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应当坚持正义》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拳拳服膺(yīng)
倔强(jiàng)
道义
反驳B.褒贬(bāo)
糊涂(tu)
论辩
枚举C.内行(háng)
严谨(jǐn)
邪恶
以德报怨D.勉强(qiǎng)
恫吓(xià)
监禁
无可非议【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D项读音有误,“恫吓”的“吓”读hè。故选D。2.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1)孟子认为,真正的“君子”经得住富贵诱惑,威武、贫贱压迫的考验,他们顶天立地、正气浩然。(恫吓
吓唬)(2)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也。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值得警惕。(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3)《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4)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要沉着,而不应该诚惶诚恐。()【答案】恫吓无可厚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含成语)的能力。(1)恫吓,扬言灾祸或苦难就要来临,以此威胁(某人)。吓唬,恐吓,使害怕。恫吓的威胁程度比吓唬更深,语气更重。从语境看,前面有“富贵诱惑”,后面有“贫贱压迫”,此处应填“恫吓”,构成“威武恫吓”。(2)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从语境看,绝大多数用户非专业人士,制作的视频有缺点,因而应选“无可厚非”。(3)拳拳服膺,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语境中,《礼记》的许多格言,堪称人生准则,值得终身牢记,此处成语使用正确。(4)诚惶诚恐,古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子对皇帝的敬畏,后也用来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语境中只有“慌乱”的意思,没有“敬畏”的意思,因而此处成语使用错误。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撒哈拉沙漠面积已扩大10%,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气候循环和气候变暖所导致的。B.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产生最佳的示范效应。C.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D.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A项,结构混乱,“这主要是由于……所导致的”句式杂糅,可改为“这主要是自然气候循环和气候变暖导致的”。B项,“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语序不当,应把“海选”提到“决赛”前。D项,“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搭配不当,将“对”改为“把”。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段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新教师也不吝赐教,经常给他们上示范课,力促他们成长。B.大家的鼓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至于让我出任学会顾问一事,我只能敬谢不敏。C.您出趟国还特意给小弟捎来礼物,真是千里送鹅毛,小弟实在是感激不尽啊!D.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一线教师,我对高考给师生带来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感受。【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A项,“不吝赐教”指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是用于请人指教时说的客气话。语境中说的是段老师对新教师,使用不当。B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使用正确。C项,“千里送鹅毛”指从很远的地方带来极轻微的礼物,表示礼轻情意重。这里说是别人,使用错误。D项,“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名望很大。应该用于别人,不能用于自己。语境中用于自己,使用错误。因此选B项。能力进阶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苏格拉底亲爱的格黎东啊,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是不是应当照你说的那样做。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如果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能说出更强的道理来,我是肯定不会对你让步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如同以妖怪吓儿童那样,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现在我们能够怎样研究最恰当呢?首先可以提起你对意见所说的那些话,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有些意见我们应该注意,也有些意见我们应该不考虑。是不是在我被判死刑前这话说得对,到现在就显然成了空谈,无非是戏言和废话而已?我希望和你一道弄明白,在我现在的情况下,格黎东啊,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那些思想严谨的人,曾经多次断言在人们的意见中间有些必须高度重视,有些不必理会,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格黎东啊,神灵在上,你不觉得他们说得对吗?从人情上说,你并没有明天就要死掉的危险,你的判断不应该为那种局面所左右。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格黎东说得很对。苏格拉底那就该重视好的意见,不管那些坏的意见吗?格黎东是的。苏格拉底好的意见不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不就是糊涂人的意见吗?格黎东当然是。苏格拉底在这方面,我们该怎么说呢?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格黎东只听从一个人的。苏格拉底那他就该畏惧那一个人的责备,喜爱那一个人的赞美,而不理会众人之见啰?格黎东很明显。……苏格拉底很好。如果我们由于听从外行的意见而毁掉了我们那个为健康所改善、为疾病所破坏的部分,在这个部分毁掉之后我们还能活吗?这个部分就是身体,对吗?格黎东对的苏格拉底身体坏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格黎东不能。苏格拉底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格黎东不。苏格拉底比身体贵重吗?格黎东贵重得多。苏格拉底我最好的朋友啊,那我们就不能听从众人对我们的说法,只能听从那一个深知道义和不义的人的说法,听从真理本身了。所以,你一起头的提法是不对的,你说我们应当考虑关于正义、美、好及其反面的意见。也许可以说,众人是有权置我们于死命的。格黎东这很显然,苏格拉底,你说得对。苏格拉底可是,我了不起的朋友啊,我觉得我们刚才说过的话现在还照样有效。请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还主张: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格黎东我还是这样主张。5.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苏格拉底说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分析,与被施以死刑相比,苏格拉底更害怕没收财产的处罚。B.苏格拉底以应该听从大众提出的追求为依据,断然拒绝了朋友格黎东劝他越狱的建议。C.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使用了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议论非常有气势,以至使格黎东不好再反驳苏格拉底的观点。D.从对话的最后来分析,虽然格黎东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保全性命,但是他也认同苏格拉底越狱后的生活质量会大不如前。6.下列论断和苏格拉底在文中阐述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正义是人类最大的利益。(韦伯斯特)B.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C.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D.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刘禹锡)7.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语气果断坚决)B.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理性而不失谦逊)C.那他就该畏惧那一个人的责备,喜爱那一个人的赞美,而不理会众人之见啰?(循循善诱,说理不失和气)D.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不使用直接定义高尚美德的词语,避免显出孤高的态度)8.“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答案】5.D6.C7.A8.被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如果选择活着,他就要违反法律,放弃自己高尚的道德,同意朋友向狱卒行贿,越狱逃命,在他乡隐姓埋名度过残年。选择接受刑罚,清高地死去,则保全了一生的名誉,维护了道义,坚守了正义。【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苏格拉底更害怕没收财产的处罚”错,曲解文意,“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是恫吓的方式,推断“苏格拉底更害怕没收财产的处罚”,没有合理的依据。B.“应该听从大众提出的追求为依据”错,无中生有,根据原文“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原文没有对“大众提出的追求”的表述,苏格拉底也没有听从众人劝他越狱的建议。C.“非常有气势”错,苏格拉底说话谦和,以理服人,议论没有明显的气势。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强调正义的重要性。B.强调为人要善良、高尚。C.“本性流露”即提倡真诚,文中没有阐述。D.贞烈之士之所以不同于常人,是因为他们保持节操,合乎正义。强调保持远大的志向,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A.“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说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亲爱的格黎东啊”,句子中用了表示假设的“如果”,使得语气谦和,而不是果断坚决。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重要句子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论点。文章的内容主要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在狱中与格黎东会面,两人对于应不应该越狱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谈话一开始,苏格拉底就表明了观点:“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合乎正道的就听从,不合乎的就不听从。接着,“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如果我们由于听从外行的意见而毁掉了我们那个为健康所改善、为疾病所破坏的部分,在这个部分毁掉之后我们还能活吗?”苏格拉底用一个运动员应该听从医生或教练的意见,而不是众人的意见,否则就会损害他的健康;从而驳斥了格黎东关于苏格拉底不逃跑众人就会对苏格拉底的朋友产生不好的看法的理由。所以苏格拉底是不赞成越狱的,他最后对格黎东说“我们是不是还主张: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苏格拉底认为“活得好”比“活着”更重要。苏格拉底已经被判处死刑,如果他想“活着”,就要向狱卒行贿,越狱逃命,在他乡隐姓埋名度过残年,这与他追求的正义、高尚是相违背的,也是他不愿意的。如果他选择“活得好”,他就要接受刑罚,清高地死去,这样他就能保全一生的名誉,维护了道义,坚守了正义,这样他就可以活得问心无愧了。素养提升9.苏格拉底的第一段长篇大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叙述了哪些内容?【答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开头到“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主要是强调,那个过去为苏格拉底所服膺的道理,是不是在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就改变了,就不再为他信奉了。第二个层次从“那些思想严谨的人”到“这话说得不对吗”,主要强调是该听从众人的意见,还是应该听从专家的意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思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文章由苏格拉底向好友格黎东表明立场入手,提出问题——在死亡面前要不要坚持正义。从开始到“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为第一个层次,由“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可知,主要是强调,那个过去为苏格拉底所服膺的道理,是不是在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就改变了,就不再为他信奉了。第二个层次从“那些思想严谨的人”到最后。由原文“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可知,主要强调是该听从众人的意见,还是应该听从专家的意见。10.通过提问,苏格拉底是如何一步一步使格黎东的思路进入自己的逻辑轨道的?【答案】面对格黎东让他逃跑的劝说,他首先提出格黎东的关怀是否合乎“正道”的问题,即是否符合他所服从的“道理”。然后苏格拉底又谈到应该听从内行,否则“就会损伤我们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他把“道义”和“不义”对举,突出了道义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得到了格黎东的肯定。接着苏格拉底由身体到灵魂,步步深入,谈到我们必须听从“真理”,就是听从我们一贯遵循的“道理”。最后又回到格黎东的提议上,是否逃离需要看是否正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做不正当的事情。苏格拉底开始并没有否定格黎东的建议,而是以此为基础,抛出“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层层铺垫,步步深入,将格黎东的思路引入自己的逻辑轨道。【详解】本题考查情节发展中人物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看题干要求,要回答苏格拉底如何一步一步使使格黎东的思路进入自己的逻辑轨道的,要结合他提问的内容来看。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格黎东劝说他逃跑,苏格拉底的问题是针对该不该逃跑展开的。要分析他提问的内容涉及几个层次。第一层,从原文“亲爱的格黎东啊,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是不是应当照你说的那样做”看,他首先问的一个问题是格黎东的关怀是否合乎“正道”的问。“如果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能说出更强的道理来,我是肯定不会对你让步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现在我们能够怎样研究最恰当呢?首先可以提起你对意见所说的那些话,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有些意见我们应该注意,也有些意见我们应该不考虑。”“格黎东啊,神灵在上,你不觉得他们说的对吗?”“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问话得到了格黎东的肯定。第二层,“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很好。他如果不服从那一位内行,不理睬他的意见和赞许,而听信另外一些外行的话,不是要遭到损害吗?”“你说得对。别的事情岂不也是这样吗,格黎东?我们用不着一一枚举,可以总起来看。例如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这都是我们现在所考虑的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通过这些提问,苏格拉底谈到的是应该听从内行的观点,否则“就会损伤我们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他把“道义”和“不义”对举,突出了道义对于人的重要意义。第三层,“比身体贵重吗?”“身体坏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你是不是也承认活得好就是活得体面、正派?”从这些问题看,苏格拉底由身体到灵魂,步步深入,引领这格黎东的思路谈到我们必须听从“真理”,就是听从我们一贯遵循的“道理”。第四层,“根据我们所同意的看法,我们首先应该研究一下,我试图未得雅典人同意释放便离开此地是不是正当。如果正当,就该试它一下;如果不正当,就该打消此念。”“我的好朋友啊,我们一块儿研究吧。要是你对我说的话有异议,请提出反驳吧,我会听的。要不,你就别再向我重复那句话,要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跑掉……”苏格拉底的问话最后又回到格黎东的提议上,他要格黎东明白,是否逃离需要看是否正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做不正当的事情。整体看,苏格拉底开始并没有否定格黎东的建议,而是以此为基础,抛出“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层层铺垫,步步深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我想你说得对,苏格拉底。你看我们该怎么办。”“我试试看”“看来不行。”“当然不正当。”“你说得对。”格黎东的回答也说明了苏格拉底将格黎东的思路一步步引入自己的逻辑轨道,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努力,劝说艺术非常高超。【点睛】11.苏格拉底之所以能说服格黎东是因为他的坚持,从课文内容来看,他的坚持是什么?【答案】①他坚持的是正义。在课文中,苏格拉底提到的“正道”“道理”“道义”“正当”等,都可以认为是他从不同侧面对“正义”的诠释,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正义”的代称。他在对话的一开始就亮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围绕这一立场,他层层铺垫,步步引导,最终在他对“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这一观点的坚持中结束对话,足可见他对“正义”的坚持。②他坚持认为人的灵魂比身体重要。苏格拉底是个在乎灵魂的人,他向格黎东提问:“身体坏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格黎东回答:“不能。”这说明苏格拉底对身体、生命的珍重。但接下来,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在得到格黎东的否定回答后,又抛出“比身体贵重吗?”的问题,可见苏格拉底对灵魂、信仰的珍重程度超过了他对身体、生命的珍重,所以才会为了灵魂中对正义的坚持,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苏格拉底对正义和灵魂、信仰的坚持,使他拥有了非凡的人格魅力。【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点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苏格拉底之所以能说服格黎东是因为他的坚持,从课文内容来看,他的坚持是什么,可从他的观点中去提炼。在文中,苏格拉底并不同意格黎东的让他逃跑的建议,他通过层层铺垫,步步设问,阐述了自己的道德信念,让我们看到他的坚持。他坚持正义,坚持认为人的灵魂比身体重要。“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他在对话的一开始就亮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围绕这一立场,他层层铺垫,步步引导,从不同侧面对“正义”的诠释,最终在他对“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这一观点的坚持中结束对话。另外一方面,他提到“身体坏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你是不是也承认活得好就是活得体面、正派?”从这些问题看,苏格拉底由身体到灵魂,谈到我们必须听从“真理”,就是听从我们一贯遵循的“道理”。可见苏格拉底对灵魂、信仰的珍重程度超过了他对身体、生命的珍重,他舍生取义,舍生求道、舍生为尊,这份信念和精神令人感动,对正义和灵魂、信仰的坚持,使他拥有了非凡的人格魅力。【点睛】12.在文中第四处对话中,苏格拉底以从事体育锻炼并以此为业的人听从众人的建议,还是听从医生和教练的建议设问,在论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应当坚持正义》)【答案】通过类比论证,将话题、概念转移,达到层层深入的目的。由不听从内行人意见致身体受损转移到不听从内行人意见致正义受损,并提出坚持正义比生命更重要的道德信念。【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作用的能力。在文中苏格拉底对格黎东说:“在这一方面,我们该怎么说呢?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呢?”说这句话的前提是,苏格拉底对格黎东一开始说的:“你的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在这里,苏格拉底运用类比手法,把他所从事的事业需要得到坚持正义的人的建议,类比为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以此为业的人需要得到医生或教练的建议。引出格黎东的推论,一个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如果不听医生或教练的话,而是听从了一般人的建议,很可能伤害了身体。这样有助于苏格拉底把话题转移到:他所从事的事业需要得到坚持正义的人的建议。从而支持了文章一开始他的观点。13.格黎东在苏格拉底的步步设问下有着怎样的表现?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答案】苏格拉底的设问源自生活,符合生活常理,所以格黎东没有办法去反驳,反而只能随声附和,如“只听从一个人的”“很明显”“怎么不是呢”“我想是这样,苏格拉底”“不能”等,这样的回答显示出他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力。对话录之所以这样写,正是为了突出苏格拉底辩驳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苏格拉底的设问首先提出格黎东的关怀是否合乎“正道”的问题,即是否符合他所服从的“道理”。然后苏格拉底又谈到应该听从内行,否则“就会损伤我们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这些设问源自生活,符合生活常理,所以格黎东没有办法去反驳,反而只能随声附和,如“只听从一个人的”“很明显”“就是”“怎么不是呢”“我想是这样,苏格拉底”“我试试看”“不能”“当然不能”“这很显然,苏格拉底,你说的对”“当然不正当”“你说的对”等,这样的回答显示出他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力。由此突出苏格拉底辩驳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14.下面对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苏格拉底说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分析,与被施以死刑相比,苏格拉底更害怕没收财产的处罚。B.苏格拉底以应该听从大众提出的追求为依据,断然拒绝了朋友格黎东劝他越狱的建议。C.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使用了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议论非常有气势,以至使格黎东不好再反驳苏格拉底的观点。D.从对话的最后来分析,虽然格黎东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保全性命,但是他也认同苏格拉底越狱后的生活质量会大不如前。【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与被施以死刑相比,苏格拉底更害怕没收财产的处罚”错,依据原文第一段“如果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能说出更强的道理来,我是肯定不会对你让步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如同以妖怪吓儿童那样,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可知,苏格拉底都是不害怕的。B.“苏格拉底以应该听从大众提出的追求为依据”错,依据原文“在这方面,我们该怎么说呢?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苏格拉底以此为例,说明应该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C.正确。D.“但是他也认同苏格拉底越狱后的生活质量会大不如前”错,依据原文“可是,我了不起的朋友啊,我觉得我们刚才说过的话现在还照样有效。请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还主张: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格黎东也认为应该为正义、美、好而活。故选C。15.下列论断和苏格拉底在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中阐述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正义是人类最大的利益。(韦伯斯特)B.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C.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D.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刘禹锡)【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考生应明晰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的内容与中心思想。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劝说,不断提问,层层递进,阐述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体现苏格拉底愿意为正义而献身的崇高精神。A.强调正义的重要性。B.强调为人要普良、高尚,担当患难。C.“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意思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者说一些豪言壮语去符合别人内心,这种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就能够做到,但是我们永远要把自己的本性流露出来,因为只有当别人明白我们是怎样的人,他们才会愿意跟我们相处,哪怕你说再多的豪言壮语,如果别人对我们的认可都不够,他们就不会靠近我们。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把自己的内心袒露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个怎样的人,你并不会危害他,这样他们才会靠近你,才会去珍惜你。即提倡真诚,和本文坚持正义的观念不符。D.贞烈之士之所以不同于常人,是因为他们保持节操,合乎正义。强调保持节操,坚持正义。故选C。16.下列对课文《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语气果断坚决)B.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理性而不失谦逊)C.那他就该畏惧那一个人的责备,喜爱那一个人的赞美,而不理会众人之见啰?(循循善诱,说理不失和气)D.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不使用直接定义高尚美德的词语,避免显出孤高的态度)【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刀具进口合同范本
- 出租钢管书架合同范本
- 2025年吉林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试
- 代租场地合同范本
- 公路施工项目合同范本
- 农田收回合同范本
- 北京市合同范本密码
- 亚马逊员工合同范本
- 制作推广合同范本
- rpo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车位买卖合同模板电子版
- AI创作指令合集系列之-教案写作指令
- 关于投资协议书范本5篇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打包16套无答案)
- 2024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更新要点课件
- 《圆柱与圆锥-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临床营养技术操作规范(2010版)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