧气C.氯化钠D.二氧化硫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KNO3C.NaOHD.SO2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B.铝离子:A1+3

C.3个氮分子:3N2D.硫酸铁:FeSO4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7-9题:

食盐可分为原盐、精盐、特种食盐等,特种食盐又分为加碘盐、低钠盐、加铁盐、加锌盐等。加碘盐是在

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C)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低钠盐是在加碘盐中添

加一定量KC1,适用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加铁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FeSC>4。

7.下列关于各种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B.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

C.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D.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佝偻病

8.加碘盐中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盐、加铁盐、低钠盐都属于纯净物

B.淀粉可用于证明该特种食盐为加碘盐

C.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利于充分溶解

D.盐、醋、菜汤等不能长期盛放在铁锅中

10.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面粉C.白糖D.花生油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

B.鸨的熔点高,可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C.小苏打可溶于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0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1-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14.某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B.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难溶性大颗粒

D.臭氧灭菌属于是化学变化

15.如图是二氧化碳的相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C.实验3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不助燃

D.实验4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消石灰水反应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所以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B.点燃氢气前需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酸雨的pH小于7,所以的pH小于7雨水都是酸雨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7.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物质属于单质,可能是氨气B.c点物质可以是硝酸,化学式为HNC)3

C.d点物质不能使酚酰试液变红D.e点和f点物质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JC时,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JC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

C.t2℃时,将25g甲加入50g水,可得到75g甲的饱和溶液

D.从混有少量乙的丙溶液中得到丙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9.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分别

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储水进行三次实验,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水温、环境

温度均为25℃)。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注射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第1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

C.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

D.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20.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图甲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B.图乙探究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大小

C.图丙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D.图丁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苏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茶叶制作。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

(2)绊丝织造。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

(3)苏派酿酒。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葡

萄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O

(4)珍珠加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金砖”烧制。烧制时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0

22.(5分)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

的广泛关注。

(1)利用NaOH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二氧化碳的目的(如图)。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以CO2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如图),反应①中CO?与H?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写出反

应的方程式;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反应③可用来制取肥;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

剩余溶液中,溶质有(填化学式)。

23.(7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

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

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

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

结果如图。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

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C)2。

⑵排入大气中的cc>2越来越多,导致效应增强。

(3)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

水pH越。(填“大”或“小”)

(4)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⑸用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6)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24.(8分)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I.自然界获取氧气

(1)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实现二氧化碳到氧气的转化过程称为O

II.实验室获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利用高镒酸钾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为了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

管,应在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III.生活中获取氧气

便携式氧气罐和家用制氧机常用于家庭或高海拔地区的临时供氧。

(3)氧气能被压缩在便携氧气罐中,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验证罐内的气体是氧气的方

法是:按压喷气口,O

(4)家用制氧机常利用过碳酸钠(2Na2CO3-3H2O2)^P二氯化镒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制氧时,在反应仓中依次发生两个反应:

MnO.

2

2NaCO3HO=2NaCO+3HO、2Ho2H0+0To

232223222222

【实验探究】对比过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溶液的制氧效果。

实验:①将上述质量的过碳酸钠配制成13.6mL水溶液。

②另取13.6mL5%过氧化氢溶液。

③向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0.2g二氧化镒,用排水法收集并读取每2分钟获得的氧气体积。

④根据测得前20分钟的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曲线,并得出结论,

25.(7分)高铁酸钾(JFeOp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一种以菱铁矿(FeCO?,含少量SiC\)为原料制备

JFeC^的流程如下:

已知:Si。?不溶于水和酸。JFeC^是一种盐,微溶于浓KOH。gFeC^在强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Fe(OH)

3催化作用下易分解。

(1)“酸浸”时将菱铁矿加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加快酸浸速率的方法有o(填一种方法即可)

②测得滤液的pH为1,则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o

③硫酸用量不宜过量太多,原因可能是o

(2)“氧化”时酸性条件下FeSOq转化为Fe?(SO4)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备NazFeO:'时得到的Na2FeC>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4)“转化”时,Na2FeC>4与K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实验中发现“制各NazFeOJ时Fe?(SO4)3与NaOH的质量比对最终KzFeC^产率有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所示。当质量比大于0.6时KzFeO,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26.(8分)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提示: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

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酸浸”步骤最好需要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o

(3)操作I的名称是,经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4)过量试剂X与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发生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o

(5)“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过量的原因是。"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6)请补充完整由固体物质丫得到铜粉的实验方案:向固体物质丫中,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

得到铜粉。

27.(10分)与。?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

I.耳。2的制备

已知: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1)1中反应有非金属氧化物生成,则该氧化物中除氧外一定含有(填元素名称)元素。

(2)11中发生化合反应,则单质X的化学式为。

⑶BaO,中的阴离子为。2-,1个6-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o

Z22

(4)111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减压能够降低蒸偏温度,从Hz。?化学性质角度说明V中采用减压蒸偏的原因:,

II.Hz。2的应用

(6)火箭动力助燃剂: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的肺(N2Hp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N2和水

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o

(7)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用已知浓度硫酸酸化的KM11O4水溶液测定过氧化

氢水溶液的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11O4+3H2so4+5与。2=1<2504+2乂11504+5027+8H2。,准确量取

34.00mL某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溶液密度近似为Ig/mL),加入足量稀硫酸,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

数为9.48%的KM11O4溶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高镒酸钾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溶液密度近似为

Ig/mL),通过计算判断该过氧化氢水溶液是否可以用作医用双氧水:(写出计算过程)。

28.(10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制取碳酸钠】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rCO、CO?和H?。)、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

如图:

(1)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

是。

(2)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

(3)实验室从混合气体N2、H2,CO2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题27图-2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

的药品分别是。(填溶液名称)

【配制溶液】

(4)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一(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Na2c。3固体

B.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带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⑸将Na2c。3固体在270C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偏水溶解,

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Ig/mL,反应

中Na2c。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o

①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无

影响")。

【制备物质】

(6)工业上可用Na2co3溶液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制备无水Na2so3,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

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①吸收初期图中通入废气(体积V]mL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不断通入SO?,最终产物是(填化学式)。

选择题

1.【答案】A

【详解】糖粥亦称红豆粥,用红糖和小米煮成的米粥。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学式

c12H22on,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即糖类;存在于植物种子小米中的淀

粉属于糖类。所以糖粥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

综上所述:选择A。

2.【答案】C

【详解】A.雕刻木版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手捏雕绣花边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C.烧制御窑金砖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绰织蚕丝书画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

3.【答案】B

【详解】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B。

4.【答案】A

【详解】A、钻石由碳元素组成的,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

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5.【答案】D

【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是由加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由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C

【详解】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是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和正负符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多个离

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铝离子表示为:A13+,选项错误;

C、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三个氮分子表示为:3N2,选项正确;

D、硫酸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根价是-2价,故硫酸铁的化学式是:Fe2(SO4)3,

选项错误。

故选C。

【答案】7.D8.B9.D

【解析】7.A、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

状腺疾病,不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正确;

B、人体少摄入一定量的钠元素,可以减小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

正确;

C、人体摄入一定量的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正

确;

D、预防佝偻病主要是摄入钙元素,与加锌盐无关,错误。

故选D。

8.A、碘是市“石”字旁,不是金属元素,错误;

B、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正

确;

C、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T',碘的相

对原子质量是126.9,错误。

故选B。

9.A、加碘盐、加铁盐均有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混合物,错误;

B、淀粉遇碘显蓝色,加碘盐加的是加的碘酸钾,淀粉遇碘酸钾不变色,错误;

C、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烹饪时尽早加入加碘盐,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错误;

D、盐、醋、菜汤等不能长期盛放在铁锅中,铁锅会生锈,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详解】A、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A不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B不正确;

C、白糖能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故C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选项A错误;

B、鸨的熔点高,可制作灯泡中的灯丝,故选项B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C错误;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详解】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

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A、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

料,如制汽水等碳酸饮料,正确;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

做制冷剂,正确;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毒,说法错误;D、

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正确,故选C。

13.【答案】A

【详解】A、如图可知,盐酸中的微观粒子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和水分子,选项错误;

B、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而钠离子和氯离

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C、如图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D、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而恰好完全反应时,只含有钠离子、

氯离子和水分子,故溶液显中性,选项正确;

答案为:A。

14.【答案】C

【详解】A、矿泉水中的钙、钾强调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元素,不是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正

确;

B、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正确;

C、石英砂过滤器除去了难溶性大颗粒,活性炭除去了部分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则超滤除

去的应为更小的颗粒,则不是除去难溶性大颗粒,错误;

D、臭氧灭菌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失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C。

15.【答案】A

【详解】A、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

碍反应进一步发生,错误;

B、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侧向下沉,气体体积相同,则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正确;

C、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不助燃,正确;

D、澄清石灰水倒入有二氧化碳的瓶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说明二氧化碳能与

澄清石灰水反应,正确;

故选A。

16.【答案】B

【详解】A、盐是由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

住NHC/属于盐,但是不含金属元素,故A错误;

4

B、可燃性气体在不纯净时点燃易引发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需验纯,故点燃任何可燃性气

体前都需验纯,故B正确;

C、pH<5.6降雨称为酸雨,但是pH<7的降水不一定为酸雨,故C错误;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碳酸氢钠

也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氢钠不属于碳酸盐,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详解】A、单质的化合价为0,a点物质为含有。价氮元素的物质,即为氮气,属于单质,

而氨气中氮元素显示-3价,且氨气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点不可

能是氨气,故A说法错误;

B、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以使硝酸,化学式为HNO3,故B说法

正确;

C、d点物质是含有-3价氮元素的碱,d物质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猷试液变红,

故C说法错误;

D、e点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盐,f点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而硝酸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分别为-3价和+5价,故e点物质和f点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详解】A、tJC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

等,但是溶液的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不符合题意;

B、tJC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g

俞~~^—x100%®16.7%,故该温度下,不可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不符

20g+100g

合题意;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将25g甲加入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可得到

50g+25g=75g甲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丙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从混有少量乙的丙溶液中得到丙晶体,可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不符

合题意。

故选C。

19.【答案】D

【详解】A、该装置中涉及气体参与的反应,可以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下推动注

射器,一段时间后,注射器恢复至原始,可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说法正确;

B、振荡,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压强急剧减小,如图曲线可以看出,有两次压强

减小,故该实验进行了2次振荡,该实验中第一次压强减小的时间是100s〜150s,所以第1

次振荡时间是100s-150s,故B说法正确;

C、由曲线可知,分别用注射器迅速注入20mL、40mL、60mL蒸偏水进行三次实验,溶解

速率为60mL>40mL>20mL,故该实验能表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速率越快,故C说

法正确;

D、由图可知,起始气压为lOOkPa,加入20mL蒸偏水,溶解后,最终压强约为115kPa,

说明该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能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1体积,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0.【答案】A

【详解】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相同的溶质放入不同溶剂中,

探究溶剂的性质对溶解性的影响;不同的溶质放入相同溶剂中,探究溶质的性质对溶解性的

影响,故A错误;

B、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不同,可通过相互刻画,根据有无划痕出现,说明硬度大小不同,

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观察到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

蜡烛燃烧生成水,从而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

D、空气中的小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火焰微弱,证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比空气中少,故D正确。

故选A。

21.【答案】(1)在不断运动

(2)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酒化酶

⑶C6H*62CH0+2C0T

262

(4)CaC0+2HCl=CaCl+HO+COT

3222

高温

(5)3FeO+H^2FeO+HO

232342

【详解】(1)绿茶碧螺春俗称“吓煞人香”,冲泡后香气扑鼻,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向四周

扩散,使人们闻到;

(2)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燃烧

会有烧纸的气味,所以生活中区分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有

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3)葡萄糖(C6Hl2。6)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C2H6。)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

酒化酶

式为2CHO+2COT

(4)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表面失去光泽可用稀盐酸浸泡后清洗,但浸泡时间不宜

过长,原因是稀盐酸会与珍珠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

应方程式为CaCO+2HCl=CaCl+HO+COT;

3222

(5)在高温条件下,氢气将红色的氧化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局温

3FeO+H^=2FeO+HOo

232342

22.【答案】(1)C。+2NaOH=NaCO+HO

2232

催化剂

(2)CO+3HCHOH+HO

2232

白色污染氮NH4C1,NaHCO3

【解析】(1)

由图可知,反应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aOH=NaCO+HO;

2232

(2)

反应①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CO+3HCHOH+HO

2232

由图可知,反应②能转化为无毒、易降解塑料,可以缓解“白色污染”;

反应③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在加压、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尿素,尿素含氮元素,属于

氮肥;

反应④为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铁,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

结晶析出,故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溶液中,溶质有:NaHCOrNH4C1O

23.【答案】(1)释放

(2)温室

(3)HO+CO=HC。小

2223

⑷碳替代

(5)2NaOH+CO=NaCO+HO

2232

(6)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详解】(1)化石燃料燃烧要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

氧化碳。

(2)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HO+CO=HCO;

2223

②海水酸性越强,海水pH越小。

(4)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占47%。

(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M/O//+C。=NaC。+H。。

2232

(6)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

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C>2的脱除效果最好,即CC)2的脱除率最大。

24.【答案】(1)光合作用

A

(2)AE2KMnO4=K^MnO^MnO^OJ分解试管口

(3)分子之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喷气口,

若小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4)等时间内过碳酸反应产生的氧气较多

【详解】(1)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原理为二氧化碳与水在叶

绿素与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与葡萄糖;

(2)高镒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的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

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适合用排水集气法,则制取的组合为AE;

A

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T;属于一变多,是

分解反应;

实验中为防止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则需要在试管□放一团棉花;

(3)分子之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则氧气可以被压缩放在储气罐中;氧

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验证罐内气体是氧气的操作为:按压喷气口,将带火星的小

木条放在喷气口,若小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4)实验:

分析图像可知过碳酸钠反应的曲线较陡峭,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体积较多。

25.【答案】(1)将菱铁矿粉碎后加入氢离子和亚铁离子防止后续制备

Na2FeO4时消耗较多的NaOH

(2)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⑶+6

(4)Na2FeO4+2KOH=K2FeOJ+2NaOH

(5)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K?FeC)4易分解

【详解】(1)①将菱铁矿粉碎后加入反应可以增大反应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

率;

②pH=l的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是因为其中含有H+,H+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

子;以及碳酸亚铁和酸反应后生成的亚铁离子

③若反应中加入较多的稀硫酸,在后续制备Na2FeC)4时就需要加入较多的NaOH用于中和

过量的H2so0则为了节约试剂NaOH,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能太多;

(2)“氧化”时酸性条件下Fes。,转化为Fe2(SO4)3,则FeSC^与稀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

酸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后还有另外一种生成物H2。,故化学反应方程

2H

式为:4FeSO4+O2+2H2SO4=2Fe2(SO/3+2°;

(3)Na2FeC)4中Na为+1价,O为-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Fe的化合

价为x,(+1x2)+x+(-2x4)=0,x=+6,则Fe为+6价;

(4)JFeC^是一种盐,微溶于浓KOH,则NazFeC^与KO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FeO4

沉淀与NaOH,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FeO4+2KOH=K2FeOJ+2NaOH;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KzFeOq在Fe(OH)3催化作用下易分解;当Fe2(SO,3与NaOH

的质量比大于0.6时,Fe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在Fe(OH)3的催化作用下

K2FeO4易分解,则导致K2FeO4的产率降低。

26,【答案】(1)CMO+HSO=CUSO+HO

2442

(2)加快反应速率

(3)过滤铜离子、氢离子

(4)Fe+HSO=FeSO+HT、Fe+CuSO=FeSO+Cu

244244

(5)使氧化铜完全反应避免试剂X消耗过多,造成浪费

(6)加稀硫酸至固体丫不再溶解

【详解】(1)含铜废料灼烧,生成氧化铜,所以‘'酸浸''时是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和水,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2)为加快反应速率,“酸浸”步骤最好需要加热。

(3)①操作I结果得到了不溶物,所以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②操作I结果得到的溶液是生成的硫酸铜溶液及剩余的稀硫酸,所以经操作I分离所得溶液

中含有的阳离子有铜离子、氢离子。

(4)由于与过量试剂X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是浅绿色的,即得到了硫酸亚铁,所以过量

试剂X是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化学方程式尸e+HS。=FeSO+HT、Fe+CuSO=FeSO+Cuo

244244

(5)①为使氧化铜完全反应,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要过量;

②为避免试剂X消耗过多,造成浪费,酸浸''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

(6)由于铁是过量的因此固体丫中含有剩余的铁,铁能与酸反应,故向固体物质丫中加稀

硫酸至固体丫不再溶解,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得到铜粉。

27.【答案】⑴氮

⑵。2

⑶18

(4)BaO2+2HCl=BaCl2+H2O2

右汨?。?受热易分解为。2和水(答案合理即可,下同)

(6)NH+2H0=NT+4H0

242222

产物没有污染,绿色环保

(7)由题可知,该未知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00mLxlg/mL=34.00g,反应消耗的高镒

酸钾质量为9.48%x20.00mLxlg/mL=1.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