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二节地质灾害[学考合格练]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回答1~2题。1.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A.我国位于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2.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A.黄河河口三角洲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天山北麓解析:第1题,我国的地质灾害多表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其形成和地质、地形、气候有关,抵御灾害的能力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无关。第2题,泥石流多形成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地势落差相对较大的地区。答案:1.C2.C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解析:选D。地震的烈度与震中距呈负相关,震级与震中距无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4.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解析:选C。C项中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岩层易下滑。某年夏日,某江边居民目睹了一座厂房的“人间蒸发”,一座建在堤岸边的化工厂的厂房在小雨的陪伴下,缓缓滑入江中,不到十分钟,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据此回答5~6题。5.材料中反映的灾害是()A.水土流失 B.滑坡C.泥石流 D.火山喷发6.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为()A.江水对堤岸的长期浸泡B.降水增加了下滑的动力C.堤岸载重过大D.建筑基础不牢固解析:根据材料所示信息,该自然灾害是滑坡。由于人类选址不合理,厂房建在堤岸边,加大了堤岸的载重量,导致该灾害的发生。答案:5.B6.C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回答7~8题。7.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A.地震、滑坡 B.滑坡、泥石流C.台风、泥石流 D.地震、台风8.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解析: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明显地表现出灾害等级较高,而台风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答案:7.B8.A9.(2019·宁德一中期中)2018年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966起,共造成105人死亡,7人失踪,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结合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是________地区,该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4)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答案:(1)西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也较严重;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暴雨或冰雪融水的影响,就会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2)四川102西部地区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东部地区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3)华东(4)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学考等级练]1.下图为某种自然灾害引发道路破坏方式统计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干旱 B.地震C.洪涝 D.泥石流解析:选B。干旱只会使路面开裂,A错;洪涝和泥石流使道路塌陷、断裂、铁路扭曲变形的次数要高于路面开裂,因此C和D错;只有来自地壳内部的地震,才会引发如图所示的道路破坏方式,因此B正确。(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图1为2014-201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图2为2014-201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2.云南滑坡和泥石流()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B.东部次数少,由于处于喀斯特地貌区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3.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监测和预警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A.①③⑤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④⑤解析:第2题,云南西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和泥石流频发;东部地区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次数少,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时间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基本一致;冬季滑坡和泥石流少,主要是因为冬季降水少。故A项正确。第3题,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大、地表物质疏松、降水丰富、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所以应对滑坡和泥石流,应将危险地带的居民点搬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加强监测和预警。故C项正确。答案:2.A3.C4.下图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图中若有河流经过,则图中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A.河流右岸的甲地B.河流右岸的乙地C.河流左岸的丙地D.河流左岸的丁地解析:选D。根据坡向和海拔,丁位于河流的左岸,结合坡向和岩层倾斜方向,丁地坡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同,最易发生滑坡灾害,D对。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5.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旱灾 B.地震C.沙尘暴 D.泥石流6.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温高,蒸发旺盛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C.地壳运动的结果D.降水多,坡度大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6-8月为当地一年中地下水位最低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5题,该自然灾害位于板块边缘交界地区,故应为地震,B正确。第6题,由上题可知,图示灾害为地震,地震发生与气候、人类活动无关,故C正确。第7题,6-8月为当地一年中地下水位最低,是当地地下水补给最少同时支出最多的季节,而地下水的补给与降水密切相关,即当地降水最少的季节,①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6-8月为当地的冬季,为雨季,降水较多,大量补给地下水,故A错误;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地下水量充足,水位全年无明显变化,故B错误;③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6-8月为该地湿季,故C错误;④地为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特别是6-8月气温高,蒸发旺盛,故地下水位最低,D正确。答案:5.B6.C7.D8.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解析:选C。根据地震与其次生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关系可知,①②③④依次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C正确。9.读下面的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2)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4)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解析:(1)A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加上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是泥石流多发的地区。(2)泥石流的发生与洪水有一定联系,所以分析时应该从降水的多少入手,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亚欧两洲而言比较少。B地区地处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所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3)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4)泥石流发生时会冲毁道路、埋没村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泥石流产生的危害。答案:(1)地壳活动频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