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模型第一部分左氧氟沙星的吸收、分布和消除 2第二部分左氧氟沙星的蛋白结合和组织分布 3第三部分左氧氟沙星在不同途径下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5第四部分左氧氟沙星的清除机制和代谢产物 8第五部分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 10第六部分左氧氟沙星的药效目标及其动力学 13第七部分左氧氟沙星的细菌杀灭机制和抗菌谱 16第八部分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机制和监测 19
第一部分左氧氟沙星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关键词关键要点【吸收】
1.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
2.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约为96%。
3.食物对吸收的影响很小,但高脂餐略有延迟。
【分布】
左氧氟沙星的吸收
*口服吸收:左氧氟沙星为广谱喹诺酮类抗菌剂,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约为95%。食物会轻度降低左氧氟沙星的吸收速率,但对吸收量无明显影响。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左氧氟沙星迅速且完全分布至全身组织。
左氧氟沙星的分布
*组织分布:左氧氟沙星广泛分布至各种组织,包括肺、组织间液、骨、前列腺、胆汁、尿液和胎盘。
*组织渗透性:左氧氟沙星能够很好地渗透至细胞内,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血脑屏障:左氧氟沙星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达到治疗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20-30%。
*血浆蛋白结合率:左氧氟沙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0%。
左氧氟沙星的消除
*代谢:左氧氟沙星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生成无活性的代谢物。主要代谢途径为去甲基化和氧化。
*清除率:左氧氟沙星的清除率约为0.15-0.3L/h/kg。
*半衰期:左氧氟沙星的消除半衰期约为6-8小时。
*排泄:左氧氟沙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约80%以原型形式从尿中排出。小部分(约10%)以代谢物形式排出。
影响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的左氧氟沙星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
*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左氧氟沙星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
*肝功能: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左氧氟沙星代谢减慢,清除率降低。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丙磺舒和西咪替丁,可抑制左氧氟沙星的代谢,导致其浓度升高。第二部分左氧氟沙星的蛋白结合和组织分布关键词关键要点【左氧氟沙星的蛋白结合】
1.左氧氟沙星在血浆蛋白中的结合率约为20%-30%,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2.蛋白结合率不受性别、年龄、肾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但可受药物相互作用和疾病状态的影响。
3.左氧氟沙星与其它高蛋白结合率药物联用时,可能会增加游离药物浓度,从而导致毒性反应。
【左氧氟沙星的组织分布】
左氧氟沙星的蛋白结合和组织分布
蛋白结合
左氧氟沙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约为24-38%。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结合率受血浆pH值的影响。在酸性环境中,结合率降低,而在碱性环境中,结合率升高。
组织分布
左氧氟沙星在体内分布广泛,渗透到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其中,在肺、肾、前列腺、胆囊和骨骼中的浓度最高。左氧氟沙星还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在羊水和脑脊液中达到较高的浓度。
肺
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2-5倍。这可能是由于左氧氟沙星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的主动摄取和滞留造成的。
肾
左氧氟沙星在肾组织中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10-15倍。这主要是由于左氧氟沙星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而达到高浓度。
前列腺
左氧氟沙星在前列腺组织中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10倍。这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前列腺液中含有较高的白蛋白,可以结合左氧氟沙星,从而提高其在组织中的浓度。
胆囊
左氧氟沙星在胆囊组织中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10倍。这可能是由于左氧氟沙星通过胆汁分泌而达到胆囊中的高浓度。
骨骼
左氧氟沙星可以渗透到骨骼中,并在骨皮质和骨松质中达到较高的浓度。这可能是由于左氧氟沙星与骨骼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所致。
其他组织
左氧氟沙星还可以在其他组织中达到较高的浓度,包括肝脏、脾脏、淋巴结和皮肤。然而,这些组织中的浓度通常低于肺、肾、前列腺、胆囊和骨骼中的浓度。
组织渗透率
左氧氟沙星的组织渗透率可以通过以下因素影响:
*脂溶性:左氧氟沙星是一种脂溶性药物,这有助于其渗透到组织中。
*离子化程度:左氧氟沙星在生理pH值下呈弱酸性,这也会影响其组织渗透率。
*载体蛋白:左氧氟沙星可以通过载体蛋白介导主动转运进入组织。
*血流灌注:组织的血流灌注会影响左氧氟沙星的分布。
临床意义
左氧氟沙星的蛋白结合和组织分布特性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其高蛋白结合率可以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和减少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其广泛的组织分布使它能够有效治疗各种感染,包括肺部、尿路、皮肤和骨骼感染。第三部分左氧氟沙星在不同途径下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关键词关键要点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给药途径:左氧氟沙星的吸收率受给药途径影响,静脉注射的吸收率最高,其次是口服,最低的是肌内注射。
2.胃肠道因素:胃排空时间、胃内pH值和食物摄入都会影响左氧氟沙星的吸收。胃排空延迟会减少吸收,胃内pH值升高会增加吸收。
3.生理因素: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肝肾功能也会影响左氧氟沙星的吸收。老年人和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吸收率较低。
左氧氟沙星的分布
1.组织分布:左氧氟沙星可以广泛分布到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肺、肾、胆汁和骨。在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浆中。
2.蛋白结合率:左氧氟沙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约为30%-40%,影响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
3.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左氧氟沙星能少量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浓度较低,通常不能有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左氧氟沙星的代谢
1.肝脏代谢:左氧氟沙星主要在肝脏代谢,途径包括葡萄糖醛酸化和脱乙酰化。生成的主要代谢物是N氧化物和去乙酰左氧氟沙星。
2.CYP450酶系:左氧氟沙星的代谢主要通过CYP1A2和CYP3A4酶系。某些药物(如西咪替丁)会抑制CYP450酶系,从而影响左氧氟沙星的代谢。
3.代谢物活性:左氧氟沙星的代谢物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其中去乙酰左氧氟沙星具有与左氧氟沙星相似的抗菌活性。
左氧氟沙星的消除
1.肾脏清除:左氧氟沙星主要通过肾脏清除,约80%以原型药的形式经肾小球滤过和主动分泌排泄。
2.胆汁清除:少量左氧氟沙星通过胆汁排泄,约占给药量的10%。
3.半衰期:左氧氟沙星的半衰期约为6-8小时,在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患者中延长。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抗酸剂的相互作用:抗酸剂中的铝和镁离子会与左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降低其吸收率。
2.与铁剂的相互作用:铁剂会与左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降低其吸收率。
3.与肝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西咪替丁等肝酶抑制剂会抑制左氧氟沙星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
左氧氟沙星的剂量调整
1.肾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要调整左氧氟沙星的剂量,以避免蓄积中毒。
2.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需要根据吸收率调整剂量。
3.感染严重程度:重症感染需要增加左氧氟沙星的剂量以提高疗效。左氧氟沙星在不同给药途径下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受给药途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利用度
*口服:左氧氟沙星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70-80%。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的生物利用度为100%,这是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吸入:吸入左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约为15-30%,具体取决于吸入装置和患者的呼吸模式。
血浆浓度-时间曲线
*口服:口服给药后,左氧氟沙星在血浆中的浓度升高缓慢,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Tmax)约为1-2小时。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则导致快速血浆浓度升高,Tmax通常小于1小时。
*吸入:吸入给药后,左氧氟沙星在血浆中的浓度迅速升高,Tmax约为15-30分钟。
分布
左氧氟沙星广泛分布到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肺、肾、胆汁、皮肤和肌肉。其组织分布容积(Vd)约为1.5-3.5L/kg。
*口服:口服给药后,左氧氟沙星在组织中的分布比静脉注射更快。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可确保药物迅速分布到组织中。
*吸入:吸入的左氧氟沙星主要分布在肺部,但也可通过循环系统分布到全身。
清除
左氧氟沙星主要通过肾脏清除,约有80-90%的药物以原形通过尿液排出。其消除半衰期(t1/2)约为6-8小时。
*口服:口服给药后,左氧氟沙星的清除率较慢。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给药后,左氧氟沙星的清除率较高。
*吸入:吸入左氧氟沙星的清除率介于口服和静脉注射之间。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给药途径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包括年龄、肾功能、肝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
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不同给药途径下的药代动力学表现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生物利用度、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分布和清除等方面。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优化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第四部分左氧氟沙星的清除机制和代谢产物左氧氟沙星的清除机制
左氧氟沙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清除。
*肾小球滤过:左氧氟沙星自由形式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清除,约占药量的70-80%。
*肾小管分泌:左氧氟沙星约20-30%通过主动肾小管分泌清除。
左氧氟沙星的代谢产物
左氧氟沙星主要在肝脏代谢,产生两个活性代谢产物:
*去甲氧基左氧氟沙星(DM-LOX):DM-LOX是左氧氟沙星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约占用药剂量的4-10%。其药效与左氧氟沙星相似,但生物利用度较低,半衰期较短。
*环丙甲基左氧氟沙星(CP-LOX):CP-LOX的药效较左氧氟沙星弱,约占用药剂量的0.5-1.5%。
其他代谢产物包括:
*去甲基左氧氟沙星(DMLOX):无活性。
*去甲基环丙甲基左氧氟沙星(DCMLOX):无活性。
*磺酸盐:无活性。
代谢产物对药效的影响
*DM-LOX:DM-LOX具有与左氧氟沙星相似的抗菌谱和效力。它有助于左氧氟沙星在尿液中的持久作用。
*CP-LOX:CP-LOX的抗菌活性较弱,但可能对某些细菌具有附加活性。
*其他代谢产物:其他代谢产物不具有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代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
C(t)=D/V*(1-e^(-k*t))
```
其中:
*C(t)为时间t时的药物浓度
*D为给药剂量
*V为药物品积
*k为速率常数
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参数|值|
|||
|半衰期(t1/2)|6-8小时|
|生物利用度(F)|80-100%|
|药物品积(V)|20-30L/kg|
|分布容积(Vd)|100-150L|
|血浆蛋白结合率(PBP)|20-30%|
|清除率(CL)|50-80mL/min|
|肾小球滤过率(GFR)|100-120mL/min|
这些参数可用于预测左氧氟沙星在不同个体中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指导其剂量优化。第五部分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
1.CYP450酶促左氧氟沙星代谢:左氧氟沙星主要由CYP1A2酶代谢为去甲氟左氧氟沙星,后者具有抗菌活性。CYP3A4酶也参与左氧氟沙星的代谢,但程度较低。
2.CYP450酶诱导:左氧氟沙星可诱导CYP1A2和CYP3A4酶的活性。这种诱导作用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通常在治疗开始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
3.CYP450酶抑制:左氧氟沙星在高浓度下可抑制CYP1A2和CYP3A4酶。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通常在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下降后消失。
4.临床影响: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疗效。例如,左氧氟沙星可增加华法林和环孢霉素等药物的暴露量,从而增加出血和肾毒性的风险。
5.剂量调整:如果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底物或抑制剂联用,可能需要调整左氧氟沙星或联用药物的剂量。
6.药物相互作用监测:对于联合服用左氧氟沙星和CYP450酶底物或抑制剂的患者,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以确保患者安全和疗效。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模型受到与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的影响。CYP450酶系是一组参与药物代谢的肝脏酶,它们可以影响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
抑制CYP450酶系
左氧氟沙星可抑制CYP450酶系中的某些亚型,包括CYP1A2、CYP2C8、CYP2C9、CYP2C19和CYP3A4。这种抑制作用是由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活性位点的结合引起的。
*CYP1A2:左氧氟沙星可轻度抑制CYP1A2,这可能会导致与CYP1A2代谢的药物(如茶碱)血药浓度升高。
*CYP2C8:左氧氟沙星是CYP2C8的强抑制剂,这可能会导致CYP2C8代谢的药物(如罗格列酮)血药浓度显著升高。
*CYP2C9:左氧氟沙星是CYP2C9的中等抑制剂,这可能会导致CYP2C9代谢的药物(如华法林)血药浓度轻度至中度升高。
*CYP2C19:左氧氟沙星可轻度抑制CYP2C19,这可能会导致CYP2C19代谢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血药浓度轻度升高。
*CYP3A4:左氧氟沙星可轻度抑制CYP3A4,这可能会导致CYP3A4代谢的药物(如环孢菌素)血药浓度轻度升高。
诱导CYP450酶系
左氧氟沙星还可以诱导CYP450酶系中的某些亚型,包括CYP1A2和CYP3A4。这种诱导作用是由左氧氟沙星激活CYP450酶的转录引起的。
*CYP1A2:左氧氟沙星可轻度诱导CYP1A2,这可能会导致CYP1A2代谢的药物(如咖啡因)血药浓度降低。
*CYP3A4:左氧氟沙星可中等程度诱导CYP3A4,这可能会导致CYP3A4代谢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血药浓度降低。
临床影响
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相互作用: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与同时服用的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例如:
*左氧氟沙星与罗格列酮联用可导致罗格列酮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低血糖风险。
*左氧氟沙星与华法林联用可导致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增加出血风险。
剂量调整:对于同时服用左氧氟沙星和CYP450酶系底物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疗效: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可影响左氧氟沙星本身的药物疗效。例如,CYP3A4的诱导可能会降低左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从而降低其抗菌活性。
总结
左氧氟沙星与CY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是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左氧氟沙星既可抑制又可诱导CYP450酶,这会导致与同时服用的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剂量调整和药物疗效。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确保左氧氟沙星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至关重要。第六部分左氧氟沙星的药效目标及其动力学关键词关键要点左氧氟沙星的杀菌机制
1.左氧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II(DNA促旋酶)和IV(拓扑异构酶)来阻断细菌DNA的复制。
2.拓扑异构酶II负责解开DNA链,而拓扑异构酶IV负责解开双链DNA分子。
3.左氧氟沙星与这些酶形成稳定复合物,阻止它们进行DNA复制,从而导致细菌细胞死亡。
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
1.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包括需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
2.它也对某些革兰阳性菌有效,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3.左氧氟沙星对厌氧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和病毒无效。
左氧氟沙星的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
1.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随细菌类型而异。
2.PK/PD指数,例如面积下浓度时间曲线/MIC(AUC/MIC)或最大浓度/MIC(Cmax/MIC)比值,可以预测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
3.目标PK/PD参数因感染部位和病原体而异,但通常为AUC/MIC>125或Cmax/MIC>8。
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
1.左氧氟沙星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95%。
2.它广泛分布到全身组织和液体,包括肺部、尿道和前列腺。
3.左氧氟沙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半衰期约为6-8小时。
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
1.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左氧氟沙星产生耐药性,包括靶位突变、外排泵和膜通透性减少。
2.左氧氟沙星耐药性最常发生在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中。
3.监测耐药性模式对于优化左氧氟沙星的使用和防止耐药性蔓延至关重要。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
1.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肺炎、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2.它也用于预防旅行者腹泻和与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左氧氟沙星通常以片剂或输液形式给药。左氧氟沙星的药效目标及其动力学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其药效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所必需的II型拓扑异构酶(DNA促旋酶)的活性,进而阻断细菌DNA复制。
药效目标:DNA促旋酶
DNA促旋酶是一种酶,负责在DNA复制过程中松开、重组和重新连接DNA链,确保DNA复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左氧氟沙星与DNA促旋酶的GyrA亚基和ParC亚基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阻碍其催化活性,进而阻止细菌DNA复制。
药效动力学
左氧氟沙星的药效动力学特征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左氧氟沙星的药效与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相关。MIC是抑制细菌生长99%所需的左氧氟沙星浓度。
*峰值浓度/MIC比(Cmax/MIC):Cmax/MIC比反映了药物在达到峰值浓度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程度。一般认为,Cmax/MIC比大于10时,药物具有杀菌作用;大于5时,药物具有抑菌作用。
*面积下浓度时间曲线/MIC比(AUC/MIC):AUC/MIC比反映了药物在一段时间的平均浓度与细菌MIC的比值。AUC/MIC比越高,药物的持续抑菌作用越强。
药效动力学模型
为了预测左氧氟沙星在人体内的药效,建立了药效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学方程描述药物浓度和细菌生长之间的关系。常见的药效动力学模型包括:
*Etest模型:基于细菌生长速率和药物浓度的实验数据,计算Cmax/MIC比或AUC/MIC比所需的药物浓度。
*PharmacodynamicIntegration(PDI):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数据结合,模拟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时间曲线,并预测药物的药效。
*MonteCarlo模拟:使用PDI模型并结合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多次模拟,以预测药物的药效分布。第七部分左氧氟沙星的细菌杀灭机制和抗菌谱关键词关键要点左氧氟沙星的细菌杀灭机制
1.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杀菌机制主要涉及DNA复制的抑制。它通过与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结合,干扰DNA复制、转录和重组过程。
2.左氧氟沙星对细菌的细胞杀伤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其杀菌活性与其在细菌细胞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3.左氧氟沙星的杀菌谱包括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
1.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包括革兰阴性和阳性菌。
2.它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强于革兰阳性菌,对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沙门氏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有高度活性。
3.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其活性低于其他抗菌药,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的细菌杀灭机制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氟喹诺酮抗生素,其细菌杀灭作用基于以下机制:
*DNA复制抑制:左氧氟沙星通过靶向细菌DNA拓扑异构酶II(拓扑异构酶4)起效。拓扑异构酶4是一种酶,负责控制DNA复制、转录和重组过程。左氧氟沙星与拓扑异构酶4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抑制拓扑异构酶4的活性,阻断DNA复制,导致细菌细胞死亡。
*DNA断裂:左氧氟沙星-拓扑异构酶4复合物还可引起DNA断裂。在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4产生瞬时DNA双链断裂,以便DNA解旋。如果在左氧氟沙星存在的情况下发生此类断裂,就会产生稳定的双链或单链断裂,导致细菌DNA损伤和死亡。
抗菌谱
左氧氟沙星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以下细菌具有活性:
革兰氏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肺炎小球菌
*枸橼酸杆菌
*沙雷菌属
*脆弱拟杆菌
*嗜肺军团菌
*流感嗜血杆菌
*奈瑟菌属
*淋球菌
*帕拉柯菌属
*沙门氏菌属
*志贺菌属
*耶尔森菌属
革兰氏阳性菌: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棒状杆菌属
*红霉素耐药性肺炎球菌
厌氧菌:
*脆弱拟杆菌属
*梭菌属
其他:
*支原体
*衣原体
*军团菌
*分枝杆菌属
耐药性
与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类似,左氧氟沙星可能会产生耐药性。耐药性通常是由于以下突变引起的:
*拓扑异构酶II(拓扑异构酶4)的靶点突变:这些突变降低了左氧氟沙星与拓扑异构酶4结合的亲和力。
*外排泵的过度表达:这些泵将左氧氟沙星从细菌细胞中排出,降低其细胞内浓度。第八部分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842)【含简略答案】
- XX公司360度测评方案
- Methyl-nonano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Malic-acid-disodium-hydrate-Hydroxybutanedioic-acid-disodium-hydr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教案怎么写美术课程设计
- 教招语文课程设计
- 教师语言交际课程设计
- 浙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672)【含简略答案】
- 教师数理逻辑课程设计
- 起重机液压机构课程设计
- 普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0题和答案)
-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课件
- 幼儿园英语课件:有趣的身体 my body
- 罗克韦尔自动化 集成架构
- 学生申请退学审批表(模板)
- 小学生汉语拼音田字格练习纸蓝打印版
- 你好,无废校园主题班会
- PEP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1 单元教案 5
- 智能小区弱电室外管网施工方案(实用资料)
- 中医内科学 消渴课件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五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