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20三年中考04常见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一、单选题1.(2020·宁波)在科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
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
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
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
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A.
B.
C.
D.
3.(2020·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牧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
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4.(2020·杭州)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C鉴别盐酸和硫酸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D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A.
A
B.
B
C.
C
D.
D5.(2019·台州)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
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
C.
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
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6.(2019·台州)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7.(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8.(2019·衢州)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A.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9.(2018·杭州)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
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10.(2018·嘉兴)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1.(2018·嘉兴)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12.(2018·衢州)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
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
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
反应没有热量放出二、填空题13.(2020·金华·丽水)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将在国家安全、经济效益、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作用。火箭喷出的燃气温度高达1300℃,发射塔下方的导流槽设有喷水设施,在火箭点火前几秒钟喷水,水在高温下大量汽化。(1)升空时,火箭相对于发射塔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2)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________能。14.(2020·温州)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________。(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可多选)选项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A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B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因为氢气是燃素C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因为木炭富含燃素D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E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因为水是一种元素15.(2020·绍兴)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
。(2)用图乙检验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16.(2020·杭州)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gH3)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________(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________17.(2019·台州)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1)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2)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
。18.(2019·温州)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9.(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1)18O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________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2019·杭州)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__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________21.(2019·绍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选填字母)(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2.(2019·湖州)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________。(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23.(2019·嘉兴)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四组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的有
。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B.生石灰和水
C.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碘和酒精(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则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4.(2018·宁波)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汽,又会变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使酒精蒸汽的温度低于________,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25.(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26.(2018·台州)
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火极易发生爆炸。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是因为甲烷燃烧释放大量的________。(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________。27.(2018·台州)草酸固体熔点较低,受热熔化后,迅速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草酸(H2C2O4)中,氢、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2)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加热分解草酸固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装置。28.(2018·温州)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毫升。29.(2018·衢州)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三、实验探究题30.(2020·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据此请回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m1−m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1.(2020·嘉兴)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实验步骤】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次数AO/mmAB/mmAB/AO1523.5109.50.20922525.5110.00.20933527.0110.50.2097【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思考讨论】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32.(2019·温州)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容器编号123456平均时间/秒s3.23.85.07.111.119.0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________。33.(2018·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选填“V1—V2”、“V1—V3”或“V2—V3”)。四、解答题34.(2020·衢州)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注射器水平放置,夹持装置未画出。他在试管中加入1g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快速将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实验结果如下表。(忽略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及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1)实验中判断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完的依据是________。(2)当时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g/L,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5.(2020·湖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人100克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________。(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6.(2019·台州)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已知二氧化碳足量)37.(2019·温州)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克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________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
。(3)某次实验中,当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38.(2019·衢州)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1)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2018—2020三年中考04常见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一、单选题1.(2020·宁波)在科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
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
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
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
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C【解析】A、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消耗少的说法正确;
B、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的说法正确;
C、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故说法错误;
D、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2.(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变量是水和酒精,该实验是为了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变量是温度,该实验是为了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不符合题意;
C、变量是可燃物的种类,该实验是为了证明不同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变量是空气,该实验是为了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2020·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牧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
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
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答案】A【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蜡烛火焰从下到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沉积在容器底部,即它的密度大于空气,故C正确不合题意;D.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4.(2020·杭州)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C鉴别盐酸和硫酸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D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可以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为了回收二氧化锰,可以将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过滤即可,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故B错误;
C.氯化钡不与盐酸反应,但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据此可以鉴别盐酸和硫酸,故C正确;
D.铜和银都排在氢的后面,因此都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C。5.(2019·台州)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
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
C.
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
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答案】C【解析】A.提灭火器时,手越靠近瓶口,拉力的作用线就离重力作用线越近,自然越省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B.拔插销时,放开手柄,压力减小,插销受到的阻力减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动力臂越短,越费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6.(2019·台州)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答案】D【解析】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集气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会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烧杯底部,逐渐上升,因此低处的蜡烛先熄灭,故A错误;
B.如果不移开玻璃片,那么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二氧化碳就不会继续排出,实验无法进行,故B错误;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阻断了与氧气的接触,故C错误;
D.实验中,如果去掉高处的蜡烛,照样能够得到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不支持燃烧的结论,故D正确。故选D。7.(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A、根据水的组成元素种类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定义分析;
D、根据催化剂定义分析。故答案为:B。8.(2019·衢州)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A.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答案】C【解析】由小科与妈妈的对话可知,蛋白酶能够加速蛋白质的分解,这时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是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被还原;故A不符合;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故B不符合;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故C符合;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是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C。9.(2018·杭州)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
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答案】D【解析】A、①和②中,变化的是温度,但是①没有加热不能燃烧,②加热后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故A正确;B、在只有氧气的情况下硫仍能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C、③中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正确;D、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一定是因为硫燃烧产物为酸性,可能是该产物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呈酸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D。10.(2018·嘉兴)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由于15%的双氧水浓度过高,提前加水稀释可以减缓反应速率,但是使用的是长颈漏斗,在药品使用上不够节约;故A不符合;BC、先在烧瓶中加入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最后加水,还没加水时反应已经在进行了,故BC不符合;D、先加入水和二氧化锰,然后通过分液漏斗控制双氧水加入的量,既可以节省药品又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故D符合;故答案为:D。11.(2018·嘉兴)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在生产中加入催化剂能够明显提高产量,有利于产品的生产,需要考虑;故A正确;B、塑料存在较大的污染,所以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降解;故B正确;C、化学性质的稳定性涉及产品的使用;故C正确;D、新型塑料原料来自二氧化碳,最终还是回到大气中,所以不需要考虑;故D错误;故答案为:D。12.(2018·衢州)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
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
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
反应没有热量放出【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的体积比反应开始前变大,会受到空气的浮力,所以在测量质量时,由于浮力的原因会偏小;故A正确;B、冷却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气体分子的间隙变小;故B错误;C、醋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气球体积是先增大再减小,说明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13.(2020·金华·丽水)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将在国家安全、经济效益、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作用。火箭喷出的燃气温度高达1300℃,发射塔下方的导流槽设有喷水设施,在火箭点火前几秒钟喷水,水在高温下大量汽化。(1)升空时,火箭相对于发射塔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2)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________能。【答案】(1)运动(2)化学【解析】(1)升空时,火箭相对于发射塔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
(2)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化学能。14.(2020·温州)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________。(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可多选)选项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A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B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因为氢气是燃素C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因为木炭富含燃素D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E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因为水是一种元素【答案】(1)氧气(2)化合物(3)ADE【解析】(1)燃烧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达到着火点,据此可知,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氧气;(2)一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3)A.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那么金属的成分应该包括燃烧,那么肯定比金属灰复杂,故A不合理;
B.金属燃烧释放燃素生成金属灰,而金属灰与燃烧结合重新变为金属,因为氢气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氢气是燃素,故B合理;
C.因为金属灰与燃素结合重新得到金属,所以根据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得到,木炭富含燃素,故C合理;
D.根据金属燃烧释放燃素可知,铜在空气这燃烧后质量会减小,故D不合理;
E.既然水由氢气和氧气结合生成,那么水就由两种元素组成,肯定是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故E不合理。故选ADE。15.(2020·绍兴)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
。(2)用图乙检验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1)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氧气不易溶于水,不和水反应
(2)盐酸浓度过高,有挥发性,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解析】(1)高锰酸钾是粉末,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会形成气流,会带走部分高锰酸钾粉末,放置棉花可以阻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甲采用的是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反应;
(2)澄清石灰水是碱,而盐酸具有挥发性,如果使用的稀盐酸浓度过大,会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氢氧化钙被反应了,所以无法与二氧化碳反应,即没有任何现象;16.(2020·杭州)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gH3)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________(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________【答案】(1)化学(2)氢、氧元素(或H,O)【解析】(1)A的成分为CgH3,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因此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步骤①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6O可知,乙醇由C、H和O三种元素组成;和乙烯的化学式C2H4对比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的个数相同,因此B中肯定不含碳元素。由于B含有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它所含的元素肯定是氢、氧元素。17.(2019·台州)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1)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2)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双手分开握,增大与试管的接触面积(或“用冷水冲刷试管外壁,擦干后再重新实验”、“用冷水冲刷试管外壁,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把试管浸入热水”等合理均可)
(2)2H2O2MnO2__【解析】(1)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如果气密性没有问题,只能是前后的温度变化太小,可以:①提高温度,即双手分开握,增大与试管的接触面积、用酒精灯加热或放入热水中;
②提前降低温度,即用冷水冲刷试管外壁,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
MnO2__18.(2019·温州)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答案】(1)CO2+H2O=H2CO3
(2)CO2+Ca(OH)2=CaCO3↓+H2O
(3)CO2+2NH3高温高压__CO(NH2)2+H【解析】(1)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CO2+H2O=H2CO3;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3)根据信息可知反应物是CO2和NH3;生成物是CO(NH2)2和H2O;然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O2+2NH3=CO(NH2)2+H2O;
故答案为:(1)CO2+H2O=H2CO3;(2)CO2+Ca(OH)2=CaCO3↓+H2O;(3)CO2+2NH3CO(NH2)2+H2O。19.(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1)18O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________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8;10(2)小于【解析】(1)18O为氧原子,质子数是8,中子数为16-8=10;
(2)C16O18O中氧原子质量大于C16O2,所以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C16O2小于C16O18O。20.(2019·杭州)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__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________【答案】(1)4Fe+6H2O+3O2=4Fe(OH)3
(2)氧化;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跟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速率【解析】(1)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是铁、氧气和水生成氢氧化铁,方程式为4Fe+6H2O+3O2=4Fe(OH)3;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氧化性;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跟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速率,所以比普通铁除氧效果好。21.(2019·绍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选填字母)(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答案】(1)BD(2)氢元素(3)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解析】(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B,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D;
(2)因高锰酸钾中不含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水;
(3)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所以要补充二氧化锰与水混合的实验;22.(2019·湖州)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________。(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答案】(1)着火点(2)2KCIO3MnO2_【解析】(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的着火点;
(2)快速产生助燃剂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IO3MnO2_23.(2019·嘉兴)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四组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的有
。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B.生石灰和水
C.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碘和酒精(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则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A,B(2)2:1【解析】(1)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B、生石灰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钾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D、碘和酒精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该反应为2A+B=2C,所以A和的分子个数比为2:1.24.(2018·宁波)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汽,又会变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使酒精蒸汽的温度低于________,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答案】(1)CuO(2)还原(3)着火点【解析】(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CuO;(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汽,又会变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3)燃烧的条件有:一、是可燃物;二、有助燃剂;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时必须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不满足时燃烧不能继续。由于题中告诉我们热量很快散失所以可判断是由于酒精蒸汽的温度低于了着火点,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25.(2018·杭州)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答案】(1)4Na十3CO2=2Na2CO3十C(2)1:3【解析】(1)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合价的变化,钠价态升高,所以得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的价态要降低,只有两种非金属,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碳,但是如果得到氧气也是化合价升高,不符合价态变化,所以得到的非金属是碳,另外一种常见的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即是碳酸钠。故答案为:4Na十3CO2=2Na2CO3十C;(2)由模型图可知,反应物甲:CO2;乙:H2;生成物丙:CH3OH;丁:26.(2018·台州)
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火极易发生爆炸。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是因为甲烷燃烧释放大量的________。(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________。【答案】(1)热量
(2)金属网可以把火焰的热量迅速传递出去,矿井中甲烷气体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解析】(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是因为甲烷燃烧释放大量的热量;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金属网可以把火焰的热量迅速传递出去,从而使矿井中甲烷气体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7.(2018·台州)草酸固体熔点较低,受热熔化后,迅速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草酸(H2C2O4)中,氢、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2)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加热分解草酸固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装置。【答案】(1)1:1:2(2)H2C2O4Δ__H2O+CO↑+CO【解析】(1)草酸(H2C2O4)中,氢、碳、氧原子的个数比=2︰2︰4=1︰1︰2。
(2)根据题目信息“草酸固体熔点较低,受热熔化后,迅速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写出方程式为:H2C2O4H2O+CO↑+CO2↑。
(3)根据信息,草酸晶体熔点低,加热易熔化,如果试管略向下倾斜则会流出试管,故甲不能完成实验;草酸在加热时有水生成,如果用乙装置,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后会倒流回试管中,会使试管破裂,故也不能使用;用丙装置既可以防止熔化的草酸流出,但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后可以流出,故比较合适。28.(2018·温州)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毫升。【答案】(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a(OH)2+CO2=CaCO3↓+H2O(3)100【解析】(1)海尔蒙特发现在这种气体能够让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可以被点燃,并且不是燃烧的助燃剂;故答案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生成沉淀而变浑浊;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3)卡文迪许的结论是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而现在广口瓶中有200毫升的水,所以可以溶解200毫升的气体,但是通入的气体却有300毫升,多了100毫升不能被溶解,会把蒸馏水压出100毫升到量筒中;故答案为:100;29.(2018·衢州)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答案】(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2)【解析】(1)氨气溶于水后导致A中试管变红色,而B管中有同样的含有酚酞的棉花,但是并没有向B加氨气;所以能够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就是B中棉花也变红色;故答案为: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的图中缺少一个氮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故答案为:;三、实验探究题30.(2020·衢州)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据此请回答:(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m1−m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答案】(1)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2)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3)B,C,D【解析】(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3)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那么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之差会偏小,而生成氧气的体积偏小,不会造成二者不相等,故A错误;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这样会有一些生成的氧气溢出,即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会偏小,故B正确;C.如果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必然导致量筒内气压不是标准气压,而氧气的密度或偏大或偏小,计算出的氧气质量偏大或偏小,故C正确;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这样肯定会造成氧气的散失,故D正确。故选BCD。31.(2020·嘉兴)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实验步骤】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次数AO/mmAB/mmAB/AO1523.5109.50.20922525.5110.00.20933527.0110.50.2097【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思考讨论】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答案】20.94%;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导致空气柱测量值偏小(合理即可)【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为0.2092+0.2093+0.20973=0.2094=20.94%:
【思考讨论】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32.(2019·温州)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容器编号123456平均时间/秒s3.23.85.07.111.119.0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________。【答案】(1)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产聚积并逐渐下沉
(2)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解析】(1)根据实验一可知,A组玻璃罩内高度越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应该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A组实验高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产聚积并逐渐下沉;
(2)实验二种温度计的高度不同,可以测出玻璃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因此探究的问题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在B组实验中低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33.(2018·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选填“V1—V2”、“V1—V3”或“V2—V3”)。【答案】(1)大于(2)集气瓶内的温恢复到室温〔或“数显设备的示数已不变”或“集气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3)V1—V3【解析】(1)实验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大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所以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故答案为:大于;(2)在实验结束后,不要急于打开活塞,防止发生危害事故,原则上必须等到集气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或数显设备的示数已不变,或集气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才能打开活塞;故答案为:集气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或数显设备的示数已不变,或集气瓶内的气压保持稳定);(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即为集气瓶内减少的氧气,则减少的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棉在钢结构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渔业品牌建设与形象塑造考核试卷
- 游轮管家职责
- DB11T 202-2013 农业企业标准体系种植业
- 液压系统课件教学课件
- 服装厂新员工培训方案
- 企业HR招聘面试技巧培训课件
- 美白护肤品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用外购和进口钢材、铁合金再加工生产钢材、铁合金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软件开发团队的测验与练习实施方案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监理工作总结
-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专业培训
- 7逆合成分析法与合成路线设计
-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 《Monsters 怪兽》中英对照歌词
- 华东地区SMT公司信息
- 隧道弃渣及弃渣场处理方案
- 隔代教育PPT课件
- 签证用完整户口本英文翻译模板
- 金属盐类溶度积表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优秀范文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